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沈石溪新作《最後的中國戰象》讀者見面會在上海書展分會場上圖書店·藝術文創拉開帷幕。在主持人豆豆姐姐有趣的開場中,孩子們開啟了本次和沈石溪的交流與互動。此次活動採取了線上直播的形式進行同步直播,觀看人數達2000人。
與大象的緣分從何而來?
「動物小說大王」是大家冠以沈石溪的稱號,可在他本人看來,自己與動物的淵源還要從16歲到西雙版納插隊落戶說起。當年他落戶的村子名叫「象奴寨」,居住的村民多是解放前專門飼養大象的居民。從小長在上海的沈石溪對於大象當然不陌生,可是讓大象自由在村寨行走,看到沒有繩索束縛的大象,讓只在動物園和大象接觸過的沈石溪大吃一驚,決定要和村寨的獵王一起飼養這頭年輕時上過戰場立過汗馬功勞的老戰象。
現場的小朋友馬上提出疑問,養大象與養雞鴨這樣的小動物有什麼區別呢?沈石溪告訴孩子們,他在養這頭戰象8個多月的時間中發現,大象和我們人類有很多不同之處,當然也有相似之處。他養的那頭戰象生病打吊瓶,一次竟然需要18瓶,並且老戰象盡然喜歡喝啤酒,每天都需要2毛錢到小賣部買酒喝。為了驗證這頭戰象到底會不會識別錢,還專門畫了一張假錢,可換來的卻是轟隆隆噴一臉鼻涕的懲罰。
沈石溪還為孩子們科普了很多關於大象的知識,告訴孩子們大象當屬陸地上最龐大的動物,非洲象最重可達7噸,亞洲象也高達5噸重。大象的腦容量也是在所有海洋動物和陸地動物中最重的生物。
如何把故事描寫得生動有趣?
主持人豆豆姐姐替孩子和家長朋友們向沈石溪提問,如何將一個故事描述的生動有趣。沈石溪講到,他小時候也並不是一個喜歡寫作的孩子,唯一一次被老師選中成為範本作文的經歷還得益於抄襲了姐姐的文章。可也就是在這次初嘗甜頭的表揚中,才激發出寫作的潛力,暗自下決心一定要寫出一篇好的範本作文。也就是從那一刻起到今後的四十年的寫作生涯中,才會真正熱愛寫作,將一部部精彩的動物小說故事呈現給讀者。
現場來的很多孩子的夢想是成為一名作家,沈石溪也給出了很好的建議。他強調,成為作家的前提條件就是要多閱讀,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汲取優秀作家們的所思所想。成為作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鐵杵磨成針」「水滴石穿」才是寫作這條馬拉松應該要時刻具備的品質。沈石溪還提到了「兩遍閱讀」的方法,第一遍可以徜徉在文字中感受文章的文學內容,第二遍摘錄下好詞好句,收集不同類型文章,先從模仿寫作開始,積累達到一定程度,將會找到屬於自己的寫作特點,達到質的飛躍。
活動最後,沈石溪告訴孩子們要大膽朝著自己的夢想前進,為孩子們寫下真摯的話語,祝願孩子們都能夢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