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個比利|著名的多重人格分裂症案例

2020-12-03 安米課堂

1977年,美國俄亥俄州發生了一起連續強暴案。案情雖然嚴重卻並不複雜。很快,嫌犯比利米利根被警方逮捕,但是他對自己犯下的罪行居然毫無記憶。

原來,比利米利根是一位患有多重人格分裂症的精神病人。更為罕見的是,在他體內總共有24個人格存在。這些人格不僅在性格上,甚至連智商、年齡、國籍、語言、性別等方面也都大相逕庭。

比利自8歲起,多次被繼父毆打、威脅和強姦,自此就患有嚴重的精神疾病。早在16歲第一次自殺未遂後,嚴重缺乏安全感的比利就被其他人格保護起來,從此開始了七年的「沉睡」。

繼父的百般虐待,讓比利迫切地渴望逃避這個世界。另一方面求生的本能又幻化出各種「保護者」的角色來安慰、保護自己,這兩種力量糾結在一起,讓比利無法區分幻想與現實的界限。到後來愈演愈烈,逐漸將比利本來的心智撕成碎片 。

比利的這個身體被輪番佔領,當比利閉上眼睛,會有守護者裡根出來擊退施虐者,會有8歲的承受者戴維哭泣,女同性戀阿達拉娜、流氓菲利普、職業騙子凱文、小丑利伊、工作狂馬克等人格。分裂中的比利,顯露出各具天賦的一面。其中的幾個人格都有繪畫的天賦,甚至能賣出不錯的價錢。

隨著比利逐漸長大,他身上開始分裂出一個又一個不同的人格,這些人格開始逐漸佔據他的身體。他們輪流出現,不斷的混亂,最終連整個負責管理對外人格的亞瑟和裡根也無能為力。比利自己也不知道究竟什麼時候是什麼人。

案發後,丹尼爾·凱斯在俄亥俄州阿森斯市的阿森斯心理健康中心第一次見到了比利。比利要求凱斯記述他的故事,並向其保證,他是第一個得知他內心感觸的人,甚至比利的律師和精神病醫生都不完全知曉;他希望讓世人了解他的精神疾病。

第一次會面讓凱斯對比利的情況既充滿懷疑又頗感興趣,。而後凱斯與比利談話時,卻發現比利全然不同於第一次見面的樣子。根本無法流暢溝通,在多次嘗試溝通後均以失敗告終,凱斯有了放棄的念頭。

其後的一天卻發生了令人震驚的事情。比利的所有人格第一次完全的融合在了一起,成為了一個全新的個人。此時的他不但能夠清楚地記得過去發生的事情(包括所有人格的思想、行為、關係和不幸的經歷)而且還能繪聲繪色地描述出那些可笑的冒險行為。

凱斯始終保持著質疑的態度。然而,在與比利共同撰寫本書的兩年裡,比利的回憶和態度又令凱斯不得不相信,此書披露的現象的確是事實。

最終,凱斯完成了記錄多重人格分裂的紀實小說《24個比利》。在他的筆下,比利的多重人格有24個之多。他們之間可以互相交談、下棋,互相控制對方的行為,所有的人格都居住在一個大廳中,誰走到大廳中心的一盞聚光燈之下,誰就是現在控制比利身體的人格,但這些人格互相都不會知道對方幹了什麼。

比利的24個人格:

