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星宜人環境為何會一夜間消失?科學家找到的答案顛覆認知

2020-09-30 星辰大海路上的種花家

一直以來科學家對金星現在如此惡劣的條件都充滿好奇,因為它是太陽系裡條件最差的行星,沒有之一,它甚至比更靠近太陽的水星還要熱,溫度達到465℃,90個大氣壓,比熱電廠超臨界鍋爐都要高!

科學家一直都很確信金星曾經和地球一樣是個宜居行星,但為什麼會這樣?科學家提出了N種可能,但沒有一種模型能完美演繹到現在的狀態,最近在預印本期刊arXiv網站上發表的一篇論文顯示,木星在太陽系初期的軌道異動導致了金星目前的條件!

木星的軌道異動為何會影響金星?

木星那麼遠會影響金星嗎?其實這個問題有點複雜,我們先給出答案!

  • 木星的軌道移動,金星躺槍!

金星有太陽系內最圓形的公轉軌道,它的離心率僅為0.007,幾乎就是一個正圓形,連庇護人類的地球軌道偏心率都高達0.0167086,大約金星的2.4倍,金星按和太陽之間的距離算,金星仍然處在太陽系宜居帶的熱邊緣,原先認為金星變成像現在那樣高溫高壓的地獄是溫室效應失控!

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溫室效應失控呢?史蒂芬·凱恩(Stephen R. Kane)和帕姆·弗沃特(Pam Vervoort)以及喬納森·霍納(Jonathan Horner)與弗朗西斯科·J·波蘇埃洛斯(Francisco J.Pozuelos)認為,木星的軌道遷移導致了金星曾經在一個橢圓軌道上公轉了很久!

這個軌道的離心率達到了0.3,這比水星的離心率0.206還大1.5倍,這將使得金星的近日點更靠近太陽,儘管這並不會金星向太陽掉落,但事實上改變的事情就多了,因為近日點時獲得的超量輻射會使金星海洋大量蒸發,變成水蒸氣充斥大氣層,而水蒸氣是一種極佳的溫室效應氣體,使得金星在遠日點時仍然保持了足夠的高溫,結果這個惡性循環將金星推入了萬劫不復的境地!

早在2005年時法國尼斯天文臺4位天文學家就發表過一篇論文,認為木星在誕生初期軌道並非在現在的位置上,而是要更遠一些,後來才漸漸遷移到到現在軌道,因此木星軌道的變動導致了太陽系引力的重新平衡,大量柯伊伯帶的彗星被擾動,給太陽系內帶來了一個新的大轟炸時期!

這四位天文學家認為地球上的水就是第二次大轟炸時期帶來的,他們的理論簡單暴力直接,不過也確實有些道理,那麼木星為什麼會不到變動呢?這裡我們必須得來了解軌道共振和提丟斯-波得定則!

提丟斯-波得定則

地球到太陽的平均距離是1.5億千米,我們將這個距離成為一天文單位,因為在太陽系內時用千米來做單位,那數字實在是太龐大了!天文單位則可以明顯的比較出這些行星距離太陽的遠近!以下時行星和太陽之間的距離,用天文單位來表示:

水星:0.4AU 金星:0.7AU

地球:1AU 火星:1.6AU

行星和太陽之間的距離遵循一個非常奇特規律,比如水星是0.4AU,金星=0.4AU+0.3AU,地球=0.4AU+0.3+0.3AU,火星=0.4AU+4*0.3AU,1766年時德國一位大學教授約翰·達尼拉·提丟斯發現了這個規律,當柏林天文臺的臺長約翰·波得了解到提丟斯的研究成果時,也覺得很神奇,因此將這個規律歸納成了一個經驗公式:

提丟斯-波得定則

儘管赫歇爾是在1781年才發現天王星,不過赫歇爾並沒有利用提丟斯-波得定則來輔助發現天王星!真正在行星發現上立下功勞的是海王星的發現,由於天王星軌道觀測和實際計算差值比較大,因此天文學家都懷疑在天王星外還有一顆行星,但這個範圍太大了,不過提丟斯-波得定則可以大致框定一個搜尋範圍,而天王星的發現被法國工藝學院的數學老師勒維耶拔得頭籌!

