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然,在茫茫宇宙空間中,人類過於弱小,壽命太短。而且地球資源有限,無法支持人類開展過多行動。要想遨遊宇宙,需要人類做的事情還很多。
現在的人類猶如培養皿裡面的微生物,只能在舒適的環境中生存。一種推測就是:人類很可能就是高級文明的玩物。高級文明可以全方位觀測人類,但是人類無法感知高級文明。猶如我們說的溫室裡面的花朵一樣,經不起室外的風吹雨打。所以,人類要想掙脫地球的束縛,遨遊宇宙,必須加強科學技術研究,做好充足的準備!
首先,人類必須具備全方位的裝備製造能力和生活資料生產能力。必須製造出足夠的裝備,如宇宙飛船和超級空間站,高度模擬地球環境,讓人類在探索宇宙的過程中,能夠保持既有的生存方式。能夠製造高速耐用的大型運輸工具,高效能的採掘裝備,全能的物質合成裝置等等。人類能夠在任何一個星球上就地取材,合成各種元素、並把這些元素合成人類需要各種的材料和生活物資。
其次,人類必須生產出足夠的能量,產生足夠的動力,驅動運輸工具,才能到達其他星球。地球這樣的生存環境,主要依靠太陽輻射獲取能量,效率太低。宇宙中可能還有其他的生存模式,他們可能通過核聚變生產出足夠的能量,滿足生存需求。這種方式值得人類考慮。
第三,要想適應宇宙環境,人類必須進行進化,逐步改造基因,改變身體組織構造,例如各種器官、血管、肌肉、甚至細胞內各種細胞器,既能忍受真空,也能忍受一定的超重力,在這兩種極端環境中都可以保持正常的生理功能,才能算是邁出徵服宇宙的一小步。
所以人類必須揭開地球生物基因的秘密,然後選擇合適的進化方向,讓人類進化出足夠強壯的身體,可以在宇宙中生存。這個估計很困難!目前人類通過呼吸方式產生能量,只能依賴空氣或水生存,這也是一個天然缺陷!宇宙中的其他生物可能採取更合適的方式獲取能量!
人類能不能進化除更先進的能量生產模式?這個也很困難!但是改善基因,減少疾病,延長壽命,這個可能性還是比較大!如果能夠實現的話,人類有更多的時間去學習,去做更多的事,在宇宙中獲取資源,開拓疆土。
碳基生物到底能不能在宇宙中自由穿行,誰也不知道!但是我們知道,金剛石是硬度最高的物質,本身就是由碳元素組成。
要麼適應宇宙,要麼改造宇宙,這兩種方法我們人類都需要。
目前很難找到與地球相似、擁有大氣層的星球,人類必須另闢蹊徑。可以設計一種空心星球的生存模式,那裡的人類生活在星球的內壁,空心球的壁足夠厚,可以封閉,能夠抵禦宇宙間的隕石和小行星的撞擊,抵禦各種宇宙射線的侵蝕。通過核能獲取能量維持運轉。人類應該在火星上做試驗,將火星掏空一部分,進行改造,模擬地球的大氣環境,進行火星移民。
在人類無法長期遨遊宇宙之前,應該研發出智慧機器人,代替人類出徵,到宇宙尋找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短期目標就是火星,將其改造程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一切搞定之後,人類進行星際移民。
總之,地球資源有限,人口太多太擁擠,人類必須想方設法擴大生存空間,才能延續地球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