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自治區自然資源以及地形地貌

2020-12-07 東方網

圖為夕陽下的珠峰 新華社記者劉宇攝

圖為當地犛牛運輸隊從珠峰大本營向海拔6500米的前進營地運送物資新華社記者劉宇攝

圖為雲霧裡的珠峰 新華社記者格桑達瓦攝

圖為從絨布溝拍攝的珠峰雄姿。新華社記者索朗羅布攝

圖為珠峰腳下絨布寺裡的白塔。(新華社記者格桑達瓦攝

  

    森林資源方面,西藏是中國目前森林資源最多,原始森林面積最大的省區之一。全區有林地面積717萬公頃,活立木總蓄積量達20.85億立方米,居全國第一位。草地資源方面,西藏是中國五大牧區之一,全國擁有各類草場8205萬公頃,佔全區面積的66.8%。

  礦產資源極為豐富,全區已發現礦種100多種,產礦點2000餘處,探明儲量的礦床136個,有17中礦產儲量居全國前9位,在國內佔有重要位置的優勢礦產有鉻、銅以及硼為主的鹽類礦產等。僅在2001年,西藏就發現了一個世界級的銅礦帶、一個100公裡可能蘊藏著40-54億噸石油的油田和一個巨大的新型硫酸鋰礦。據初步估計,西藏礦產資源的潛在價值達6500多億元。西藏還擁有豐富的水力資源、地熱能資源和太陽能。

  西藏獨有的高原生物資源也是一筆寶貴的財富。以藥用植物為主開發生產的各種藏藥目前已經在國內外市場打開了一定的銷路。目前,西藏已有24家藏藥廠,並逐步從手工作坊式走向現代化生產。

  西藏是野生動植物王國。西藏受到國家重點保護的珍稀動物達125種,佔全中國保護動物的三分之一還多,西藏野驢、野犛牛、孟加拉虎、黑頸鶴、雪豹等45種為中國特有的珍稀保護動物。

  西藏還擁有舉世無雙的自然景觀和人文資源。西藏有7000米以上山峰50座,8000米以上的山峰7座;有世界第一大峽谷雅魯藏布江大峽谷;有古老的文化、淳樸的民俗風情,自然和人文景觀魅力無窮,發展特色旅遊得天獨厚。

  雖然西藏擁有得天獨厚的生物資源、礦產資源、旅遊資源等,過去的50多年裡也在中央政府支持下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但是由於西藏地處平均海拔4500米的青藏高原之上,氣候條件、地理環境惡劣,西藏至今仍是全國唯一不通鐵路的地區,公路、航空運輸壓力很大;交通不便增加了進出西藏物資的成本,削弱了當地企業的競爭力,影響了投資者的信心。再加上能源不足,人口稀少,人民文化水平較低等原因,西藏的開發速度一直遠遠不能滿足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

  西藏高原是青藏高原的主體部分,由一系列巨大的山系、高原面、寬谷和湖盆組成。自然環境複雜,地形地貌多樣,基本上可分為極高山、高山、中山、低山、丘陵和平原等六種類型。此外,還有冰緣地貌、巖溶地貌、風沙地貌、火山地貌等,奇特多樣,千姿百態。

  (一)山脈。西藏高原上的許多聞名世界的高大山脈,構成高原地貌的基本骨架,也是古代和現代冰川發育的中心。5000米以上的山峰終年積雪,冰川廣泛發育,山舞銀蛇,蔚為壯觀。這些山脈按走向可分為東西向和南北向兩組,總體上大致都作弧形展布,中間撒開,兩頭收斂,在高原的西端形成帕米爾"山結",在東端構成橫斷"山束"。"山結"、"山束"所在,群山匯集,地勢尤為高峻。

  東西向山脈主要有:

