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稱出一個人的靈魂有多重?32年前,就有醫學家嘗試過

2021-01-09 奇點使者

筆者-小文

靈魂究竟是什麼?有人說靈魂是一種抽象的比喻,它指的是每個人的性格、想法以及思維模式,而大腦則代表了一個人的所有行為做法,因此,靈魂也就等同於大腦。

但是,就算科學家將人類的大腦放大幾千倍,也找不到神經元之間的聯繫,更找不出其中的「想法」,那麼,所謂的靈魂和思維又是如何形成的,這個問題至今沒有得到解決。

而有不少人相信靈魂的存在,想要證明靈魂真假其實很簡單,只需要想辦法「稱出」一個人靈魂的重量就行了,那麼,一個人的靈魂究竟有多重呢?

其實,早在三十多年前就有科學家進行了大膽的嘗試,在1987年,墨西哥的一位心靈學家胡力安-馬爾撒斯在宣布一位病人由於搶救無效死亡時,突然在這位病人的身上看見了一縷白色霧狀的物質,而心靈學家認為,這團白色物質其實就是所謂的靈魂。

而為了證實靈魂是否真實存在,馬爾撒斯與其他7個靈魂學權威的醫師、心理學家、科學家一起組成了研究組織,並研製出了一臺「靈魂測定器」,專門用來測量死者死前的重量的變化。

1996年秋天,這群權威專家分別對100位死者進行了體重測量,結果發現,所有死者無論肥瘦,在死亡之後,體重都莫名減少了35克,而有學者認為,這減少的35克就是靈魂的重量。

而該研究團隊則認為,人在死後,水分和瓦斯會從人類的肉體中釋放出來,在人還活著的時候,靈魂會以附著的方式存在於人體身上,而當人去世後,離開人體的靈魂素粒子通常如水中浮萍般出現在死者的上方,這就好比人們在拍照時無意拍下的白色靈異物體一樣。

但也有科學家認為,靈魂其實和影子一樣,是沒有重量,看不見摸不著的,但我們卻可以感受到它的存在,而在人類死亡後,體重發生的變化可能和人體細胞的失水有關,因此減少的35克並不證明是靈魂的重量。

