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的「比利」事件,擁有24個人格的罪犯,最終結局如何?

2020-12-05 科技茶234

在1977年的美國俄亥俄州,警方逮捕了一名犯下強姦,搶劫以及綁架的男性罪犯,罪犯名叫比利.密裡根,案發現場的指紋加上三名受害人的指證,證據確鑿,不發生意外的話,比利將接受法律的制裁,但在審訊中,事情開始變得奇怪起來

在審訊過程中,比利經常處於不同的狀態,從身體姿態,說話語氣,甚至是口音,像是成了不同的人,他時而暴躁,時而溫和,時而沉默,法院召集了數名精神病醫生對比利進行診斷,結果驚人,比利竟然是一名多重分裂人格的患者

比利解釋:犯罪的是他身體的一個女同性戀人格,她能掌控身體主動權,自己則無能為力。不僅如此,比利還透露自己的人格中包括有教書的老師,會畫畫的畫家,精明的盜賊,膽小的矮人等等,並且比利經常被動轉換著這些人格,不同的人格會有不同的習慣,甚至是語言,這些在精神病醫生與比利交談中被證明,他們記錄下了7頁紙張的關於比利人格的描述

最終在4位精神科醫師和1位心理學家的出庭舉證下,比利被無罪釋放。

在這裡要提一下的是,多種人格與傳統意義上的精神分裂症並不相同,精神分裂症是思想、記憶、知覺之間的大腦功能的分離,患者會產生幻覺、妄想、以及認知障礙,但人格分裂是不同的人格存在於同一個身體當中,每一個人格都是穩定、完整、擁有個別思考模式和記憶的,分裂出的人格可以有不同的性別、年齡、種族,甚至物種的區別。

比利多重人格的形成,與小時候繼父對他的虐待行為有關,長久以來,比利習慣分裂出不同的人格以應付難以承受的痛苦,例如,當比利小時候在遭到繼父的責罵時,他就會出現一個反應遲鈍且天生耳聾的人格,當他被禁止與妹妹一起玩的時候,就會出現一個像妹妹一樣的小女孩人格。

在無罪釋放後,比利被法庭強迫送往一家精神病院,在這家精神病院中,比利度過了漫長的「治療」時光,直到醫院認為他可以統一人格,批准他出院,但在後來的生活中,比利還是會出現人格分裂的情況,經過一段短暫的婚姻後,57歲的比利因患癌症在家孤獨死去,關於他24個人格的故事被作家丹尼爾·凱斯記錄了下來,寫成了小說《24個比利》