  喜馬拉雅山,蜿蜒於西藏高原南側,是一條近似東西向的弧形山系,由許多平行的山脈組成,其主要部分在中國與印度、尼泊爾的交界線上。它全長2400公裡,寬約200-300公裡,山勢高峻雄偉,平均海拔6000米以上。其間,高峰林立,超過7000米的山峰有50多座,超過8000米的有11座。海拔8848.13米的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瑪峰聳立在喜馬拉雅山中段的中尼邊界上,為地球之巔、萬山之首。珠穆朗瑪峰周圍5000多平方公裡內,有8000米以上的高峰4座,7000米以上的高峰38座。這種高峰匯聚的現象為世界其他山區所未見。這裡不僅自然景觀壯麗,而且是探索地球奧秘的窗口,被稱為地球的"第三極"。岡底斯-念青唐古拉山,橫亙於西藏高原中部。岡底斯山意為"眾水之源",念青唐古拉山意為"大親眷光明之神"。兩山之間沒有明顯的界線,分界線大致在東經90度附近。這條基本上連續延伸的巨大山系,是藏南、藏東南的分界線,也是西藏外流河與內流河的分界線。山系東西長1500公裡,南北平均寬約80公裡,平均海拔5000一6000米,東西兩端高,中間稍低,超過6000米的高峰有25座,其中岡底斯山主峰岡仁波欽峰海拔6656米,念青唐古拉山主峰念青唐古拉峰海拔7117米。岡仁波欽峰藏語意為"大雪神山",是著名的佛教朝聖地。

  喀拉崑崙-唐古拉山,前者主體部分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與克什米爾交界線上,西藏境內只是它的東延部分,平均海拔6000米以上,在東經90。附近與唐古拉山相接。唐古拉山是西藏自治區與青海省的界山,北起小唐古拉山,南至西藏安多一線,南北寬達160公裡,是一組具有寬廣山幅的山脈,主體部分海拔都在6000米以上,但相對高度僅500米左右,最高峰格拉丹冬峰海拔6621米,為中國第一大河長江的發源地。

  崑崙山自西向東橫亙在西藏高原的北緣,是西藏自治區與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界山。崑崙山西起東經75附近的帕米爾高原,向東延伸至四川盆地,東西長達2500公裡,南北寬150公裡,平均海拔5500-6000米,是中國西部地形的骨架。因其以巨大的高度和長度橫貫亞洲中部,故有"亞洲脊柱"之稱。西藏境內的崑崙山只是其南支的一部分。

  南北向山脈即西藏東南部的橫斷山脈。這是西藏自治區東部及四川省、雲南省西部的一組南北走向的山脈的總稱。它的南北走向與中國大多數山脈所呈的東西走向形成鮮明對照,獨具一格。在西藏境內的幾條山脈是伯舒拉嶺、他念他翁山和芒康山,它們分別由念青唐古拉山脈和唐古拉山脈延續轉向而來,海拔多在4000-5000米左右。山脈之間,有深邃的河谷。山嶺與河谷高差達1000-2000米,構成奇特的兩山夾一川、兩川夾一山的險峻地形,形成一道道南北縱貫的天塹。

  此外,在這些高大山脈之間,還有許多分支山脈,山巒重疊,名稱繁多,使整個高原成為一個"大山的海洋"。這些高原上的山脈,絕對高度很大,但相對高差不過千餘米,形成"遠看似山、近看似川(平地)"的特點。

  (二)高原面。在眾多的高大山脈之間,分布著許多低山丘陵和湖盆寬谷,構成波狀起伏的高原面。高原面的地勢由西北向東南緩緩傾斜,海拔從5500米遞減到4000米左右。這些高原面的絕對高度在世界上是罕見的,而且海拔愈高,面積愈廣,形成高原形態的又一特色。其中,以普遍分布在西藏北部,介於崑崙山脈、唐古拉脈和岡底斯-念青唐古拉山脈之間,東西長約2400公裡、南北寬約700公裡的廣大範圍內的一系列平緩高原面最為典型。這裡平均海拔在4500米以上,綿延成片,廣袤無垠,通常被人們總稱為藏北高原,藏語稱為"羌塘",是西藏主要的牧業區。