相關焦點

  • 人真的有靈魂嗎?人死後身體疑似飄出白煙,醫生稱出靈魂重21克?
    人真的有靈魂嗎?1905年的時候,有人稱說自己看到人死後,從身體裡飄出一縷白煙,呈現半透明狀,恍恍惚惚十分奇怪,如果不仔細看,就不會注意到。這話一說出,就引起了不少人的注意,隨後也有越來越多的人聲稱自己看到過相似的情況,這引起了醫學界的注意。1907年,美國醫學家鄧肯,為了弄清人沒有靈魂,做了一項令世界為之一振的實驗。
  • 靈魂到底存在嗎?23年前有科學家,利用靈魂重量機器發現了秘密!
    說到靈魂這兩個字很多人都會與鬼神聯繫在一起,更甚者有比較膽小的人會感到非常的恐怖。其實這個名詞在不同的領域都有不同的解釋,在科學當中,靈魂又被稱為意識或者精神,而在宗教或者是玄學當中稱靈魂為魂魄。在不同的領域名稱各不相同,但是它們代指的都是同樣一種東西,那麼,我們平時所提到的靈魂這種東西到底是否存在呢?
  • 靈魂的重量有多重呢?解密靈魂出竅的實驗 用科學告訴你答案
    靈魂是否存在就像鬼是否存在一樣,爭論的人一大堆,但是都沒有一個準確的結論,而科學家們也試圖通過各種實驗來得出靈魂是否存在、靈魂的重量是多少。比較有說服力的實驗有三個,下面小編帶大家去看一下。靈魂的重量有多重關於靈魂的重量,也有科學家做過對應的實驗,都有自己的實驗結果,但最科學嚴謹和最接近真相的測量結果有以下三個:靈魂的重量說法一:2010年12月華中科技大學,由一名研究生和兩位在校大學生組成的高維物理興趣小組對30位18歲至30歲的人進行靈魂稱重實驗,他們對深度睡眠時的重量和(用音樂逐步喚醒)清醒後的重量進行精確測量,結論是:靈魂的重量在18克至
  • 醫學家稱出了靈魂的重量,不多不少,正好是21克
    筆者-小文靈魂是一種非常縹緲的說法,科學家既無法否定它的存在,也無法確定其存在,而自古代以來,古人們就相信靈魂的存在。靈魂一說起初表現為人類對生的嚮往以及對死亡的恐懼,後來,隨著各種科學難以解釋的現象的出現,靈魂和科學之間的界限似乎變得模糊起來。
  • 人死亡後靈魂去何處?科學家給出這樣的解釋,看完就明白了
    靈魂,相信大家對於此並不陌生,有句話說得好,身體和靈魂同時在路上,這是一種抽象的比喻,也是一種能動性思考思想,表示為我們的精神,思想意識。還有一種說法,人逝世之後會附在軀體上的一種主宰的非物質的東西,直到靈魂離開軀體後,人才會是真正意義上的「死亡」,在古籍書中,記錄了人死了之後是有 「靈魂」的。所以 「靈魂」真的存在嗎?
  • 地球有多重?科學怪人巧「稱」之(上)
    奇怪的富翁18世紀中葉,歐洲有一個奇怪的百萬富翁。雖然繼承了家族的遺產,但他從來沒清點過自己有多少錢。他不像其他富翁一樣花天酒地,到處找女人。他不修邊幅,生活單調而無趣,也從不考慮自己的婚姻大事。亨利·卡文迪什畫像(網絡圖)與許多科學家不同的是,儘管卡文迪什在化學、物理等學科上進行過許多深入的研究,不少還具有獨創性,但他很少把這些成果發表出來。山窮疑無路從十多歲起,卡文迪什就有個偉大的理想,就是用萬有引力定律來「稱一稱」地球有多重。
  • 他們的身上為什麼會有不止一個靈魂?| 研究:關於多重人格你需要...
    這種人格的分裂,被稱為分離性身份識別障礙(DID,舊稱多重人格障礙)」。我們可以看到,DID是一個人的身份瓦解。這種身份瓦解以「存在兩個或更多以截然不同的人格狀態」為特徵(DSM-5,2013)。同時,這種身份瓦解伴隨著情感、行為、記憶等功能的改變。
  • 世界上真的有靈魂嗎?人死後頭七一定會回家嗎?專家實驗能告訴你
    有哪些需要忌諱的?頭七,中國人的喪殯習俗,是根據死者去世的時間,再配合天幹地支計算出來的日子及時辰,然習慣上大家都認為「頭七」指的是人去世後的第七日。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頭七」習俗,然一般都認為,死者魂魄會於「頭七」返家,家人應於魂魄回來前,為死者魂魄預備一頓飯,之後便須迴避,最好的方法是睡覺,睡不著也要躲入被窩;如果死者魂魄看見家人,會令他記掛,便影響他投胎再世為人。那麼靈魂出竅的也是真的嗎?
  • 當有一個人對你說,你在我心裡重21克時,那是靈魂之愛,最深之愛
    多年前讀過一本散文集,書名忘了,作者也想不起來了,只記得是一位女性作家的散文集。散文集中講到的一個故事,永記腦海。故事說的是,一位女孩深愛著自己的男友。一天她問摟著她的男友: 「我在你的心裡有多重?」這時她才知道,在西方古老傳說中21克是人靈魂的重量,人死後身體會減輕21克,靈魂離開身體而去永不滅。女孩在電影院淚流滿面,號啕大哭。曾經有一個人,對她的愛重21克,而她卻認為太輕,抽身而去,現在她終於明白,他有多麼的愛她,可是他已經不在了。戀愛中的男女,當有一個人對你說,你在我的心裡重21克時,那是靈魂之愛,最深之愛。
