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機器人年銷量破百萬大關漸近?

2020-12-07 騰訊網

距離2020年高工年會還有

20

撰文 | 歌者

「2021年,國產控制器將全面取代外資品牌;2025年國產工業機器人銷量邁入百萬臺可期。」

這是華成工控董事長湯勇經長期對行業及用戶調研後得到的結論,「我們對工業機器人市場演變的看法始終停留在昨天,殊不知國產機器人早已非『吳下阿蒙』,明天的視角更適合今天的國產。」

湯勇這一積極的預判,深刻影響著華成工控的發展軌跡,公司於2018年完成了從「單純控制系統供應商」到「集成式驅控一體系統供應商」的轉變;同時更加專注工業機器人應用解決方案。

國產替代,華成發展的底層邏輯

在中國工業機器人市場上,外資品牌由於長期手握核心技術及零部件,贏得了充分的市場主動性。反觀國產品牌「脖子被別人緊緊掐住」,生產成本變得不可控,一旦降價就面臨外資品牌的「降維打擊」。

湯勇很早就認識到了這一點,關鍵零部件的國產化是改變國產市場地位的根本手段,更是中國機器人市場騰飛的先決條件。於是,成立於2005年的華成工控正式涉足「機械手和機器人控制系統」,十五載耕耘,目前華成工控控制系統逐漸成為國產頭部企業之一,服務於眾多國產本體企業。

後疫情時期,不少中小企業自動化升級改造需求進一步釋放,機器人有望在更多的行業及領域裡滲透。同時伴隨著2021年進入「十四五規劃」「元年」,在中國製造由大向強邁進中,工業機器人產業上下遊勢必會得到更多的關注。

基於以上因素考量,湯勇認為到2021年國產機器人控制系統將全面替代進口控制器,「只要用戶願意用國產控制系統,替代進口很快就會實現的」。就像減速器的國產化一樣,目前一部分國產RV減速器廠商已實現量產;在國內諧波減速器領域,隨著綠的諧波在今年8月的上市,科創板迎來了首個機器人零部件生產商,有望藉助資本力量進一步推動國產化進程。

替代雖然在加速,但是在汽車生產線上,仍然是進口機器人的天下,大部分國產機器人掙扎在中低端產業中。對於這一現象,湯勇也有著自己獨到的見解和看法。他告訴「高工機器人」,機器人本身沒有高中低端之分,只是客戶的應用場合不同而已。像汽車這種大批量、標準化的連續產線生產環境中依賴進口是可以理解的,這是汽車行業多年發展形成的規則,對機器人的可靠性要求非常高。

「況且,在未來的工業機器人市場中,我認為汽車市場應用佔比不會超過5%,你用5%的市場現象去推廣到100%的行業應用,我是不贊同的。」湯勇指出,汽車之外廣泛存在的製造業現場往往是斷點式的產線站點,人與人的交互、人與機器的交互是其基本特徵,它要實現的首先是用機器人去替代人,這也是被稱為「中低端」本體製造的國產廠商存在的意義,要讓更多的中小型製造業企業用得起機器人。而華成工控的則是讓用戶在用得起的基礎上,用得更好。

為了讓客戶用得更好,華成工控開發了系列工藝包,提升客戶應用的便利性。「我們曾對比某國際公司設備,其產品培訓就要花費三天時間,而即使是初中生、高中生面對我們的系統,一天便可以學會」。豐富的工藝包也成為了華成工控大規模行業定製化的基礎。

在國產替代的底層邏輯下,華成工控緊緊抓住了中國工業機器人發展的大勢,並取得了可喜的成績。據湯勇介紹,今年公司訂單飽滿,營收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54%,預計2020全年銷售額將突破2.3億。

市場導向的黃金法則

以控制系統起家的華成工控,在長期接觸客戶中發現,在應用現場中由於控制與驅動之間連線數量眾多,客戶需要自己焊線,但由於缺乏專業度,往往會面臨各種焊線的難題,這時候他需要同時向控制和伺服廠商求助以確定問題點;即使客戶焊線正確了,客戶在調試上又犯上難了,控制和伺服都有屬於自己的邏輯思維,如何達到最優?

