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取威虎山》背後:國共東北戰局自此逆轉

2021-01-19 搜狐網
1946年國軍的確拉攏過土匪盟友,但座山雕們的火力或遠非電影中那般強大。
    《智取威虎山》正在全國上映,片中反映了抗戰結束後,全面內戰爆發,中共軍隊與土匪座山雕在白山黑水間的一場殊死搏殺。中共軍隊與東北悍匪在螢屏上廝殺的人仰馬翻,往常內戰影片中共的宿敵,青天白日大鋼盔的國軍卻不見了蹤影。

  影片中,國軍僅僅出現了一名戴著大墨鏡、酷範十足的軍官侯專員,他試圖拉攏座山雕投靠國軍,共同對付中共,頗有坐山觀虎鬥,千裡之外運籌帷幄的謀士形象。

  那麼,當中共軍隊進駐牡丹江地區剿匪時,國民黨軍隊去哪了?其實,《智取威虎山》反映的共軍剿匪,只是抗戰結束後整個東北戰局的冰山一角……

    史實:楊子榮兵不血刃活捉座山雕

  電影《智取威虎山》根據曲波小說《林海雪原》改編而成,而且在《林海雪原》的文學演繹上又塗抹了更絢麗的色彩。史料記載中的楊子榮活捉座山雕,實際上是一場兵不血刃的戰鬥,座山雕匪幫總共只有二十餘名殘匪。楊子榮偽裝成土匪取得了座山雕的信任,最終活捉座山雕。後來,座山雕病死在牡丹江監獄中。

電影《智取威虎山》劇照 

  那歷史上是否真有那位侯專員?在楊子榮與座山雕鬥智鬥勇的1947年初,決定東北戰局轉折的三下江南、四保臨江戰役正如火如荼,國軍集結於近400公裡外的中共南滿根據地附近(今吉林省臨江市一帶),根本無暇與土匪盟友們在北滿(大體在今黑龍江省)一起夾擊共軍。因此,即使有侯專員,恐怕他也只能"坐山觀虎鬥",慫恿土匪給中共"撓撓癢"。

  儘管頂著國民黨濫封的"東北先遣軍"的頭銜,1947年的座山雕已經是強弩之末。倒退半年前,座山雕想必還是相當"風光"的。1946年上半年,當時的中共剿匪形勢並不樂觀,多數地區並沒有徹底消滅土匪,也未擒獲匪首。

  5月,國民黨軍隊佔領四平後直逼松花江,各地土匪頻繁活動,意圖在背後對中共捅刀,國軍極力拉攏土匪,儘管土匪得到的大部分頭銜僅僅寫在白綢子上,連張蔣委員長的委任狀都沒有。然而半年過去,46年底東北剿匪局勢"風光不與四時同":東北四大匪首中的三人謝文東、張雨新、李華堂被中共擒獲,楊子榮活捉座山雕的這次極小規模的戰鬥只是大規模剿匪的尾聲。

  共軍東北剿匪的高潮發生於1946年,當年6月正值國共停戰。國軍在松花江畔裹足不前,共軍才得以在國軍強敵抵達臥榻之際,騰出手"打掃乾淨屋子"。正是乘了6月停戰的"東風",中共得以在北滿基本完成剿匪、土改、鞏固根據地、休養調整等多項重任,為東北全局的勝利打下堅實地基。

 蔣介石視察瀋陽

  因此,46年6月東北停戰在部分學者看來,是決定東北戰局甚至國共內戰的關鍵。白崇禧之子白先勇回憶,其父敗退臺灣後屢次回憶東北停戰,無不哀婉嘆息,認為消滅中共的最好良機轉瞬即逝。他認為蔣介石沒有聽從其父打過松花江的建議,而是在美國調停下選擇東北停戰,停止大規模進攻共軍達6個月之久,以致大事不可為。

  此說法確實反映了部分事實,四平之戰後,東北中共方面已將軟腹部暴露在國軍的槍口下。6月初,中共軍隊疲憊且混亂,北滿的土匪也蠢蠢欲動,揚言與國軍"會師哈爾濱"。東北局甚至準備放棄哈爾濱,在東北打遊擊,林彪也發電文稱力爭和平,準備做暫時的一定限度的讓步。