提丟斯-波得定則和實際觀測值的誤差

提丟斯-波得定則是一個經驗公式,但它在海王星以內的誤差小到了令人髮指的程度,為什麼會這樣?

為什麼行星軌道會符合提丟斯-波得定則

行星之間引力互相影響的軌道共振是提丟斯-波得定則的解釋,這種模式在行星和衛星間都普遍存在!當軌道上的天體周期有整數比時,定期施加的引力將互相影響,這種軌道共振模式極大的增加了天體之間的軌道,即它們能夠改變或限制對方的軌道。在大多數的情況下,這將導致「不穩定」的互動,在其中的兩者互相交換動能和轉移軌道,直到共振不再存在!

智神星與木星之間接近18:7的共振,木星(在左上角的粉紅色橢圓環)平穩的類似固定不動。

比如木星的衛星木衛三和木衛二以及木衛一就存在1:2:4的軌道共振,冥王星和海王星之間的2:3共振,土星內側衛星不穩定共振造成了土星環之間的空隙!

早期金星是否誕生過文明?金星未來還有救嗎?

如果將地球生命誕生過程普適化的話,金星應該沒有理由在那麼短的時間內誕生生命,因為這個軌道遷移事件應該在地球生命誕生以前就完成了,所以金星即使存在過生命,它們應該也是在最為低級的狀態,甚至還停留在RNA的階段!

金星在自然狀態下是無法恢復到宜居行星了,除非將它拖拽到更遠的位置或者降低金星大氣層二氧化碳濃度,不過前陣子金星上磷化氫發現倒是一個非常有趣的話題,因為這種氣體產生的對象非常有可能是有機生命體!

另外哈佛大學天文系主任勒布則同他的學生提出,這種生命可能是進入地球大氣層的小行星被彈回太空的小行星帶到了金星,當然這種可能性是極小的,另外也有網友指出,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美蘇都向金星發射了探測器,是不是這些探測器帶過去的?

阿維·勒布,哈佛大學天文系主任

當然這也有可能,但一般的情況是為避免汙染行星,探測器在出發前都會做無菌化處理,而且從金星發現磷化氫的比例看,進行大氣層裡的這種微生物的比例還不少,短短幾十年是不會有那麼大規模的,所以金星生命到現在依然是個謎,不過NASA將於2026年向金星發射穿越大氣層的探測器,到時候也許將解開謎題!

