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改造金星,才能讓它適合人類生存?

2020-08-28 隨意發散想像力的大輝

導語:地球為我們提供溫暖的氣候、豐富的降水、充沛的食物、宜居的環境,以及無數生物同伴。但是,地球的資源雖然豐富,總量卻是有限的,總有一天我們會迎來資源貧瘠的那一天。

人類將目光從地球投向太空,除了好奇心驅使,還有著對太空資源的考量。地球雖然是我們的母星,但是脫離母星的限制,變成能夠在宇宙中自由來去的高級生命,這是亙古以來存在於人類潛意識中的渴望。

在遙遠的未來,人類一定能夠實現太空移民。遺憾的是,我們這些人是沒有機會看到那一天啦。但是,這不妨礙我們發揮想像力,暢想一下人類太空移民時的情景。

宇宙中與地球大小相近、環境相似的星球很多,但是,一來距離太遙遠,二來說不定上面已經有了類地文明,因此我們就從太陽繫著手發揮想像力吧。

地球有個「姐妹」,它就是金星。金星的大小、密度與地球相仿,不僅存在著大氣層,巖漿中還存在著水分。與太陽系其它六顆行星相比,金星是最有可能存在生命的星球。因此,對金星進行環境改造,讓它變得適合人類生存,並非完全不可能。



一、對金星大氣層的改造

金星的大氣層含有豐富的二氧化碳,約佔96%;另外還有少量的氮。此外,金星上覆蓋著厚厚的雲層,這些雲層是由濃硫酸組成的。

1、製造氧氣

不論是二氧化碳還是硫酸,都可以通過化學反應生成氧氣。只要有了氧氣,就具備了生物生存的條件。二氧化碳可以通過人工培育植物來轉化氧氣,濃硫酸可以通過全星球範圍內與過氧化物的化學反應來進行氧氣的製造。

當然,從現有的技術水平來看,大規模轉化濃硫酸只是紙上談兵,是科學家們在實驗室裡進行的小玩意。但是,當人類面臨生存危機的時候,說不定會想出解決辦法呢?甚至,隨著科技進步,說不定不需要生存壓力督促,人類也能實現大規模濃硫酸的化學反應。



2、消滅硫酸

脆弱的皮膚組織,讓地球生物無法在濃硫酸環境中生存。因此,除了製造氧氣進行化學反應之外,還需要其它手段來中和金星大氣層中的濃硫酸。

熟石灰和濃硫酸中和,可以生成碳酸鈣和水。金星表面缺乏極度缺乏水資源,如果能夠通過這種方式進行化學反應,不但可以消滅威脅生物的濃硫酸,還可以製造生物賴以生存的水資源。

3、降低溫度

金星比地球距離太陽更近,它的地表溫度高達450-500度,但是這個高溫並不是因為距離太陽更近,而是因為星球被厚重的二氧化碳包裹,從而形成了溫室效應造成的。地球生物幾乎不可能在500度的高溫中生存,因此打破溫室效應迫在眉睫。

如前所設想,利用二氧化碳製造氧氣,讓大氣層中的二氧化碳濃度降低,這本身就會改善溫室效應。另外,據說英國科學家已經研製出了一種高科技材料,這種材料可以吸附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如果在金星上廣泛使用這種材料,就會進一步加快改善因為溫室效應帶來的高溫。



二、對金星自轉速度的改造

金星與地球的大小、密度差不多,但是它的自轉速度、公轉速度卻比地球慢了許多。金星圍繞太陽公轉一圈,需要224天;自轉一圈,需要243天。也就是說,在金星上面一天比一年還漫長。自轉速度太慢帶來一個不好的結果:金星的磁場極弱。這就給生物生存造成了嚴重威脅。

1、太陽風暴長驅直入

沒有磁場作為金星的屏障,太陽風暴和宇宙射線會長驅直入,強輻射很快會殺死所有生物,此外還會把水分子蒸乾。

2、氣體會逃逸

科學家猜測,金星在最早的時候是存在氧氣的,只不過,因為沒有磁場保護,較輕的氣體都被太陽風驅離了。經過漫長的歲月,金星才變成了如今荒涼恐怖的模樣。



3、必須讓它轉起來

金星的結構與地球相似,因此只要讓它快速轉起來,就可以產生強磁場。

①降低氣壓

金星大氣層非常厚,且主要是較重的二氧化碳,因此氣壓非常高,相當於地球深海1000米處的壓強。如前所設想,把二氧化碳轉化成氧氣,把濃硫酸中和成碳酸鈣和水,就會降低金星氣壓,促使它的自轉速度加快。

