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個比利》:帶你走進多重人格患者的世界

2020-12-05 騰訊網

美國一名19歲的韓裔女孩Jess,本來在麻省理工就讀,但年初確證患有多重人格障礙,也就是俗稱的多重人格分裂症,隨即入精神病院治療。她以身體裡的兩個人格Max、Alex開了Youtube頻道「AlexMax Han」,講述多重人格患者的日常生活,網友第一次可以看到「24個比利」變身的神秘樣貌。

兩周不到,Jess(Max和Alex)的頻道有近20萬人訂閱,最早的視頻全網有1000萬次觀看(她最早的頻道已經被刪除),網友對於這個病症都很好奇,想要知道更多細節……環球時報微博報導之後,附的短視頻瞬間達到450萬次觀看,網友紛紛在知乎問,Jess是在演戲嗎?

到12月她6個不同人格都已經出鏡,她說自己因為童年創傷經歷而患病。

主人格

Jess:19歲女孩,18年年初確診多重人格障礙,同時確診的還有創傷後應激障礙、重度抑鬱症、社交恐懼症,強迫症目前正在醫院就診。

女孩Jess介紹自己有六個「分裂人格」,講到一半突然轉變人格

其他人格

Max:6歲男孩,保護者,講話聲音很小,個性封閉,喜歡抱著娃娃撫摸,讀物理書、看影片。Jess4歲時出現的人格,是Jess理想中的哥哥,Max保護著她,Jess對4歲期間發生的事情並不清楚,若要強行回想就會因為太痛苦而昏厥。

Alex:13歲,分裂出的女孩,個性活潑、會化妝。在Jess中學被班上同學霸凌時,Alex分裂出來幫助她度過這段時期,喜歡看化妝視頻、玩穿搭、玩娃娃,一個可愛的中學女生。

Jade:31歲女性,是Max和Alex的媽媽,一個黑長髮的亞洲女人,跟Jess長得差不多,比較瘦。喜歡打掃衛生、照顧大家。

KC:21歲女生,雙胞胎姐妹之一,講話很快,活潑樂觀、愛笑……

Quinn:21歲女生,雙胞胎姐妹之一,脾氣不好、講話刻薄、沒有同理心,縱慾,受到其他人格排擠,Quinn會趁出來的時候傷害Jess身體,採取極端手段來反擊。

多重人格分裂是一種很少見的疾病,患病率只有2%不到,90%發病是由於兒童時期(7歲之前)被身體虐待,承受巨大壓力,嘗試逃避一些糟糕的回憶,這時候孩子正在人格形成期,孩子會在面對難以應付的衝擊時「放空」自己,以達到這個恐怖的事跟我沒關係——有人會來保護我

國內知名的精神科醫院北京大學第六醫院迄今也只接診過幾例病例,患者被稱為身體裡住著幾個靈魂。他們往往智力非常高

比Jess 僅有6個人格還誇張的案例發生在40年前的美國,1977年,美國俄亥俄州連續強暴案嫌犯比利遭警方逮捕。但是他對自己犯下的罪行毫無記憶。在他身體裡總共有 24 個人格存在,這些人格不僅在性格上,甚至連智商、年齡、國籍、語言、性別等方面也都不盡相同。這些不可思議的人格, 到底是如何產生的呢? 他到底是個欺騙了公眾的精明騙子,或只是個不幸的受害者?

雨果獎和星雲獎得主丹尼爾· 凱斯看到這個新聞受到極大震動,他不知道這個人是怎麼回事,他放棄了寫作用幾年時間在精神病院採訪比利,嘗試讓大眾理解這麼燒腦的人格分裂。

他逐步知道比利的親生父親自殺,繼父如何虐待他,這讓比利一方面迫切地渴望逃避這個世界——多次自殺,另一方面求生的本能又來安慰、保護自己,這些遭遇將比利撕成碎片,1981年出版第一本紀實文學作品《24個比利》,一出版再次讓精神病院的比利陷入輿論漩渦,讀者站在比利一方譴責不作為的政客和滯後的司法系統。

