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商業新秩序 | 2020年度商業新聞盤點

2021-01-08 第一財經

在舒保健的記憶中,國內通信行業有過兩個黃金時代。

第一次是2010年前後,貿易摩擦還不見蹤影,人才流動也不受限。舒保健當時供職於中興,眼見公司招募了大批來自美國矽谷或者達拉斯的晶片、安卓軟體人才。華為旗下晶片設計公司海思的步伐邁得更大,它深入美國本土設立研究院,人員規模一度達到數千。2009年,海思發布了第一款自研晶片。

第二個黃金時代出現在2015年前後,「全球60%的消費類晶片市場在中國。市場在這兒,資金在這兒,整個半導體產業在向亞洲轉移。」陳濤說,他2016年從矽谷回到上海創立芯波微電子,成為晶片設計領域創業潮的一員。2019年年初,舒保健從中興離職,加入了這家立志進入華為供應鏈並在科創板上市的創業公司。

通信行業曾是全球合作的典範——這由其複雜度決定——它的兩個黃金時代也都受益於全球化帶來的市場分工和人才流動,然後在2018年之後隨著中興事件落幕——不合作開始了。

2020年,這種變化從通信行業傳導到網際網路、消費品,從全球分工蔓延到國內分工,從供應端延伸到市場端。疫情加速了這一過程,並推動了一系列新商業秩序的確立。

新秩序01

國際分工:

國際不合作促進「國產替代」

「其實之前做國產晶片最大的困難就是你做出來的晶片沒有客戶願意試,沒有人當小白鼠,技術就迭代不起來。」陳濤說,貿易摩擦改變了這種局面。

2019年6月,陳濤團隊設計的第一款光信號處理晶片還沒開始推銷,就遇到華為和中興找上門來主動要求測試。這兩家公司原來的供應鏈布局重心都在美國,中國供應鏈是備選方案,但這個結構在2019年5月之後反了過來。

根據陳濤的觀察,單單晶片設計領域,國內目前既有的近20家初創公司,很多都在今年拿到了投資。他的公司在創立4年後拿到了首輪融資,而同行中一家公司剛拿到晶片功能性測試通過的證書——尚未通過量產驗證——公司估值就達到了20億元。

陳濤估計「國產替代」趨勢會為晶片行業帶來3到5年的時間窗口,之後,行業將進入併購整合階段,最後跑出兩三家夠大的公司。「我們要抓住這個機會。」陳濤說。

更多的錢流入了晶片製造領域——比如2020年10月曝光破產的武漢弘芯號稱捲入了上千億元——但只有極少的錢流入設計晶片需要使用的電子設計自動化(Electronic Design Automation,EDA)工具領域。一位行業人士分析稱,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很可能是:製造人才還可以從臺積電挖,系統級的軟體人才卻無處可挖,而開發晶片作業系統所需的邏輯能力和設計普通應用程式所需的邏輯根本不是一個量級。

延攬美國人才受限後,陳濤把目光投向了歐洲,雖然成本會比美國人才貴30%至50%。陳濤認為這是走國產替代需要付出的代價。

新秩序02

國內分工:

供應鏈變強大,創業成本卻增加

類似通信行業的分工和成本結構變化也出現在了消費品領域。

2020年,成立僅4年的元氣森林估值達到20億美元,超過可口可樂,成為《第一財經》雜誌消費者調研中的飲料類金字招牌;完美日記在11月完成上市計劃;誕生了三頓半、茶顏悅色、文和友等消費品牌的長沙也成了網紅城市……「消費品行業的現金流很容易為正,所以很容易做成一個小而美的生意。」天圖投資管理合伙人潘攀在解釋資本為何近年熱衷消費品領域時說。

然而,當很多投資者將這一年視為「消費大年」的時候,作為創業者要面對的卻是供應鏈難題。

元氣森林、完美日記、三頓半等品牌原本都採用代工製造的輕資產模式,但是2020年,這些品牌都返回上遊設立了自營工廠。這種現象並不完全來自於一家以輕資產模式起步的公司在完成「從0到1」的啟動後想要更強有力地掌握供應鏈的雄心,同時也來自於中國的代工廠們試圖直接面向消費者的野心。純代工模式被挑戰。