②驅趕小行星

金星沒有衛星,因此面臨小行星撞擊的機率比地球高的多。但是因為特殊的大氣層,小行星來不及到達地表,就被分解了。因此,通過改造大氣層,讓小行星順利實現對金星的撞擊,能大大改善金星的自轉速度。

③火山噴發

金星遍布火山,雖然不經常噴發,但是存在全球噴發的可能。未來人類如果能夠巧妙地引燃火山,從金星內部產生大規模的地質變化,會比前兩種設想更能有效的讓它轉起來。

三、未來金星生活暢想

按照最嚴謹的科學結論,金星也是最有可能存在生命的星球。如果加上未來人類對大氣層的改造、對自轉速度的改造,金星就具備了地球生命生存的氧氣、水、磁場。但是,具備了地球生物的生存條件,並不意味著我們能把金星改造得像地球母星一樣舒適。



1、高溫改變外形

因為溫室效應,金星地表有500度,而大氣層外圍溫度則是零下45度。加上金星距離太陽更近,對大氣層的改造就存在著難題:不能完全消滅濃硫酸雲和二氧化碳,因為它們能屏蔽太陽的高溫。

因此,移民到金星之後的地球生物,一定會長期生活在高溫中,進而進化出隔熱、反光的鱗片一樣的皮膚。

2、高氣壓影響身高

雖然對金星大氣層進行了改造,但是完全符合地球的標準是不太可能的。因此地球生物就面臨著長期高氣壓的星球環境,進而個頭會變矮,會出現扁平化的傾向。

3、自轉速度改變時間

一天金星時間,等於大半年地球時間。即使給金星提了速,這個時間也不會完全按照地球走。假設金星提速之後自轉一周需要30個地球日,那麼一天金星時間就等於一個月地球時間。那麼,在金星上活100歲,就相當於在地球上活了3000年了,果斷實現了人人長生不老的美好願望。

結語

以上內容純屬個人臆想,沒有任何科學依據。不過,科技的發展日新月異,我們時常感嘆,沒有我們做不到的,只有我們沒有想到的事情。所以,作為一個好奇心重的人,隨意發揮一下想像力,暢想一下遙遠的未來,茶餘飯後有益身心健康。

關於如何改造金星,你有沒有閒著無聊的時候設想過呢?


生活很苦,所以要給自己找點樂,讓眼睛越過柴米油鹽醬醋茶,去看看與生活無關的事情。歡迎關注我,一起做個偶爾眺望星空、想像遙遠的未知、琢磨遠古過往的人。我是大輝,一個不想把眼睛只盯在腳下的前浪。