丹尼爾·凱斯發現比利智商極高,會說不同的語言,是最早的黑客(入侵精神病院的電腦系統),通過畫畫的方式嘗試讓不同的人格出來表達自己。

1991年,被關在「人間地獄」利瑪醫院10多年的比利勝利了,他成為美國歷史上第一位犯下重罪但因多重人格分裂而被判無罪的人,美國的司法因為他而改變。這一震撼人心的事件感動了很多人,想要洞察精微而深層的心理問題的迪卡普裡奧在拍《鐵達尼號》之前,就和比利接觸,想要出演比利,《阿凡達》的導演卡梅隆主動改編劇本想要拍攝這個故事。但是沒有人成功獲得授權。只能拍攝一些同主題的電影和電視劇《搏擊俱樂部》《致命ID》《分裂》……

深受鼓舞的丹尼爾· 凱斯繼續持續關注事件的走向和比利的經歷。事情走向複雜,書稿刪改無數次,1993年寫好大結局《比利戰爭》,本想讓無數關心比利的讀者知道他後來的經歷,但是政客和司法方不想再次捲入媒體大戰,以書裡有大量涉案內容為藉口,案子完全處理完之前不得出版。

2014年比利和作者相繼去世,姚晨讀了比利的故事深受感動,微博推薦這個恐怖中帶著溫情的故事。幾十年過去了,關心受虐孩子的作者丹尼爾·凱斯,英文封禁的大結局《比利戰爭》扉頁寫下:本書獻給世界各個角落的災難倖存者和給予他們希望的人。

