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豺》從動物的視野來看,世界會是什麼樣子?

2021-02-23 八點引讀

愛上晚八點,愛上深閱讀。

大家好,這裡是八點引讀。

我是引讀教師李速。

今天為大家推薦的書目為著名的動物小說家沈石溪的《紅豺》。

家破豺亡

真北高原日曲卡雪山腳下,灌木野草叢中,有一個口小腹大的橢圓形石洞,形狀很像彌勒佛的肚子。

相傳在明朝年間有個苦行僧曾在這裡面壁十年頌經修行,因此這個石洞也叫大肚佛洞。

一隻母豺,將小小的洞穴佔為己有,產下一雌一雄兩隻幼仔。

也許是受神靈的保佑,兩隻幼仔健康活潑,出生才五天就睜開了眼睛,第七天就會在石洞裡蹣跚爬行。

豺是日曲卡雪山常見的中性走獸,當地的山民稱之為豺狗,因為體毛偏紅,也有叫做紅狼的。


可見豺的外貌特徵介於狗與狼之間,體型比普通的狗大些,又比狼小得多。


那隻剛剛做了媽媽的母豺,體毛濃密,脊背、尾巴和爪子上的毛色澤鮮紅,走動起來,就像天邊的雲,因此,她的芳名就叫做火燒雲。

母豺火燒雲今天運氣不錯,下午外出狩獵,剛到古納河邊,就碰到一隻紅頰獴與一條大青蛇的生死搏鬥。

紅頰獴銳利的牙齒咬住大青蛇的頭頸,大青蛇兩米多的身子勒著紅頰獴的脖子,在河邊沙灘上打滾。

它不會去幫大青蛇,當然也不會去幫紅頰獴,誰輸誰贏與它都沒有多大關係,它只是蹲在河邊的一棵樹樁上,免費看了一場獴蛇大戰的好戲。

過了一會兒,大青蛇的七寸被咬斷了,蹦彈了幾下,像根爛草繩一樣癱軟在地。

紅頰獴呢?也筋疲力盡,趴在沙土上大口的喘氣。

這時,它從樹樁上跳了下來,衝著紅頰獴叫了數聲。


紅頰獴本來就不是豺的對手,又經過了一場激烈的搏鬥,元氣大傷,哪還敢接招,委屈的叫了幾聲,夾起尾巴逃走了。


它不費吹灰之力,就白得了一條大青蛇。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

大自然中經常上演這樣的悲喜劇。

一段精彩的開場白,把我們的內心帶入到了動物的世界裡去。

沈石溪的書中除了寫出了動物的生活習性,更多的表現動物的內心世界。

那些動物有如一個個需要被關愛的靈魂,它們有它們的喜怒憂愁,動物小說體現人內心的愛與感動,折射出動物的渴望與可愛,折射出作者對動物的愛,折射出人類的真善美。

談到創作體會時,沈石溪說:

「十五年的創作實踐,我有一個深切的體會:動物小說之所以比其他類型的小說更有吸引力,是因為這個題材最容易刺破人類文化的外殼、禮儀的粉飾、道德的束縛和文明社會的種種虛偽的表象。