  (三)平原。西藏的平原,論面積,在全區所佔比例很小,但對發展西藏經濟所起的作用卻是其他地貌類型所無法比擬的。與中國東部三大平原相比,西藏的平原具有海拔高(平均3000米以上)、成因複雜(衝積、洪積、溯積、冰磧)、面積較小、分布呈狹長的帶狀等特點。主要分為沿河岸呈條帶狀的河谷平原和沿湖岸呈環帶狀的湖濱平原兩種。狹長的河谷平原主要分布在雅魯藏布江及其支流拉薩河、年楚河、尼洋河等"一江三河"的中、下遊河段,其次分布在朋曲、隆子河、森格藏布(獅泉河)、朗欽藏布(象泉河)、馬甲藏布(孔雀河)等中遊河段。這些河谷平原寬度一般為2-3公裡,局部地段達10餘公裡,長達上百公裡,坡度平緩,土層深厚,氣候宜人,灌溉便利,耕地集中,人口稠密,是西藏主要的農業區。據粗略統計,上述河谷平原僅佔全區土地總面積的1.2%,其耕地卻佔全區耕地的56%。狹窄的湖濱平原主要分布在藏南高原湖群及藏北高原湖群等大湖沿岸,地勢較低,坡度平緩,谷地寬大,水草豐盛,居民點較集中,也是西藏農牧業較發達的地區。

  (四)峽谷。西藏是世界上峽谷最多的地區之一。這些峽谷主要分布在西藏高原東部和南部邊緣地區,其中最著名的是雅魯藏布江大拐彎峽谷和藏東三江(怒江、瀾滄江、金沙江)峽谷。雅魯藏布江大拐彎峽谷呈馬蹄形,在喜馬拉雅山東段地區,以南咖巴瓦峰為南側,加拉貝壘峰為北岸。兩山懸崖壁立,緊束大江,形如兩扇雄偉的大門,守衛著大峽谷。山峰高出雅魯藏布江水面達5000一6000米,懸崖直落江面,河谷底部江面最窄處不到80米,就象深嵌在巨斧劈開的夾縫裡一樣。湍急的江水在迂迴曲折的峽谷中奔流,流速在8米/秒左右,局部河段流速可達16米/秒。大拐彎峽谷地區不僅幽深險峻,景觀奇偉,而且蘊藏著極其豐富的水力資源。三江峽谷在西藏自治區的最東部橫斷山區,三條大江與三列山脈相間分布,平行排列,從西到東依次為伯舒拉嶺、怒江、他念他翁山、瀾滄江、芒康山、金沙江。三江的河谷切割很深,兩岸陡峭的山壁直插江心。由於河道彎曲狹窄,礁石密布,因此水流湍急,漩渦不斷,聲達數裡,其險峻遠勝過川鄂間的長江三峽。三江峽谷水量集中,坡降大,水力資源蘊藏豐富。唯因兩岸坡度陡峻,巖塊崩塌比較頻繁,並斷續出現倒石流和泥石流現象,為東西交通往來造成很大困難。