相關焦點

  • 帶你走進多重人格患者的世界
    多重人格,大眾對它似乎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以此類為話題的電影電視劇不少,如電影《搏擊俱樂部》、《致命 ID》、《kil lme hill me》等,但大多人並不清楚多重人格是什麼。其實,多重人格是一種心理疾病,患有此病的人可能比我們想像中的還要慘。
  • 24個比利|著名的多重人格分裂症案例
    原來,比利米利根是一位患有多重人格分裂症的精神病人。更為罕見的是,在他體內總共有24個人格存在。這些人格不僅在性格上,甚至連智商、年齡、國籍、語言、性別等方面也都大相逕庭。比利自8歲起,多次被繼父毆打、威脅和強姦,自此就患有嚴重的精神疾病。早在16歲第一次自殺未遂後,嚴重缺乏安全感的比利就被其他人格保護起來,從此開始了七年的「沉睡」。繼父的百般虐待,讓比利迫切地渴望逃避這個世界。
  • 《24個比利》多重人格真的存在嗎?
    他在微博上自稱自己有八十八個人格,每個人格都是單獨的,是分開的。其他人格做了什麼他完全不知道。最後因為他其他人格做出的事情,最受傷害的卻是他本體。最後這件事被說成「木子洋洋」就是為了博眼球,蹭知名度而不了了之。你相信多重人格的存在嗎?
  • 每個人都有的「多重人格」,我們都有可能成為「24個比利」
    經過徹底的精神檢查,比利被診斷為罕見的多重人格分裂患者。最後比利被獲判無罪,成為了美國史上第一位犯下重罪,結果卻獲判無罪的嫌犯。這位犯下重罪,卻對此毫無記憶的嫌疑人比利,擁有24個人格。這些人格有著不同的國籍、年齡、性別,甚至智商和性格都不相同。所有的人格都居住在一個大廳中,誰走到大廳中心的一盞聚光燈之下,誰就可以控制比利的身體。
  • 1977年的「比利」事件,擁有24個人格的罪犯,最終結局如何?
    ,從身體姿態,說話語氣,甚至是口音,像是成了不同的人,他時而暴躁,時而溫和,時而沉默,法院召集了數名精神病醫生對比利進行診斷,結果驚人,比利竟然是一名多重分裂人格的患者比利解釋:犯罪的是他身體的一個女同性戀人格,她能掌控身體主動權,自己則無能為力。
  • 來談談多重人格
    多重人格聽起來似乎詭異而玄幻在這個凡事追求真實的世界裡大部分人更願意相信它只是編造和表演然而它卻是真實存在的DID,是指多重人格障礙,在這種障礙中顯示出兩種或更多的不同身份或人格狀態,這些不同身份與人格交替以某種方式控制著患者的行為,通俗也叫多重人格。
  • 《24個比利》:這部美國禁止出版的紀實小說,直抵靈魂
    一個人格來承受我的痛苦一個人格來表現我的快樂一個人格來保護我的身體一個人格來享受他人的關愛一個人格來學習逃脫……《24個比利》是一部紀實小說,作家根據比利自身的描述整理了這一部小說一個人究竟要受到多大的創傷才會分裂出24個人格,以致於一個人活成了一支隊伍?比利:一個人活成了一支隊伍多重人格,學術上叫分離性身份障礙,又稱為多重人格障礙等,表現為身份的瓦解,出現兩個或更多的相互獨立的人格狀態(分離性身份),伴明顯的自我感及主體感的中斷。
  • 「慣犯」居然獲判無罪,24個比利,今天你是誰?
    他有24重人格....他的故事直接啟發了《搏擊俱樂部》《致命ID》《禁閉島》等等一系列的多重人格電影.....事情要從1977年說起...那一年10月,他在美國強姦,搶劫並綁架了3個婦女被捕,。警方在受害人的車上找到了他的指紋,其中一名受害者在警局當場指認出強姦她的就是比利。後來警方逮捕了他....
  • 你真的了解「多重人格障礙」嗎?
    在很多影視作品中,塑造出了一些多重人格的人設,遠的比如經典的《搏擊俱樂部》,更加熟悉一些的有《致命ID》、《黑天鵝》等,近點的比如《柒個我》,編劇寫到沒東西寫的時候,似乎就喜歡拿多重人格開刷。因此,這個名詞也稱得上是耳熟能詳了。那麼,多重人格在現實中是否存在呢?和影視劇中的人物表現,又是否相同呢?
  • 《24個比利》——一個只有在文明社會才會發生的悲劇
    這是一本基於真實案件而出版的多重人格分裂紀實小說。像一部驚悚獵奇的犯罪或者偵探小說般引人入勝。少年時受到的虐待令比利產生了人格分裂。記憶中的時間缺失,突然忘記自己前一秒做了什麼,腦子裡同時多個人物登場。24種截然不同的人同時擁有1個身體。對於人格分裂的各種探究真的令我瞠目結舌。
  • 《24個比利》到底是煞氣還是人格分裂?
    我們平時生活中有一些奇怪的病,大部分是由煞引起的,比較典型的就是人格分裂。著名的紀實文學《24個比利》詳細描述了這種現象,書中描述了美國史上第一位犯下重罪,結果卻獲判無罪的嫌犯比利。法庭上,4位精神科醫師和1位心理學家共同宣誓證明其存在嚴重的精神錯亂,無法控制自己的行為。