為解決客戶這一痛點,華成工控萌生了做驅動一體的想法,摸索五年的時間,從一軸開始到多軸,到2020年才算真正獲得了客戶的認可。截止日前,華成工控驅控一體化產品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60%。

整體看來,華成工控驅控一體化產品具有體積小巧結構緊湊、調試及維護簡單、可靠性高等顯著優勢,同時由於布線和輔材大大減少,客戶應用成為大為降低。湯勇認為,未來總線型驅控一體將成為所有智能站點的必需品,其高速通信、響應快、高可靠性的優勢將獲得市場的廣泛認可,目前華成工控也在布局這一市場。

至此,華成工控已發展成為控制系統、伺服系統、驅控一體化系統三大產線齊頭並進的自動化核心零部件供應商。

湯勇表示,市場需求永遠是華成工控轉型的最大驅動力,在技術後盾下,華成工控走的是定製化專用道路,把產品做得更加專用和實用,真正為客戶創造價值。基於市場導向的黃金法則,華成工控正在積極入局移動機器人領域,除AGV外,複合機器人也是華成關注的重點,用一套控制系統解決AGV和協作機器人的控制,以解決目前複合機器人發展中的難點。

事實上,對於華成工控這類堅持市場導向的企業來說,快速響應市場需求是核心,這個過程中「同行者」將扮演重要的角色。志同道合、共同成長是華成挑選合作客戶的原則,對供應商同樣如此。由於華成工控極度重視自身產業鏈的培養,其十年以上的供應商合作夥伴不在少數。歷經長久合作建立的信任,使得華成工控敢於一次下單半年乃至一年的量。

穩定的產業鏈讓華成工控生產成本進一步降低,在市場上也有了更強的議價能力。

展望未來,湯勇以2025為爆發點為華成工控設立發展目標,即實現銷售額超十億。為完成這一目標,華成工控制定了「三步走」規劃:首先,堅守在機械手控制系統領域的領導地位;其次抓牢工業機器人快速發展的歷史契機,加速產品滲透;最後,拓展驅控一體總線伺服技術、專用伺服產品在精密加工、塑料機械、移動機器人、3C電子智能產線、雷射應用、食品等行業的應用,通過伺服系統帶動設備控制系統的批量發展。

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12月21日-23日,由高工機器人主辦的【利元亨總冠名】2020高工機器人&高工移動機器人年會暨【節卡機器人冠名】第七屆高工金球獎頒獎典禮將在深圳機場凱悅酒店舉行,本次大會以「穿越戰略迷局謀定智造大計」為主題。

