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發明者發明太陽能加熱紙盒 5歐元解決問題

2020-11-24 中國網

新華網倫敦4月10日電 在英國環保組織「未來論壇」等主辦的「氣候變化挑戰賽」中,一種由紙盒製成的簡易太陽能加熱裝置奪得第一名。發明者希望這種綠色發明可以幫助發展中國家民眾減少因燃燒木材造成的二氧化碳排放。

據英國廣播公司10日報導,這種加熱裝置成本僅為5歐元,用廢紙盒製成,內壁利用箔紙和黑色塗漆最大限度吸收太陽能,將食物放置其中可進行加熱、烘焙等。

發明者是一位生活在肯亞的挪威人喬恩·博默,他獲得7.5萬美元的獎金。博默希望這種簡易裝置可以幫助發展中國家的廣大民眾改變燒木做飯的生活習慣,從而減少二氧化碳等氣體的排放,也減少對森林的砍伐。

博默給自己發明的這種太陽能加熱裝置取名為「京都盒」。這一名字源自聯合國旨在控制全球溫室氣體排放的《京都議定書》。

另外4個進入決賽的發明包括一種用大蒜製成的飼料添加劑,可以減少牲畜的甲烷排放;由空心磚構成的室內冷卻系統,可利用建築物排放的廢氣蒸發空心磚內的水,達到冷卻效果;用於卡車輪胎的外膜,可節約燃油;一種工業規模的大型微波爐,可將木材轉化為木炭。