相關焦點

  • 增加宜居星球來拓展生存空間,哪些星球適合改造,如何改造?
    人類文明的發展使得地球所承受的壓力越來越大,而地球所能夠承受的壓力也是有極限的,所以為了人類文明的不斷進步與發展,也為了保護我們的地球,在未來,人類很可能需要拓展更多的生存空間。有哪些星球適合改造?所謂拓展新的生存空間,就是通過改造來增加更多的宜居星球,以此來分流地球人口,同時,新的宜居星球也能夠為人類的發展提供更多更為豐富的資源和能源。那麼,有哪些星球可以作為改造的標的呢?
  • 火星要如何改造,才能適合人類生存?
    火星的條件是比較惡劣的,要將火星改造到人類可以生存的話,需要有幾大條件才可以!太陽系宜居帶火星距離太陽約2億千米,按太陽系宜居帶計算,火星仍然在其冷邊緣,基本上是符合生命生存的首要條件的,但其天然條件十分惡劣,其氣壓極低,不足地球的1%,而且二氧化碳佔了絕大部分;除了火星赤道地區白天溫度超過20度左右,但夜間由於沒有海洋與大氣的溫室效果,溫度將下降到-80度,並且火星土壤中含有高氯酸鹽,不適合種植.....
  • 地球的親兄弟金星,曾經非常適合生命生存,是誰摧毀了它?
    地球是目前人類的唯一家園,在宇宙空間內,再也沒有一顆行星像地球這般適合生命生存了。然而隨著人類的天空事業進一步發展,事情並非我們想像得那麼簡單。在億萬年前,火星上就曾存在許多河流湖泊,擁有生命誕生的條件。然而現如今,火星只是一顆了無生機的紅色星球。
  • 金星比地球還適合人類生存?火星被否定?還是得看太陽!
    在早期科學家認為,在8大行星當中和地球最為相似的星球不是火星而是金星,因為它的地表結構和內部的構造都和地球非常相似。因為它和地球一樣擁有大氣層,僅靠著大氣層科學家就判定這顆星球是非常適合人類生存的,但是它孕育生命的可能性卻非常的小。
  • 月球竟是金星人的傑作,適合人類臨時避難所的,唯有金星大氣層
    時至今日,越來越多的科學家熱衷於星際移民,隨著地球能源的日益枯竭,生態環境面臨著無法修復的現狀,在茫茫宇宙找尋一個可能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並撤離地球,或許是比較好的選擇了。甚至還有不少科學家放出狂言要炸毀月球,因為他們經過相當長時間研究認為月球充其量是地球的一隻體格龐大的寄生蟲,是被外星人搬來監視地球的,更有甚者表示月球其實是空心的,它就是一艘超級無敵大的宇宙飛船而已,我們只有炸毀這隻監視器,才能真正放飛自我。說幹就幹,他們朝著月球丟了數十枚核彈,發現並未對月球造成什麼實質性的影響,這事兒也只好作罷。
  • 科學家說它是地球的備份星球,但現在像地獄,改造它需要數千年
    可能很多人都會說去火星,其實火星是不合適的,因為它有一個重要的條件先天不足,就是它的質量太小,不足以吸附更多的空氣,所以它的大氣壓只有地球的百分之一,這顯然是很難改造的,因為火星並不是理想的移民星球。也許有不少人把眼光瞄向了距離我們最近的月亮,但是月亮更不行,它的質量就更小了,連空氣都吸不住,怎麼讓動植物在它表面生存呢?
  • 450℃的金星沒了溫室效應會有多少度?適合人類生存嗎?
    金星是地球內側軌道的行星鄰居。它是太陽系中距離太陽第二近的行星。然而金星是太陽系中最熱的行星。它表面的平均溫度高達462℃,比距離太陽最近的水星的表面溫度還要高。炎熱昏暗的金星表面在金星地表這樣高溫高壓的惡劣環境中,人類是無法在上面生存的。
  • 新地球被科學家找到,生態環境比地球好,有水有大氣適合人類生存
    地球是人類生存了無數年的家園,但隨著人類科技的發展,工業革命的興起,人類對地球資源的挖掘日益加快,同時環境汙染問題也越來越嚴重。溫室效應導致地球溫度逐年升高,南北極的冰雪開始融化。人口的不斷增長,未來地球必然會一步步不適合人類生存,而人類也將面臨一個重大的問題:移民。
  • 金星有生命體嗎?科學家即將探索,若有就代表適合人類居住嗎?
    而金星則是被認為最沒有辦法生存的星球,它的情況要比火星糟糕,這也解釋為什麼人們更多探索火星居住可能性而不是金星。或許隨著時間推移,地球真的無法避免有一天會成為一個人類無法居住的星球,因此科學家也一直在尋找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
  • 金星有生命體嗎?科學家即將探索,若有就代表適合人類居住嗎?
    而金星則是被認為最沒有辦法生存的星球,它的情況要比火星糟糕,這也解釋為什麼人們更多探索火星居住可能性而不是金星。或許隨著時間推移,地球真的無法避免有一天會成為一個人類無法居住的星球,因此科學家也一直在尋找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其實,從距離上來講,金星比火星更具優勢。
  • 八大行星哪個更適合人類移居?火星絕非首選,金星才是
