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加宜居星球來拓展生存空間,哪些星球適合改造,如何改造?

2020-12-05 科學信仰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曾經,地球對人類來說很大,人類只能夠在一定範圍內過完自己的一生,想要走遍世界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夢想。

然而,隨著人類文明的不斷進步以及科學的誕生和發展,地球對於人類來說變得越來越小了。人類對於地球資源以及能源的消耗與日俱增,在醫療條件進步的背景下壽命越來越長,人口越來越多,隨之而產生的環境問題也越來越多,甚至於有些問題已經達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比如不可遏止的全球變暖現象就是最具代表性的一個。

人類文明的發展使得地球所承受的壓力越來越大,而地球所能夠承受的壓力也是有極限的,所以為了人類文明的不斷進步與發展,也為了保護我們的地球,在未來,人類很可能需要拓展更多的生存空間。

有哪些星球適合改造?

所謂拓展新的生存空間,就是通過改造來增加更多的宜居星球,以此來分流地球人口,同時,新的宜居星球也能夠為人類的發展提供更多更為豐富的資源和能源。那麼,有哪些星球可以作為改造的標的呢?

距離地球太過遙遠的星球是沒有改造的價值的,因為在太陽系之外,那些星球動輒就在幾光年之外,雖然遙遠的未來人類可能會具備遠程星際航行的能力,但是將數以億計的人口通過漫長的星際航行運送到另一個星球上仍然不太現實,所以我們只著眼於我們身邊就可以了,也就是我們的太陽系之中。在太陽系的八大行星之中,有四顆巖質行星和四顆氣態行星,氣態行星肯定是不行的,因為氣態行星並沒有固態的表面,人類無法在其上生存。

所以除去地球之外,只剩下三顆巖質行星了,分別是水星、金星和星。

對於人類以及任何一種地球生命而言,地球是太陽系中唯一的宜居星球,所以要改造一個星球,就是要讓它的生存環境向地球靠近,所以在選擇目標上就必須要選擇那些與地球最為相似的星球,比如質量和體積最好與地球接近,而距離也不宜太遠。

這樣看來,水的改造價值就不大了,因為水星太小,而且它距離太陽太近了。而在剩下的兩顆行星中,外形和地球最為相近的就是金星了,金的體積約為地球的90%,看起來兩者的大小差不多,而金星的密度比地球略低,不過它的質量也達到了地球的4/5。至於星,雖然比地球小了一些,但現有的環境沒有金星那麼惡劣,而且還位於太陽系的宜居帶之內。

如何改造?

現代人類最熱衷於探索的地外行星就是火,所以就先來說說星的改造。火星本身位於太陽系的宜居帶之內,這讓改造變得輕鬆了許多。雖然火星的質量只有地球的十分之一左右,而表面重力也只有不到地球的十分之四,但這並不影響人類長期在火星上定居,真正要解決的問題是火星的磁場和大氣。

火星之所以沒有生命,主要源於三個因素,沒有磁場、大氣稀薄、沒有液態水。要有水,首先就得有大氣,否則液態水馬上會蒸發逃逸,而要有大氣,首先要有磁場來保護大氣,所以磁場是第一要務。要為火星恢復磁場,最有效的辦法就是給火星增加一顆衛星,通過衛星的引力作用激發火星內部的重元素形成對流,從而建立磁場。有了磁場就可以幫助火星建立大氣層,最後再利用彗星為其提供液態水。

相比火星的改造,金星似乎要更複雜一些。

金星的質量和地球極為相近,所以一旦改造成功會成為一顆絕佳的宜居星球。金星同樣沒有磁場,所以需要參照火星改造的方法為金星建立磁場。金星本身有大氣,只是大氣成為以二氧化碳為主,所以金星上的大氣壓力很強,溫室效應明顯,因此必須要設法調節金星上的大氣成分,讓其與地球大氣構成一樣。

在金星改造計劃中,最為關鍵的一步是要給金星移動一下地方,因為金星離太陽太近,不在太陽系的宜居帶之內,所以我們需要把它推進宜居帶,而方法嘛,《流浪地球》中的行星推進器倒是一個不錯的設想,同時我們也可以利用這種方法將土星或木星上的衛星推過來配給火星和金星,以幫助它們恢復磁場。#百家探索#