1 威廉·斯坦利·米利根,26 歲。最初的核心人格。 2 阿瑟,22 歲。英國人,理性、冷酷,講話帶英國腔。 3 裡根,23 歲。充滿仇恨的人格。 4 亞倫,18 歲。騙子、操縱者。 5 湯姆,16 歲。精通逃脫術。 6 丹尼,14 歲。容易被驚嚇,懼怕陌生人,特別是男人。 7 戴維,8 歲。充滿痛苦,經常代其他人格承受痛苦。 8 克麗絲汀,3 歲。經常被老師叫到角落罰站,因此被稱為「角落裡的孩子」。 9 克裡斯朵夫,13 歲。克麗絲汀的哥哥。 10 阿達拉娜,19 歲。性格孤獨、內向、害羞。 11 菲利普,20 歲。性格粗暴。 12 凱文,20 歲。善於謀劃。 13 瓦爾特,22 歲。澳大利亞人。 14 阿普裡爾,19 歲。女流氓。 15 塞繆爾,18 歲。流浪的猶太人。 16 馬克,16 歲。工作狂。 17 史蒂夫,21 歲。經常騙人,喜歡以模仿的方式嘲弄別人。 18 利伊,20 歲。喜劇演員。 19 傑森,13 歲。負責獨自承受不愉快的記憶。 20 羅伯特,17 歲。夢想家。 21 肖恩,4 歲。天生耳聾。 22 馬丁,19 歲。勢利眼。 23 提摩西,15 歲。在花店工作。 24 「老師」(The Teacher),26 歲。他是 23 種人格的融合體,為其他人格傳授知識;聰明、敏感、頗具幽默感。自稱「我是完整融合的比利」,稱其他人格為「我創造的傀儡」;對往事擁有近乎完整的記憶。此書也因「老師」的幫助才得以完成。

