人類自從開始探索宇宙以來,誕生了一個光榮神聖的職業:太空人。最早登上宇宙的太空人是前蘇蘇聯的加加林,後來美國太空人登上月球,自從有了國際空間站,太空人上太空的次數也多了起來。
人們都羨慕崇拜太空人,但太空人也不是誰都可以做的,太空人的選拔是非常嚴格的,除了身體要達標外,心理素質,思想品德等都要合格才行,而且太空人基本都要已婚的,對女太空人來說,還要求已婚並且有孩子才行。
正是由於選拔太空人需要有綜合素質及其它的一些條件,因此能當上太空人的人都是萬裡挑一。它是一份光榮的職業,承載著人類對於太空的夢想和探索。但太空和不像地球上,充滿著各種風險,宇航輻射,失重環境以及其它像太空垃圾等都會對太空人造成危險。
有不少人都好奇,人都有生老病死,有生必然有死,人類在地球死亡後,要麼土葬,要麼火葬。那麼在太空中的太空人一旦遇難死亡,太空人的屍體是否要回到地球處理呢?
對於這個問題,我們可以來了解一下,這個是有規定的,太空人在外太空遇難後,屍體是不允許帶回地球的,而要在太空中進行處理。這主要是人類對太空的了解還是非常有限的,太空中有著各種輻射,太空人遇難後屍體一旦在太空中暴露在外,屍體腐爛的速度是比地球上快很多的,而且也不知道是否會攜帶不知名的病毒。
因此遇難的太空人屍體是不能運回地球的,原因就是怕給地球帶來不知名的風險,尤其是太空病毒。那麼太空人的屍體要如何處理呢?一般有兩種處理方式,最常見的就是進行冷凍埋葬,機器手臂讓遺體漂浮在艙外密封的大袋子裡,等過上一段時間,屍體被完全凍結了,機器手臂然後強烈震動,裡面的遺體就會變成幾百萬塊碎末,這些碎末再經過壓縮,以後在火星或者其它星球進行埋葬。
估計不少人看到這裡要沉默了,太空人真是不容易啊,還有一種處理方式就是火星埋葬,這個在未來假如有一天太空人在火星不幸遇難,可以用機器人把他們埋在火星上,不管哪一種方式處理,屍體都不會帶回地球,這也是對地球的一種保護措施。
截止到現在,在太空中殉職的太空人已經有21人,不過不少都是早在早期的太空任務中遇難的,那時候人類才剛剛開始太空探索,對太空的了解,各種科技和設備也是相對落後,但隨著太空科技的不斷進步,在太空中遇難的太空人越來越少。
要減少太空人在太空中的危險,主要還是飛行器和太空人要越來越先進才行,太空衣是太空人的第一道保障,在太空環境中工作,防輻射,減壓,呼吸等一系列問題都要靠太空人,尤其是對於宇宙的輻射,太空衣的好壞直接影響著太空人的健康和安全。
我們目前的太空人雖然比過去有了較大提高,但還遠遠不夠,只有設計出完全能夠抵抗太空各種輻射,輕便的太空衣才算是真正的太空衣,就像一些科幻小說和電影中那些貼身的太空人是我們需要奮鬥的目標。
宇航飛船是太空人在太空生存的最重要的安全保障,不管是太空航行探索還是返回地球,沒有宇航飛船是不行的,我們目前的宇航飛船算不上飛船,只能說是一種飛行艙,內部活動究竟小,而且還是失重狀態。
真正的宇航飛船,內部究竟要巨大,而且最重要的是要有重力環境,如果人們在飛船內還處於失重狀態,還要穿著太空人進行行走和工作,那人類想要真正探索宇航是非常困難的,只有飛船內部有了重力系統,人們才能像在地球一樣工作,這個時候也代表著人類文明真正進入了星際文明。相信這一天不會太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