元氣森林的例子最為典型。2020年4月,為元氣森林代工4年後,健力寶也推出了定位相似的無糖氣泡水。7月,元氣森林就宣布在安徽滁州自建了工廠。

僅僅一年之前,談論新國貨崛起的原因時,除了資本加持,投資人還將之主要歸因為中國強大的生產製造能力:這些工廠從OEM進化到ODM,創業者只需從中挑選規格,再貼上自己的品牌標籤就可以推向市場。

正如元氣森林的案例所示,在創業早期,成熟代工廠在生產工藝和質檢流程上可以為新品牌助推,而一旦新品打開市場,完全外包的供應鏈就成為風險點。首先,必須適應對方的生產排期。2019年夏天以來,元氣森林銷量上漲,光靠代工已難以滿足產量。此外,代工廠還會同時服務於元氣森林的競品,工廠方面知道每款產品的工藝和配方,儘管雙方會籤各種保密協議,但仍無法杜絕配方被洩露的風險。

被代工產能困住的還有速溶咖啡品牌三頓半。2018年上市以來,三頓半保持了每年3至5倍的銷售增速,但每逢電商大促,工廠的產能總是無法滿足,消費者的收貨體驗極差。最終,考慮到凍乾粉相對特殊的生產工藝,三頓半在小步迭代和一步到位中選擇了後者,2019年夏天在常州和供應商合資建廠,「我們不想靠複製小生產線解決大問題。」三頓半創始人吳駿對《第一財經》雜誌表示。

「產品起量的關鍵期,品牌與工廠之間的買賣關係不一定是信任的基礎。比如品牌希望下個月產品從1萬臺變成30萬臺,意味著供應商也需要投入,(他們的)響應程度就沒那麼高了。」以外貿代工起家的小家電品牌新寶電器總裁曾展暉說。

投資人的解釋並沒有錯,只是,在電商、直播等民主化營銷渠道興起之後,中國的工廠不再是純粹的代工廠,而是有研發能力、只缺一個品牌認知的潛在競爭者。但對新創品牌而言,如果自營工廠成為必需品,消費創業就很難再「小而美」。創業者需要重新思考其成本結構,在供應鏈上花更多的精力和成本強化與工廠的合作,而投資者也需要重新規劃其投資模型。

新秩序03

市場端:

貿易保護主義崛起,國際化戰略收縮

創業潮的帶動下,2016年至2020年的幾年間,在中國創業成功的網際網路公司、手機公司以及背後的投資機構都在忙著「出海」,「到東南亞去」或者更直接地「到印度去」,和美國投資者競相尋找「下一個中國」——這一潮流在2020年打了個迴旋。

6月底,印度效仿美國,以國家安全為由禁用TikTok、Kwai、UC Browser、WeChat等在內的59款中國App。小米、OPPO、vivo、一加等更早在印度拓展市場的手機公司也在當地受到民族情緒的影響。

加上海外疫情,原本放眼全球的中國公司開始戰略性收縮。市場調研機構Cyber Media Research的數據顯示,一加手機今年上半年在印度市場2.5萬盧布(約合2300元人民幣)價位中的市場份額同比下降了12%。10月,作為一加聯合創始人和海外市場負責人的裴宇宣布離職。一加公關部人士在11月回復《第一財經》雜誌關於公司未來戰略變化時稱,「在國內的投入會加大」。

一加創立於全球化黃金時代的2013年,誕生之初即定位於海外中高端市場,其最大市場是印度,一度超過蘋果和三星,佔據40%的市場份額。

不過,危機雖總是會傷害一些中小品牌,卻會令大品牌受益。頭部效應在貿易保護主義的市場同樣奏效。就在一加在印度的市場份額下滑的同時,小米在印度獲得了新一輪增長。根據Canalys的數據,2020年第三季度,印度智慧型手機出貨量達到歷史最高峰,約為5000萬臺,小米以1310萬臺排名第一,市場份額達到26.1%,同比上漲了9%。

新秩序04

區域網化程度加深,用戶破圈越來越難

2020年,網際網路領域最火的兩個產品一個是直播,還有一個是社區團購,兩大產品都是大公司爭奪流量、把用戶更多地留在自己生態內的動作。

在此基礎上,各大廠也先後在今年強化了各自的搜索業務:3月,字節跳動推出頭條搜索;4月,阿里巴巴旗下的搜尋引擎夸克發布4.0版本;9月,搜狗同騰訊達成私有化交易,將成為騰訊控股的全資子公司,微信搜一搜也進一步迭代。

