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虎和獅子究竟誰更聰明?兩位美女科學家做過實驗!

2021-01-08 動物志

老虎和獅子都是獸中之王,它們究竟誰更聰明呢?這個問題一直是個公眾關注和科學研究的熱點。有人說群居的獅子理應比獨居的老虎更聰明,事實真的是如此嗎?

老虎擁有現代大貓的「最強大腦」

英國牛津大學的諾布尤基·山口教授和蘇格蘭博物館的安德魯·基奇納教授搜集了歐洲博物館中館藏的370個獅子頭骨、225個老虎頭骨、32個美洲虎頭骨和42個花豹頭骨,他們測量了四種豹屬大貓的顱全長,即頭骨最大長度;以及腦容量,即顱骨內腔容積。

研究發現,獅子的腦袋最大,往下依次是虎、美洲虎和豹。相應的,美洲虎和花豹的腦容量也較獅、虎為小。然而,老虎卻在顱全長比獅子小6%的情況下,腦容量反超獅子16%。

而且,花豹、美洲虎和獅三種大貓的腦容量基本是與顱全長等比例放大的,而老虎的腦容量按比例比它們三個高出一大截子。

兩位專家用顱全長比腦容量得到舍恩伯格指數,該指數越小意味著大腦相對頭部越大。結果發現,獅、美洲虎和花豹的舍恩伯格指數都在1.3-1.4左右,老虎的舍恩伯格指數則只有1.1。

有人說,這是因為老虎的體型比獅子大。著名貓科專家赫默教授指出,老虎相對獅子身體較大而腦袋較小,因此在顱全長不如獅子的情況下體重能反超。如此說來,老虎的舍恩伯格指數較小可能只是反映了老虎顱全長較小這一事實,並不意味著老虎的腦重佔比更大。

然而,這種解釋是站不住腳的。首先,山口教授和基奇納教授仔細檢查了獅子和老虎所有的野外科考數據和記錄完備的狩獵數據,發現所謂虎比獅大的流行觀點至少在物種平均體重上是不成立的,巨大的東北虎、孟加拉虎被馬來虎、蘇門答臘虎這些小亞種扯了後腿。

蘇門答臘虎:現存最小的虎亞種,雄虎重約110千克

按獅和虎現存所有亞種的加權平均計算,雄獅平均約175千克,雌獅約120千克,雄虎約160千克,雌虎約115千克,上述均已扣除胃容物。也就是說,老虎平均體重與獅子相差無幾甚至可能還略小,但腦容量顯著更大。

更有說服力的是,最小的虎亞種峇里虎雄性顱全長平均296毫米,腦容量為296立方釐米;而最大的獅亞種南非獅雄性顱全長達380毫米,腦容量卻僅271立方釐米。峇里虎的顱全長只有南非獅的四分之三,體重相差近一倍,腦容量卻比後者大10%。

此外,早在40年前,艾森伯格就計算了四種大貓的腦形成商(腦重與體重之比),發現老虎的腦形成商是1.35,豹是0.85,獅是0.57–0.83,美洲虎是1.36。除美洲虎外,艾森伯格的結果與這次研究很接近,兩次研究都證實了老虎的腦子比獅子大。

獅、豹和美洲虎的舍恩伯格指數相近,它們彼此間也是最近的親戚,在距今290萬年前還有著共同的祖先,而老虎早在370萬年前就與這三種大貓分道揚鑣了。它們分家之後,老虎進化出了一個比較圓的腦袋,而另外三種大貓的頭部則變得比較狹長,圓腦袋相比長腦袋顱骨內腔容積更大,腦容量也就更大。

目前不清楚老虎演化出圓腦袋和大腦子有什麼生態和生理功能,因為我們找不到老虎在生態和行為上與另外三種大貓有任何不同之處。事實上,作為唯一一種群居貓科動物,獅子才是最特別的大貓。

20世紀70年代,赫默教授曾指出,群居動物理應擁有更大的腦子。然而,大量的樣本已經證實赫默教授的觀點是錯誤的,獨居的老虎確實擁有比群居的獅子更大的腦子,儘管腦大並不必然意味著聰明。

娜塔莉亞的實驗:群居的獅子勝出

美國有兩位美女科學家做過關於獅子和老虎誰更聰明的實驗,而兩次實驗的結果是相矛盾的。

來自邁阿密大學的娜塔莉亞·博雷戈設計了一種益智餵食箱,只要動物沿正確的方向拉動繩子,就可以拉開箱門,吃到箱子裡的肉。娜塔莉亞以斑鬣狗和三種大貓為實驗對象,共48隻動物參與了實驗,每隻動物有三次嘗試機會。

