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地球文明指數是0.73,怎樣才能達到I型文明的標準?

2020-12-02 魅力科學君

大家常聽到我們地球的文明指數為0.73,那麼這個「0.73」是怎麼來的呢?我們先來了解一下。

文明指數,即卡爾達肖夫指數,這個概念是1964年,由前蘇聯天文學家尼古拉.卡爾達肖夫(Nicolai Kardashev)提出來的,他根據一個文明平均功耗的量級,將文明劃分為三個等級,如下所示。

I型4 x 10^16 瓦特 (一顆行星所能使用的除核能以外的所有能量)II型4 x 10^26 瓦特 (一顆恆星所產生的能量)III型4 x 10^36 瓦特 (一個星系所產生的能量)

這個概念提出之後,隨即被相關領域做為一個衡量文明發達程度的標準,1973年,美國天體物理學家卡爾.薩根認為,因為宇宙中各個文明(如果有的話)所在的星球千差萬別,所以這個標準應該取一個中間值,並將其公式化為:K = (log10P - 6)/10。其中K為卡爾達肖夫指數,P為當前文明的平均功耗(單位為瓦特)。

我們熟悉的「0.73」這個數字就是根據這個公式得來的。

可能有人會比較奇怪為什麼要用平均功耗來作為標準,說好的科技呢?這是因為科技和能源是相輔相成的,通過相應的科技才能夠有效的使用能源,越高的科技水平,其消耗能量的數量級就越高。比如說在刀耕火種的時代,人類文明所消耗的能量,可能連現代地球的一個零頭都夠不到。

未來的人類可能會具備控制天氣、海洋甚至是地球本身運動的能力,與之相輔的必定是巨大的能量消耗。而未來的科技領域會出現什麼新的東西,這是我們無法預料的,正如千年以前的人類無法想像現在的飛機、汽車一樣。因此,我們只能用平均功耗這個可預測的參數了。

如何才能達到I型文明的標準呢?

0.73看起來似乎離1已經很近了,但通過上述公式我們可以清楚的得出,要讓 K 等於1,P就必須增加千倍級別,這就意味著我們文明所能駕馭的能量,必須也要提高相應的倍數。

現代文明所使用的能源,絕大多數都是化石燃料,而現在我們已經把這種能源開發到接近極限了,所以我們必須尋找新的能源。

在宇宙空間中,太陽每秒會向地球輻射1.73 x 10^17 瓦特的能量,如果我們能夠將這些能量全部利用,那就可以輕鬆的進入I型文明。但我們並不能,在可展望的未來,我們最多只能利用這種能量的20%左右。

筆者認為,可控核聚變才是人類進入I型文明的關鍵,關於可控核聚變大家應該了解得足夠多了,這裡也就略過不提,總之實現了可控核聚變,人類就擁有了近乎無限的能源,進入I型文明也就指日可待了。至於這個過程需要的時間,樂觀的估計也就是20到50年,真心希望能在有生之年見證人類的奇蹟!