相關焦點

  • 人類有可能將月球改造成宜居星球嗎?
    月球是距離地球最近的天體,那麼有沒有可能我們將它改造成適宜人類居住的星球呢?宜居星球起碼要具備的特點如果從碳基生命的形成,以及維持生命體能夠正常開展生物活動和保障生存繁衍的需要出發,一個星球要實現宜居的目的,至少要具備如下幾個特點:有適宜的溫度區間。
  • 火星也在太陽系宜居帶,人類能把火星改造成宜居星球嗎?
    我覺得在未來人類遲早會把火星改造成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的。地球的資源有限,人類要想長期的發展下去,就必須離開地球去開發太陽系中的其它星球。火星是人類移民的最佳候選。一些科幻電影中的情景最終會變成現實的,雖然我們現在還沒有真正的登上火星。
  • 火星曾經也是一顆宜居星球,未來人類能否通過改造將其恢復原樣
    所以人類也不再滿足於此,而是希望能夠去往真正遙遠的地方,外星球。去往外星球,到外星球定居是人類的夢想,也是人類的目標。不過受制於光速的限制,人類要想衝出太陽系還非常的遙遠,所以去往外星球定居的計劃只能夠在太陽系之內進行,不過遺憾的是,在我們的地球附近並沒有特別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所以就誕生了行星改造計劃。
  • 如何改造金星,才能讓它適合人類生存?
    宇宙中與地球大小相近、環境相似的星球很多,但是,一來距離太遙遠,二來說不定上面已經有了類地文明,因此我們就從太陽繫著手發揮想像力吧。地球有個「姐妹」,它就是金星。金星的大小、密度與地球相仿,不僅存在著大氣層,巖漿中還存在著水分。與太陽系其它六顆行星相比,金星是最有可能存在生命的星球。因此,對金星進行環境改造,讓它變得適合人類生存,並非完全不可能。
  • 有沒有可能對月球大氣進行改造,使其變成一個宜居的星球?
    地球是人類生存的唯一家園,人類也是地球自然環境演化的產物,所以我們人類這個物種最適應的就是地球現在,或者說是新生代末期的地球環境。其中,人類和其他生物生存的環境條件,包括大氣、溫度和液態水等條件,我們在太陽系外尋找宜居星球時,主要也是通過該行星和恆星之間的距離,來推測行星的表面溫度是否適宜,從而推斷是否宜居,很多超級地球就是這麼判斷的。
  • 根據多次對月球的探測,人類有可能將月球改造成宜居星球嗎?
    根據人們多次對月球的探測,人們已經很清楚地掌握了月球本身的基本特徵以及表面的環境特點,對比上述生命宜居的條件,我們可以比較明顯地看出月球對於生命體生存的「支撐」程度是怎麼樣的。月球是距離地球最近的天體,那麼有沒有可能我們將它改造成適宜人類居住的星球呢?一個星球要實現宜居的目的,至少要具備如下幾個特點:有適宜的溫度區間。
  • 比地球更適合生存?科學家發現24個超宜居星球
    」的K2-18b行星美國最新研究指出,地球是目前已知唯一擁有生命的行星,但若與太陽系外的24個潛在「超宜居」行星(superhabitable planet)相比,地球可能不是最適合生命生存的地方。據報導,這份研究5日發表於天體生物學期刊(Astrobiology),其第一作者、華盛頓州立大學天體生物學及星球宜居性教授馬庫奇(Dirk Schulze-Makuch)表示,「我們太聚焦在尋找與地球相似的星球,但我們可能忽略更適合生命生存的行星。」
  • 如何讓火星上充滿水,從而成為宜居星球?
    地球終究不宜居,人類必須要尋找星際殖民最佳星球。火星自然條件是太陽系與地球環境最為接近的,使得改造火星成為太陽系所有星球中相對難度最小的一個,而且隨著太陽系宜居帶的外移,火星本來就越來越進入最好的宜居帶。
  • 外星球土衛六有濃厚的大氣層,人類是否能夠對它進行改造?
    引言:長期以來人類都在尋找「第二顆地球」,因為按照目前的發展形勢地球終將不適合人類生存。那麼在宇宙中是否存在類似地球的星球呢?科學家表示是有的,但很多都很遙遠。那麼太陽系內呢?同樣也有,但人類必須對它們進行改造,例如土衛六。
  • 科學家說它是地球的備份星球,但現在像地獄,改造它需要數千年
    可能很多人都會說去火星,其實火星是不合適的,因為它有一個重要的條件先天不足,就是它的質量太小,不足以吸附更多的空氣,所以它的大氣壓只有地球的百分之一,這顯然是很難改造的,因為火星並不是理想的移民星球。也許有不少人把眼光瞄向了距離我們最近的月亮,但是月亮更不行,它的質量就更小了,連空氣都吸不住,怎麼讓動植物在它表面生存呢?