今年年會共設12大專場。屆時,600+機器人產業鏈上下遊企業,1000+企業高層歡聚一堂,涉及核心零部件、本體、系統集成等全產業鏈。

作為本次大會核心供應鏈專場冠名商,華成工控將立足中國工業機器人市場現狀,分析如何通過突破核心零部件掣肘,幫助本體廠商進一步提升市場份額。

—END—

相關焦點

  • 2025年國產工業機器人銷量將邁入百萬臺
    2025年國產工業機器人銷量將邁入百萬臺 人工智慧實驗室 發表於 2020-12-03 10:12:15   「2021年,國產控制器將全面取代外資品牌;2025年國產工業機器人銷量邁入百萬臺可期
  • 連續第五年銷量突破百萬大關 長城汽車憑什麼?
    長城汽車2020年12月銷量身為中國汽車領軍者,2020年,長城汽車頂住壓力,充分審視行業趨勢和自身處境,發起向「全球化科技出行公司」轉型徵程,展開全方位變革。尤其是在直接影響市場銷量的產品與營銷層面,長城汽車持續深耕,賦能2020全年銷售新車1,111,598輛,同比勁增4.8%,完成年度銷量目標109%,連續第五年突破百萬大關,再次跑贏市場大盤!
  • 長安汽車2020年度銷量出爐:中國品牌150萬輛,藍鯨車型破90萬輛
    隨著進入2021年,各大汽車廠商也紛紛發布產銷數據。1月7日,長安汽車也對外公布了最新銷量數據。根據官方數據顯示:2020年的收官之戰中,長安汽車銷量達到200616輛,同比增長3.6%。整個2020年,長安汽車累計銷量超過200萬輛大關,達到2003663輛、同比增長14%的成績。
  • 2020年國產單機新遊:《槍火重生》、《帕斯卡契約》銷量破百萬
    前段時間,百度「國遊銷量吧」發布了2020年《國遊單機銷量年榜》,對Steam、Wegame平臺2020年新發售的國產單機遊戲進行銷量統計(註:《帕斯卡契約》由於具有代表,故也列入榜單;數據來源於官方爆料消息以及遊戲平臺公開網絡數據;本榜單僅供參考,不代表遊戲真實銷量)。
  • 國產品牌終於發力!「金九」銷量再破十萬,年銷百萬近在眼前
    在剛剛過去的「金九」中,長城汽車月銷量達到100019輛,同比增長了15.33%,為本年度第三次月銷破10萬的月份;1-9月份的銷量更是達到了724113輛,較去年同期增長了7.01%,完成了年銷量目標107萬輛的67.67%,實力可見一斑
  • 緊湊型轎車最新銷量排名出爐:朗逸第二,帝豪、思域破十萬
    而國產轎車也是有出色發揮,吉利帝豪繼續穩坐前十,累計銷量達到了11.8萬輛,而長安新逸動和榮威i5也都表現不錯,月均銷量都在萬輛左右。另外,奇瑞艾瑞澤GX表現一般,被寄予厚望的本田享域,也是表現平平。下面根據緊湊型轎車銷量榜單,來具體看看各車型的銷量表現吧!官宣!緊湊型轎車最新銷量排名出爐:朗逸第二,帝豪、思域破十萬!
  • 讀客文化重磅作品《銀河帝國》破百萬銷量,科幻在中國迎來黃金時代
    近日,讀客文化引進出版的科幻大作《銀河帝國:基地》銷量正式突破百萬冊,成為中國首部突破百萬大關的外國科幻小說。《銀河帝國》是科幻大師阿西莫夫的代表作,講述人類未來兩萬年的歷史。不但被馬斯克用火箭送上太空,還入選了「人教版七年級下冊教材閱讀書目」。
  • 《流浪地球》帶動國產科幻小說熱賣《AI迷航》銷量狂翻40倍
    近日,《流浪地球》持續熱映,帶動國產科幻小說暢銷,先是《流浪地球》原著作者劉慈欣作品全線熱銷,多個版本的《流浪地球》登上排行榜。緊接著,整個科幻文學板塊被帶動,由讀客文化出品的國產科幻小說《AI迷航》一夜之間躍入噹噹小說暢銷榜第17名,銷量猛翻40倍,業內人士感慨「2019年科幻元年開啟」。《流浪地球》的火爆熱映,全線帶動劉慈欣作品的熱銷,除了《流浪地球》,劉慈欣其他長篇作品、短篇作品也帶動明顯。
  • 科技晚報:vivo推新子品牌iQOO 紅米Note7破百萬銷量
    幾乎沒人想到vivo會在開年之初為手機圈砸下預熱猛料,此前vivo從未針對旗下單一產品細分品牌,或許並不利其佔領細分市場,本次官宣定是做滿了充分準備。細分品牌一來有助於區分市場價格檔位,提高品牌產品的溢價能力,二來全新品牌更有利於海外推廣。
  • 日本人開始迷戀「機器人伴侶」,1個小時銷量破萬!
    日本人開始迷戀「機器人伴侶」,1個小時銷量破萬!隨著科技的發展,讓很多事情從不可能變成可能。以前我們認為機器人就是機器,和人類有著本質的區別,他們沒有體溫,沒有情感,沒有思維意識。如果有人讓你和一個機器人談戀愛,你一定會以為他瘋了。
  • 本土科幻小說《AI迷航》銷量翻40倍
    不僅是紙質書熱銷,劉慈欣的多部電子書也霸佔了亞馬遜、掌閱各大榜單,僅《三體》電子書在電影上映期間,單日銷量就翻了4倍。噹噹數據顯示,上百萬人在噹噹搜索「流浪地球」「劉慈欣」等關鍵詞,相關圖書訂單同比增長12倍。隨著電影熱度的進一步發酵,影響已經波及到整個科幻領域。
