蟑螂因何能在地球生存數億年?關鍵時刻不交配也能產生下一代

2020-11-21 網易科技

(原標題:蟑螂因何能迅速繁殖 無需雄性可進行單性繁殖)

蟑螂繁殖能力強眾所周知,可你知道嗎,蟑螂竟能從兩性繁殖切換到單性繁殖。

據《每日新聞》報導,日本北海道大學研究團隊3月13日公布了一項新的研究成果,目前分布在日本的美洲大蠊(蟑螂的一種)只要有3隻以上的雌性,就可在不與雄性交配的情況下進行單性生殖。由此能夠推測,可以進行單性繁殖的其它蟑螂可能也具有相同習性。

目前在驅除蟑螂方面,有一種方法是利用雌性蟑螂荷爾蒙吸引雄性蟑螂,之後將其殺死。該團隊的研究結果則表明,要想徹底驅除美洲大蠊,則需要對雌雄兩性均進行徹底清除。

該團隊準備了雌雄各1隻、僅1隻雌性、僅2—5隻雌性等11種模式各14組美洲大蠊在容器中進行培養,直至其形成含有多個卵的卵鞘,期間對這些美洲大蠊進行了兩次觀測。

結果顯示,當有3隻以上雌性美洲大蠊時,其卵鞘的形成平均需要10天左右,比只有1隻雌性的情況要快3天,第二次卵鞘形成則比其快了9天,且單性繁殖的後代也全部是雌蟑螂。當有15隻雌性美洲大蠊進行繁殖時,其所繁育的只有雌性的團體可維持3年以上。這表明,和其它雌性接觸以及感受其它雌性發出的化學物質,對於促進雌性蟑螂卵鞘的形成非常重要。

單性繁殖在其他一些雌雄交尾的有性生殖動物中也比較常見,例如魚類、兩棲類和爬行類動物當中都有這種現象。從兩性繁殖切換到單性繁殖,被認為是一些動物種群在特殊環境下繁殖壯大的「秘密武器」。研究小組認為,從生理學上重新審視蟑螂的繁殖模式非常重要。這一研究成果已發表在英國《動物學通訊》雜誌網絡版上。