  • 太陽系內3顆特殊的星球,改造後可供人類居住,有的比地球還富饒
    與其花費大量的時間尋找系外宜居行星,倒不如把時間花費在改造太陽系以內的星球上,有些星球加以改造,還是可以居住的。今天給大家介紹一下太陽系內三顆有改造潛力的星球。改造月球還是有很多優點的,最主要的一個優點就是距離地球近。距離地球近,我們就可以很方便地在月球和地球之間運輸所需要的改造材料,月球和地球之間來往相對比較方便,在月球上居住的人們想要回家了,就可以隨時回家。改造月球的缺點也是有的,那就是月球和地球的環境差別太大,改造起來很麻煩。
  • 人類有沒有可能在太陽系內改造一顆星球並進行移民?
    不是有沒有可能發現,而是已經發現,而且發現了不止一顆可以改造的宜居星球,都有哪些呢?   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火星。火星體積相對地球比較小,不過與地球一樣同樣位於太陽系的宜居帶內,不過沒有地球的位置完美!
  • 人類有沒有可能將土星的衛星「土衛六」,改造成一個宜居星球?
    不過,土衛六要改造成適宜人類居住的星球,有一個致命的劣勢,那就是土衛六距離太陽十分遙遠,土衛六距離太陽大約10個天文單位(一個天文單位等於1.5億千米),是地球和太陽距離的十倍,因此土衛六隻能獲得很少的太陽輻射能量,土衛六表面溫度只有-179℃。
  • 太陽系內3顆有潛力的星球,改造後可供人類居住,有的比地球還富饒
    與其花費大量的時間尋找系外宜居行星,倒不如把時間花費在改造太陽系以內的星球上,有些星球加以改造,還是可以居住的。今天給大家介紹一下太陽系內三顆有改造潛力的星球。第一顆  月球月球是大家最常見的一顆天體了,自古以來,人類就夢想著能夠在月球上面居住。雖然現在我們已經成功登上了月球,但是離著可以居住還差一段時間。
  • 火星要如何改造,才能適合人類生存?
    火星的條件是比較惡劣的,要將火星改造到人類可以生存的話,需要有幾大條件才可以!太陽系宜居帶火星距離太陽約2億千米,按太陽系宜居帶計算,火星仍然在其冷邊緣,基本上是符合生命生存的首要條件的,但其天然條件十分惡劣,其氣壓極低,不足地球的1%,而且二氧化碳佔了絕大部分;除了火星赤道地區白天溫度超過20度左右,但夜間由於沒有海洋與大氣的溫室效果,溫度將下降到-80度,並且火星土壤中含有高氯酸鹽,不適合種植.....
  • 改造星球的小遊戲
    今天給大家推薦一款十分長知識耐玩的小遊戲,遊戲的名字叫做TerraGenesis中文名叫做行星改造。這款遊戲假設玩家來到一個新的行星,並在這個行星上進行改造目的實現獨立以及地球化。遊戲的開始階段,玩家可以選擇太陽系內的所有行星進行遊戲。選擇完星球後,玩家會選擇陣營。
  • 究竟有什麼辦法,火星能改造成宜居星球?
    有人可能認為,火星大氣稀薄,沒有氧氣和足夠的水源,溫度也太低,根本不適合人類居住,移民火星還太遙遠。從現狀上看,火星上的條件的確不適宜人類居住,不過科學家們提出這個設想也絕非是緊緊拍腦袋想出來的,而是基於改造火星
  • 太陽系中最適合人類的星球,比火星更適合移民,海洋中或早有生命
    一直以來,人們都將火星看作人類未來飛出地球進行星際移民後的第一個「新家園」,可是因為火星的環境非常糟糕,並且需要改造成宜居環境的時間和成本都太大,因此,很多人對於火星還是心存疑慮的,一些科學家認為,與其花費幾百年甚至更久的時間來改造火星,倒不如加大力度發展科技,讓人類的飛行速度大大提升
  • 科學家已確認24顆宜居星球,這些行星適合人類生存嗎?
    ,科學家認為在宇宙中適應地球生命的宜居行星並不罕見,但目前尋找的方式主要是通過「凌日法」來判定的,當行星從觀測面經過時會導致恆星光線降低來分析行星的數據,這個方法雖然簡單有效但效果卻並不讓人滿意,只能發現運行到觀測面的行星,而且也很難觀測到那些遠離恆星運行的行星,事實上發現的這些宜居行星質量都比地球要大,這意味著重力也是超過地球的。
  • 24顆宜居星球被發現,比地球更適合居住,地球可能不再完美?
    24顆宜居星球被發現,比地球更適合居住,地球可能不再完美?隨著人類科學技術水平的不斷提升,人類對於宇宙也開始頻繁的探索,開始觀測和研究是否存在外星生物,而且隨著地球環境的不斷惡化,人類甚至開始考慮星際移民的問題,於是很多的科學家,在我們可以觀測的宇宙範圍之內,不斷尋找適合人類居住的宜居星球,但是實際上,想要尋找到這樣的星球,難度要遠遠高於尋找恆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