實驗示意圖:正確拉動繩子就可得到食物獎勵

實驗結果是,9隻斑鬣狗有8隻(88%)成功打開了箱門,21隻獅子有16隻(76%)成功,11隻豹有6隻(54%)成功,7隻老虎只有2隻(29%)成功。這個結果符合「社會智能假說」,群居的斑鬣狗和獅子的創新能力要優於獨居的虎和豹。

社會智能假說認為,群居動物需要不斷監視同夥,預測它們的行為並適時作出回應,以與它們協作或爭奪資源。認知能力較強的個體將從這種挑戰中獲益,更好地生存和繁衍,從而產生進化優勢。越複雜的社會,就越能促進認知能力的進化。

同樣是群居捕食者,斑鬣狗在實驗中的表現比獅子好,這可能是因為斑鬣狗的社會結構更複雜。斑鬣狗生活在等級森嚴的氏族中,而獅群成員之間地位是平等的。斑鬣狗在處理社會地位、社會關係等方面,要比獅子面臨更多挑戰。

美女動物學家娜塔莉亞在觀察獅子參加實驗

研究還發現,與獨居的虎、豹相比,獅子研究益智餵食箱的持續時間更長,表現出的探究性行為(包括轉圈研究,刨箱子,啃咬,抓箱頂,抓箱子一側,以及推動箱子)也最多,因而大大提高了它們的成功概率。

2015年,娜塔莉亞將她的實驗發表成論文,標題直言不諱地概括了她的觀點——社會性食肉動物運用創新解決問題的能力優於非社會性食肉動物。然而,僅僅測試了四種動物的少數樣本,真的對全體食肉動物有代表性嗎?

莎拉的實驗:腦子大的老虎扳回一局

懷俄明大學的莎拉本森-阿姆拉姆也在2015年將她的研究成果發表了論文。她的研究更為周密、詳盡,涉及哺乳綱食肉目的9科39種。莎拉也設計了一種益智餵食箱,動物拔出門栓就可以打開箱門,取食箱中的食物。實驗動物取自北美的9家動物園,每種動物有1-9隻個體參加實驗。

參與實驗的五隻獅子各進行了3-4次嘗試,只有哥倫布動物園一隻名為Tomo的雄獅兩次成功打開了箱子。

六隻東北虎參與了實驗,其中四隻試了兩三次均沒有成功。波特公園動物園的雌虎Telamley進行了10次嘗試,前四次中第1、3次成功了,第2、4次失敗了,第5次後漸入佳境,次次成功。同一家動物園的雄虎Sevaki做了5次嘗試,前兩次成功了,後三次不知什麼原因未能打開箱門。

共13種貓科動物參加了實驗,其中8種有至少一隻成功通過了實驗。除獅、虎外,還有雪豹(3/4,意為4隻參與實驗,3隻成功),美洲虎(1/1),漁貓 (1/2),藪貓(2/5),短尾貓(3/7),和兔猻(1/2)。有5種貓科動物所有個體全敗,它們是豹(0/3),獵豹(0/9),山獅(0/4),獰貓(0/2),和虎貓(0/2)。

在娜塔莉亞的實驗中與三大貓競賽的斑鬣狗,在莎拉的實驗中同樣表現不凡。共5隻斑鬣狗參加了實驗,來自丹佛動物園的兩隻雄鬣狗取得了成功。

就娜塔莉亞實驗中的四種動物來說,在莎拉的實驗中斑鬣狗的開箱成功率依然是最高的,為40%。老虎的成功率為33.3%,躍居第二,獅(20%)和豹(0%)則降至第三、第四。

兩個實驗結果的差異可能是由於實驗道具不同,娜塔莉亞的實驗是拽繩子,莎拉的實驗則需要拔出門栓,相對而言後一個實驗難度更高一些。另一個可能的原因是個體差異,個別動物園中的一些動物可能經過了訓練,比較聰明。

莎拉的實驗發現,食肉動物解決問題的能力與腦形成商(腦重/體重)強烈正相關,擁有較大大腦的動物在實驗中表現更好。參與實驗的9個科中,成功開箱個體比例最大的是熊科(69.2%),其次為浣熊科(53.8%)和鼬科(47.1%),都是腦形成商比較大的。而表現最差的是獴科,沒有一個個體成功開箱,獴科的腦形成商也是食肉目裡最小的。