    太陽系的八大行星中,靠太陽太遠或太近都不適合生命產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等遠日行星離地球實在太遠,光照強度太弱,最高溫度都在-200度以下,人類無法生活。類木行星木星、土星是氣態行星,人類無法在其上面著陸。
  • 為什麼人類需要重返金星?原來它可能關乎著地球和人類的命運
    地球是人類生存了數百萬年的家園,在人類沒有走出地球之前,我們並不了解地球之外的世界是什麼樣子?也不知道地球之外是否存在跟地球一樣的生命星球?可是半個世紀前,人類在科技的幫助下,終於實現了飛天的夢想,走出了地球,同時也看到了地球之外的世界。當人類走出地球之後,最先看到的就是我們每天夜裡能夠看到的月球,它是地球的衛星。
  • 金星上是生命禁區,大氣層中卻有一片「宜居地帶」,可漂浮式生存
    我們地球的表面是養育了萬千生物的生機勃勃的生物世界;然而在金星的表面,卻是一片生命的禁區,那是一個酷熱難耐且腐蝕性極強的地獄般的世界,科學家們多稱它為「地獄星球」。金星的表面溫度高達460攝氏度,且整個星球的溫度都差不多,即便是在兩極地區也差不了幾度,而且氣壓高到相當於地球表面氣壓的96倍,大氣成分幾乎都是二氧化碳,空氣中還經常飄撒硫酸雨,可以說金星的表面完全是一個不適合生命生存的世界。
  • 金星,比火星更適合人類移居?
    網友:金星會比火星更適合人類移居嗎?圖解:水手10號拍攝的金星真實色彩影像,其表面被一層厚厚的硫酸雲遮蓋著正如支持金星比火星更適合移居的人所說的那樣,你完全不必擔心如何在金星地獄般的表面生存這個問題,你只需建造像飛船和船隻那樣可以推動自身(以一種緩慢的速度)且能夠穿過氣壓大概1巴(1巴或1000毫巴,大體上相當於地球的海平面氣壓
  • 火星也在太陽系宜居帶,人類能把火星改造成宜居星球嗎?
    我覺得在未來人類遲早會把火星改造成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的。地球的資源有限,人類要想長期的發展下去,就必須離開地球去開發太陽系中的其它星球。火星是人類移民的最佳候選。一些科幻電影中的情景最終會變成現實的,雖然我們現在還沒有真正的登上火星。
  • 人類到達金星只需要100天,為啥人類不登陸金星?科學家給出解釋
    人類到達金星只需要100天,為啥人類不登陸金星?科學家給出解釋隨著人類科技的不斷進步,我們現在知道了人類的科技發展還是很快的,人類已經能夠在地球外面開始探索,人類在上個世紀就成功研製出了載人飛船登月,在本世紀也有探測器成功登陸火星,而且人類在計劃載人登陸火星,火星和地球之間的距離是很近,大約是5500萬公裡,最快也要半年才能夠到達,而金星離地球的距離最近,只有3800萬公裡,人類到達金星大約需要100天左右的時間
  • 金星或許是比火星更適合建立人類棲息地的星球
    相比火星,我們對金星的關注實在是太少了,因為金星表面的自然環境太過惡劣,通常認為生命很難在這樣的環境中生存。如果真的有地獄,它的環境可能就像金星一樣。然而在金星的某些地方,環境可能適宜人類生存金星的另一個優勢是離地球比火星更近。這是我們最近的鄰近星球,到這裡往返的時間可能是到達火星的時間的一半。這不僅可以降低成本,而且可以減少旅行中的輻射暴露。在地球上,金星的濃厚大氣層非常適合防止周圍的輻射,而這是火星的另一個主要關注點,火星的稀薄大氣層和缺乏磁場會使人類受到極高水平的輻射。
  • 金星要比火星更近,而且更與地球相似,為何人類不登陸金星?
    月球作為地球的天然衛星,它距離地球很近,我們從地球抵達月球,大約只需要幾天的時間就可以了,相對來說,登陸火星,就要漫長得多。金星位於太陽系宜居帶的最內側,因為靠近太陽,所以它的表面溫度高達400-500攝氏度,非常的恐怖。而且,金星的大氣層充滿了溫室氣體,導致金星的溫室效應非常的嚴重,而且時時刻刻都在下著硫酸雨。說起硫酸大家都知道,硫酸具有腐蝕性,即使我們重重防護登上了金星,也很難保證安全,並在金星上開展科研考察行動。
  • 人類如何在地球之外生存?
    ,產生足夠的動力,驅動運輸工具,才能到達其他星球。地球這樣的生存環境,主要依靠太陽輻射獲取能量,效率太低。宇宙中可能還有其他的生存模式,他們可能通過核聚變生產出足夠的能量,滿足生存需求。這種方式值得人類考慮。
  • 人類在太空中最適合的居住地!不是月球、火星,而是它
    在廣袤的太空中最適合人類移民居住的星球是哪一個?是距離地球最近的月球嗎?是人類探索頻繁的火星嗎?其實,正確答案是金星!如果說在太陽系中還有另外一個星球能成為人類的第二故鄉的話,那麼最有可能讓人類定居的這個星球就是金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