  • 關於多重人格,你知道多少?
    相信大家對「多重人格」這個名詞並不陌生,它經常出現在各種懸疑科幻的影片和書籍中。那麼,大家對多重人格又有多少了解呢?同一個人的不同人格是輪番出現的,他們彼此有著獨立的思考,單獨的記憶,不同人格之間雖然共享一個身體,但卻不共享記憶。對於多重人格,大家比較熟悉的是《24個比利》,這本書講述了一個真實的故事,主人公威廉·斯坦利·米利根的體內存在著24個人格。經過分類,可以將比利的人格分為三種:內在人格、不受歡迎的人格、老師人格。
  • 24個比利!盤點動漫中擁有多重人格的帥哥
    多重人格症是指一個人同時具有兩種或多種非常不同的人格。此類患者行為的差異無法以常人在不同場合,不同角色的不同行為來解釋,好像是完全不同的人,每個人格有其個別的姓名,記憶,特質及行為方式。通常原來的人格並不知曉另一個人格的存在,而新出現的人格則對原來的人格有相當的了解。
  • | 研究:關於多重人格你需要...
    《搏擊俱樂部》、《致命ID》、《24個比利》都是大家耳熟能詳的作品。美劇《犯罪心理》最新一季中,也有一集關於多重人格者的內容。在回答了很多次問題以後,我們決定今天來科普一下,到底什麼才是多重人格?比方說,你開車沿著高速公路行駛,突然一顆心不知飄蕩到何方,當你清醒過來時,你發現你已經把車子開到高速公路的出口。這是一種普通的人格分裂(解離狀態)。DID是一種極端的人格分裂。當主人格無法承受一段經歷或者記憶時,便會分裂(或者創造)出新的人格,這是大腦的一種無意識的防禦機制。
  • 四十三年前比利犯下3起重案,卻被無罪釋放,醫生:他有24個人格
    原來,經過精神病專家評估,他們在這個比利身上發現:他竟然有24個人格。 在比利所擁有的人格中,最小的是3歲的克麗絲汀,最大的是26歲的威廉和老師。比利這些人格一開始互相都不知道對方的存在,他們各自獨立,只在比利遭遇困難的時候才會出現。
  • 美國女孩自爆多重人格細節,稱他們出現都是為了保護,網友:心疼
    美國女孩自爆多重人格細節,稱他們出現都是為了保護,網友:心疼估計大家在電影或者電視劇可以看到多重人格,而在現實生活中沒有見到過,或許你還會懷疑多重人格的存在,但是其實多重人格是真正的存在的一種疾病。多重人格,更學術的說法是分離性身份識別障礙 不同個體的發病原因和臨床表現都不太一樣 ,但是這確實是真實存在的一種心理疾病 。美國19歲女孩Jess之前在網上分享自己和多重人格一起生活的視頻,而備受網友關注。
  • 現實中多重人格,是最符合玄幻小說裡的奪舍概念的
    它就是----多重人格。多重人格的出現多重人格在上個世紀還沒得到人們的承認,直到事件的主線關鍵人物比利的出現,才最終敲定了多重人格是存在的病例。在當時,人們還不知道什麼是多重人格,所以一開始警方對於這位愛表演的比利,也是一陣威逼利誘。然而在此之間,他們卻發現了這位比利居然是個身懷多項神奇技能的天才,他不僅能徒手掙脫手銬,甚至當警員為他穿上束縛衣時,他也能獨自掙脫。
  • 他們居然有幾十種人格,嚇得我都分裂了!
    我們不僅看到了張一山分裂七角的炸裂演技,更看到了一個具有多重人格的飽滿人物形象。話說,這多重人格分裂的劇情一向是影視劇偏愛的題材,尤其是一些懸疑驚悚劇,彎彎繞繞了半天,最後來個意想不到的驚奇結尾,你看到的都不是你看到的,你以為的都能超過你以為。
  • 她4歲被父親性侵、分裂出2500個人格,這個女孩令人心碎
    這不是電影或小說,而是真實發生在澳洲的案件,從4歲就被親生父親性虐待的珍妮(Jeni Haynes)創造出了2500個人格來保護自己,法庭接受她與其他6個人格出庭作證,每個人格都提出了不同面向的施虐過程,是史上頭一遭以不同人格的證詞為證並被法官採信的案例。或許很多人看到「多重人格」就反射地想到:這是哪個罪犯的脫罪之詞?
  • 每個人都有多重人格,只是你不知道
    ——《24個比利》最近,一個名叫Jess的韓裔美國女孩在Youtube上發布視頻,講述自己作為分離性身份識別障礙患者的真實生活,點擊量超高。>「分離性身份識別障礙」(DID)和「多重人格障礙」。這種身份瓦解以「存在兩個或更多以截然不同的人格狀態」為特徵。DID患者平均擁有13至15個人格。而心理學家Kluft(1996)指出,實際上,在DID案例中出現頻率最高的人格數是3個。所以,有些DID患者提到自己時,常常會說「我們如何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