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報網訊(記者 解悅)《流浪地球》持續熱映,強勢帶動本土科幻小說暢銷。《流浪地球》原著作者劉慈欣作品全線熱銷,多個版本的《流浪地球》登上排行榜,整個科幻文學板塊也被帶動,由讀客文化出品的本土科幻小說《AI迷航》躍入噹噹小說暢銷榜第17名,銷量猛翻40倍。
《流浪地球》帶動科幻題材大熱
電影《流浪地球》以黑馬姿態殺進今年春節檔,一路高歌猛進登頂第一。2月17日,喜提微博熱搜榜第一,成功登上中國影史票房榜第二名。
《流浪地球》的火爆熱映,全線帶動劉慈欣作品的熱銷,除了《流浪地球》,劉慈欣其他長篇作品、短篇作品也受帶動明顯。不僅是紙質書熱銷,劉慈欣的多部電子書也霸佔了亞馬遜、掌閱各大榜單,僅《三體》電子書在電影上映期間,單日銷量就翻了4倍。噹噹數據顯示,上百萬人在噹噹搜索「流浪地球」「劉慈欣」等關鍵詞,相關圖書訂單同比增長12倍。
隨著電影熱度的進一步發酵,影響已經波及到整個科幻領域。國外引進科幻經典阿西莫夫的《銀河帝國:基地》最近突破百萬冊銷量大關,藉助《流浪地球》的勢頭再度爆火,《銀河帝國:基地》單本、7冊套裝及15冊套裝一起登上噹噹小說排行榜。著名科幻作家阿瑟·克拉克作品《與羅摩相會》、尼爾·蓋曼作品《美國眾神》、經典科幻小說《海底兩萬裡》也紛紛上榜。國內科幻也一併受益,郝景芳、劉洋等作家作品銷量大幅上升。
國產科幻《AI迷航》銷量狂升40倍
《AI迷航》是由讀客文化策劃、上海文藝出版社2018年出版的一部科幻新人新作 。2月17日,在這波科幻熱潮帶動下一躍直飆到噹噹小說暢銷榜,當天銷量狂翻40倍。而在此之前,《AI迷航》銷量在噹噹小說暢銷榜500名開外,排行榜上根本看不見。《流浪地球》影響發酵後《AI迷航》排名開始一步步爬升,挺進暢銷排行榜。讀客文化合伙人程峰表示非常意外:「上周只看到大劉作品霸榜,沒想到電影溢出效應這麼強大,國產科幻新人新作銷量更是超過了眾多名家,前所未有,太瘋狂了!」
小說《AI迷航》在「如果人工智慧失去控制,世界將會怎樣?」這樣一個科幻設定前提之下,為讀者構建了一個機器覺醒、倫理混亂、文明重構的人機共存新世界。《流浪地球》中主人公帶著地球流浪的中國式精神內核,在《AI迷航》中同樣存在。書中的男主角程復經歷艱難險阻,一心想要帶著飛船的人員回歸祖國,血液中流淌著國人對於家國的特殊眷戀之情。
「中國式故事、中國式表達,這是本土科幻作品能夠打動大眾的地方,畢竟國外科幻小說、科幻電影發展了幾十年,我們整體離國外科幻還有很大差距。」上海交通大學科學史與科學文化研究院江曉原教授評價《AI迷航》「可以視為中國青年科幻作家和國際潮流接軌的努力成果之一」。
國產科幻迎來新紀元
據悉,《上海堡壘》《拓星者》等多部國產科幻影視今年將播出,一大波國產科幻小說正在出版路上,僅2月份就有《火星孤兒》《人生算法》《靈語》等眾多新書上市。
自2015年《三體》得雨果獎之後,國產科幻小說數量就一直在增加,預計今年將會井噴。《AI迷航》的責編侯言言表示,「電影作為流行文化,能夠快速在大眾認知中打開一個大的流量入口,《流量地球》的成功對於中國科幻產業的貢獻是巨大的。它為中國科幻電影開創了標杆性先河,未來一定會有越來越多的優秀國產科幻電影出現。這些科幻電影故事的源頭最終還是要回到科幻文學板塊,這一板塊的從業者也會越來越多,整個產業也會走向一個相互帶動的良性循環,國產科幻迎來了新的紀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