搜尋引擎曾是最富有網際網路精神的技術,它讓用戶得以跨越網站之間的障礙獲取信息,一度是最有價值的網絡入口。但移動網際網路和手機應用改變了這個格局,搜尋引擎的入口效應不再,一度式微。當網際網路公司生態內產生的信息變得足夠多,它們再一次想到了這種能增強用戶粘性的產品。毫無疑問,它反過來會進一步強化這些平臺的區域網屬性。網站之間的信息互通甚至會成為新聞,比如百度在2019年8月戰投知乎,對外最大的宣傳點便是知乎的問答庫將接入百度。

直播也扮演了同樣的功能。這種交互方式把電商拉回了以賣家為中心的古老時代,用戶看似有選擇權,實際把主動權交給了用力吆喝販賣的直播偶像。

信息傳播的趨勢曾宣稱是去中心化。美妝品牌巴黎歐萊雅今年上榜「金字招牌」,其中國區品牌經理宗國寧在談到消費市場5年變化時曾表示,「過去品牌做廣告投放只需要抓住幾個大的媒介,但到了社交網絡時代,與消費者溝通必須多點觸達,這些觸點彼此交織相連形成網狀。」

今年,疫情後被零售業視為急救藥的電商直播,扮演的卻是將多點重新集中為一點的角色。薇婭和李佳琦的直播間就像流量黑洞,在實質上形成了營銷傳播的中心化,平臺算法再進一步強化這個趨勢。

不僅如此,搜索技術的未來將和推薦算法結合在一起,成為一種「搜推一體」的交互技術。用戶將很難再分辨出來主動搜索獲取的信息、商品,究竟是自己主動想要的,還是算法強塞進來的,尤其對方推薦的東西讓用戶覺得「剛好」符合自己的口味。

有關網際網路的新技術都使商家們破圈變得越來越容易,但用戶要破除網際網路給自己建造的圓圈則越來越難,網際網路從去中心化回到了中心化。

新秩序05

從「以成本為中心」到「以消費者為中心」,

倒推數位化轉型

2020年的最大贏家無疑是可以提供「數位化」服務的商家。這些商家既包括在線教育、電商等從線上起家的網際網路公司,也包括那些用數位化改造既有業務,或者藉助數位化技術創立傳統品牌的公司。

「大家對數據化這個事情比往年都重視了。數據化帶來兩個好處,一個是提高效率,第二個是調整銷售結構。」潘攀說,數據化以後,品牌就能「標記」自己的客戶,可以跟客戶有更緊密的場景上的聯繫,未來即便是再遇疫情級別的風險,也更有能力防範系統性的危機。疫情過後,天圖資本投資的兩個品牌百果園和奈雪的茶線上銷售增長都超過了30%。

對衝風險之外,潘攀認為數位化扮演的更重要的功能是幫助品牌真正做到以消費者為中心。「中國的消費品牌早期學的都是麥當勞、肯德基,通過一套SOP(標準作業程序)把標準化做得很好,但實際的用戶體驗如何,它們並不關心。」潘攀說,反過來,他們所投資的消費品牌會通過線上渠道滿足用戶的不同需求。

上一代消費品牌並不是不關心用戶體驗。在沃爾瑪、麥當勞們的企業守則裡,「以消費者為中心」幾個字總是寫在第一排,但舊的管理技術讓他們無法真正做到這一點。

在《第一財經》雜誌10月底舉辦的「金字招牌」發布會上,元氣森林副總裁宗昊也提到他們認為自己成功的第一條,就是把「用戶第一」這個網際網路詞彙用到了消費品創業中,「傳統企業在做這個事情(指提供產品或服務)的時候,思考的是劃分整體費用的大頭佔比,首先是渠道費用,最後企業要保留自身的經營利潤,最終就是成本。這會出現一個結果,一瓶飲料的內容物價值遠小於包裝和廣告總價值。」宗昊說,但新技術以及對銷售數據的統計分析——顆粒度細到單個消費者——將有利於品牌創造從爆款到長銷的商品,及時淘汰失敗商品。

