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界在9月份公布了一項關於金星大氣層有生命痕跡的發現,使得金星上是否出現過生命的話題又一次引起了關注,因為金星也處在太陽系的宜居帶上而且與地球的質量相當,而在大氣層中發現的磷化氫是由生命代謝才會產生的氣體,這也意味著金星在過去是一顆有生命存在的宜居星球,而並非現在如同地獄般的極端環境,然而最近國外媒體報導NASA在1978年的時候就發現了這些物質,只是不知道什麼原因一直沒有對外公布這個發現。
人類在進入太空之前,一直相信太陽系的金星和火星上是有生命存在的,雖然上世紀美蘇兩國發射了大量的探測器到達了金星和火星,但傳回的信息卻並沒有找到任何生命的痕跡,而且金星的環境是整個太陽系中最惡劣極端的行星,NASA發射的多枚探測器在進入金星大氣層後很快就因高壓環境墜毀,不過在失聯前探測器還是傳回了金星部分的數據,其中就包括檢測到類似磷化氫的物質。
此次探測金星的是先驅者13號探測器,攜帶的其中一個小型探測器在落到地面後還持續運行了幾十分鐘才失聯,在大氣層檢測到類似生命活動的分子,由於金星的環境是高溫高壓而且空中還下著硫酸雨,顯然連NASA的科學家也不相信這樣的環境中會檢測出生命痕跡,在遭遇了多次探索失敗後才把目光放在了更容易登陸的火星上,此後對於金星上是否有生命表示了否定態度,直到現在檢測中金星大氣層中的生命元素,NASA探測器曾經的發現才又被重新提起。
不過對於金星上的生命來源,科學家認為是遠古時期的金星環境留下來的,金星在數億年前也與地球一樣是一顆有河流海洋的宜居行星,從探測器在高空拍攝的金星圖像中還能看到地面上的河流痕跡,這意味著曾經的金星可能也是一個有生命的行星,後來金星遭遇了一場意外後整個行星失去了原來的面貌,對此科學家提出了兩個猜測。
1、遭遇了小行星的撞擊
小行星撞擊理論是科學家最認可的,來自加州大學的天體生物學家Stephen Kane模擬了太陽系的運行,他指出金星最奇怪的地方是其運行軌道幾乎是一個正圓形,這在整個太陽系所有的天體中是很罕見的,以這樣的運行軌道那麼在宜居帶的金星應該是四季如春的行星,在十億年前可能一顆隕石撞擊了金星,不僅改變了其自轉的方向,還直接導致了磁場的消失,目前金星表面不斷有肆虐全球的颶風可以證實這個理論——如果地球出現這種情況也會形成肆虐全球的超級颶風。
2、不斷噴發的火山
金星有著全太陽系最多的火山結構,現已查明的大型火山至少有1600座,還沒包括無數無法統計的小型火山,科學家認為金星上活躍的火山活動導致了失控的溫室效應,也是金星大氣層過密的主要原因,火山噴發把內部物質大量帶到表面可能也導致了磁場不斷減弱直至消失,科學家認為如果能疏散金星大氣層就能恢復到一個正常的狀態,雖然現在金星上大多數火山已經熄滅,但失控的溫室氣體造成了金星現在的極端環境。
不管是上面哪種情況,已經讓金星成為一顆任何生命都無法生存的地獄行星,在大氣層中發現的磷化氫只能證明金星上曾經有生命出現過,科學家認為如果地球上的溫室效應失控也會變成金星這樣的極端環境。
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這裡將帶給您一個全新的視角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