相關焦點

  • 世界上是誰發明了電燈 電燈的發明者是誰
    一到晚上,我們都會很直接的開起燈光繼續做晚上應該做的事情,而對於一個問題就來了,誰發明了電燈?而對於電燈的發明,其實可以說是人類所徵服了黑夜的發明,而還沒有點燈的生活,人們都是用蠟燭或者是油燈來照明,而電燈也是能夠讓人們的晚上生活變成了白天生活,也是直接擴大了人類活動的範圍,贏得更多時間為社會創造財富。
  • 智慧與美貌並存的女發明家以及她們影響至今的發明
    愛迪生購入專利後改良燈絲,終於在1880年製造出能持續亮1200個小時的碳化竹絲燈。(嚴格來講,愛迪生不算是第一個發明燈泡的)上述這三人都是近代國際上讓人耳熟能詳的男性發明者,但實際上,近現代國際上,也出現了一些非常卓越的女性發明者,她們的發明也給今天的我們帶來了巨大的影響和幫助。下面讓我們來看看她們是誰,以及都發明了什麼?
  • 電話是誰發明的 電話的發明者是誰
    但是你知道電話最早是由誰發明出來的嗎?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下。世界上最早的電話是安東尼奧·梅烏奇發明的,他在1849年就已經提出的了電話的雛形。1860年的時候,梅烏奇向公眾展示了這個系統,並在紐約的義大利語報紙上發表了關於這項發明的介紹。其實在電話是誰發明的問題上,在社會上一直都是有爭議的。這個人其實就是大家熟知的貝爾。貝爾是在1876年2月14日,向美國專利局提出申請電話專利權。但是東尼奧·梅烏奇在1860年就已經向公眾展示了這個系統,並發表了關於這項發明的介紹。
  • 科學家發明能夠淨化水的新型太陽能板
    科學家發明能夠淨化水的新型太陽能板  Connor Feng • 2020-07-15 17:16:42 來源:前瞻網
  • 大學生發明家用太陽能板,掛窗戶上就能發電,壽命長達25年
    導語:大學生發明家用太陽能板,掛窗戶上就能發電,壽命長達25年利用太陽能發電它的好處很多人也是有所耳聞的,但是並不是說所有的人家都有多餘的錢和時間去安裝太陽能板,下面要給大家介紹的Window Solar Charger太陽能電池板,這是一款小型家用的太陽能板,它來自美國紐約的一家科技公司
  • 汽車演變過程之發動機的發明者是誰?發明的過程
    那麼發動機的發明者是誰?怎麼發明的呢?發動機的設想由來客觀來說,發動機的發明和我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的火藥息息相關。1680年,荷蘭科學家霍因斯受到大炮原理的啟發,認為將炮彈的強大力量用來推動其它機械是一個非常不錯的主意。他一開始用火藥作燃燒爆炸物,將炮彈改成「活塞」,把炮筒作「汽缸」,並開一個單向閥。
  • 避雷針是富蘭克林的發明?唐朝一本奇書,揭開了真正的發明者!
    製造原理雖然簡單,但卻是人類重要的發明創造。 如今,國際科學界公認:領導美國獨立戰爭、美利堅開國三傑之一的富蘭克林,製作了世界上第一根避雷針。 那麼,避雷針是富蘭克林的發明嗎?唐朝一本奇書,揭開了真正的發明者,顛覆了大家傳統認知。
  • 黑科技發明,不用電不用火,一根棍子就能加熱食物!
    導讀:黑科技發明,不用電不用火,一根棍子就能加熱食物!夏天到了,越來越多的小夥伴們喜歡到戶外去遊玩,作為戶外愛好者的小編也很愛跟朋友們去野外生存玩幾天。在野外我們最難解決的就是吃飯的問題了,平常的時候我們會選擇帶點乾糧,餓的時候就拿出來啃一啃,充充飢。
  • Web發明者成最偉大科學家 與愛因斯坦齊名
    CNET 科技資訊網8 月22日國際報導 全球資訊網的發明者被認為與相對論的發現者愛因斯坦同樣重要。  當地時間上周四,Web 的發明者Tim Berners-Lee 被德國Quadriga獎的舉辦方稱讚為世界上最偉大的科學家之一。
  • 科學網—化學儀器的發明故事
    《發明傳奇:化學儀器的故事》選取了15種經典的化學實驗儀器,重點介紹了它們的主要功能、儀器構造、發明歷史、發明者小傳及其他相關知識。這15種經典的化學實驗儀器包括:杜瓦瓶、貝克曼溫度計、赫希漏鬥、球形冷凝管等。提起保溫瓶、煤氣灶、體溫計等日常用品,大家都不會陌生。其實,這些用品的設計原理就源於早先化學實驗儀器的發明。
  • 為什麼要人造太陽?
    「東方超環」是我國自主設計研製的磁約束核聚變實驗裝置,也被稱為「人造太陽」,因為它的目標就是像太陽一樣發生核聚變為人類提供能源。與2018年首次實現1億度溫度相比,這次的創舉實際上是將1億度維持了近10秒,是東方超環取得的重大突破。如果能較長時間維持1億度的高溫,那人類距離解決核聚變商業化應用真的就不遠了。