  • 機器人用-國產精密減速器快速量產中
    德國成為全球第五大機器人市場,比2016年增加約7%,為21404臺。2014-2016年,德國工業機器人年銷量一直停滯在2萬臺左右。義大利機器人銷量比2016年增加19%,達7713臺。2017年,法國機器人市場持續上升,其機器人銷量增加16%,約為4900臺;西班牙機器人銷量約為4200臺,創歷史新高。
  • 2018年國產手機銷量排行 國產品牌包攬前五
    人民網北京2月21日電 (易瀟)2月20日,兩大手機品牌小米和三星先後發布了今年的第一臺主打新機型小米9和三星S10系列,開啟了2019年智慧型手機市場「新機大戰」的序幕。就在同時,全球知名調研機構IDC也發布了中國手機市場的最新數據,國產手機市場「馬太效應」凸顯,國產品牌包攬市場銷量前五。
  • 2017年工業機器人國產本體排行榜TOP10
    根據GGII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工業機器人銷量8.5萬臺,同比增長23.91%,產值規模達到135億元,其中國產佔比19%,同比上升4個百分點,預計2017年國產佔比有望突破23%。  工業機器人作為製造業皇冠上的明珠,近年來發展取得了不小的進步,雖然說中國市場大部分市場份額依然掌握在外資廠商手中,但目前已經有部分國產企業開始嶄露頭角,積極布局工業機器人市場,GGII通過對中國工業機器人市場的調研,盤點出2017年最具競爭力的國產本體品牌TOP10,以饗行業客戶讀者。
  • 站在製造業風口上的國產機器人——究竟離發達國家還有多遠?
    2017年1月-2019年9月中國乘用車產銷量圖表  來源:中汽協,國金證券研究所   2014年1月-2019年9月國內智慧型手機銷量圖表  來源:工信部,國金證券研究所   在工業機器人領域,預計2019年與2018
  • 工業機器人高速增長 RV減速機國產化向好
    工業機器人行業高速增長:根據國家統計局統計數據,2017年工業機器人產量達到13.11 萬臺,同比增長68.10%,市場迎來快速增長期。從17 年各大國產機器人廠商的銷售情況來看,埃夫特全年銷售達到3000 臺,同比實現翻番增長,埃斯頓全年超過2000臺,同比增幅超過100%,錢江機器人全年達到800-1000 臺,採用國產零部件的機器人廠商上海歡顏全年銷量達到3000 臺。根據IFR預測,2018-2020 年國內機器人銷量將分別為16、19.5、23.8 萬臺,未來3 年CAGR 達到22%。
  • 國產工業機器人崛起,但三大技術仍被國外壟斷
    近日,平安證券出臺了名為《工業機器人產業鏈大起底,國產品牌於大浪潮中崛起》的行業報告,該報告顯示,中國的機器人製造業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是在「三大核心零部件」方面,國際巨頭的技術壁壘依然很高。2016年,成都市民參觀會寫毛筆字的庫卡機器人@視覺中國機器人產量連年增長,市場廣闊可為報告稱,2017 年我國工業機器人銷量約為13.6 萬臺,同比2016 年增長了92%。
  • 福田歐曼連續八個月銷量突破10000輛大關
    最新數據顯示:11月福田汽車銷量再登新峰,共計銷售各類車型62195輛,實現中卡、輕卡、重卡、輕客等領域全面突破,其中在重型貨車市場更是創下78.22%的漲幅。在各細分領域全面向上衝刺,1~11月福田汽車已累計銷售62.54萬輛,遠超去年同期48.34萬輛,實現同比增長29.4%,成績斐然,持續點亮商用車行業。市場銷量高速增長中,歐曼重卡表現尤為搶眼。
  • 東風日產2月賣出59,184輛 奇駿突破百萬銷量
    網上車市從日產中國官方獲悉,東風日產在2月份共售出新車59,184輛,同比增長1.8%,創下了2月最佳銷量記錄。東風日產的逆勢上揚,顯示了強大體系力所帶來的穩健發展。奇駿在中國市場保有量突破百萬依靠2月春節的優良表現,東風日產1-2月累計銷量達到159,418輛,同比上漲1.9%。
  • 2020年國產SUV質量排名完整版:僅39款合格,哈弗H6上榜!
    下面讓我們結合2020年國產SUV車型的質量排名完整版,來分別看下各大國產SUV的質量表現吧!官宣!2020年國產SUV質量排名完整版:僅39款合格,哈弗H6上榜!1、2020年國產SUV質量排名完整版1-10名首先是2020年質量排名前十的國產SUV車型,排名前五位的是蔚來ES6、威馬EX5、蔚來ES8、長安UNI-T和領克05,五款國產SUV都是新車型,而它們的百車故障數都未超過85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