相關焦點

  • 24個比利|著名的多重人格分裂症案例
    1977年,美國俄亥俄州發生了一起連續強暴案。案情雖然嚴重卻並不複雜。很快,嫌犯比利米利根被警方逮捕,但是他對自己犯下的罪行居然毫無記憶。隨著比利逐漸長大,他身上開始分裂出一個又一個不同的人格,這些人格開始逐漸佔據他的身體。他們輪流出現,不斷的混亂,最終連整個負責管理對外人格的亞瑟和裡根也無能為力。比利自己也不知道究竟什麼時候是什麼人。案發後,丹尼爾·凱斯在俄亥俄州阿森斯市的阿森斯心理健康中心第一次見到了比利。
  • 《24個比利》:帶你走進多重人格患者的世界
    美國一名19歲的韓裔女孩Jess,本來在麻省理工就讀,但年初確證患有多重人格障礙,也就是俗稱的多重人格分裂症,隨即入精神病院治療。她以身體裡的兩個人格Max、Alex開了Youtube頻道「AlexMax Han」,講述多重人格患者的日常生活,網友第一次可以看到「24個比利」變身的神秘樣貌。
  • 《24個比利》:這部美國禁止出版的紀實小說,直抵靈魂
    一個人格來承受我的痛苦一個人格來表現我的快樂一個人格來保護我的身體一個人格來享受他人的關愛一個人格來學習逃脫……《24個比利》是一部紀實小說,作家根據比利自身的描述整理了這一部小說就連被綁架強姦的3名女性,對比利的描述都是截然不同的三個人。在精神病醫生和心理醫生的反覆評估過程中,發現比利體內居然存在24個人格,而且這些不同的人格都各自具備不同的能力及天賦,能夠在不同的場景下出現,保護主人格比利。
  • 《24個比利》多重人格真的存在嗎?
    多重人格(Multiple Personality )是由心理因素引起的人格障礙。在1980年出版的《精神疾病診斷和統計手冊》第三版中,把多重人格界定為「在個體內存在兩個或兩個以上獨特的人格,每一個人格在一特定時間佔統治地位。這些人格彼此之間是獨立的、自主的,並作為一個完整的自我而存在」。
  • 每個人都有的「多重人格」,我們都有可能成為「24個比利」
    1977年,美國俄亥俄州發生了三起連續的強姦罪和搶劫案,經過指紋比對和受害人指認,警方很快鎖定了嫌疑人就是威廉·斯坦利·米利根,也就是比利。奇怪的是這位嫌疑人聲稱自己無罪,並且通過心理測評,顯示他並沒有說假話,這是怎麼回事呢?
  • 四十三年前比利犯下3起重案,卻被無罪釋放,醫生:他有24個人格
    1977年,美國俄亥俄州的警察逮捕了一名犯下三起搶劫、綁架和強姦罪的罪犯比利·米利根,受害者更是當場便認出了他,可最後法庭卻判處了他無罪釋放,只是要求他必須接受強制精神疾病治療。 原來,經過精神病專家評估,他們在這個比利身上發現:他竟然有24個人格。
  • 「慣犯」居然獲判無罪,24個比利,今天你是誰?
    他有24重人格....他的故事直接啟發了《搏擊俱樂部》《致命ID》《禁閉島》等等一系列的多重人格電影.....事情要從1977年說起...那一年10月,他在美國強姦,搶劫並綁架了3個婦女被捕,。警方在受害人的車上找到了他的指紋,其中一名受害者在警局當場指認出強姦她的就是比利。後來警方逮捕了他....
  • 《24個比利》到底是煞氣還是人格分裂?
    我們平時生活中有一些奇怪的病,大部分是由煞引起的,比較典型的就是人格分裂。著名的紀實文學《24個比利》詳細描述了這種現象,書中描述了美國史上第一位犯下重罪,結果卻獲判無罪的嫌犯比利。法庭上,4位精神科醫師和1位心理學家共同宣誓證明其存在嚴重的精神錯亂,無法控制自己的行為。
  • 他們居然有幾十種人格,嚇得我都分裂了!
    他們又是如何生活下去的?24個比利,一個被釋放的重型犯通常一個擁有多重人格的人,這些人格裡一定有個主人格,然後剩下的是副人格。某百科上是這麼說的:1975年當時只有22歲的比利因為持械搶劫被捕,1977年假釋。然而假釋後不久,1977年的10月22、26和27日,比利就在俄亥俄州立大學因涉賺強姦和綁架3名女子被捕,被檢方以搶劫、綁架和強姦罪起訴。
  • 《24個比利》——一個只有在文明社會才會發生的悲劇
    這是一本基於真實案件而出版的多重人格分裂紀實小說。像一部驚悚獵奇的犯罪或者偵探小說般引人入勝。少年時受到的虐待令比利產生了人格分裂。記憶中的時間缺失,突然忘記自己前一秒做了什麼,腦子裡同時多個人物登場。24種截然不同的人同時擁有1個身體。對於人格分裂的各種探究真的令我瞠目結舌。
  • 現實中多重人格,是最符合玄幻小說裡的奪舍概念的
