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杭州3月21日專電題:麥家談《解密》英文版出版:上帝給了我一塊餅
新華社記者馮源
當地時間18日,麥家經典密碼小說《解密》英文版在英、美等21個英語國家同步上市。上市第一天,銷量就在英國亞馬遜網站上進入前1萬名,創下中國作家在海外銷售的好成績。
寫了11年,被退稿17次,一邊改一邊痛斥自己「愚笨、沒用、可憐」,麥家認為在寫作中遇到的最大挫敗感,便是來自《解密》。而恰恰就是《解密》,卻讓麥家創造了中國作家「走出去」的奇蹟。
對此,麥家說,自己50歲才出英文版並不光彩。「我在被冷落了十多年後,也許是博得了上帝的同情,給了我一塊餅吃。」
談走出去:「成功創作」不過是運氣眷顧
麥家回憶,《解密》的整個「走出去」過程,有太多的偶然和特殊因素。
2010年,英國漢學家米歐敏來上海參觀世博會,返程時遇到了飛機晚點,於是她在機場書店買了《解密》《暗算》打發時間。
據麥家透露,米歐敏之所以看上這兩本書,是因為她祖父二戰時在「計算機科學之父」圖靈領導下從事過破譯納粹德國密碼的工作。隨後,她將翻譯的《解密》介紹給了另一位英國的漢學家藍詩玲。
譯稿是經藍詩玲最終介紹給了英國著名的企鵝藍登書屋集團。出版方還將《解密》納入「企鵝經典文庫」,與《尤利西斯》《百年孤獨》《洛麗塔》等作品一同登堂入室。麥家也成為入選這一文庫的首位當代中國作家。
儘管《解密》走出去的偶然因素頗多,但一定意義上來說,這也是中國當代文學走出去的普遍現狀。「華語文學在海外影響太小,所有所謂的『成功創作』,都不過是運氣的眷顧而已。」麥家說。
而在美國,《解密》由FSG出版公司出版,公司旗下有聶魯達等22名諾獎得主。因為這一背景,外界也有人把麥家與諾獎聯繫在一起,對此,麥家坦言:「僅此這一點把我和諾獎生硬地綁在一起,顯然是幼兒園的邏輯,不足為憑。」
談創作:我不靠才氣寫作,天道酬勤
寫了11年,被退稿17次,談到《解密》的退稿經歷,麥家表示:「我相信好作品都是改出來的,《解密》是我的磨刀石,它折磨了我,也磨礪了我。」
而在此前,麥家曾創作過大量的文學作品,同樣不被人看好。「除了寫作,我一直不知道能幹什麼,天道酬勤,我的不放棄最終贏得了運氣對我的眷顧。」麥家感慨。
「老實說像我這樣『一根筋』的人畢竟少,不少資質上好的作者就因為長期被埋汰而離開了文學。」現在麥家在工作室裡創辦一個公益性的「書店綜合體」――麥家理想谷,每年會邀請8-12名作者免費客居兩個月,自由創作,平時也歡迎讀者來看書,交流心得。而微信號「麥家理想谷」也會定期發布自己的文學心得。
談題材:作家要以「真善美」為著力點
在《解密》中,麥家先是描繪了容氏家族由富裕鹽商到教育世家的變遷,隨後又講述了患有自閉症的數學天才容金珍在破譯密碼的道路上,圍繞「紫密」和「黑密」兩部密碼,與授業恩師希伊斯展開殊死搏鬥的故事,最終這位破譯家為了國家安全而心甘情願地「燃燒了自己」。
麥家的小說人物無不是這些為理想奮鬥、為信念付出的「英雄」。他告訴記者,破譯者比作家更孤獨,後者有公開身份和生活圈子,可以和同仁敞開心扉,但是破譯者要隱藏身份,保密工作,設密和解密的過程就是人性的較量。就像《吉力馬札羅的雪》裡,那隻不斷攀登而凍僵在非洲之巔的豹子。
「文學的起點是『真善美』,終點也是『真善美』,不同的作家有不同的著力點。」麥家表示,曾經的經歷告訴自己,這個世界人為埋藏的真相比發現的要多,人們以為無所不知,其實是知之甚少,知曉了的也可能是假相。「這一認知讓我感到恐懼,也讓我找到了寫作方向。我想,如果我的寫作能夠讓人們多一點真知、少一點無知,上帝也許會表揚我的。換句話說,我寫作,是為了讓這個世界多一點真相,沒有真實,其他一切都無從談起。」
他同時透露,自己正在寫一部當代愛情小說,但寫得很不順利,不知道能不能「善終」。「每個作家都有自己的局限,我想挑戰自己,只能說我有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