相關焦點

  • 西藏高原自然環境複雜,地形地貌多樣,最高海拔超過8800米
    西藏高原自然環境複雜,地形地貌多樣,最高海拔超過8800米西藏高原自然環境複雜,地形地貌多樣,最高海拔超過8800米西藏高原自然環境複雜,地形地貌多樣,最高海拔超過8800米西藏高原自然環境複雜,地形地貌多樣,最高海拔超過8800米西藏高原自然環境複雜
  • 西藏地貌之相間的寬谷、高原和盆地
    同中國東部地區一樣,西藏自治區地貌呈網格狀結構,由山體組成的網格之間分布著寬谷、高原和盆地,主要有藏南谷地、藏北高原等。  藏南谷地地形的最大特點就是谷地寬窄相間成串珠狀,寬谷段有拉孜—仁布寬谷、曲水—澤當寬谷和米林寬谷。這些寬谷都發育於沉積淺變質巖帶上,地貌組合為寬坦的河床,河流坡降僅千分之一左右,河漫灘廣泛分布,尤其是在枯水季節,出露的河漫灘可達幾公裡寬。
  • 我國地形地貌複雜多樣,我國有哪些主要的地形單元和地貌類型?
    從板塊構造學說的角度來看,我國地處亞歐板塊、印度洋板塊和太平洋板塊這三大板塊的消亡邊界附近,板塊之間的碰撞擠壓,對於我國宏觀地形的形成有著重要的影響。我國是一個地形地貌十分複雜多樣的國家,我國擁有幾乎所有的地形類型,平原、丘陵、高原、盆地和山地等地形類型在我國都有大面積的分布。
  • 中國的地形地貌對中國自然地理環境的影響以青藏高原為例
    一、中國地貌類型1、黃土地貌:中國是世界上研究黃土地貌最早的國家。2000多年前就有「天雨黃土、晝夜昏霾」的諺語來記載黃土地貌堆積過程。800多年前,北宋沈括對河南、陝西一帶的黃土侵蝕地貌形態作了生動描述。
  • 出現在西藏的詭異地形,像是一幅惡魔圖,專家也無法解釋
    近日,就有網友稱在地圖網站的衛星圖上發現了中國西藏地區的詭異地形圖,到底是什麼樣的詭異圖呢?先去地圖上看一看。通過國內的各大網絡地圖的衛星圖片進行查找,可惜無論是百度還是高德等知名導航,都無法顯示此地區的衛星圖片,不過谷歌地圖可以正常瀏覽,文章最後有該詭異地形的具體坐標位置。
  • 北京地形地貌及汛期特點
    北京市地形地貌基本情況是什麼?北京位於華北平原的西北端,東經115°20′至117°30′,北緯39°28′至41°05′之間,地處海河流域中部,東距渤海約150公裡。
  • 西藏珠穆朗瑪,神奇的山川
    位於西藏定日縣正南方,喜馬拉雅中段的中尼邊境處。珠穆朗瑪,它是世界最高大的山系喜馬拉雅山的主峰,海拔8848.13米,為世界第一高峰。這是中國登山運動員於1975年登上該峰後測定的精確數字,這個數字校正了人們長期堅持的八千八百八十二米的說法。為世界第一高峰。
  • 西藏自治區援建尼泊爾駐拉薩總領館竣工
    中國日報網拉薩9月28日電(記者 達窮 華旦尼瑪)27日,中國西藏自治區援建尼泊爾駐拉薩總領事館新館舍竣工儀式在拉薩舉行。經外交部和西藏自治區人民政府批准,西藏自治區於2012年決定出資為尼泊爾駐拉薩總領事館改建館舍。
  • 西藏陸生野生脊椎動物種數記錄增至1072種
    張偉 攝目前調查任務已完成,西藏自治區林業調查規劃研究院研究員劉務林表示,與第一次調查相比,本次調查範圍更廣,調查物種的種類信息更加全面系統,參與調查的科研院所及專家、技術人員數量更多,整體專業素質更高,野生動物調查手段更加科學、技術更加先進。
  • 地理風水知識~16種地貌大全|冰川|盆地|冰緣|喀斯特|地形_網易訂閱
    察看地形地貌是學習風水的一門重要知識。地理學又稱為勘與學,勘與為勘天察地之稱,即上觀天象俯察地理之術。俯察地理即看山川河流結構形貌之勢,就預知其地下組成結構,或含有石油、礦藏、暗河、溶洞…巖石狀況、土貭緊密及色彩,以及所含之物理(物質地理)性質與化學元素或是否釋放對人體有利或損害元素等等重要信息都在地形地貌的觀察中皆有所體現或可洞穿。
  • 文明6全地形地貌特點介紹 文明6地形有哪些
    導 讀 《文明6》遊戲中都有哪些地形地貌呢?
  • 高清3D地圖,感受世界地形地貌起伏(珍藏)
