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星曾經或許宜居,大規模火山噴發改變了它......

2020-08-19 中國數字科技館

近日,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戈達德空間研究所的麥可·韋和安東尼·德爾·傑尼奧共同提出了一套金星演化框架,這套框架整合了多種地形特徵以及不同日照情況。相關論文發表於《地球物理學研究雜誌:行星》雜誌。該研究表明了金星在演變為如今極端的「地獄模式」前,如何在近30億年的歷史中保持著宜居的環境。

很多科學家推測,一開始金星就處於極度乾燥的狀態,從未出現過液態水。在太陽系剛剛形成時(大約45億年前),金星已經是距離太陽第二近的行星,它所接收的太陽光足以使任何氣態水都消散在太空中;此外,宇宙輻射也會阻礙生命的形成,就像早期地球的情況一樣。麥可·韋解釋說,如果沒有出現其他因素緩解這些問題,「什麼都無法存在」。而他和傑尼奧認為,確實可能存在一個這樣的因素——一片巨大的雲層,這種雲層是在行星演化的早期生成的。

與地球不同,金星不是每24小時自轉一周,它繞自軸旋轉一周需要243個地球日,極為漫長。另外,它繞太陽公轉的時間也和自轉時長類似,為225個地球日。因此,金星的一面長期暴露於陽光下,另一面則處於漫長的黑夜中。厚重的大氣層能輕鬆地將熱量從日間的一面傳到夜晚的一面,以此維持星球的溫度。但在此次研究模型中,向陽面出現了一片巨大的雲層,它充當了陽光的防護盾,反射了陽光,還將氣溫冷卻到足以生成液態水的程度。

很多研究人員都考慮過金星一度十分宜居的想法。新發布的模型雖然也表明金星曾經十分宜居,但卻與傳統理論不同,研究人員認為金星可能是經過一系列的演變,才淪為今天我們所見的「地獄熔爐」。

此次研究人員提出了一種機制。通過對比遠古地球的情況,我們或許能更好地理解這一機制。大約在2.5億年前,地球上的地殼出現了很深的裂痕,地下的巖漿湧出地表並向大氣釋放了大量二氧化碳氣體。96%的海洋生物以及70%的陸生生物死於這次史上最大規模的滅絕事件。在隨後100萬年的時間裡,火山爆發吐出了至少10萬立方千米的熔巖。

儘管在地球上並沒有多個噴發事件同時發生的情況。不過,科學家認為多場巨型火山噴發事件沒理由不能同時發生。如果這件事發生在金星上,釋放出的二氧化碳將把這顆星球變為炎炎地獄。

研究人員認為,正是如此大規模的火山持續噴發,才使金星表面覆蓋了大量火山巖,變成如今的模樣。

但也有許多科學家認為,金星從來都不適宜生物生存。有科學家表示,直到探索金星的飛船返航前,我們都可以用模型來做研究。但僅僅靠模擬結果並不能論證什麼,因為我們必須對模型的結果進行驗證。

美國萊斯大學地球物理學家阿德裡安·列那迪奇表示,如果這種情景是成立的,則說明類似金星的星球實際上存在孕育生命的潛力,我們在搜尋的過程中不能忽略它們。(據《環球科學》)