2020年十大商業事件(國內)

2020.02.01

瑞幸遭渾水做空,6月底退市

瑞幸創下了兩個紀錄:從創立(2017年10月)到上市(2019年5月)只用了17個月;從敲鐘到停牌只用了13個月。2月1日,做空機構渾水發布一份89頁的報告,指控瑞幸咖啡在2019年偽造了價值超過3.1億美元的交易。其後瑞幸經歷了停牌和股價劇震,於6月29日被納斯達克停牌要求退市。退市後,瑞幸並沒有關門,但經歷了管理層內鬥以及面臨近300億元的賠償訴訟。12月17日,瑞幸公告以1.8億美元罰款與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達成和解。

2020.04.27

閱文管理層集體離職

閱文集團宣布管理團隊調整,時任聯席CEO吳文輝等高管集體辭任管理職務。騰訊集團副總裁、騰訊影業CEO程武接任閱文集團CEO。管理層變動引發外界對原高管團隊的同情以及對騰訊野蠻人形象的質疑,而閱文付費用戶數量持續下滑也是事實:從2017年的1100萬人下降至2018年的1080萬後,2019年繼續減少至970萬。同期用戶月活超過1000萬的閱讀平臺中,主打免費的App超過了5款。在信息流大戰中失利後,騰訊在內容領域面臨第二次被顛覆。

2020.06.09

國泰航空啟動重組

國泰公告的重組計劃顯示集資總額約390億港元(約合356.1億元人民幣),包括建議發行優先股和認股權證、供股、過渡貸款融資等。完成後,太古集團和中國國航的持股比例將下降,特區政府成為第四大股東。10月21日,涉及24億港元成本(約合20.7億元人民幣)的重組具體措施披露,包括關停港龍航空,以及削減約佔集團職位總數24%的8500個職位。疫情以來,國泰航空市值相比巔峰期已被腰斬,其困境是疫情之下全球航空業的縮影。

2020.09.24

摯信資本接手WeWork中國業務

WeWork宣布其中國業務獲摯信資本2億美元追加投資,後者將成為WeWork中國的控股股東。易主時,WeWork中國在北京、上海、香港等12座城市運營超過100個辦公空間。從未盈利過的WeWork在2019年經歷了IPO失敗、估值縮水80%、裁員、關店的厄運,2020年開始的新冠疫情促使消費者遠離這類共享辦公服務。在中國之外,WeWork還撤離了印度和拉丁美洲等地區,經營範圍收縮至美國、歐洲、日本三個市場。

2020.10.09

央行數字貨幣落地深圳發紅包

深圳市政府聯合中國人民銀行開展數字貨幣紅包試點,通過抽籤預約,中籤者下載專用App後領取紅包,可在羅湖區3000多家經改造的商戶無門檻消費。今年中國關於數字貨幣的動作頻繁,4月,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稱數字人民幣(DC/EP)先行在深圳、蘇州、雄安、成都及未來的冬奧場景內部封閉試點測試;商務部在8月印發的《全面深化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總體方案》中指出試點城市將擴大至20多個;11月23日,蘇州宣布將於雙12推出數字人民幣紅包測試,相較深圳增加了「離線」和「碰一碰」功能。

2020.10.12

騰訊推動鬥魚虎牙完成合併

遊戲直播平臺鬥魚和虎牙宣布正式接受大股東騰訊提出的合併邀約。合併後,鬥魚成為虎牙的全資子公司,並從納斯達克退市。合併後的公司將佔據遊戲直播市場80%的份額,而騰訊持有的合併後公司的投票權將在60%以上。鬥魚和虎牙的直播內容都不再僅限於遊戲。11月17日,百度也宣布以36億美元收購歡聚集團旗下YY直播業務。2020年的直播競爭還僅存在於短視頻平臺和電商平臺之間,2021年將會出現三足鼎力局面—傳統直播平臺也有資本加持了。

2020.11.03

螞蟻集團臨上市被緊急叫停

螞蟻集團原定11月5日在港股和科創板同步上市,11月3日晚卻被緊急叫停,導致這個原本估值2800億美元的大項目在分析師眼中大幅縮水。同一天晚些時候,銀保監會發布監管新規的徵求意見稿,擬將經營網絡小貸業務的公司出資比例提升至30%,而螞蟻在其信貸產品中的出資比例僅為2%。監管新規有利於降低金融風險—尤其在接下來經濟增長放緩的市場中。