總的來說,犬型亞目的大腦相對貓型亞目較大,智力表現也較好。唯一的例外是犬科,犬科擁有食肉目中僅次於熊科第二大的大腦,但在實驗中的表現卻很糟糕,成功開箱的個體只有24%,是除獴科外表現最差的。參加實驗的三隻狼全敗,沒有一隻打開過箱子。

莎拉的實驗對食肉目的智力進行了全面、系統的研究,這還是有史以來的第一次。她的實驗以大數據否定了赫默及娜塔莉亞關於群居動物更聰明的論斷。莎拉將實驗動物分群居和獨居動物兩組進行對比,發現群居動物的智力表現並不比獨居動物好。至少在食肉目中,複雜的社會生活對於智力的提升無所裨益。

成大群生活的縞獴(平均每群23.7隻個體)在實驗中全軍覆沒,而作為獨行俠的北極熊、棕熊、黑熊和狼獾所有個體都一次性通過了實驗。貓科中唯一群居的獅子智力表現不過處在中遊水平,大腦更大的老虎在這次智力競賽中打敗了群居的獅子。

今天的文章就到這裡了,有關獅虎誰更聰明的爭論還將繼續,然而研究已經證實,老虎有一個相對更大的大腦,而獅子更為豐富的社會生活對它們的智力提升幫助並不大。至於獅、虎的智力表現,我們現在只能說不同個體有差異,而且它們可能分別擅長做不同的事。

參考文獻

Nobuyuki Yamaguchi, Andrew C. Kitchener, Emmanuel Gilissen and David W. Macdonald (2009). Brain size of the lion (Panthera leo) and the tiger (P. tigris): implications for intrageneric phylogeny, intraspecific differences and the effects of captivity.Natalia Borrego, Michael Gaines (2015). Social carnivores outperform asocial carnivores on an innovative problem.Sarah Benson-Amrama, Ben Dantzerc, Gregory Strickere, Eli M. Swansonf, and Kay E. Holekamp (2015). Brain size predicts problem-solving ability in mammalian carnivores.J.F. Eisenberg (1981). The mammalian radiations. An analysis of trends in evolution, adaptation, and behavior.H.Hemmer (1978). Socialization by intelligence.