    世界格局瞭然於心很多小姐姐自稱路痴面對地圖也會迷路找不到自己的所在小科覺得如果你掌握了上帝視角始終俯瞰人間你就永遠不會迷路這些據說是不是真的小編不知道從網上看到一組上帝視角的3D高清地形地貌圖長成什麼樣子了讓等高線圖見鬼去吧我們要3D上圖為東亞大陸及附近區域高聳的青藏高原顯得鶴立雞群Anton Balazh並非地理學家他的身份是藝術家但是他幹了許多地理從業者沒有做到的事繪製了一組關於世界地貌最形象直觀的地形圖
  • 地貌:甘肅張掖的丹霞地貌
    丹霞地貌(Danxia landform)即以陸相為主(可能包含非陸相夾層)的紅層(不限制紅層年代)發育的具有陡崖坡的地貌。目前該定義被大多數學者們接受,也可表述為「以陡崖坡為特徵的紅層地貌」。丹霞地貌在我國廣泛分布,目前已查明丹霞地貌1005處,分布於全國28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特別行政區)。
  • 各省地形地貌對比,原來山東山並不多,福建和海南山如此之多
    這一組數據的靈感來源是:有人宣傳本省有全部類型的地形地貌。好奇心驅使之下去收集了各省的地形地貌數據。因為地貌的分類過於混亂,而且未形成全國統一的標準,在此只採用與地形相關的數據,繪製一組圖表。想了解地形的情況,首先得從各省的陸域面積說起。
  • 甘肅張掖的丹霞地貌景觀,美輪美奐的彩色地形
    丹霞地形地貌的形成也是經歷億萬年才形成的,所以尤為珍貴,是一個可遇不可踏的原始山脈。在我國的甘肅張掖還存在著這樣的一個丹霞景觀,這裡的氣候四季分明,但是甘肅是一個相比南方地區少雨的地區,所以當地的丹霞景觀也是十分好看,彩色的地形地貌成為一個極具觀賞價值的景點。丹霞景觀的差異性也是一個很大的特點,每個地方的丹霞景觀也是不盡相同。
  • 西藏自治區第16批博士服務團:奉獻在高原的博士們
    西藏自治區黨委、政府高度重視博士服務團工作,將其作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特別是「治國必治邊、治邊先穩藏」重要戰略思想和「加強民族團結、建設美麗西藏」重要指示的重大政治任務,作為實施「人才興藏」戰略、推動經濟社會長足發展和長治久安的重要內容,不斷拓寬工作思路,創新工作方式方法,為助力西藏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
  • 中國的地形地貌與特徵
    中國式營銷第一章中國的地理地形與氣候特徵中國,960萬平方公裡。西北高,東南低。河流大部分從西北向東南方向流淌。地形地貌諺語四川無川,盆地中間。山東無山,大海無邊。河南之南,地處中原。雲南雲南,天池之顛,彩雲之南。江浙浙江,河折多港。南疆北疆,廣闊新疆。長白山,興安嶺,黑吉遼在東三省。雲貴川,大西南,除了盆地淨高原。
  • 海岸地貌
    直至距今6000~7000年前,海平面上升到相當於現代海平面的高度,構成了現代海岸的基本輪廓,形成了當今人們所見的各種海岸地貌。 研究簡史 19世紀以前,海岸地貌的研究處於地形描述和積累資料的初始階段。1919年,D.W.詹森的《海岸過程和海岸線發育》,開闢了海岸地貌的專門研究。
  • 為何三大少數民族自治區新疆、西藏和內蒙古的面積那麼大?
    新疆、西藏、內蒙古是我國陸地面積最大的三個省級行政區域,因為地廣人稀,所以三地各自整合成一個大的行政單位更利於管理新疆、西藏、內蒙古是地處我國邊疆的三大少數民族自治區,也是我國陸地面積最大的三個省級行政單位。
  • 西藏自治區政府副主席孟曉林赴中科院成都分院調研
    12月28日,西藏自治區政府副主席孟曉林一行訪問成都分院,雙方就深化院區合作、謀劃新一輪戰略合作進行實地調研並座談。西藏自治區政府副秘書長旦增倫珠、科技廳廳長赤來旺傑,中科院成都分院分黨組書記王嘉圖,三級職員、四川省人大教科文衛委主任委員王學定,中科院成都山地所崔鵬院士, 中科院成都生物所所長吳寧等領導、專家出席會議並交流發言。成都分院簡要介紹了中科院與西藏自治區科技合作概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