    小說把這種現象神化度過高,其實在我們生活的現世中,就有高度符合這種奪舍的事件存在。它就是----多重人格。多重人格的出現多重人格在上個世紀還沒得到人們的承認,直到事件的主線關鍵人物比利的出現,才最終敲定了多重人格是存在的病例。
  • 壓力下的分裂·《二十四個比利》,只有自己才能決定自己是誰
    說到最近很火的IP題材,人格分裂,就不得不提起人格分裂相關作品中,最經典的長篇小說《二十四個比利》。這是一部多重人格分裂的紀實小說,小說的開始非常具有戲劇性。事後,繼父用母親威脅他不準聲張,比利開始逃避現實,分裂出了自己的第一個人格,隨著年齡的增長,比利不斷受到外界的各種壓力,這使得他分裂出一個又一個的人格。最終,在十六歲那年,脆弱的比利不堪重負,選擇結束自己的生命,體內的人格卻在此時跑了出來,阻止了比利的自殺,並且讓比利(核心人格)陷入沉睡,長達七年之久。
  • 來談談多重人格
    2018年,一位19歲的Youtube博主Jess,收到了眾多網友的關注,她通過視頻向大家展示了她的生活日常,一位DID患者的生活日常。女孩有五種不同的性格,在視頻中,Jess向大家介紹了自己的主人格和5個分裂出來的不同人格。她甚至在視頻中記錄下了自己在轉換人格時的全過程,讓不少網友為之震驚!
  • 24個比利!盤點動漫中擁有多重人格的帥哥
    但是在睡著的時候,會變成第二人格,這個人格十分兇暴,被海軍稱為「隆美爾的鐮鼬」。他平時本來就是一個劍術天才,在第二人格的時候,他的實力又會強上一倍,而且完全變成了一個殺人狂,性格極其瘋狂,沒有理智。9.壬生京四郎《鬼眼狂刀》壬生京四郎是個溫柔和藹,個性善良的老好人。然而,他還有另一種性——格冷酷無情,最強最悍的武士「狂」。
  • 關於多重人格,你知道多少?
    多重人格是一種心理疾病,表現為一個人的身上顯示出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人格,這些人格有著不同的特點,他們輪番主導者一個人的行為,在中國精神疾病診斷標準(CCMD-3)中稱為「癔症性身份識別障礙」,屬癔症;在ICD-10中稱為「多重人格障礙」,屬分離(轉換)性障礙,在美國精神疾病診斷標準(DSM-IV)中稱為「分離性身份識別障礙」,屬解離型障礙。
  • 她4歲被父親性侵、分裂出2500個人格,這個女孩令人心碎
    這不是電影或小說,而是真實發生在澳洲的案件,從4歲就被親生父親性虐待的珍妮(Jeni Haynes)創造出了2500個人格來保護自己,法庭接受她與其他6個人格出庭作證,每個人格都提出了不同面向的施虐過程,是史上頭一遭以不同人格的證詞為證並被法官採信的案例。或許很多人看到「多重人格」就反射地想到:這是哪個罪犯的脫罪之詞?
  • | 研究:關於多重人格你需要...
    《搏擊俱樂部》、《致命ID》、《24個比利》都是大家耳熟能詳的作品。美劇《犯罪心理》最新一季中,也有一集關於多重人格者的內容。在回答了很多次問題以後,我們決定今天來科普一下,到底什麼才是多重人格?多重人格的具體表現DID的顯著特徵是患者擁有兩個或更多的人格。有些DID患者提到自己時,常常會說「我們如何如何」。
  • 美國女孩自爆多重人格細節,稱他們出現都是為了保護,網友:心疼
    美國女孩自爆多重人格細節,稱他們出現都是為了保護,網友:心疼估計大家在電影或者電視劇可以看到多重人格,而在現實生活中沒有見到過,或許你還會懷疑多重人格的存在,但是其實多重人格是真正的存在的一種疾病。多重人格,更學術的說法是分離性身份識別障礙 不同個體的發病原因和臨床表現都不太一樣 ,但是這確實是真實存在的一種心理疾病 。美國19歲女孩Jess之前在網上分享自己和多重人格一起生活的視頻,而備受網友關注。
  • 日本1977年海怪屍體事件
    日本1977年海怪屍體事件!看看當時究竟發生了什麼?
  • 你真的了解「多重人格障礙」嗎?
    在很多影視作品中,塑造出了一些多重人格的人設,遠的比如經典的《搏擊俱樂部》,更加熟悉一些的有《致命ID》、《黑天鵝》等,近點的比如《柒個我》,編劇寫到沒東西寫的時候,似乎就喜歡拿多重人格開刷。因此,這個名詞也稱得上是耳熟能詳了。那麼,多重人格在現實中是否存在呢?和影視劇中的人物表現,又是否相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