相關焦點

  • 老虎和獅子誰厲害?東漢皇帝做了個實驗
    ,誰更厲害?諡號孝明皇帝正巧波斯國使者來華,進貢了一頭獅子。劉莊很有好奇心,對侍中李彧說:「朕聽說獅子能降服老虎,不知道是真是假?」皇帝有要求,做臣子的自然千萬百計要滿足。於是,一紙朝廷文書下達到附近郡縣,命令當地官府獻虎,鞏縣、山陽的獵戶終於捕到了兩隻老虎和一隻豹子,送到了洛陽。劉莊命令將虎豹放進華林園,就是皇家宮苑,然後將西域獅子也一道放進去。結果,虎豹見了獅子,「皆瞑目不敢仰視」。完敗。
  • 老虎和獅子誰厲害?東漢皇帝做了個實驗,結果絕對意想不到!
    ,誰更厲害?圖: 漢明帝劉莊,光武帝劉秀和美女皇后陰麗華的兒子。諡號孝明皇帝正巧波斯國使者來華,進貢了一頭獅子。劉莊很有好奇心,對侍中李彧說:「朕聽說獅子能降服老虎,不知道是真是假?」  從兩漢到明清,西域進貢獅子的紀錄很多,比如大宛國、大月氏與安息國都進貢過獅子,就是現在的土庫曼斯坦、伊朗等中西亞;《新唐書》和《舊唐書》記載過,波斯、康國、吐火羅等西域國曾進貢過獅子。明清時期,除了西域,還有從西洋海上進貢來的獅子。
  • 獅子老虎誰是百獸之王?古代皇帝做了個實驗,老虎直接跪地求饒
    獅子,草原之王,在中國古代,有一個單獨的名字"魁魁",如《水滸傳》中英雄鄧飛的綽號是"火眼魁魁";老虎,草原之王,在中國古代,有個別叫"大蟲"的,《水滸傳》中的英雄武松、李逵都打過老虎。書中沒有武松和李逵鬥獅的故事,因為老虎屬於"地方神獸",而獅子在古籍中記載為"大漠神獸",簡直是異類。但老虎和獅子都很兇猛,所以人們會好奇,老虎和獅子到底誰更厲害?百獸之王是誰?在古代,皇帝對這個問題也很感興趣,為此還專門安排了實驗。
  • 獅子與老虎誰更厲害?兩位「王者」的戰鬥,鏡頭拍下全過程!
    獅子與老虎誰更厲害?兩位「王者」的戰鬥,鏡頭拍下全過程!11-18 13:45 來源:動物大觀察 原標題:獅子與老虎誰更厲害
  • 同樣稱為「百獸之王」,獅子和老虎究竟誰更強呢?看完漲知識了!
    同樣稱為「百獸之王」,獅子和老虎究竟誰更強呢?看完漲知識了!網羅天下趣事 縱觀世界奇聞,歡迎收看本期內容。獅子與老虎都被稱作是百獸之王,對於那些小動物來說,一聽到它們的吼叫聲,估計早就嚇得四處逃竄了。但是這兩種同屬貓科動物的猛獸,其實也有很多不同,那麼獅子和老虎究竟誰更強一些呢?看完之後真是長知識了!大家都知道,獅子是一種群居動物,普遍生活在大草原上的獅子總是成群出動,戰鬥力也非常強大。但是生活在叢林之中的老虎卻總是獨來獨往。
  • 獅子和老虎誰更厲害?為什麼森林之王是老虎,而不是獅子?
    在地球上,曾經的恐龍是食物鏈最頂端者,那麼隨著時間的推移,現在除了我們人類,誰應該是生態鏈的最頂端者呢?有網友回答:獅子和老虎,而且它們幾乎沒有什麼天敵。在很多人眼裡老虎和獅子應該是很少有機會碰到一起,但實際中,在自然界中動物之間發生爭鬥次數會比我們想像的要多很多,為此有網友不禁會問道:「假如老虎和獅子在一起爭鬥,到底誰會贏呢?誰會更厲害呢?」
  • 獅子和老虎,誰的戰鬥力更強?
    為了比較它倆誰厲害,咱們有必要先來了解一下這二位的武力值。老虎的樣子咱們不描述了,大家都知道,這夥計的適應能力比較強,不論南方、北方都有,主要在山地單獨活動。獅子的情況也不多說了,就拿亞洲獅做例子吧,它全長3-3.2米。其中雄獅重180-220千克,雌獅重130-200千克。它的咬合力:1000磅,≈450公斤,奔跑速度為:雄獅:56千米/小時、母獅:60千米/小時。跟其它哺乳動物差不多,這二位一般都是晝伏夜出,黃昏的時候出來獵食,白天的時候找個地方躲起來養精蓄銳。
  • 獅子和老虎打架誰厲害?一段圖解揭露真相
    【科技訊】8月5日消息,獅子和老虎打架誰厲害?一段圖解揭露真相。動物界有很多恐怖的動物,都是厲害的角色,那當老虎遇上獅子的時候,到底誰更厲害一點呢?有攝影師拍到了一段老虎和獅子大戰的視頻,看完勁爆的場面之後,你會被震驚的,一起來看下吧。
  • 用事實告訴你老虎和獅子誰更厲害
    老虎和獅子誰更厲害,這是一個不太恰當的比較。因為老虎和獅子的生存環境沒有任何交集:獅子生活在非洲大草原,而老虎生存在亞種叢林地帶。除非在動物園裡,否則根本見不了面。雄獅看起來十分威猛,是因為其頭部有一團很大的鬃毛,故而顯得十分碩大,但其實老虎的塊頭可比獅子大多了。要知道在人類搏擊集全及拳擊等競技比賽中,相差數公斤就是不同的級別,更別提它們體格相差近1/3,這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 老虎和獅子誰是渣男?誰又是真正的王者?