本文來自:科技日報

相關焦點

  • 金星或曾宜居 大規模火山噴發改變了它
    近日,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戈達德空間研究所的麥可·韋和安東尼·德爾·傑尼奧共同提出了一套金星演化框架,這套框架整合了多種地形特徵以及不同日照情況。相關論文發表於《地球物理學研究雜誌:行星》雜誌。該研究表明了金星在演變為如今極端的「地獄模式」前,如何在近30億年的歷史中保持著宜居的環境。很多科學家推測,一開始金星就處於極度乾燥的狀態,從未出現過液態水。
  • 金星曾有30億年的宜居期,因遭遇火山同時爆發,變成了地獄熔爐
    不止是最新的這個金星演化框架給出的宜居猜想,早在上個世紀中後期,伴隨著前蘇聯、美國等多次探測金星,特別是前蘇聯,多臺探測器在金星表面著陸,為科學家們採集到了非常豐富的數據。通過這些數據,科學家們早就發現,遠古時期的金星,並不如金星這般惡劣,它很可能是太陽系中除了地球之外,最宜居的星球之一。那麼,金星是如何變成今天這般「地獄熔爐」的呢?
  • 科學家指出造成金星環境改變的2個猜測,曾經也是一顆宜居行星
    ,金星在數億年前也與地球一樣是一顆有河流海洋的宜居行星,從探測器在高空拍攝的金星圖像中還能看到地面上的河流痕跡,這意味著曾經的金星可能也是一個有生命的行星,後來金星遭遇了一場意外後整個行星失去了原來的面貌,對此科學家提出了兩個猜測。
  • 地表溫度超過400℃,科學家卻認為它曾經宜居,這個星球不簡單
    ,它甚至曾經是一個宜居星球。根據報導,近日美國宇航局的科學家麥可·韋和安東尼·德爾共同提出了新的金星演化模型,並將研究論文發表在了《地球物理學研究雜誌》上。該研究論文指出,早期的金星有可能和如今的地球一樣宜居,只不過後來它遭遇了大規模火山爆發。
  • 金星曾擁有30億年的宜居期,後來變成地獄星球,當時發生了什麼
    的科學家麥可·韋和安東尼·德爾·傑尼奧,共同研發出了最新的金星演化框架,通過研究,發現金星上曾經至少擁有過30億年左右的宜居期。他們認為,金星誕生早期,曾經有一片巨大的雲層充當了金星的保護傘,不僅為金星反射了太陽的熱量,同時,也為金星隔絕了太空中的各類輻射。不過遺憾的是,後來金星上發生了一系列非常恐怖的事情,讓金星變得不再宜居,液態水也都蒸發掉了。
  • 金星曾擁有30億年的宜居期,後來變成地獄星球,當時發生了什麼
    但是,很多數據都表明,金星曾經擁有過一段宜居時期,前段時間,來自於NASA的科學家麥可·韋和安東尼·德爾·傑尼奧,共同研發出了最新的金星演化框架,通過研究,發現金星上曾經至少擁有過30億年左右的宜居期。
  • 金星如何從宜居走向煉獄?
    但在韋和傑尼奧的模型中,向陽面出現了一片巨大的雲層,它充當了陽光的防護盾,反射了入射的陽光,還將氣溫冷卻到足以生成液態水的程度。很多研究人員都考慮過金星一度十分宜居的想法。新發布的模型雖然也表明金星曾經十分宜居,但卻並沒有採用傳統的理論。它還進一步展示,金星可能是經過一系列的演變,才淪為今天我們所見的熔爐。
  • 金星已經甦醒了,火山全部噴發,上一次發生還在幾十億年前
    在我們的認知中,大家都會認為火星或許是距離地球最近的星球,畢竟從很多年前開始,人類就將火星定為了我們人類的第二個家園。但是在現實中其實並不是這樣的,火星並不是距離我們人類最近的鄰居,不過火星是處在太陽系中的宜居帶上的。那麼太陽系中有這麼多的行星,究竟哪一顆才是距離我們地球最近的行星呢?
  • 美國地質學家預警,黃石火山接近噴發周期,噴發後會造成全球影響
    火山是一種常見的自然地貌形態,不僅僅地球上常見,幾乎所有的類地行星上都會有火山形成,在太陽系中,地球的「姐妹星」金星上的火山運動就十分頻繁,連續不斷的火山運動讓整個星球的氣候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如果地球上的火山運動頻繁起來,也會導致地球環境大幅度改變,幸運的是地球上雖然存在許多火山,但是大部分都是「死火山」,只有少部分活火山不均勻的分布在地球上。
  • 菲律賓或面臨大規模火山噴發
    據《自然》雜誌報導,科學家說,自塔阿爾火山一周多前開始噴發濃煙和火山灰以來,其活動已經有所緩和,但人們仍面臨火山大規模噴發的威脅。研究人員正在密切監視塔阿爾火山,尋找其可能出現大噴發的蛛絲馬跡。火山噴發被人們稱為大自然的「怒火」,其威力十足,除了對生命的直接威脅外,火山大規模噴發還可能汙染水源、影響數百萬人的供電,以及導致陸空交通停運。