可以毫無遮掩地直接表白醜陋與美麗融於一體的原生態的生命。


隨著時代的變遷,文化會盛衰,禮儀會更替,道德會修正,社會文明也會不斷地更新,但生命中殘酷競爭、頑強生存和追求輝煌的精神內核是永遠不會改變的。


因此,動物小說更有理由贏得讀者,也更有理由追求不朽。」

沈石溪的動物小說之所以吸引讀者,也是因為他有自己的創作特色。

在兒童文學當中關於動物的童話、寓言以及一些動物的紀實性文章不勝枚舉,在小學語文課本上也有很多入選的動物文學。

比如《小馬過河》、《小蝌蚪找媽媽》、《狐狸與葡萄》等等。

通過一些文化媒體,我們對於一些動物形象有了模式化的印象,如:狐狸是狡猾的代表、蛇是陰險的代表、大象是忠實、溫和的象徵。


動物在這些故事中有了自己的思維,但其實是對於人的傀儡,失去了自身的「自由」。

在讀了《斑羚飛渡》、《在被狐狸騙一次》、《老象恩仇記》中對於動物小說、動物文學的界定又更加的清晰了。

相關焦點

  • 祁連山討賴河谷,雪豹在刨土,狼追著紅豺跑,連罕見的棕熊也來了
    今年以來,安裝在這裡的紅外線攝像機顯示,許多珍稀動物們都開始往這邊跑!也許是跑累了,這群紅豺衝上了討賴河邊的一個小山坡,停了下來,它們在等後面的幼崽。祁連山的灰狼一般喜歡取食一些小型野生動物,如旱獺、鼠兔、鼠等動物。道理很明白,因為捕捉這些小動物,都不用費多少力氣。
  • 想像一下,假如地球上各大陸拼在一起,世界會是什麼樣子?
    由於不是所有的物種都能忍受住高溫,所以野生動物的多樣性將會減少。但是,世上沒有永恆,這種的大陸不會永遠持續下去。據估計,它的持續時間不會超過5000萬年。火山爆發會釋放出大量的熔巖和氣體,再加上毀滅性的地震,那麼你會發現這些危險區域將開始崩潰。在熱流的影響下,超級大陸最終會分裂成較小的大陸並分散。當然,這些只是一種假設,真實情況並非如此。
  • 人死後的世界會是什麼樣子?
    在科學界有一個至今困擾科學家們的命題,當人離開這個世界後會是什麼樣子?這個命題可能世界上所有的人都想知道的答案。
  • 轉折點:如果人類和動物角色互換,世界會有什麼樣的變化?
    環境汙染影響著生活在地球的一切生物,然而環境汙染幾乎都是人類造成的,如果人類和動物角色互換後,世界會變成什麼樣?短片開頭是在一個繁華的大都市裡面,然而這個都市是各種各樣的動物主宰的,在咖啡店喝咖啡的大猩猩,在餐館吃漢堡的長頸鹿,在超市排隊結帳的動物們……購物完的海豚坐在河邊喝可樂,喝完後直接把可樂瓶扔到河裡,瓶子日積月纍堆成了山,生活在河裡的人類吃不到其他食物,只能吃可樂瓶子,結果窒息死掉了。
  • 我們的世界呈現在動物眼中是什麼樣子
    動物和人類共享著這個世界。為了生存,每種動物都進化出不同的能力,有不同的感覺器官,比如眼睛。不同生物會根據實際需求,演化出不同的視覺系統。有些動物是色盲,有些動物能看到我們看不到的顏色,有些動物能以慢動作的方式看世界,有的動物能更細緻地觀察世界。
  • 假如地球上只有原子彈,沒有氫彈,世界會是什麼樣子?
    而只要達到了合適的條件,氘氚材料的任何位置都可以同時聚變,所以氫彈的核材料利用率相當高,並且比較容易加大裝藥量來製造巨大威力的氫彈,而且還有一個關鍵必須提醒下,鈾-235裂變時質量虧損約0.0946%;鈽239則約為0.0961%,而氘氚聚變時的質量虧損卻接近0.7%,單純從效率上來看,氫彈就是原子彈將近8倍,而裝藥量來操作下,那氫彈簡直就是指數級增加!
  • 如果地球也有行星環,我們的世界會是什麼樣子?
    無垠的太空總會讓人產生無限的想像,有人會問,如果地球也有一個行星環,我們的世界會是什麼樣子?最近,一位叫做羅恩·米勒(Ron Miller)的科幻插圖畫家創造了一組非凡的圖像,圖像告訴人們如果地球擁有與土星比例相同的行星環,我們的天空會是什麼樣子。    同時,也有天文學家對假想中的地球光環做出解釋。天文學家認為,如果地球有行星環,那麼這個環的外觀會因緯度而變化,世界各地的人們看到的景象是不一樣的。
  • 如果人類實現孤雌生殖,世界會變成什麼樣?
    然而在自然界中, 一些低等植物、部分動物中存在著一種同性生殖的方式——孤雌生殖。 但是,如果有一天女性有了更多的選擇,這個世界會變成什麼樣子呢?
  • 皮膚腫瘤是什麼樣子
    核心提示:當我們聽到皮膚腫瘤疾病的時候,從字面上來看我們也知道這是在皮膚上發生的一種疾病,是屬於皮膚細胞增生的一種,在生活中是很常見的一種疾病,在皮膚裡面或者是皮下組織的新生物,種類是非常多的,那麼皮膚腫瘤是什麼樣子呢?