好了,今天我們就先講到這裡,歡迎大家關注我們,我們下次再見`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與作者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未來100年內,地球將從0.72型文明達到I型文明
    一個理論上的2型或3型的地外文明活動信息既有可能直接讓地球人察覺到(可能的例子:極少數的UFO現象以及難以解釋的天文現象:好比說恆星顯示出有秩序的脈衝信號,不正常的輻射背景。)。而1級文明則需要採取無線電波的方式與其它同等級的臨近地外文明取得長時間時滯溝通,與現在的地球文明所採取的方法無技術上的差別,只不過規模與發射功率可大得多了。
  • 宇宙中的頂級文明會是什麼樣子?先看看I型文明有多厲害再說吧
    「卡爾達舍夫文明等級」的依據是文明平均功耗的量級,為什麼要以此作為依據呢?這是因為尼古拉.卡爾達舍夫認為,文明的科技水平與其平均功耗的量級是正相關的。根據他的設想,宇宙中的智慧文明被分為了三個等級,按從低到高的順序分別為I型文明、II型文明和III型文明(註:在這些文明之間還存在著很多過渡型的文明)。
  • 宇宙文明分為5個等級,人類文明低至0.73,科學家:突破仍需200年
    宇宙文明分為5個等級,人類文明低至0.73,科學家:突破仍需200年文/圓非日月人類在地球上出現以後,似乎一直都在一味的索取,雖然我們人類因此站在了食物鏈的最頂端,但地球早已在我們人類的摧殘下,千瘡百孔,我們一邊享受著科技上的突飛猛進,另一邊卻也是眼看著地球變得傷痕累累,那麼我們不禁想問:人類文明的發展,勢必會成為一把雙刃劍嗎?
  • 卡爾達肖夫指數:我們如何衡量一個文明的技術進步?
    他的模型被稱為「卡爾達肖夫指數」(Kardashev scale),該指數以文明能夠利用的能源數量為基礎,來衡量文明的技術進步程度。大體上來說,一個文明擁有的技術越先進,能夠利用的能源就越多。隨著能源利用率的提高,文明社會可以進一步改進技術。卡爾達肖夫認為,人類文明將達到其技術和利用能源的能力所能達到的程度。
  • 智慧文明等級劃分
    【宇宙文明的等級分類】:【卡爾達肖夫指數】&34; 是宇宙學家分類可能出現的地外或人類文明的發展水平。這是首次在1964年由前蘇聯天文學家尼古拉.卡爾達肖夫Nicholas Kardashev提出。有三個指定的分類稱為一型,二型和三型。這些都是基於文明可用的能量作為標誌的,以及一定程度的空間活動。從總體上看,一個I型文明已掌握其星球的資源, II型的太陽系, III型的星系。
  • 宇宙的文明等級劃分:3級文明最強,只有0.75級的地球還很弱小!
    對宇宙文明的劃分,我們現階段一般是採用尼古拉·卡爾達舍夫提出的文明等級劃分方法。這是一種用來衡量一個文明的技術的先進等級的方法,而根據這個方法模型,我們地球人類文明的等級只有0.75級左右。卡爾達舍夫認為,我們這個宇宙的文明等級應該根據這個文明所掌握的能夠量控制技術來劃分,這就是所謂的卡爾達舍夫指數。從這個理論劃分,宇宙中最強大的文明應該是3級文明,那3級文明有多強大,我們地球文明在宇宙中到底處於什麼位置,事實的真相也許會很殘酷。
  • 0.7級的地球文明處在什麼樣的水平?如何劃分宇宙文明等級?
    而我們地球文明的誕生就是這無數奇蹟中的瑰寶。在了解自身的同時,我們渴望在宇宙中尋找到同類---生命,哪怕到目前為止地球是已探測宇宙中的唯一,人類仍然沒有放棄。或許比一無所獲更可怕的是孤獨。根據科學家們的分類,我們的地球文明目前處在0.7級文明,是的,你沒有看錯,還不到一級文明。
  • 宇宙中最先進的文明!人類文明竟只處於0級
    Ⅰ型,原始模型中最小的層次,也被稱為「星球文明」。這和我們的老朋友地球並不一樣,Ⅰ型文明有能力儲存並使用從主恆星抵達星球上的所有能量,對我們而言主恆星就是太陽,能源量級能達到7×10^17瓦特。 為什麼我說大部分情況下都是符合的,因為地球上的現代文明並不準確的在Ⅰ型文明的範疇內。
  • 宇宙第一等級文明是怎樣的?人類還要多久,才能達到第一級?
    宇宙第一等級文明是怎樣的?人類還要多久,才能達到第一級?一說起這個宇宙,相信很多朋友第一個想到的形容詞,就是浩瀚無垠或者是無邊無際了。根據宇宙大爆炸理論,這個宇宙確實是沒有什麼邊界可言的。所以就這個邊界在不停地變化的,而且是以我們人類現在的文明水平,根本追不上的存在。用無邊無際來形容這個宇宙,一點都不會誇張。而在這個浩瀚無垠的宇宙中,自然也是有著超級多的天體的。就拿我們人類所在的銀河系中,就至少有著4000億顆恆星。而一個恆星的周圍,都會有著超級多的行星在運轉。所以我們人類所在的地球,只是其中非常渺小的一顆星球了。
  • Ⅴ型外星文明有多可怕?如果人類達到這種文明,將不再需要肉體
