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湘都市報12月14日訊(通訊員 楊思為 潘愛華 記者 劉鎮東 黃京)12月13日下午,由中南大學主辦的2020年湖南省「英才計劃」學生研學活動在國家科普基地-中南大學人體形態學科技館舉行。雅禮中學、長郡中學、長沙市第一中學、湖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的「英才計劃」學生和培養老師以及中南大學本科生院相關負責人共60餘人參加活動。
據了解,人體形態學科技館於今年進行重裝改建。新館分為「生命起源」、「生命的風採」、「人與自然」、「比較解剖學」四個主題展區,採取實物標本與模型結合,融合AR全景漫遊導覽系統、VR虛擬實境技術等展示,實施科技、人文雙線布展。以科技互動為明線,從不同角度發掘人體生命的奧秘,以隱藏在展品背後的知識和故事為暗線,注重解剖學與臨床醫學、生命教育與健康教育融合。館藏身高2.48米的世界女巨人、清代乾屍、「三寸金蓮」足骨、50-150萬年前的脊椎動物化石等珍貴標本,獨具湘雅特色。本次參觀過程中,科技館負責人潘愛華教授團隊用生動的語言為同學們做了細緻的講解,讓本來複雜神秘的人體結構通俗易懂。參觀過程中,同學被廣闊精密的形態世界深深震撼,對數量眾多且細膩精美的藏品嘖嘖稱奇。
「剛開始進來時感覺有點害怕,不敢往裡走。但經過講解員的耐心引導,我們開始慢慢接受人體結構,對生命科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這是很多同學的感受。「這是我第二次來參觀發現形態學科技館,現變得更加漂亮,詳細的標本講解使我對人體內形態知識有了全新的認識,將來我一定報考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王同學參觀後說。本科生院副院長韓響玲教授表示,人體形態學科技館是我國醫學院建設的一大特色,每次參觀都有新體驗、新收穫。
此次「英才計劃」活動旨在提升學生科研興趣,培養學生探索精神,與形態科技館解密人體結構、探索人體奧秘、科普人體知識的教育理念相契合。同時,展示在我國義務教育政策普及與推進下,中學與高校人才培養互動,體現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加快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國、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提供了可行的方法。
[責編:楊斯涵]
[來源:三湘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