2020.11.17

華為出售榮耀

收購方為深圳智信。榮耀是華為2011年推出的中低端價位的手機品牌。交易完成後,該品牌就可能不再受限於美國的技術出口禁令。深圳智信9月27日才註冊成立,主要投資方是深圳國資協同發展基金,和以北京松聯、北京普天太力通信、蘇寧易購等為代表的原榮耀經銷商。交易顯示了華為求生的急迫性—再等一個季度,把華為列入制裁名單的美國總統就將卸任,仍倉促出售表明這家在制裁中堅持了兩年的公司不再對重回合作的技術供應鏈懷抱希望。

2020.11.18

蛋殼公寓陷破產疑雲,股價卻暴漲

美國當地時間11月17日至18日,蛋殼公寓股價分別暴漲超過75%和90%。神奇的漲幅源於蛋殼將被接盤的傳聞,傳聞中的接盤方有我愛我家、自如、相寓等。各方對此均予以否認,同時房東和租戶投訴不斷,蛋殼的股價卻仍高漲。今年1月,巨虧超25億元的蛋殼公寓在紐交所上市即跌破發行價,此後數次陷入爆雷、資金鍊斷裂和跑路傳聞,6月前CEO被調查,10月空降不到半年的COO離職,11月北京市住建委介入調查。蛋殼事件暴露出長租公寓行業長久以來的租金貸監管問題,而疫情影響進一步放大了事態。

2020.12.24

反壟斷調查指向阿里巴巴

12月24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表示,根據舉報,已對阿里巴巴實施「二選一」等涉嫌壟斷行為啟動反壟斷調查。一個月前,市場監管機構曾對平臺經濟領域的反壟斷指南公開徵求過意見。當時,反壟斷的對象並未明確指向阿里巴巴。在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宣布啟動反壟斷調查的同一天,央行等金融機構還宣布將約談螞蟻集團,督促其落實金融監管。來自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的調查組執法人員於當天進駐了阿里巴巴,並在一天之內結束全部現場調查。當天,阿里巴巴美股股價下跌13.34%,創在美上市以來最大單日跌幅。

2020年十大商業事件(國際)

2020.03

美股歷史性熔斷

新冠疫情使得經濟和資產的不確定性大增,短短兩周內,美股市場經歷了4次歷史性熔斷,並在全球範圍引起「蝴蝶效應」。當然,這也意味著難得一遇的投資機會。其過程中,美聯儲史無前例的貨幣大放水以及美國政府龐大的財政刺激,迅速扭轉了資本市場的崩跌局面。其中,被視為美股核心資產的技術巨頭們貢獻了大部分反彈。

2020.05.18

軟銀遭遇史上最大虧損

軟銀公布的2019財年數據顯示,公司在2019年4月至2020年3月虧損了130億美元,為成立以來最差業績。受到軟銀資金支持的WeWork、Uber、OYO等公司,均在疫情中遭遇重創。為了保證流動性,軟銀出售了價值800億美元的資產,其中包括價值400億美元的晶片公司ARM,以及200億美元的阿里巴巴股票。在11月17日的一場公開會談中,孫正義解釋了這麼做的原因:「接下來的2到3個月內,任何災難都可能發生。因此,我們只是在為最壞的情況做準備。」

2020.05.30

SpaceX「龍」飛船載人首飛

帶著兩名美國太空人,SpaceX的載人「龍」飛船從美國佛羅裡達州點火升空,成為載人航天運輸走向商業化的轉折點。自從美國國家隊的太空梭2011年退役後,NASA就只能靠著俄羅斯的聯盟號飛船運送本國太空人。兩個月後,「龍」飛船將兩名太空人帶回,並在墨西哥灣海面安全降落;5個多月後,「龍」飛船載著4名太空人再度升空。接下來的懸念是,在NASA之外,SpaceX的下一張船票會賣給誰?

