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皆養子望聰明」,蘇東坡為何反主流,希望兒子「愚且魯」?

2021-01-09 四月心田

蘇軾因反對王安石新法,詩文又被別人抓住把柄,被對方構陷入獄。幸有元老重臣營救,加上太皇太后幹預,蘇軾才免得一死,貶謫黃州。

在黃州期間,侍妾朝云為蘇軾生下一個男孩兒。如此心境之下,蘇軾為孩子寫下《洗兒詩》。

人皆養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惟願我兒愚且魯,無災無難到公卿。

這是蘇東坡經歷了很多政治風雨後的肺腑之談。

剛剛經歷一場大磨難,蘇東坡「惟願孩兒愚且魯,無災無難到公卿」,一點不難理解。

「公卿」還是要當的,只是希望「無災無難」而已;「愚且魯」是不要「聰明反被聰明誤」,大智若愚才是內核。不鋒芒畢露,就不會被「木秀於林,風必摧之」一類悲劇選作主角。

蘇軾此願,絕對基於是當時的切身之痛,有感而發。

「人皆養子望聰明」,人心所向,眾望所歸,本身沒什麼不好,道理不言自明。小時候,每當別人誇我們聰明,相信誰都會很高興,心裡美滋滋的。

長大後呢?如果一個三十歲以上的人站在我們面前,我們誇他聰明,恐怕他並不會一味高興了。中國人說話,往往話中有話。成年人被誇聰明,恐怕難免會尋思許多畫外之音。那就是:小聰明。

這個世界上聰明的人很多,但很多聰明人只是有一點「小聰明」而已,缺乏「大智慧」。

那麼,「大智慧」是什麼呢?或許,是通情達理。或許:不偏執,而把人情、事理放在一起,像一局棋那樣,通盤考慮,明白其存在的合理性。哪怕遇到再看不慣的事情,你都不妨想,此事有其必然性,抱怨也沒有用。

有了這種智慧,抱怨自然就少了。這是為人處世的大原則,也是減少憂思和抱怨的心理訓練,同樣是養脾健脾,修養身體的心靈妙藥。

我們是要聰明絕頂,還是要健康長壽呢?當然是都要啦。那麼,不妨更聰明一點,慢慢學會減少憂思和抱怨吧!

這就是鄭板橋說的「難得糊塗」;也是小時候家裡老人經常教我們的那句金玉良言:「寧可傻活,不要氣死。」

「在苦澀人生裡,要懂得放過自己,也許哭著哭著就笑了;

在坎坷人生裡,要懂得取悅自己,也許痛著痛著就好了;