最終,比利因患有心理疾病被判無罪。

而凱斯的作品《24個比利》被改編成電影《擁擠的房間》,並啟發了《搏擊俱樂部》、《致命ID》、《禁閉島》等一系列心理分析類型的電影。

相關焦點

  • 《24個比利》:帶你走進多重人格患者的世界
    美國一名19歲的韓裔女孩Jess,本來在麻省理工就讀,但年初確證患有多重人格障礙,也就是俗稱的多重人格分裂症,隨即入精神病院治療。她以身體裡的兩個人格Max、Alex開了Youtube頻道「AlexMax Han」,講述多重人格患者的日常生活,網友第一次可以看到「24個比利」變身的神秘樣貌。
  • 《24個比利》多重人格真的存在嗎?
    他在微博上自稱自己有八十八個人格,每個人格都是單獨的,是分開的。其他人格做了什麼他完全不知道。最後因為他其他人格做出的事情,最受傷害的卻是他本體。最後這件事被說成「木子洋洋」就是為了博眼球,蹭知名度而不了了之。你相信多重人格的存在嗎?
  • 1977年的「比利」事件,擁有24個人格的罪犯,最終結局如何?
    ,從身體姿態,說話語氣,甚至是口音,像是成了不同的人,他時而暴躁,時而溫和,時而沉默,法院召集了數名精神病醫生對比利進行診斷,結果驚人,比利竟然是一名多重分裂人格的患者比利解釋:犯罪的是他身體的一個女同性戀人格,她能掌控身體主動權,自己則無能為力。
  • 每個人都有的「多重人格」,我們都有可能成為「24個比利」
    經過徹底的精神檢查,比利被診斷為罕見的多重人格分裂患者。最後比利被獲判無罪,成為了美國史上第一位犯下重罪,結果卻獲判無罪的嫌犯。這位犯下重罪,卻對此毫無記憶的嫌疑人比利,擁有24個人格。這些人格有著不同的國籍、年齡、性別,甚至智商和性格都不相同。所有的人格都居住在一個大廳中,誰走到大廳中心的一盞聚光燈之下,誰就可以控制比利的身體。
  • 來談談多重人格
    多重人格聽起來似乎詭異而玄幻在這個凡事追求真實的世界裡大部分人更願意相信它只是編造和表演然而它卻是真實存在的DID,是指多重人格障礙,在這種障礙中顯示出兩種或更多的不同身份或人格狀態,這些不同身份與人格交替以某種方式控制著患者的行為,通俗也叫多重人格。
  • 《24個比利》到底是煞氣還是人格分裂?
    我們平時生活中有一些奇怪的病,大部分是由煞引起的,比較典型的就是人格分裂。著名的紀實文學《24個比利》詳細描述了這種現象,書中描述了美國史上第一位犯下重罪,結果卻獲判無罪的嫌犯比利。法庭上,4位精神科醫師和1位心理學家共同宣誓證明其存在嚴重的精神錯亂,無法控制自己的行為。
  • 《24個比利》:這部美國禁止出版的紀實小說,直抵靈魂
    一個人格來承受我的痛苦一個人格來表現我的快樂一個人格來保護我的身體一個人格來享受他人的關愛一個人格來學習逃脫……《24個比利》是一部紀實小說,作家根據比利自身的描述整理了這一部小說一個人究竟要受到多大的創傷才會分裂出24個人格,以致於一個人活成了一支隊伍?比利:一個人活成了一支隊伍多重人格,學術上叫分離性身份障礙,又稱為多重人格障礙等,表現為身份的瓦解,出現兩個或更多的相互獨立的人格狀態(分離性身份),伴明顯的自我感及主體感的中斷。
  • 「慣犯」居然獲判無罪,24個比利,今天你是誰?
    他有24重人格....他的故事直接啟發了《搏擊俱樂部》《致命ID》《禁閉島》等等一系列的多重人格電影.....事情要從1977年說起...那一年10月,他在美國強姦,搶劫並綁架了3個婦女被捕,。警方在受害人的車上找到了他的指紋,其中一名受害者在警局當場指認出強姦她的就是比利。後來警方逮捕了他....
  • | 研究:關於多重人格你需要...
    《搏擊俱樂部》、《致命ID》、《24個比利》都是大家耳熟能詳的作品。美劇《犯罪心理》最新一季中,也有一集關於多重人格者的內容。在回答了很多次問題以後,我們決定今天來科普一下,到底什麼才是多重人格?集中研究多重人格是在1880年至1920年,這一時期發現了大量案例,隨後急遽減少。這可能是因為人們對精神分裂症和多重人格障礙的區分更為清楚。現在依然有不少人將兩者混淆。
  • 10個著名的多重人格障礙案例,萊昂納多完美演繹過其中一位!
    10 第一例最早記錄的多重人格案例是一位法國人路易斯·維韋。他在1863年2月12日出生在一個妓女家庭。到他八歲時,他就開始犯罪了。他被捕後一直住在治療中心,直到十幾歲。周而復始,最終被診斷出患有慢性未分化型精神分裂症。20世紀80年代,她開始在格林威治村的俱樂部和咖啡館裡唱歌。她差點籤下唱片公司,但沒籤成。然而,她最終找到了工作,並成為了一場成功的非百老匯演出的主角。她還在雕刻和製作彩色玻璃方面取得了成功。後來,在1994年的一次治療過程中,她開始出現多重人格,一開始是七個。