2020.06.29

印度禁用中國App

以國家安全為由,印度政府宣布禁用59款中國應用軟體。其中包括TikTok、WeChat,以及阿里巴巴旗下的UC Browser等。被禁應用多為短視頻、社交媒體、跨境電商和實用工具類。該消息發布兩周前,中印軍人在拉達克地區發生流血衝突,造成至少20名印度士兵死亡。除了地緣政治,印度政府推行的「自力更生」經濟模式,被認為實際意在孤立中國產品。此後,9月和11月,印度兩次宣布禁用中國App,總數超過200款。

2020.09.01

ZOOM業績爆發

所有人都知道疫情給ZOOM這樣的雲視頻通訊公司帶來了巨大的利好,但它交出的亮眼財報還是遠超分析師預期。2020年第二季度,該公司營收同比增長355%至6.64億美元,淨利潤1.86億美元,超出去年同期30倍有餘。今年以來,ZOOM的股價已累計上漲超過500%,市值一度超過1300億美元。不過用戶數激增和股價逆勢上漲之後,一系列安全和隱私漏洞也隨之暴露,ZOOM的2021年值得關注。

2020.09.14

英偉達和ARM籤署收購協議

軟銀表示將以400億美元的價格將ARM出售給英偉達。ARM是一家英國晶片設計公司,其控股的ARM中國(盈謀)是中國公司,英偉達則位於美國。該交易需要獲得美國、歐盟、英國和中國監管部門的批准,預計需要18個月完成。如果交易獲批,將成為半導體行業史上最大的交易案。但英偉達和ARM籤署收購協議後,英國多位部長反對該交易案,ARM中國CEO吳雄昂也通過其對ARM中國16.6%的控股權阻撓併購。

2020.09.19

TikTok和甲骨文達成合作

在拒絕早先的購買者微軟後,TikTok宣布,已經與甲骨文和沃爾瑪兩家美國公司達成原則性共識,甲骨文將為TikTok提供雲上服務,類似蘋果在中國貴州的數據合規方案。不過,川普「原則上」同意後又很快改口,稱如果字節跳動保留對TikTok任何控制權,美國政府不會批准這一合作方案。此外,8月底中國商務部和科技部調整的出口管制目錄,也為TikTok的出售再添變數。這一事件的最新進展是:美國商務部於11月12日宣布,暫時不會執行針對TikTok的禁令。

2020.10.29

LVMH折價收購蒂芙尼

一方是全球最大的奢侈品集團,另一方是美國最大的珠寶商。二者早在一年前就談好的聯姻卻並沒有想像中來得順利。在經歷了延期、談判、司法訴訟等肥皂劇劇情後,這筆奢侈品行業史上最大的併購案終於敲定。疫情給蒂芙尼的身價打了個折扣,最新的成交價為每股131.5美元,略低於此前協議的每股135美元,LVMH一共省了4億多美元

2020.11.09

新冠疫苗療效突破

根據第三期臨床試驗,美國輝瑞製藥公司宣布與德國BioNTech聯合研製的疫苗對抗新冠病毒效果超過90%。短短一周後,另一家美國製藥公司Moderna也宣稱,其最新研製的新冠疫苗可以達到95%的有效率。關於疫苗的疑問還有很多:疫苗在實驗室外的實際效率到底如何?接種疫苗有多長的有效期?何時能夠大規模接種?如何解決疫苗的保存和運輸……在全球疫情繼續走高的年末,沒有人不期待有一劑特效藥能治癒飽受病毒侵襲的2020年。

2020.11.19

737 MAX獲批覆飛,波音得以喘口氣

在經歷數次安全測試後,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FAA)終於表示批准737 MAX飛機復飛,這可能是2020年波音公司聽到的唯一好消息。除了兩起空難和隨之而來的調查帶來的聲譽受損與飛機訂單的大幅削減,新冠疫情導致的全球航空業停滯更是讓這家公司的財務狀況雪上加霜。復飛許可不會讓737 MAX立刻重返天空,在那之前,軟體系統和線路需要改變,飛行員也將重新接受培訓。美國是第一個撤銷禁令的國家,歐洲也將作出類似決定,而在中國等其他地方,737 MAX復飛可能需要更長時間。