  • 能量通道——揭開日冕加熱與太陽爆發之謎的鑰匙
    你知道得越多,圓圈也就越大,你不知道的也就越多」,隨著人類對太陽的了解不斷加深,一些太陽問題的答案卻始終「猶抱琵琶半遮面」,引得科學家們競相追逐。 現在,這些問題的謎之面紗被漸漸揭開,讓我們看看科學家們是如何探索揭開日冕加熱與太陽爆發之謎的吧。
  • 中國人造太陽首次實現1億度運行,這個「太陽」怎麼造?
    中國的「人造太陽」像一個磁線圈,當氣體加熱到上億度以後,它就會發生聚變,如太陽一樣能夠發出巨大的能量。為什麼我們要人造一個太陽?科學家怎樣造出這個「太陽」?我們知道,計算機每1.8年CPU的速度翻一倍,而聚變的發展速度基本上能做到跟它一樣快,甚至比它快兩個月,差不多16~17個月左右的時間,它的綜合參數也能夠翻一倍。聚變最大的問題就是離實現還很遙遠,沒有像計算機這樣家喻戶曉。但可以說,聚變在過去50年中已經發展得非常非常快了。
  • 火影:不知道發明者的4個禁術,扉間:不知道誰發明的就當是我唄
    在火影忍者中,二代火影千手扉間可以說是一個非常厲害的禁術大師了,穢土轉生之術、飛雷神之術、影分身之術、互乘起爆符之術等各種強大的禁術都是由他發明的。不過,火影忍者中也有很多禁術並不知道是由誰發明的,甚至還有一些禁術被誤傳為二代火影千手扉間發明的。
  • 200億歐元研發,「人造太陽」夢終實現!15年後將使用
    太陽中的氫在1500萬攝氏度的高溫和3000億大氣壓的壓力下繼續進行熱核聚變反應,其中4個氫核融合成一個氦核。六千攝氏度給整個太陽系提供光和熱。太陽聚變反應釋放出地球上所有生物生長的光和熱能量。這個核聚變反應所用的燃料氘在地球上非常豐富,人類可以使用上百億年。假如我們能製造一種「人造太陽」來產生電力,人類就能充分獲得能量。隨著科技的進步,過去被認為是「幻想」的夢想越來越成為現實。
  • 太陽的核心是什麼,這一問題終於被解開
    太陽能量的主要來源是將氫融合為氦的核融合反應。核心是太陽內部唯一能經由核融合產生能量的場所,以陽光的形式釋放出熱:從核心向外傳輸的能量加熱了太陽其餘的部分。組成太陽的物質大多是些普通的氣體,其中氫約佔71%, 氦約佔27%, 其它元素佔2%。太陽從中心向外可分為核反應區、輻射區和對流區、太陽大氣。太陽的大氣層,像地球的大氣層一樣,可按不同的高度和不同的性質分成各個圈層,即光球、色球和日冕三層。我們平常看到的太陽表面,是太陽大氣的最底層,溫度約是6000攝氏度。它是不透明的,因此我們不能直接看見太陽內部的結構。
  • 128億歐元「人造太陽」:極簡核能發展史
    這個項目總成本預計128億歐元,堪稱本世紀最雄心勃勃的能源科技合作項目。而參與的中國的企業和科研人員,也為這一項目的順利推進貢獻出了自己的力量。「人造太陽」是可控核聚變裝置的俗稱。在「可控核能」技術出現之前,人類早就開始利用核能了,一直可以追溯到人類誕生之初。雖然那時候……大家還不太清楚「核能」是個啥玩意。不信?請抬頭看看太陽。
  • 發明狂人發明海水淡化技術 產量是現有技術3倍
    斯特林發動機為倫敦牧師羅伯特·斯特林於1816年發明,通過氣體受熱膨脹、遇冷壓縮而產生動力,因此必須保持散熱良好。孔令斌在研究中發現,如果用海水作為斯特林發動機冷卻液,不僅能幫助發動機散熱,還能淡化海水。而現有通用的海水淡化技術,利用負壓蒸發海水,並將其分離成濃海水和淡水。淡化過程中熱消耗極大,並且一半以上高鹽分濃海水將再次排放至大海。怎麼解決這一難題?
  • 違背「熱力學原理」的日冕加熱問題
    違背熱力學第二原理的日冕加熱問題 太陽是一個由氫組成的氣體球,由於重力的原因,內核的氫原子核堆疊非常緻密,而且溫度也異常高,這樣就激發了氫核聚變,這個跟氫彈爆炸的原理一樣。太陽內核的溫度高達16,000,000度,氫核聚變是其能量來源。
  • 太陽能汽車 會解決汽車充電問題嗎?
    原標題:太陽能汽車,會解決汽車充電問題嗎?  不過,對於很多消費者而言,純電動汽車充電難的問題,依然讓他們跟特斯拉無緣。在前段時間討論過光伏跟手機結合的問題之後,現在也可以暢想一下光伏跟電動汽車的組合。  跟手機用電相比,電動汽車的耗電又提升了一個層次。以特斯拉Model Y為例,其搭載了77kWh的電池,如果在車頂鋪滿太陽能電池,同時光照充足,也不能滿足其使用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