在迷茫世界裡,懂得釋放自己,也許熬著熬著就活明白了。」

放下執著、妄念的小聰明,擁抱更加豁達、開闊的大智慧,人生格局自然大不同。

見山是山,見水是水,見你,是全世界。

相關焦點

  • 蘇軾一首很有趣的詩,人皆養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充滿哲理
    人皆養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惟願孩兒愚且魯,無災無難到公卿。蘇軾的晚年很悲慘被貶到惠州,後來又被貶到儋州,這對於他來說無疑是一種打擊,到達了儋州之後,蘇軾開始痛定思痛,讓自己沉澱下來,回顧自己的一生,他更多的是後悔,認為自己自作聰明,所以才會在開篇的寫到「人皆養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每個人養兒子,那都是希望兒子可以聰明,這樣自己也有面子,可是我卻被聰明給誤了一生,正是由於聰明,反而是害了自己,早知如此,我還不如糊塗一些。
  • 中華好詩詞|人皆養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
    人生的路一程又一程,每個人在徵程中都會遇到許多能夠教會點什麼的人,有了這些人的陪伴,生活才陽光燦爛。讓我們用一顆感恩的心,擁抱世界,感謝所有有助於你的人吧!《遊子吟》唐·孟郊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 寶藏骨文|《沉默年代》——兒子不能放在外面養!(嘿嘿嘿~)
    大家好,好久不見,我是小鯨魚,歡迎來到純愛文的世界,哈哈哈~新鮮出爐的文章喲,快來看哦~寶藏骨文|《沉默年代》——兒子不能放在外面養!(嘿嘿嘿~)沉默年代 by 姑蘇賦簡介:兒子是不能放在外面養的。惟願吾兒愚且魯 by 謝七少爺簡介:人皆養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惟願孩兒愚且魯,無災無難到公卿。短評:警告!:精神病當主角,三觀已餵狗。
  • 這五首古詩詞,教你人生要看淡,得失皆隨緣,順其自然一身輕!
    〔宋〕蘇軾《洗兒》:人皆養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惟願孩兒愚且魯,無災無難到公卿。人都自以為聰明,然聰明終被聰明誤。不僅誤了自己,也誤了孩子。讓孩子順著自己的天性去發展,只要平平安安、快快樂樂過一生,又有何不好?
  • 東坡先生那麼牛,為何世人總是記住東坡肉,而記不住他的詩和詞?
    愛妾朝雲得一子,蘇東坡想自己半生流離,愛子情深,寫到:人皆養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唯願我兒愚且魯,無災無難到公卿。可惜這個兒子只長到三歲,在他去貶謫之地的途中夭折。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 此事古難全。 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3,文人與政治的矛盾和糾結讀書人能用別的方法謀生,最好不要做官,蘇東坡的一生際遇既如此。可個人的命運總是脫離不了他所處的時代,才情橫溢的一個人,不走仕途,出路何在?
  • 出自蘇東坡的22個成語,潤物細無聲,很多成語我們經常用著
    也指朋友間的親密關係出處:唐代韋應物有「寧知風雪夜,復此對床眠」,蘇軾讀後感觸良深,與蘇轍約定「夜雨對床」,希望以後兄弟倆一起退休,重回故鄉,對床而臥,共寢同食,在風雨之夜,吟詩作詞,享受晚年的美好生活,但此願望致死一直未能實現。另外白居易有《雨中招張司業宿》:「能來同宿否,聽雨對床眠。」
  • 南懷瑾:世界上能幹的人,都是自己把自己的生命糟蹋了
    但願生兒愚且魯,無災無難到公卿蘇東坡雖生性樂觀豁達,但面對跌宕的人生際遇仍不免感慨萬千。蘇軾曾在二十歲時便被歐陽修稱讚:"此人可謂善讀書,善用書,他日文章必獨步天下。"如今世人看到的皆是蘇軾詩篇中的壯美與開闊,但卻無人真正能知曉其心中苦悶。世間總有王女不願來世再入帝王家,也有才子滿腹經綸卻一生為才所累。蘇軾作為一代詩詞大家,卻在晚年寫下《洗兒詩》,其中的頸、尾兩聯"但願生兒愚且魯,無災無難到公卿"更是訴說了他內心最隱秘的苦楚,他受過"才"的苦,所以寧願孩子平庸順遂。
  • 寄託於中秋節的古詩詞,蘇東坡寫出了希望,眾人皆可賞月
    反正小編最為喜歡的莫過於蘇東坡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了,因為這一首詩詞小編在中學時期就已經是背得滾瓜爛熟的。而且這一首詩詞,它是真正的在符合小編印象當中古詩的那一種境界,因為這一首古詩是能夠唱出來的。因為在小編的心目當中,古詩在古代不僅僅是像如今文言文念出來的一樣古板,而是擁有著特殊的意境在裡面。
  • 蘇東坡「記睡詩」:顯「樂天派」本色
    林語堂撰《蘇東坡傳》,開篇原序給蘇東坡戴了19頂桂冠,第一頂就說「蘇東坡是個秉性難改的樂天派」,一語中的,蘇東坡當之無愧。讀東坡詩詞,不難發現:「醉東坡」耽酒,「夢東坡」貪睡,無一不顯「樂天派」本色。  東坡現存記睡詩,《春夜》知者較多:「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陰。歌管樓臺聲細細,鞦韆院落夜沉沉。」
  • 周易預測學兩個「兒子」六爻是親子梅花易數是養子
    六爻預測是大宗之法,是「親兒子」,梅花易數預測是宋代才發明的,邵康節先生依據《周易》的象數易理,發明了體用,互變生克制化卜筮的《梅花易數》,可以說是《周易》的左膀右臂「養子。」就實際預測而言,到底是「親子」效力大還是「養子」效力大,這與六爻預測與梅花易數預測的區別和聯繫有關,應該各具千秋。
  • 樂天派蘇東坡的養成
    網圖,侵刪林語堂先生說「一提到蘇東坡,在中國總會引起人親切敬佩的微笑」。他沒有中國老式文人的古板、僵化,相反地,恰有今人所喜歡的詼諧幽默之感,讓人覺得輕鬆自在、有趣又有才情。有「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的常人之樂,也有「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的豪爽;有「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的深情,更有「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的空靈。
  • 蘇東坡的執筆姿勢,為什麼在宋代飽受批評?
    其中, 「筆臥」一詞,點明了蘇東坡「斜勢」執筆,筆桿傾斜於紙面的特點。二 宋代主流執筆法宋代的主流執筆法,與今天已經非常相似,但與蘇東坡的單鉤斜勢執筆法有很大差異!蘇東坡的執筆法,由於與當時的主流執筆法不同,因而受到了許多批評(「今俗子喜譏評東坡),說「東坡用筆不合古法」。
  • 羅馬帝國最壞的女人,把兒子培養成千古暴君,她最終也被兒子殺害
    在羅馬帝國的歷史上,有這麼一個女人,她雖然貴為皇后,但她性格殘忍、惡毒、淫蕩,幾乎所有壞事都做盡了,更重要的是她居然把自己這種壞到極點的性格傳給兒子,親手把兒子培養成千古暴君。小編用到千古暴君來形成這個女人的兒子,可見她兒子荒淫殘暴的程度簡直令人髮指。
  • 蘇東坡臨死前給兒子留了一首詩,首尾相同,讀懂這幾句的堪稱高手
    林語堂先生在《蘇東坡傳》中寫道:「一提到蘇東坡,中國人總是親切而溫暖地會心一笑。」這大概就是對蘇東坡最好的詮釋。蘇東坡一生屢遭貶謫,幾十年都在被放逐的路上。可他卻依舊泰然處之。這份豁達和修養,讓我們這些後來人,不由得一贊三嘆。
  • 猶太人為何特別聰明
    猶太人在大流散之後處境悲慘;喪失故國、散居各地的猶太人,無論最初在羅馬帝國境內,還是後來在西方基督教世界和東方伊斯蘭世界,皆屬於「少數民族」,那些拒絕改宗的猶太人,長期被排斥在主流社會之外。猶太人不僅文化上受歧視,法律上也被剝奪了許多權利,屢遭迫害、驅逐、甚至屠殺。
  • 蠢不是愚,愚比蠢好
    人的智力在迅速提高,反應慢點,就會被時代淘汰。人變的越來越「懶於思考」,藉助於人工智慧設備,快樂生活,努力工作,手機、電腦等等,刺激我們越來越上癮,碎片化的思維,傻瓜式操作盛行。生物進化基本原理是「用進廢退」,人動手能力增強,越進,能力就會強化化,隨著人的思考不斷減弱,人的心智在也不斷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