本文來源:科技日報社-中國科技網 責任編輯:王真_NT5228

相關焦點

  • 蟑螂不交配也能產生下一代
    蟑螂繁殖能力強眾所周知,可你知道嗎,蟑螂竟能從兩性繁殖切換到單性繁殖。日本北海道大學研究團隊3月13日公布了一項新的研究成果,目前分布在日本的美洲大蠊只要有3隻以上的雌性,就可在不與雄性交配的情況下進行單性生殖。由此推測,可以進行單性繁殖的其它蟑螂可能也具有相同習性。
  • 蟑螂因何能迅速繁殖?
    □域外傳真 ■摘自《科技日報》蟑螂繁殖能力強眾所周知,可你知道嗎,蟑螂竟能從兩性繁殖切換到單性繁殖。據《每日新聞》報導,日本北海道大學研究團隊日前公布了一項新的研究成果,目前分布在日本的美洲大蠊(蟑螂的一種)只要有3隻以上的雌性,就可在不與雄性交配的情況下進行單性生殖。由此能夠推測,可以進行單性繁殖的其它蟑螂可能也具有相同習性。目前在驅除蟑螂方面,有一種方法是利用雌性蟑螂荷爾蒙吸引雄性蟑螂,之後將其殺死。
  • 這種活了4億年的蟲子能傳染40多種疾病!學3招有效防蟑螂
    專家,告訴你為什麼蟑螂的生命力如此頑強,並教你科學滅蟑。為什麼蟑螂生存能力那麼強蟑螂,學名蜚蠊,在地球上已生存了約4億年,是現存最古老的昆蟲之一。蟑螂目睹了曾經的地球霸主恐龍的滅亡,還見證了人類500萬年的進化歷史,現在蟑螂仍在頑強生存和繁殖。在我國,常見的蟑螂種類有德國小蠊、美洲大蠊、黑胸大蠊、褐斑大蠊和澳洲大蠊等。
  • 可怕的蟑螂,驚人的生存能力
    蟑螂適應性強、繁殖快,外號「打不死的小強」,是居室、倉儲、車船等重要害蟲之一,也是一類重要的衛生害蟲,還能危害農作物。1960年,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出《關於除四害講衛生的指示》,將蟑螂與老鼠、蒼蠅和蚊子並稱為四害。
  • 只需交配一次就能連續產卵?這樣的蟑螂確實令人害怕
    蟑螂,你一定都看見了吧?他們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小強。他們之所以叫小強,是因為他們頑強的生命力。事實上,蟑螂家族仍然住在恐龍的隔壁。眾所周知,恐龍早在6500萬年前就在地球上消失了,而蟑螂則一直生活在地球上,直到它們遇見我們並贏得了小強的名字。
  • 這些生物在地球上生存了數億年,甚至連相貌都沒有發生變化
    其最早出現在三億年前的古生代石炭紀,在經歷了三次地球世紀大滅絕之後,至今仍有數種品系存活,並廣泛地分布於世界各地。天鵝絨蟲(Velvet Worm),這些蟲狀動物演化於三億年前,特徵為足部成對且肥胖。其後裔生存於今日的非洲,亞洲,加勒比海區,以及南美,且為陸地生物。
  • 極限生存測試:斷頭蟑螂能活幾天
    「氣霧噴劑通過體表接觸,使藥物成分進入蟑螂的神經系統,讓其暈倒或死亡,如果用的量不多,效果就不明顯;  燻蟑片則是通過燃燒,把藥物成分氣化,蟑螂吸進之後會興奮,四處逃竄,同時會吸入更多藥物,最後被燻倒,但如果長時間不處理暈倒的蟑螂,藥物降解後,蟑螂又會恢復過來了;  效果最好的是殺蟑餌劑,吸引蟑螂過來吃食,藥物進入蟑螂體內,腸道吸收的功能比表皮強,就算食用藥量比較少
  • 動物界的「隔壁老王」,它能偷偷完成交配,還讓別人幫其照顧後代
    在地球的生物圈中,動物們為了生存、繁衍進化出了很多極端的應對策略!在資源有限的地球想要生存是一件極其殘酷的事情,除了人類以外,在自然界的所有動物每時每刻都會面臨死亡的危險,有些被天敵捕食,有些被人類捕殺,有些甚至被一些生物控制並寄生,當作了活體盆栽!
  • 據說家裡出現一隻蟑螂,實際已經有了10萬隻蟑螂,這是真的嗎?
    根據一種說法,如果家裡出現了一隻蟑螂,其實已經有了10萬隻蟑螂,這是真的嗎?過去數十億年,地球上曾存在超過50億個物種,但如今地球上倖存下來的只有0.1%。大部分物種都已滅絕,因為生物一直在進化,而且地球環境也一直在改變,很少有物種能夠長存。
  • 蟑螂可不可以算是進化最成功的生物?
    現代科學家在掌握了大量基因組信息的基礎上,對蟑螂的生物地理學歷史進行了分子年代測定,追溯了蟑螂進化的關鍵時間點,一直追溯到了大約3億年前。 蟑螂適應了地球各種氣候,除了南極洲,它們在世界各地都能繁衍生息。
  • 蟑螂居然是看著恐龍長大的動物,雌蟑螂不僅能儲存精子還能產奶?