  • 王立銘:靈魂出竅,科學上終於有了新解釋?
    因此,相比核酸檢測,抗體檢測能夠更好地反映出一個人在過去這段時間裡有沒有被新冠病毒感染過。 當然,這裡還有一個技術問題要解決:想要用抗體檢測的方法確定新冠感染人數,要保證這種方法有足夠的靈敏度,也就是確定被感染的人血液裡真能測到抗體;同時,也要有足夠的特異性,也就是確定沒有被感染的人就不會檢測出抗體。
  • 揭秘人死後真有靈魂嗎,愛因斯坦在晚年,對靈魂有了新的見解
    愛因斯坦在晚年也曾研究過靈魂,人死後,腦波轉為在空氣中到處遊蕩的記憶電波,不斷遊蕩,最後回歸到大氣層外的,一個游離電波層,在那個地方,聚集有眾多互相交流的電波,隨著時間的流逝,約會在100多年後會逐漸衰減,或受宇宙中數種射線影響,被外力再次引導重返人間,再重新佔據一個新生命體的腦部。
  • 三大未解之謎:靈魂之謎,地球之謎,浩瀚宇宙之謎,如何解釋?
    組成生命最重要的各種蛋白質,比如酵母蛋白的平均長度為466個胺基酸組成,而肌聯蛋白則含有近27,000個胺基酸,標準的胺基酸則有20多種,它們需要一個不錯的排列而成,才能形成正確的蛋白質,這個概率有多低?
  • 世界上究竟有沒有鬼:3大求證靈魂存在的實驗
    靈魂重量實驗 如果靈魂也屬於物質的話,那麼靈魂也可能有質量,在1987年,一位名為胡力安-馬爾撒斯的心靈學家在所公布的病人去世瞬間的照片中,
  • 趣談靈魂:靈魂生存在五維時空、靈魂是暗能量,靈魂是信息和算法
    「20世紀最有意義的數學真理」當中,最傑出、最具有有代表性、最有震撼力的是哥德爾不完全性定理。但人活著是有靈魂的,生理醫學家證實:通過研究大腦神經細胞(神經元)突觸之間信息之間的傳遞,認為靈魂(意識)是大腦特定神經細胞的活動。通俗點說:人的靈魂(意識)是大腦特定神經細胞的活動。
  • 無論你的靈魂有沒有趣,都只重21克?
    就文學性來說當然可以拋開嚴謹考究,相信靈魂的浪漫存在。 但以科學的角度看,真的存在靈魂嗎? 上個世紀,一位外科醫生告訴我們,人不僅有靈魂,還能測量出靈魂重21克。
  • 人死後,靈魂是否會消失?科學家運用量子力學回答,有可能保留
    有一些唯心主義的學者認為,夢境的內容其實和人的靈魂有關,人在夢境當中看到的從未有過的景象,是因為人在睡夢期間,人的靈魂脫離了身體,去了別的地方,雖然說這種說法非常的扯淡,但是在現代,很多科學家還試圖用量子力學去解釋這一現象。
  • 趣談靈魂:靈魂生存在五維時空、靈魂是暗能量,靈魂是信息和算法
    「20世紀最有意義的數學真理」當中,最傑出、最具有有代表性、最有震撼力的是哥德爾不完全性定理。對於死後靈魂存在不存在這個問題?同樣沒有答案。迄今為止,沒有證據表明死後還有靈魂,也沒有證據表明死後沒有靈魂。但人活著是有靈魂的,生理醫學家證實:通過研究大腦神經細胞(神經元)突觸之間信息之間的傳遞,認為靈魂(意識)是大腦特定神經細胞的活動。
  • 帶你走進多重人格患者的世界
    多重人格如同一個身體裝了多個靈魂多重人格有個對大家來說可能非常生疏的學名:分離性身份識別障礙(簡稱DID),從字面可以理解成:分開後連自己都不認識自己了。就如同一個身體中裝了多個靈魂,它們輪流來享用、驅使你的身體。而彼此之間可能都不知道對方的存在。
  • 《24個比利》:帶你走進多重人格患者的世界
    美國一名19歲的韓裔女孩Jess,本來在麻省理工就讀,但年初確證患有多重人格障礙,也就是俗稱的多重人格分裂症,隨即入精神病院治療。她以身體裡的兩個人格Max、Alex開了Youtube頻道「AlexMax Han」,講述多重人格患者的日常生活,網友第一次可以看到「24個比利」變身的神秘樣貌。
  • 他會不會有靈魂?
    問:有弟兄問:現在社會發展飛快,有了克隆技朮,會不會有複製人?如果有,他會不會有靈魂?有人,如中國廣州中山醫科大學教授陳系古,在2001年8月將一個七歲男童的包皮細胞核,注入一隻家兔的去核卵細胞,克隆出一百多個人類的胚胎,作為研究之用。如此發展下去,誰也不敢肯定會不會有人嘗試複製人,因為技朮上的問題是可以逐步解決和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