相關焦點

  • 金星宜人環境為何會一夜間消失?科學家找到的答案顛覆認知!
    一直以來科學家對金星現在如此惡劣的條件都充滿好奇,因為它是太陽系裡條件最差的行星,沒有之一,它甚至比更靠近太陽的水星還要熱,溫度達到465℃,90個大氣壓,比熱電廠超臨界鍋爐都要高!科學家一直都很確信金星曾經和地球一樣是個宜居行星,但為什麼會這樣?
  • 金星宜人環境為何會一夜間消失?
    一直以來科學家對金星現在如此惡劣的條件都充滿好奇,因為它是太陽系裡條件最差的行星,沒有之一,它甚至比更靠近太陽的水星還要熱,溫度達到465℃,90個大氣壓,比熱電廠超臨界鍋爐都要高!科學家一直都很確信金星曾經和地球一樣是個宜居行星,但為什麼會這樣
  • 顛覆常有認知:人類真正的起源是金星,而非地球?
    大約4百萬年前,人類祖先開始蛻變,人類慢慢成為了地球統治者,然而有關於人類由猿猴到直立行走,這之間至少歷經了一百多萬年的時間,科學家卻沒有在地球上找到任何化石證據證實。否則人類也不會一而再再而三的質疑起自己究竟是從何而來的了。
  • 又有新發現:一顆比金星更靠近太陽的小行星,或顛覆學術界的認知
    對於太陽系,它的神秘或將遠遠超越你我的認知。繼金星發現了佐證極有可能存在厭氧生命物質的磷化氫之後,天文學家們,又突然發現了一顆特殊的小行星,直徑僅僅2公裡,但它的不期而遇,或許會顛覆學術界對於小行星軌道的認知。
  • 3千年前準確算地球公轉周期,那為何會一夜消失
    瑪雅文明最讓人熟悉的可能就是瑪雅預言了,它預測了2012世界末日的預言讓全世界的人都深信不疑,那為何當時會有人如此相信這個預言呢?因為一共5個預言,在2012年之前,有4個都已經被成功預言到了,還有一個時間還沒到。
  • 植物明明沒有意識,為何能檢測出情緒?這一實驗顛覆認知!
    植物明明沒有意識,為何能檢測出情緒?這一實驗顛覆認知!人類在探索未知領域時,從未放棄過對自身的研究,從一定意義上來講,人類自身的秘密並不比宇宙中的少。科學的出現顛覆人類的認知,任何事物都需要有足夠的科學依據,否則無法確定它是否真實。起初科學家們單純的認為量子糾纏發生在同源粒子間,非同源粒子間是不可能產生量子糾纏的。植物明明沒有意識,為何能檢測出情緒?這一實驗顛覆認知!直到後來,越來越多的實驗打破原有的認知,不是最小的基本粒子,它也存在同源的東西,將不同粒子聯繫在一起又會產生什麼東西呢?
  • 早在3500年前就知道火箭,又為何一夜消失?
    瑪雅文明最讓人熟悉的可能就是瑪雅預言了,它預測了2012世界末日的預言讓全世界的人都深信不疑,那為何當時會有人如此相信這個預言呢?因為一共5個預言,有4個都已經被成功預言到了,還有一個時間還沒到。不僅如此,他們還算出了金星和月球的公轉周期,還有一個奇怪的公式:月球 20x13=260 260x2x73=37960太陽 8x13=104 104x5x73=37960金星金星 5x13=65 65x8x73=37960這被人們稱為金星公式,
  • 超越人類千年的瑪雅文明,為何突然滅絕,科學家終於找到答案了!
    一直到現在,研究瑪雅文明為何會突然消失,仍然歐美各大學熱門的專業!超越人類千年的瑪雅文明,為何突然滅絕,科學家終於找到答案了!瑪雅曆法系統由神歷(卓爾金歷),太陽曆、長紀曆組成,其中最重要的就是260天的卓爾金歷(Tzolkin),很多朋友認為這是瑪雅人來自金星的證明,因為用的是金星曆法,其實並不是,因為金星的公轉周期是224.7天,但這個曆法是260天,差了26天不是嗎?
  • 科學家在金星上找到生命的證據,環境如此惡劣的行星上會有生命?
    做為太陽系中最像地球的金星一直備受科學家的關注,9月14日國際科學團隊公布了一項關於金星的最新研究——金星的大氣層裡有磷化氫(PH3),這是一種生存在無氧環境中的厭氧細菌產生的有毒氣體,在人體和動物的腸道裡就存在這種
  • 終於找到答案!揭開瑪雅文明沒落與消失的原因,他們不懂保護環境
    這幾年,人們一直在尋找瑪雅文明滅絕的原因,不負眾望,答案好像逐漸浮出水面,人們在瑪雅遺蹟的水庫當中,檢測到了大量的藻類和汞元素。這為我們提供了新的證據,或許能從另外的方面來證實瑪雅文明滅絕的原因。在瑪雅人留下來的遺蹟當中,上面曾記載過地球每隔2.6萬年便會消失重來一遍,按照推算的話2012年便是2.6萬年的最後一年,屆時地球會迎來第5個太陽紀的終結。