  • 1000年後的人類世界會是什麼樣?科學家給出的答案讓人們嚮往
    於是有人提出了這樣一個有趣的話題:1000年後的人類世界會是什麼樣?千年的時間對於整個人類史來說只是彈指一揮間,是非常短暫的一瞬間。可能有人會認為,人類在如此短的時間內,科技不會有劃時代的突破,事實真是如此嗎?可能最終的結果會大大出乎人們的意料。
  • 相比我們人類,動物眼中的世界是什麼樣子的呢?
    有的時候我們就想,動物眼中的世界能看到什麼呢?會不會和我們的一樣?會不會看到一些奇奇怪怪的東西。我們也很想變成動物來看一看。但是現在通過先進的科技手段,可以模仿出動物所看到的世界。蛇,它的感受是紅外線之類的,一些蛇可以看到地上動物的熱量。
  • 專家預測2045年世界會是什麼樣子?
    With that in mind, we asked six experts what the world of 2045 will look like:   於是我們請教了六位專家2045年世界會是什麼樣子:   You'll be able to purchase high-quality emotions online.
  • 如果所有的無線波實質化,我們的世界會是什麼樣的景象?
    如果所有的無線波實質化,我們的世界會是什麼樣的景象?無線波就是電磁波,電磁波具有波粒二象性,既可以認為一種粒子,也可以認為是波。而我們之所以能夠看到整個世界,關鍵之處就在於可見光波。我們通過對可見光波的解讀,進而看到整個世界。
  • 從瀕死體驗來看死後的世界是什麼樣子的?
    死後的世界具體是什麼樣子的?這可能沒人知道。畢竟誰也沒真的死過。所以只能從有過瀕死體驗的人那裡獲悉一點蛛絲馬跡了。剛巧剛才看到了黃朝曦在其他文章下的一條評論。黃朝曦 :兩年前腦出血,當時看到了一部紅色火車,上面都是坐滿死人,然後說我時間沒到,讓我下車。其實沒有地獄,死了之後沒有辦法受自己控制的,都不知道會去哪裡!
  • 2036年,這個世界會變成什麼樣子?美國人是這樣想的
    站長之家(Chinaz.com)6月28日消息 隨著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到了2036年,這個世界會將會有很大的變化。日前,國外《發現》雜誌發布了一份經過詢問2088個美國人的問卷從而預測2036年世界的模樣。
  • 人類消失後,世界會變成什麼樣子
    人類消失後,世界會變成什麼樣子 接下來 就讓我們跟隨一隻狗的視角 來看一看 人類消失之後的世界吧
  • 一百萬年前的世界是什麼樣子?當時地球上有什麼?沒有什麼呢?
    一百萬年前,地球是什麼樣子呢?如果我們的星球有45.4億年的歷史,那麼一百萬年前陸地可能就是海洋中的一個島嶼。從人類的角度來看,很難理解100萬年前世界是什麼樣子,但科學總是能幫助我們了解過去,並揭開了許多過去的秘密,也打開了一扇窗戶,讓我們看到一百萬年前地球上可能存在的景象或生活。
  • 一億年後的未來動物是什麼樣子?
    從行走的樹木到漂浮的蟾蜍,未來的地球可能將出現許多我們從未見過的動物。20世紀80年代初,英國作家道格爾·迪克森(Dougal Dixon)出版了一本架空書籍《人類滅絕之後的動物》(After Man: a Zoology of the Future)。
  • 現在開講《奇幻森林》裡的動物,不算劇透了吧?
    但是它的親戚綠孔雀(P. muticus)是瀕危級,中國一級保護動物。保護綠孔雀面臨的一個問題是,綠孔雀和藍孔雀雜交,導致基因汙染。2014年,IUCN把中華穿山甲的保護等級提升到極危,野外未滅絕的動物的最高級別,印度穿山甲也提升到了瀕危。小說裡出現,但是電影沒有出現的動物,最有名的是塔巴克(Tabaqui),這是一隻食腐的胡狼,很諂媚,跟在謝利可汗身後。亞洲只有一種胡狼,就是亞洲胡狼(Canis aureus)。
  • 如果人類集體冬眠,這個世界會發生什麼?
    說起冬眠,我們首先會想到一些變溫動物,例如蛇、蜥蜴等。其實在自然界中有很多動物都要進行冬眠,尤其是一些變溫動物。冬眠是這些動物的生理規律。因為隨著氣溫的降低,大多數動物的體溫也會隨之下降,難以繼續進行自由活動。於是,在大冬天裡,很多動物都需要躲藏在窩裡進行冬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