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攜式心電圖設備的出現使心電信號能夠在更多場合進行採集,它既可以實現可移動化,又可以實時的對心電信號進行分析。通過內置大容量存儲器件能夠對患者進行長時間的實時監護,並記錄患者的心電數據,通過USB接口與PC機進行數據傳輸,以提交到專業醫療機構做進一步分析和診斷。
系統原理框圖可以用圖1表示。心電信號由電極獲取,送入心電採集電路,經前置放大、主放大、高低通濾波、電平抬升後,得到符合要求的心電信號,並送入到STM32的ADC進行AD轉換。為了更好地抑制幹擾信號,在電路中還引入了右腿驅動電路。系統控制晶片採用STM32,TFT-LCD的觸摸功能加上少量按鍵可以建立良好的人機互動環境,可以通過LCD實時顯示和回放,採用SD卡可以存儲24h的心電數據,數據通過USB可靠地傳輸到PC機,以便對心電數據做進一步的分析。
圖1 心電圖儀原理框圖
系統主要劃分為三大部分:心電採集電路,主要完成心電信號的提取;帶通濾波及主放大電路,用於調理採集到的信號,使之符合處理要求;STM32處理電路,完成心電信號的顯示、分析、存儲和數據傳送功能。
心電採集電路是整個可攜式心電圖儀的核心,直接決定整個系統性能的好壞。心電採集電路主要包括:輸入緩衝及前置放大、右腿驅動、高低通濾波器、主放大和電平抬升。
體表心電信號的頻率主要集中在0.05~100Hz,幅度為10μV~4mV,典型值為1mV,是一種低頻率的微弱雙極性信號。而STM32的ADC輸入端電壓範圍是0~3.3V,因此需要對心電信號進行放大和電平抬升,總體放大倍數約為1000倍,然後再通過電平抬升電路抬高1V左右。心電測量中,實際的電極不可能完全對稱,這樣將會引起基線漂移現象,還有無處不在的電源工頻幹擾(50Hz),肌電幹擾等,這些都要求心電前置放大器必須有很高的共模抑制比。一般要求共模抑制比在80dB以上。心電前置放大電路及右腿驅動電路如圖2。(未畫出放大器的正負電源)
圖2 心電前置放大電路及右腿驅動電路
本設計選用INA118儀表放大器作為系統前置放大器,它具有低噪聲、低漂移、高共模抑制比、高輸入阻抗等特點,它的增益可達1000倍,計算公式為G=1+50k/Rg。電極極化電壓最大可達300mV,為了防止前置放大器進入截止或飽和狀態,必須限制其放大倍數,這裡增益取10,由G=1+50/Rg得出Rg=5.6kΨ,外部電阻Rg選用阻值為5.6kΨ的精密線繞電阻。由於人體的阻抗和心電電極阻抗非常大,所以在前置放大前設計了一級跟隨作為信號緩衝。為了更好地抑制50Hz幹擾,採用右腿電極經電阻與放大器接地端相連,以降低人體的共模電壓。
心電信號頻帶主要集中在0.05~100Hz,因此帶通濾波器設計的帶寬為0.03~110Hz以濾除幹擾信號。帶通濾波器用高低通濾波器來構成,如圖3所示,基於小型化和成本考慮,硬體濾波只用一階高通濾波器和一階低通濾波器,雖然設計了右腿驅動電路,但是仍然有50Hz幹擾進入電路,本文不再設計50Hz陷波器,而改為用軟體的方法通過設計數字濾波器來濾除工頻幹擾。
圖3 高、低通濾波電路
圖3中高通濾波器由U5A、C4、R6組成,設置其截至頻率為f=0.03Hz,低通濾波器由U5B、C5、R7組成,設置其截止頻率為f=110Hz。
主放大電路要放大100倍左右,為更好地適應實際應用加入滑動變阻器使其倍數可調。心電採集電路處理後的波形如圖4所示。
圖4 示波器採集到的波形
從圖4看出示波器採集到的心電波形比較乾淨,符合心電波形的特徵,同時看到該波形還有一些波紋,即50Hz幹擾存在,經過軟體濾波可以消除這些幹擾。
2.3.1、TFT-LCD液晶接口設計
選用320*240TFT液晶來顯示波形,而用STM32的FSMC模塊來控制液晶就非常合適。FSMC即靈活的靜態存儲控制器,它能夠與同步或異步的存儲器和16bit的PC存儲器卡接口,其一大特色是訪問外部設備的時序可編程:等待周期可編程、總線恢復周期可編程、輸出使能和寫使能延遲可編程、獨立地讀寫時序和協議。這樣就可以把液晶當做外部存儲設備來使用,配置好讀寫及控制信號時序,只要指定指針就可以實現對液晶的讀寫訪問。
2.3.2、SD卡接口與USB數據傳輸設計
SD卡有存儲容量大、成本低、讀寫速度快的優點,正逐漸成為存儲設備的主流。其訪問方式有兩種:SPI模式和SDIO模式。STM32有這兩種模式的接口,本文選用SPI模式。接口電路如圖5。
圖5 SD卡接口電路
心電數據的存儲對可攜式心電圖儀來說是必要的,本文在存儲設計上實現了兩個功能:一是支持24h心電數據存儲;二是建立基於SD卡的文件系統,把心電數據存儲為TXT文件格式。這樣處理有一個優點,既可以用心電圖儀的USB接口與PC機進行數據傳輸,也可以把SD卡拔下來用讀卡器把數據讀入PC機。
STM32內含USB模塊,因此省去了外擴USB晶片,另外ST公司還提供了大量USB的實例,只需稍加修改就可應用到實際工程中,加快了開發進程。圖6是USB讀取SD卡中的數據截圖。
圖6 SD卡存儲的心電數據
軟體採用功能模塊化設計方法,通過分析,可以得到控制系統主程序和ADC中斷程序的軟體流程圖,主程序主要完成圖形菜單和波形繪製。ADC中斷服務子程序完成電壓的採集和標誌位的傳遞。圖7為繪製心電波形流程圖,圖8為ADC中斷程序流程圖。ADC設置為外部觸發。DrawEcgflag是畫圖標誌位,Savefalg是存儲標誌位。
圖7 繪製心電波形程序流程圖
圖8 ADC中斷子程序流程圖
將三個電極的一端分別接到人體的左右臂和右腿,令一端接入採集電路的三個輸入端,在採樣頻率200Hz時的波形如圖9所示。
圖9 採樣頻率200Hz時液晶顯示的波形
從圖9中TFT液晶顯示的波形看出,該心電圖儀顯示波形清晰、穩定,波形特徵明顯,能夠滿足實際應用的需要。
採用STM32作為主控晶片,其內部包含豐富的功能模塊,擁有標準和先進的通信接口,無需外擴晶片即可完成心電信號的採集、存儲和數據通信。使得整個心電圖儀具有體積小、功耗低的特點。滿足了可攜式設備的基本要求。實驗表明該系統達到了預期效果。隨著心血管疾病的發病率不斷地逐年上升,這種可攜式心電圖儀具有很高的應用價值和良好的市場前景。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