    說起蟑螂小強大家一定都不陌生,居住在我國南方的朋友們一定對它深惡痛絕,蟑螂具有極強的破壞力,又是許多病菌的傳染源,偏偏生命力還極其頑強,因而在我國蟑螂被稱作四害之首。但就是這樣一種生物,它還具備許多神奇之處。1.看著恐龍長大。
  • 蟑螂 | 核彈爆發區只有它能存活
    曾經有生物學家研究:如果有一天地球上發生了全球核大戰,在影響區內的所有生物包括人類和甚至魚類等都會消失殆盡,只有蟑螂會繼續它們的生活!輻射值的單位是「rems」。人類可以承受的數值是「5」,蟑螂最大可到「100萬」!多麼可怕的差距。而且,蟑螂還可以在各種極端氣溫和氣候下生存,還能免疫各類的病菌,「無所不吃」。
  • 如果人類把蟑螂帶上火星,能存活下來,產生一個文明嗎?
    小編剛剛看到一個話題:如果把1億隻老鼠扔上火星,會發生什麼事?其實這個不用假象都能知道結果,要是老鼠到了火星表面,一沒氧氣,吸的都是二氧化碳。二是一抵達就會受到火星地表內部的壓力擠壓,導致老鼠各個器官充滿氣體,最後就爆了。
  • 若人類消失之後,蟑螂會統治地球?科學發現人類活動已讓蟑螂變異
    在距今3億年前的石炭紀,蟑螂就已經在地球上繁衍生息了,它的歷史甚至比恐龍出現還要早。而就這幾億年間,蟑螂憑藉自身強悍的生存能力,經歷了多次大滅絕時間,並親眼見證了人類的崛起。換句話說,如果沒有人類,說不定如今站在地球生物鏈頂端的生物當中,蟑螂必然會有其一席之地。
  • 蟑螂為什麼叫「打不死的小強」?能打死它就不叫蟑螂了
    蟑螂這種動物相信是很多小女生的殺手,因為它們不僅外形長得醜跑得還快,拿殺器拖鞋怎麼拍都拍不死,所以蟑螂就成了人們口中打不死的小強,而據了解蟑螂這種生物早在四億年前就已經出現了,直到現在還依舊存活著。它們不僅喜歡生活在陰暗潮溼的地方,偷吃和破壞人類的勞動成果更是它們的特長,值得一提的是如果被它們咬到,那麼身上就會出現過敏或是大泡泡,也就是如此蟑螂成了人們追殺的對象,只要看見蟑螂絕對會有人拿拖鞋拍上一拍。
  • 明明拍死了蟑螂,為何一轉身拿工具,回來蟑螂屍體不見了呢?
    前幾天在南方過年,屋裡就發現很多個頭碩大的蟑螂,要比北方的大4-5倍。想想兩年沒有過去了,屋裡這些蟑螂還能存活,其生命力著實的頑強呀!還聽說過有一些人剛把蟑螂拍死,回去拿清潔工具,回身的功夫蟑螂就不見了,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 良醫 | 蟑螂耐藥越來越強,生存3.2億年的傳病高手更辣手了
    小強一般都會在有充足的水源和食物來源的地方生活,只有少數的傻瓜才會路過你放在客廳地板上的蟑螂紙,然後送命。所以,如果不科學地胡亂投放蟑螂藥,是斷不可能消滅蟑螂的!所以請收藏以下圖片:作為史前生物,小強已經生存 3.2 億年(人類只有 300 多萬年),屬於化石動物,是這個星球上最古老的昆蟲之一,曾與恐龍生活在同一時代。小強所屬的目——蜚蠊目,已知有幾千個種,其中有很多無害而可愛的種類,比如↓
  • 良醫|蟑螂耐藥越來越強,生存3.2億年的傳病高手更辣手了
    作為史前生物,小強已經生存 3.2 億年(人類只有 300 多萬年),屬於化石動物,是這個星球上最古老的昆蟲之一,曾與恐龍生活在同一時代。小強所屬的目——蜚蠊目,已知有幾千個種,其中有很多無害而可愛的種類,比如↓▲一隻藍色的哥斯大黎加蟑螂▲古巴綠香蕉蟑螂▲南美洲品種 醒醒,這不是你家的蟑螂!
  • 6個關於蟑螂可怕的事實,一種堅不可摧的蟲子,正在翻你的柜子裡
    蟑螂是地球上最噁心的蟲子了。這些小傢伙,橫行霸道和堅不可摧的天性,讓很多人很崩潰。除了這些,關於蟑螂,你還知道些什麼呢?蟑螂已經存在了數百萬年,並且由於許多原因吸引了不同的文化。幾乎所有人都討厭蟑螂,但是它們實際上是你最親密的「朋友」,只是你沒有察覺到。
  • 文昌魚憑什麼在地球上生存數億年?
    文昌魚憑什麼在地球上生存數億年?作為「中國珍稀物種」系列紀錄片中的第五部,從2012年4月開機起,這部時長不到半個小時的紀錄片整整花去了導演項先堯一年的拍攝時間。  由於文昌魚在原生地難覓蹤跡,整個拍攝過程都在廈門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的文昌魚養殖基地中進行。「和前幾部紀錄片相比,雖然這次沒有太多冒險的經歷,但是難度並不亞於在野外拍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