  戰爭只是在假寐,和平伸了個懶腰便再次睡去。東北大規模停戰長達近半年後重新開打,而攻守之勢瞬間易手。46年底,由於兵力不足,杜聿明採取南攻北守,先南後北的戰略方針,集中兵力企圖首先解決南滿,以達到最終控制東北的目的,但中共經過三個月鏖戰,取得了三下江南、四保臨江的勝利,致使國軍損失兵力6萬餘人。

  此時杜聿明向南京求援,但蔣介石以全國各個戰場都不夠用,無兵可派而婉拒。從此國軍喪失主動進攻能力,轉入防守階段,眼睜睜地看著東北成為中共的獨奏舞臺。中共在47年先後發動夏季、秋季、冬季攻勢,徹底奠定遼瀋戰役前東北的勝局。

  1946年6月,由於中共山東野戰軍向國民黨軍隊發起大規模進攻,鞏固擴大了山東解放區,蔣介石急忙將原準備調往東北的兩個軍調往山東,應付關內戰局。這大大減輕了東北共軍的壓力,東北國軍不見援軍,再無法像四平之戰集中優勢兵力進行決戰。一條松花江隔開了國軍的土匪盟友,讓其眼看著北滿土匪被中共盡數消滅,也將國軍與東北勝局永遠隔開。

  停戰半年後,國軍在一次戰役中損失6萬人,再無力進攻。儘管停戰期間中共壯大了力量,但停戰前國軍的軍事優勢是否真的像想像般大,恐怕要打上一個大大的問號。蔣介石同意東北停戰,恐怕也有兵力不足難以為繼的考慮。

 電視劇《智取威虎山》

  美蘇兩大巨人的陰影也籠罩著蔣介石。抗戰結束後,蔣介石意圖先固關內,再圖東北。然而為限制蘇聯在東北的勢力,利用國民黨軍隊進駐東北保持美蘇在該地區的平衡,美國向蔣介石施壓,蔣不得不將精銳部隊投入到東北戰場,其與蘇聯關係持續惡化。前來調停國共內戰的美國特使馬歇爾,力主國共在1946年6月停戰,一方面他並不希望中國爆發大規模內戰,並擔心一旦國軍跨過松花江"捅了馬蜂窩",勢必嚴重影響蘇聯在東北的特權,進而影響美蘇關係。1946年下半年國共在關內大打出手後,美國甚至採取了對國軍武器禁運一年的懲罰措施。

  對於美國而言,中美關係從屬於美蘇關係,美國希望避免過分激化與蘇聯的矛盾,保持美蘇在東亞地區的平衡,使其能夠將主要精力投入入到歐洲冷戰主戰場中。蔣介石也許是在局面佔優下過度自傲,同時在兵力不足情況下給美國人一個"臺階",同意了東北停戰。

  敗因:美蘇角逐致國軍狼狽不堪

  中共能在東北大規模剿匪成功,得益於46年6月東北停戰,停戰外因為美國調停,內為國軍兵力不足。東北戰局可謂國共內戰一大縮影,軍事實力不足和國際局勢變化也是整個內戰期間國軍失敗的兩大主因。而看似囂張的土匪盟友們,絲毫沒能扭轉國軍的頹勢。

  抗戰結束後,國軍究竟有多少兵力?據中共在內戰爆發前的統計數據,國民黨軍隊共430萬人,中共為120餘萬,國軍數量大大超過中共。但國軍430萬人包括了後勤、後方機關和軍事院校101萬人,特種兵和海空軍共55萬人,非正規部隊74萬人,這230萬人戰鬥力如何有待商榷。此外,國軍每佔領城市和交通要點,都要派兵把守。其基層薄弱,兵力損耗後新兵添補能力差。在上述因素的影響下,國軍機動兵力的優勢恐怕要遠遠小於表面數字的優勢。

國軍將領杜聿明被活捉

  國際局勢尤其是美蘇角逐對於國共內戰影響巨大。在雅爾達協定後,東北命運已不受蔣介石掌控,美國為抗衡蘇聯,讓蔣介石將新一軍、新六軍等王牌軍調往東北接收,國軍精銳部隊如同胡椒麵一樣灑在了大餅之上。且在美國的慫恿下,中蘇關係持續惡化,蘇聯在東北慢慢傾向於中共。當時的中國戰區美軍總司令魏德邁亦認為,國軍並無實力單獨接收東北,美軍應出兵協助。但美國不願捲入中國內戰,不願與蘇聯兵戎相見。蔣介石派到東北的軍隊左支右絀,既不能在東北站穩腳跟,"潑出去的水"又無法撤回關內作戰。國軍五大王牌中的新一軍和新六軍最終葬送在黑土地上,也使關內關外同時陷入盡墨之局。蔣介石在敗退臺灣後,不知暗地裡對美國甩了多少句"娘希匹"。