  • 科學網—菲律賓或面臨大規模火山噴發
    火山活動有所緩和,但科學家說威脅遠未結束
  • 新知| 金星是曾經的地球,火星是未來的地球?
    僅在太陽系,就有金星和火星兩顆星球和地球一樣位於宜居帶,但令人驚奇的是,只有地球誕生了生命,並且進化出了人類。  天文學家告訴《科技周刊》記者,地球成為太陽系唯一有生命的星球,原因在於它的「天時地利人和」,恰巧的大氣、水和磁場環境,使我們成為浩渺宇宙的幸運兒。
  • 月球上為什麼沒有火山噴發,在若干年前,它是否「活躍」?
    此外,月球的重力很小,因此火山灰碎片的噴發可以進一步下落。因此,月球火山的噴發只是形成了一個寬闊平坦的熔巖平原,而不是一個類似地球形狀的火山錐。這是月球上沒有發現大型火山的原因之一。第二,月球上沒有溶解的水。月球暗區完全乾燥,水是激發地球火山爆發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科學家認為,缺水對月球火山活動也有巨大影響。具體地說,沒有水,月球火山的噴發不會如此劇烈,熔巖可能只是平靜地流出地面。
  • 月球上為什麼沒有火山噴發,在若干年前,它是否「活躍」?
    此外,月球的重力很小,因此火山灰碎片的噴發可以進一步下落。因此,月球火山的噴發只是形成了一個寬闊平坦的熔巖平原,而不是一個類似地球形狀的火山錐。這是月球上沒有發現大型火山的原因之一。 第二,月球上沒有溶解的水。月球暗區完全乾燥,水是激發地球火山爆發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科學家認為,缺水對月球火山活動也有巨大影響。
  • 金星有1600多座火山,研究發現,金星現在仍有活火山存在
    金星是太陽系中的第二顆行星,它在許多方面都讓人琢磨不透,其中最奇怪的一項就是金星的火山了。金星表面的火山比太陽系中其他的行星表面的火山多很多,經過探測發現,金星表面上具有1600多座火山,一些火山很小,一些火山很大。曾經的人類認為,金星上的火山都已經休眠了,但是到現在為止,科學家們又發現了一些處於活躍狀態的金星活火山。
  • 中國超級火山噴發一萬年,面積相當於德國,曾經改變世界!
    不光中國製造改變世界,想當年中國的超級火山也曾改變世界。地球歷史上經歷過許多火山大規模噴發階段,影響覆蓋全球,今日的火山已不能與其相提並論,火山爆發讓人心生恐懼,他表現出來的超強威力大多是破壞力,正是由於火山爆發,地面上才有了以蒸汽形式存在的水,有了葉綠素合成與食物鏈底層所必需的二氧化碳。
  • 曾經非常宜居,還和地球做姊妹,時隔7億年金星為何淪為地獄星
    科學家對金星的研究有了新的發現,7億年前,金星或是宜居星球。眾所周知,金星和地球不僅在大小、質量及密度上極為相似,距離也很近,而且金星也擁有大氣,表面上看,金星非常合適作為人類移居的備選。很早以前,人類就對金星寄予厚望,無論是中國稱它為啟明星,還是下方用維納斯命名,金星在人類心目中的地位非比尋常。
  • 印尼官方提醒印尼默拉皮火山近期可能發生大規模噴發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預報中心,ID:YBZXDZ】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據印尼地質局發布消息該機構已經將印度尼西亞爪哇島中爪哇省和日惹特區交界的默拉皮火山火山噴發預警等級由2級提升為3級【最高為4級】,這意味著近期默拉皮火山可能發生大規模火山噴發活動
  • 菲律賓火山持續噴發,或引發大規模地殼運動?
    菲律賓火山正面臨著一場大規模噴發的威脅。 本周,菲律賓、印度尼西亞、日本、阿拉斯加和加利福尼亞的火山爆發都處於活躍狀態。 本周四,菲律賓馬榮火山噴發,熔巖湧出,噴出的火山灰高達一英裡,逾7.5萬人被迫撤離。當地官員警告稱,火山隨時可能發生大規模噴發。
  • 如何改造金星,才能讓它適合人類生存?
    地球有個「姐妹」,它就是金星。金星的大小、密度與地球相仿,不僅存在著大氣層,巖漿中還存在著水分。與太陽系其它六顆行星相比,金星是最有可能存在生命的星球。因此,對金星進行環境改造,讓它變得適合人類生存,並非完全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