    文明能達到哪種級別?有沒有一天,我們把所有的知識都發現完了,沒有可發現的地步了。如果發展到這種情況,人類會是一個怎樣的場景?,甚至都很難達到星系文明的級別。,但是在往上走,難度會指數級的增加。要想達到V型文明,成神!不出任何意外的話,至少需要數十萬年的時間。這裡說的意外就是人類在發展的過程中一帆風順,不會因為一些無法抗拒的災難中途滅絕。那麼以我們現在的想像力,就大膽的發散下思維,想一些V型文明是什麼樣子的?
  • 地球現在的文明是第幾文明?這個問題是比較深奧的問題
    早在1964年蘇聯文學家尼古拉.卡爾達肖夫曾將宇宙中的文明劃分為3個等級,他依據文明可用的能量以及一定程度的空間活動作為標誌提出這一指數。第二級,能進行本星系常規航行,載人飛行器可以達到光速十分之一水平。這個文明已經具備初步的宇宙探索能力,對於初等文明,可以作為創世神般的存在。第三級,能進行河系的常規航行。載人飛行器達到光速水平。具備空間躍遷能力。這種文明,已經不是常規文明可以理解的文明了。
  • 《三體》各文明等級排行,地球文明墊底,誰會是最強?
    1964年,蘇聯天文學家尼古拉·卡爾達舍夫,用一個刻度衡量一個文明的技術水平,我們稱之為卡爾達舍夫等級刻度。I 型文明: 可以支配地球上所有的能量。第二類文明: 它可以控制其恆星系統的所有能量。第三類文明: 它可以控制其系統中的所有能量。
  • 怎樣劃分宇宙中文明的等級?地球文明竟連一級都算不上
    後來的科學家,從這個模型出發,用推理的手法設計出了7個等級的劃分標準。下面讓我來帶著大家了解一下這七個等級的文明到底是怎樣劃分的吧!&34;,一種文明要達到這個階段,就必須要有能力開採以及利用這個星球上幾乎所有的能源和能量。
  • 宇宙文明有7級,人類何時才能達到1級?科學家:至少還需100年
    在研究宇宙中的行星文明時,科學家們將行星文明劃分成不同等級,這些文明等級被稱為卡爾達肖夫指數。該指數是衡量一個文明駕馭其所使用的所有能源的能力,分別從1級到3級。那麼,如果按照該指數來劃分的話,目前的人類屬於幾級呢?
  • 為什麼霍金認為外星文明一定比地球高級?
    霍金其實對人類和外星人有過很多預言,但是其實從未說過外星文明一定比地球文明高級。為什麼有外星人的存在呢?這個問題就涉及到宇宙到底有多大這個問題。宇宙中有多少個星系呢?目前科學家觀察到的星系大約有1250億個,此外,還有很多星系依靠人類目前的技術是觀察不到的。
  • 六級文明可以任意操控時間、創造宇宙,地球目前只有0.72級文明
    所有的文明發展都需要利用能源,根據能源消耗,就可以衡量文明的水平,這個方法稱為卡爾達肖夫指數。卡爾達肖夫定義了3個文明等級,後續的研究人員根據這個模型把它擴充到7級。首先是0級文明,這個文明會使用所在行星的天然資源,比如從樹木、石油和天然氣來獲得能源,任何飛行器都依賴於化學燃料的推進,在文明等級中,0級文明相當於嬰幼兒階段,只能爬行,還不能站立行走,被禁錮在母體行星上的文明。
  • 當人類達到「一級文明」後會實現哪些事情!
    假如有一天人類到達一級文明後,我們的地球會變成什麼樣,人類又能實現哪些現在看似不可能做到的事情,今天就和大家一起聊一下一級文明說到一級文明,我們要知道目前人類的文明還處於0.73級,而就這0.73級已經讓我們人類成為了地球上的主宰
  • 宇宙文明等級:地球一級都不到,高級別幾乎達不到,看看就好
    今天我們來聊一聊宇宙文明等級。自從人類產生了文明以來,在地球上誕生了非常多的文明,雖然也有很多文明已經消失。短短五六千年,科技飛速發展,人類從只會使用大自然中的火,到現在可以「操控」大自然。 可以說,人類已經非常厲害了。然而這也只是相對於地球上其他動物,如果當我們望向太空,就可以發現自己是多麼渺小。如果文明是以外星文明為基礎等級,那麼人類現在的文明可以達到什麼程度呢?
  • 人類科技在宇宙中屬於幾級文明?最高級文明有多強?是否有危險?
    就整個太陽系來說,地球的存在都是微不足道的。更不要說人類了。那對於宇宙來說,連太陽系,甚至銀河系也同樣都是微不足道的。宇宙的大是人類無法想像的。在銀河系裡,光太陽系這樣的星系就有一千五百億個。那是不是就是說,可能在銀河系裡,就有一千五百億個地球?而這一千五百億個地球上,也有像人類一樣的生物?
  • 一級文明有多厲害?人類達到一級文明後,世界會變成什麼樣?
    我們常說人類是地球上的智慧文明,可如果放眼宇宙,人類連一級文明都還沒有達到,最高也只是0.7級的文明,那怎樣判斷文明等級的呢?1964年有一位叫做尼古拉,卡爾達肖夫的物理學家,提出了這樣一個結論,他認為,一個文明是否發達的判斷標準有兩個,那便是現階段的科技水平與使用的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