  反觀中共,東北頭枕蘇聯,北靠朝鮮,可謂坐享地利人和。陳雲可以繞道朝鮮前往南滿指揮,蘇聯控制下的旅大港(今大連旅順)成為中共東北方面連接山東方面的樞紐,亦成為中共的後勤物資供應基地。

  國民黨在內戰的潰敗原因是多方面的,但軍事實力和國際局勢最應當濃墨重彩,其他的一些抽象敗因皆附著於此兩點之上。他們的對手中國共產黨在紀律性、組織性、學習能力、基層能力上比國民黨不知要強多少。當國民黨在大西南慶賀抗戰勝利時,誰又能知道局勢已是"川歌滇舞歡未畢,赤潮已銜半邊日"呢,大勢最初恐怕只能是風起於青萍之末,茫茫然而不覺吧。

  (本文特約撰稿:楊琳)

http://cul.sohu.com/20150107/n407606278.shtml cul.sohu.com true 搜狐文化 周敬啟 http://cul.sohu.com/20150107/n407606278.shtml report 5579 1946年國軍的確拉攏過土匪盟友,但座山雕們的火力或遠非電影中那般強大。  《智取威虎山》正在全國上映,片中反映了抗戰結束後,全面內戰爆發,

");}

相關焦點

  • 《智取威虎山》與《林海雪原》有什麼關係,又有什麼藝術特色?
    這篇小說,主要反映在解放戰爭初期,東北人民解放軍在東北的林海雪原中剿匪的故事。這篇小說寫的很精彩,它有智取奶頭山、活捉欒平、智取威虎山、大戰四方臺等許多精彩故事組成,通過這些故事,有力地謳歌了我剿匪小分隊在203首長少劍波的指揮下英勇戰鬥,從而徹底地消滅了土匪的英雄事跡。
  • 金釗談《東北剿匪記》:我和座山雕不一樣
    舉報 片中激蕩著東北偵察英雄與敵人的鬥智鬥勇
  • 亞美尼亞媒體稱,買翼龍和紅箭12或逆轉戰局
    後悔沒買中國武器,亞美尼亞媒體稱,買翼龍和紅箭12或逆轉戰局。 該媒體指出,如果有高性能無人機配合,那麼亞美尼亞炮兵將會比這次納卡衝突中的表現更加優秀,完全可能扭轉戰局
  • 「中國大媽」、帳篷戲與東北寓言:講述時空碎裂下的中國故事
    中國的「鏽帶」:從《鐵西區》到《平原上的摩西》的東北再現《白日焰火》官方劇照廣場舞大媽、帳篷戲之中,被反覆經驗和訴說的是歷史時間的複雜性,這同樣體現在東北老工業區的文化再現之中。第三位講者劉巖長期專注研究東北問題,著有《歷史·記憶·生產——東北老工業基地文化研究》一書。
  • 以色列逆轉戰局!炸死對手頭號武器專家,兩萬枚火箭彈淪為廢鐵
    以色列在頂住頭號對手連續72小時轟炸後,僅憑一次空襲就逆轉戰局。
  • 第一次國共合作內幕 共產國際與中共有哪些分歧
    國民黨一大的召開標誌著國民黨改組的基本完成和第一次國共合作的正式建立。  國共合作後,中共集中全力投入到國民革命中去,在中國共產黨的大力推動下,從二七慘案後陷入低潮的工人運動逐步走向恢復和發展。1924年7月15日,廣州沙面3000多華工在黨的領導下,進行了一個多月的罷工鬥爭並取得勝利,成為"二七"以來工人運動復興的信號。
  • 東北虎豹國家公園管理局野生動物救護中心掛牌
    東北網7月29日訊(記者 劉嘉)29日,記者從黑龍江省林草局獲悉,7月29日是第十個「全球老虎日」,東北虎豹國家公園管理局與黑龍江省林業和草原局攜手,在中國橫道河子貓科動物飼養繁育中心掛牌成立東北虎豹國家公園管理局野生動物救護中心和黑龍江省野生動物救護繁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