  • 科學家模擬實驗,答案再次顛覆人類認知
    科學家模擬實驗,答案再次顛覆人類認知一直以來人類都在尋找外星生命的過程當中磕磕碰碰,儘管人類付出了很多努力和心血,但是結果也是非常顯而易見的,那就是人類至今都沒有發現到任何外星生命的蹤跡,哪怕是中國天眼以及一些衛星信號,接收器已經收到了很多來自遙遠星際的脈衝信號,但是也並不能證明這些信號,就一定是外星文明發送過來的
  • 磷化氫讓金星「一夜爆紅」,科學家研究後表示:生命或遍布太陽系
    伴隨著一則在「金星雲層中發現生命跡象」的消息通過網絡傳播開來,作為太陽系中地球的姊妹行星卻被忽視的金星,「一夜爆紅」,成為被熱議的天體。那麼,磷化氫真的可以證明金星上存在生命嗎?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看。
  • 火星如何變成宜居行星,讓環境得到改善?科學家找到了辦法
    自從在上個世紀人類進入工業時代開始,徹底開啟了人類的科技發展之路,一次又一次的科學技術的革命,不斷的發現我們對整個世界的認識,當我們真正的走出地球之後,才意識到人類在地球上,不過是非常渺小的存在,可以用無窮來形容宇宙的浩瀚和廣闊,完全超出了我們的想像,顛覆了我們原有的認知。
  • 科學家分析之後,答案顛覆認知
    我們都知道人類發展至今,有著許多難以解釋的科學問題,這些問題一般不是純理論問題,而是夾雜著許多哲學內容,科學家們將這類問題稱之為「終極問題」。在這為數不多的幾個終極問題中,「人類從哪來,未來又會到哪去」這個問題被人們研究得最多,畢竟這直接關係到人類的起源和未來。
  • 人去世後,意識會消失嗎?科學家的一個瘋狂實驗,或許會顛覆認知
    人去世後,意識會消失嗎?科學家的一個瘋狂實驗,或許會顛覆認知。 而人之所以會有靈魂,就是因為人類就算是死亡了也不會影響到電子的運動,所以所謂的死亡也只是大腦死亡了,
  • 人去世後,意識會消失嗎?科學家的一個瘋狂實驗,或許會顛覆認知
    人去世後,意識會消失嗎?科學家的一個瘋狂實驗,或許會顛覆認知。而人之所以會有靈魂,就是因為人類就算是死亡了也不會影響到電子的運動,所以所謂的死亡也只是大腦死亡了
  • 水的沸點100℃,如果加熱到105℃會怎樣?答案顛覆所有人認知
    當然在特殊環境下,比如高原地區,受海拔高度影響其氣壓比平原地區要低,水的沸點就降低至80℃左右了。從這我們也能看出,水的沸點並不是固定值,它隨環境變化而變化。大家不妨打開腦洞設想一下,常壓下持續不斷提供熱量,將水加熱到105℃會發生什麼變化呢?
  • 體重僅地球10%,迄今最小「流浪行星」被發現,顛覆科學家認知
    科學家們第一次發現流浪行星,是在2011年,當時這顆流浪行星是科學家們利用重力微透鏡發現的。緊跟著,在2012年11月,又發現了一顆質量是木星7倍的流浪行星,它是一顆年輕的行星,它原本位於劍魚座A版移動星群之中,不知道為何,它被從其中拋出。
  • 5000年前的城池為何會一瞬間消失?科學家:或許和「核武器」有關
    但毫無例外的是,這些文明都消失了,他們為何而消失呢?是因為被毀滅了嗎?對於這些困惑,我們沒有辦法給出答案。說起這件事還得回到古印度,古印度曾經有這樣一座城市,名為摩亨約達羅,這座城池出現於5000年前,是一座非常發達的城市,可是卻在一瞬間便消失了,以至於不少人都好奇這座城市的來歷以及消失的原因。摩亨約達羅還有一個可怕的名字叫做」死亡谷地「。為何這座古代城池會在一瞬間便消失於天地之間呢?
  • 進入550萬年前洞穴,科學家發現「外星世界」,顛覆對生命認知
    有研究表明,有一些地下洞穴的環境與地球表面的環境相去甚遠,甚至充滿了有毒氣體,就像一個「外星世界」,但是在這樣惡劣的環境中,卻存在大量的生物。這是怎麼回事?而且,隨著空氣品質越差,動物的數量卻越多,這看起來確實是有點不可思,甚至顛覆了我們的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