相關焦點

  • 「民」當選2020年度國內字,「脫貧攻堅」當選年度國內詞
    央視新聞客戶端12月21日消息,今天,國家語言資源監測與研究中心與商務印書館、人民網等聯合主辦的「漢語盤點2020」揭曉儀式在北京舉行。最終,「民」,「脫貧攻堅」,「疫」,「新冠疫情」分別當選年度國內字、國內詞、國際字、國際詞。
  • 盤點|全國各地法院2019年度十大智慧財產權典型案例
    盤點|全國各地法院2019年度十大智慧財產權典型案例 2020-04-28 10:1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你好,世界 2020 | Part 1 預告:2020全球商業盤點
    在高度不確定和大變動的時代環境中,商業也在經歷迭代與更替。資本、大公司、創業者,有的在一路高歌猛進,有的卻漸漸消失在歷史的煙塵中。然而,時代車輪滾滾向前,在快速的變化中,我們總能發現一些激動人心的機會,建構一些前所未知的洞見。而這些機會與洞見,將成為下一個十年,人類社會發展與奮進的養料與動力。
  • 2020年通航企業社會責任獎暨公務與通用航空年度十大新聞發布會舉行
    《中國民航報》、中國民航網 記者田以丹、胡夕姮 報導:10月24日,2020年通航企業社會責任獎暨公務與通用航空年度十大新聞發布會舉行。現場發布了2019年度中國公務航空十大新聞和通用航空十大新聞。2020通航企業社會責任獎頒獎嘉賓與獲獎企業合影(本文圖片由汪洋拍攝)《今日民航》雜誌自2017年起推出中國公務與通用航空年度十大新聞評選活動,已連續舉辦三屆
  • 日媒盤點日本年度十大新聞 2015日本悲喜交加
    中國網12月21日訊 據日本媒體報導,日媒近日盤點日本年度10大新聞,2015日本可謂悲喜交加。下面就讓我們一起回顧一下2015年日本都發生了哪些大事兒吧。日本年度新聞二 橄欖球世界盃日本輕取美國實現3勝突破2015年10月橄欖球世界盃日本輕取美國實現3勝突破。這對條新聞,在日本國內也是引起了不小的轟動,日本在橄欖球國際賽事上能力克傳統強隊美國,這大大激發了日本代表隊的信心,同時也為2019年將在日本舉辦的下屆橄欖球世界盃開了個好頭。
  • 2020年度中國商業項目價值潛力榜TOP50 | 奇點年度排行榜
    2020註定要在時代的年輪中,留下一道濃墨重彩的刻痕。當潮水退卻,每一朵浪花的腳步,都值得被記錄。 感懷時代,致敬榜樣。鳳凰網奇點商業「致敬2020」年度價值榜單評選正式拉開序幕。
  • "漢語盤點2020"正式啟動 年度字詞12月21日揭曉
    (原標題:「漢語盤點2020」正式啟動 年度字詞12月21日揭曉)
  • 【盤點】2020年,能源行業那些值得記錄的「足跡」
    回望巨變之年無負山河風光——盤點2020年度中國能源行業十大新聞在光陰匆匆的腳步聲中,2020年已經落幕。對於能源行業,2020是一個極不尋常的年份。2020年,能源行業有哪些值得記錄的「足跡」?中國改革報《能源發展》周刊盤點年度十大新聞事件,帶您一起回顧這一年發生在能源領域的大事。
  • 商業前沿專家聚焦探討:2021年有哪些新商業機遇?
    騰訊科技訊 1月6日,由場景實驗室、《哈佛商業評論》中文版聯合主辦的「甦·新商業盛典2021」於江蘇南京舉行。本次盛典以「從0到1,萬物不同」為主題,來自各行各業的新商業代表、知名企業家、學者匯聚一堂,從產業更新、品牌煥新、服務從新三大板塊展開對話交流,共同描繪新商業未來發展圖景。
  • 請回答2020,你的年度熱詞是什麼?
    2020年或許是最讓人感到猝不及防的一年,疫情席捲了大半年,從初秋開始才些許感受到文化的復甦,剛剛落下的北方的初雪已經昭示著歲末的來臨,一年一度的歲末盤點們也開始了。11月20日,由國家語言資源監測與研究中心、商務印書館、人民網、騰訊公司聯合主辦,央視新聞、微博、快手、北京語言大學、中國傳媒大學、華中師範大學等協辦的「漢語盤點2020」啟動儀式在商務印書館舉行。