    我小時候非常喜歡動物,《動物世界》是我每天最期待的電視節目,甚至一度夢想是做動物研究學者,發現這個夢想很難實現,甚至想做個飼養員也可以啊!但是結局是我並沒有實現我的夢想。網絡中關於老虎和獅子誰才是王者?誰的戰鬥值最高?
  • 這幫人打了快10年,就為了爭論:老虎和獅子究竟誰強?
    「獅子和老虎打架,究竟誰厲害?」即便在自詡嚴肅知識問答的社區知乎上,也早在幾年前就有人問「獅子和老虎究竟哪個更厲害?」甚至一家以嚴肅新聞為主的新媒體也在2016年參加了這場戰爭,發了篇文章《獅子和老虎打架誰能贏》,在朋友圈瘋傳後輕鬆到達10萬+
  • 假設把棕熊、老虎和獅子放在一起決鬥,最後誰會勝出?
    老虎、獅子肯定是在榜上,而最後一種動物,也會落在熊類動物中,雖然,熊有點二,但是它們的實力擺在那裡,其餘動物根本沒辦法忽視。那麼如果這三種動物聚在一起,進行一場搏鬥的話,大家猜猜看,究竟誰會更容易勝出呢?
  • 老虎和獅子在一起生活嗎?是獅子趕走了老虎,還是老虎趕走了獅子
    導讀:以前老虎和獅子在一起生活嗎?是獅子趕走了老虎,還是老虎趕走了獅子?目前就世界猛獸分布來看,好像都是避開似的,比如獅子生活在非洲大陸上,老虎生活在除非洲以外的大部分區域,而灰熊生活的地方則沒有老虎和獅子,北極熊更是生活在極地。
  • 3大野獸對決,棕熊老虎和獅子,究竟誰才是最強王者?
    英國著名的《每日郵報》曾經報導過一則非常有趣的新聞,位於美國的一家動物保護中心裡,原本毫不相干,沒有任何交集的棕熊、老虎和獅子,因為人類的幫助,成為了彼此之間最好的朋友,根據介紹,它們都是在同一位毒品販的手中救出來的,在13年它們來到動物保護中心之前,它們一直被毒販飼養,也正是因為相同的經歷和朝夕相處
  • 獅子和老虎,誰才是萬獸之王?
    獅子和老虎都是十分兇猛的動物。獅子主要生活在非洲的沙漠、平原上,老虎主要生活在亞洲的叢林中。一個是草原之王,一個是森林之王。那麼,獅子和老虎,究竟誰才是萬獸之王呢?其實答案很明顯,獅子並不是老虎的對手!
  • 獅子與老虎的對決,誰才是真正的百獸之王
    #科學探索#老虎和獅子老虎被人們認為森林之王,獅子則被譽為草原之王。兩個王的對抗,你覺得誰會勝出呢?這是關於這個問題,不只是現在人想知道,早在古代就有許多人想找出究竟這兩種生物究竟誰會獲勝。但是由於老虎主要分布在亞洲森林,獅子則主要分布在非洲大陸,兩者在現實中的並沒有太多交鋒的機會。但是早在古羅馬帝國的鬥獸場競技中,常常會出現所謂的獅虎門。據說結果都是獅子勝出。
  • 都是動物界的王者,老虎和獅子,究竟哪一個更強?
    老虎是森林之王,獅子是草原之王,在人們的印象中,它們可都是動物界最兇猛的食肉動物,絕對是食物鏈頂端的存在,特別是老虎,因為額頭上寫著一個「王」字,這讓老虎看上去更加的威嚴和兇猛,那麼,問題來了,都是獸中之王,老虎和獅子究竟哪一個更加厲害呢?
  • 老虎和獅子到底誰更厲害,為什麼有人總認為老虎打不過獅子?
    老虎和獅子到底誰更厲害,為什麼有人總認為老虎打不過獅子? 老虎和獅子都是動物界的霸主,它們都是貓科動物的代表,有些人認為老虎打不過獅子,還有一些人認為獅子打不過老虎,他們雙方在網絡上見到就懟,不相上下。
  • 老虎和獅子打起來,到底誰更厲害?網友:實力難分上下
    老虎和獅子打起來,到底誰更厲害?看完這些你就會有答案在這個弱肉強食的世界,適者生存的法則在自然界中是始終存在的。這裡提到強者,就有一個困擾大家很多年的疑問了。獅子和老虎,究竟誰更厲害呢?這兩種動物在人類眼中一直都是兇猛的存在,而獅子一直被稱為"百獸之王",那麼獅子真的比老虎厲害嗎?
  • 兩王者相遇,老虎和獅子誰更強?科學家給出了這樣的解釋
    老虎與獅子既然同樣身為食物鏈頂端掠食者,也同時成為了動物界的王者,那麼自然會被人們拉出來比個高低。但按理來說,老虎與獅子各自為王,其瞎管的領域也差十萬八千裡,所以壓根無法得出個準確結果來,非要比就只能聽聽科學家的意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