  • 她4歲被父親性侵、分裂出2500個人格,這個女孩令人心碎
    這不是電影或小說,而是真實發生在澳洲的案件,從4歲就被親生父親性虐待的珍妮(Jeni Haynes)創造出了2500個人格來保護自己,法庭接受她與其他6個人格出庭作證,每個人格都提出了不同面向的施虐過程,是史上頭一遭以不同人格的證詞為證並被法官採信的案例。或許很多人看到「多重人格」就反射地想到:這是哪個罪犯的脫罪之詞?
  • 四十三年前比利犯下3起重案,卻被無罪釋放,醫生:他有24個人格
    原來,經過精神病專家評估,他們在這個比利身上發現:他竟然有24個人格。 在比利所擁有的人格中,最小的是3歲的克麗絲汀,最大的是26歲的威廉和老師。比利這些人格一開始互相都不知道對方的存在,他們各自獨立,只在比利遭遇困難的時候才會出現。
  • 他們居然有幾十種人格,嚇得我都分裂了!
    24個比利,一個被釋放的重型犯通常一個擁有多重人格的人,這些人格裡一定有個主人格,然後剩下的是副人格。這些人格猶如馬戲團演員一樣,會輪番蹦出來支配這具身體,他們共生共存,有時候也相愛相殺。先講個一個最著名的多重人格案例,相信許多讀者也有所聽聞,這位主人公的故事還被改編成小說和電影,他就是美國歷史上唯一因為多重人格而釋放的重罪犯比利·米利根。
  • 美國女孩自爆多重人格細節,稱他們出現都是為了保護,網友:心疼
    美國女孩自爆多重人格細節,稱他們出現都是為了保護,網友:心疼估計大家在電影或者電視劇可以看到多重人格,而在現實生活中沒有見到過,或許你還會懷疑多重人格的存在,但是其實多重人格是真正的存在的一種疾病。多重人格,更學術的說法是分離性身份識別障礙 不同個體的發病原因和臨床表現都不太一樣 ,但是這確實是真實存在的一種心理疾病 。美國19歲女孩Jess之前在網上分享自己和多重人格一起生活的視頻,而備受網友關注。
  • 《24個比利》——一個只有在文明社會才會發生的悲劇
    這是一本基於真實案件而出版的多重人格分裂紀實小說。像一部驚悚獵奇的犯罪或者偵探小說般引人入勝。少年時受到的虐待令比利產生了人格分裂。記憶中的時間缺失,突然忘記自己前一秒做了什麼,腦子裡同時多個人物登場。24種截然不同的人同時擁有1個身體。對於人格分裂的各種探究真的令我瞠目結舌。
  • 24個比利!盤點動漫中擁有多重人格的帥哥
    多重人格症是指一個人同時具有兩種或多種非常不同的人格。此類患者行為的差異無法以常人在不同場合,不同角色的不同行為來解釋,好像是完全不同的人,每個人格有其個別的姓名,記憶,特質及行為方式。通常原來的人格並不知曉另一個人格的存在,而新出現的人格則對原來的人格有相當的了解。
  • 現實中多重人格,是最符合玄幻小說裡的奪舍概念的
    它就是----多重人格。多重人格的出現多重人格在上個世紀還沒得到人們的承認,直到事件的主線關鍵人物比利的出現,才最終敲定了多重人格是存在的病例。在當時,人們還不知道什麼是多重人格,所以一開始警方對於這位愛表演的比利,也是一陣威逼利誘。然而在此之間,他們卻發現了這位比利居然是個身懷多項神奇技能的天才,他不僅能徒手掙脫手銬,甚至當警員為他穿上束縛衣時,他也能獨自掙脫。
  • 你真的了解「多重人格障礙」嗎?
    在很多影視作品中,塑造出了一些多重人格的人設,遠的比如經典的《搏擊俱樂部》,更加熟悉一些的有《致命ID》、《黑天鵝》等,近點的比如《柒個我》,編劇寫到沒東西寫的時候,似乎就喜歡拿多重人格開刷。因此,這個名詞也稱得上是耳熟能詳了。那麼,多重人格在現實中是否存在呢?和影視劇中的人物表現,又是否相同呢?
  • 讓我們一起了解多重人格,多重人格是怎樣出現的?
    解離症包括解離性失憶症、解離性迷遊症、多重人格異常、及自我感消失症`等等。多重人格異常( Multiple personality disorder ),是指一個人同時擁有不同的人格,而這些人格會在不同的時間表現出來;這種現象常令人好奇但是也令人懷疑,是否真的有可能如此?我們謹慎的說,在臨床上的確是有符合這些描述的個案。
  • 關於多重人格,你知道多少?
    相信大家對「多重人格」這個名詞並不陌生,它經常出現在各種懸疑科幻的影片和書籍中。那麼,大家對多重人格又有多少了解呢?同一個人的不同人格是輪番出現的,他們彼此有著獨立的思考,單獨的記憶,不同人格之間雖然共享一個身體,但卻不共享記憶。對於多重人格,大家比較熟悉的是《24個比利》,這本書講述了一個真實的故事,主人公威廉·斯坦利·米利根的體內存在著24個人格。經過分類,可以將比利的人格分為三種:內在人格、不受歡迎的人格、老師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