  • 盤點:2020巫山十大新聞事件
    今天, 記者梳理、盤點了 巫山2020年度十大新聞事件, 與大家一起回望過去,展望未來。但為打贏疫情防控和經濟復甦兩場「硬仗」,我縣在落實好各項防疫措施的前提下,統籌推進經濟社會發展各項工作,有序恢復經濟社會秩序,穩住經濟發展大局,千方百計打好疫情防控「組合拳」,按下經濟復甦「快進鍵」。
  • 山東大學2020年度「十大新聞」評選揭曉
    1月9日,山東大學2020年度「十大新聞」評選揭曉。為總結回顧2020年度學校重要工作,全面展示學校各項事業取得的重大成就,進一步增強全體師生醫務員工的榮譽感、使命感,為學校「十四五」事業開好局起好步、實現「由大到強」歷史性轉變、推進「雙一流」建設匯聚磅礴之力,學校開展了2020年度「十大新聞」評選活動,經各單位報送、廣泛徵求意見,綜合評定出2020年度「十大新聞」。現在就讓姍姍帶著大家來一起看看吧!
  • 告別2019迎接2020句子說說 告別2019的話展望2020寄語
    告別2019迎接2020句子說說 告別2019的話展望2020寄語(二)  你好,新的2020年!我會用笑臉來迎接我每一個敵人。  等待著2019的告別,迎接2020~和新一年美好生活的開始~  2019年太難了,內心世界的秩序全部被打破,需要重生,那就以一場高難度的旅行,向2019年的艱難告別,在冰天雪地裡迎接2020。
  • 2020年度十大危機公關事件盤點
    以下是大叔團隊整理出來的【2020年度十大危機公關事件盤點】,全文6800+字,希望你能從別人的案例上學會「避坑」。我們儘量模擬MBA式教學,即:一個案例+一個方法論。對阿里公關天團,大叔非常敬佩,這群人算是中國公關圈的黃埔軍校。但阿里今年的表現可謂高開低走,年初的釘釘為阿里賺得滿堂彩,年中卻開始一路下跌。
  • 深耕區塊鏈商業場景落地,庫珀科技榮獲「2020年度雙創企業」
    11月15日,由中國中小企業協會作為指導單位,封面新聞聯合四川省股權與創業投資協會主辦,全國股轉系統(新三板)西南基地、致米資本共同協辦的「首屆中國(成都)創客峰會」在成都舉行。多位資本領域大咖、商界領域先鋒代表齊聚成都,共同探討創業、投資觀點。
  • 2020櫻桃大賞年度盛典報名開啟
    復盤2020,直播電商,數位化轉型、all in私域、社交拼團、品類細分機會等熱詞滾滾而來。疫情催化,母嬰產業加速革新,傳統產業秩序被不斷挑戰,新產品、新技術、新業態和新模式不斷湧現。 環境越是多變,真正優秀的個體越容易脫穎而出。
  • 2020外媒可視化年度盤點:新聞呈現有多少種可能?丨【芒種·案例】
    回到2020年年初,沒人想到在這一年裡,數據圖表和可視化會那麼頻繁地出現在新聞頭條。澎湃美數課從部分外媒的數據新聞作品年度盤點中,挑選了17篇可視化作品,讓我們一起看看新聞的可視化呈現有多少種可能。 建模,讓你看見 地鐵上的病毒顆粒
  • 2020 B站遊戲區官方年度盤點,這些遊戲最火爆_東方體育
    2020 B站遊戲區官方年度盤點,這些遊戲最火爆 2021-01-09 13:08  GameLook
  • 2020豆瓣年度影視盤點來啦!
    2020豆瓣年度影視盤點來啦! 又到年終歲末 各種年度盤點也紛紛出爐 最近,豆瓣整理了 2020年度影視榜單
  • 盤點2020中國航天的那些高光時刻
    【環球時報記者 任重 晨陽 馬俊 劉揚】「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成功從月球取回1731克月壤樣品」成為2020年年底刷屏的爆款新聞。但對於經歷了「超級發射」模式的中國航天而言,這只是累累碩果的其中之一。2020年即將結束,讓我們盤點一下那些令人振奮的瞬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