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相互靠近的導體,中間夾一層不導電的絕緣介質,這就構成了電容器。當電容器的兩個極板之間加上電壓時,電容器就會儲存電荷。
電容器的電容量在數值上等於一個導電極板上的電荷量與兩個極板之間的電壓之比。電容器的電容量的基本單位是法拉(F)。在電路圖中通常用字母C表示電容元件。
電容器的種類
按照電容量是否可變,可將電容器分為規定電容器和可變電容器(包括半可變電容器)
1、固定電容器:常用的介質有雲母、陶瓷、金屬氧化膜、紙介質、鋁電解質等。
2、可變電容器:電容量在一定範圍內可調節的電容囂,常用電介質有薄膜介質、雲母等。
3、半可變電容器:又稱為微調電容,在電路中常被用作補償電容。容量一般都只有幾皮法到幾十皮法。常用的電介質有瓷介質、有機薄膜等。
各種電子電路中有哪些電容應用
電容器在調諧、旁路、耦合、濾波等電路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具體來看:
1、高頻旁路:陶瓷、雲母、玻璃膜、滌綸、玻璃釉電容器。
2、低頻旁路:紙介、陶瓷電容器、鋁電解、滌綸電容器。
3、濾波:鋁電解電容器、液體鉭電容器、紙介、複合紙介電容器。
4、調諧:陶瓷、雲母、玻璃膜、聚苯乙烯電容器。
5、耦合:紙介、陶瓷電容器、鋁電解、滌綸電容器、固體鉭電容器。
電容器的充電和放電過程有何不同?
由於電容是電容器的固有特性,只與兩極E-L6207D板亞對面積、板間距離以及板間的介質有關,與電容器是否帶電、帶電多少則無關。任何兩個導體之間都存在有電容。電容器有耐壓值,當加在電容器兩極板間的電壓大於它的額定電壓時,電容器就將被擊穿。
1、電容在充電過程中,電容器主要是儲存了電能(電荷),也就是儲存能量;在放電過程中,由於電容器對正、負電荷進行中和,就會放出了能量。電容器的充電過程中,隨著電容器兩極板上所帶的電荷量的增加,電容器兩端電壓會逐漸增大,充電電流逐漸減小,當充電結束時,電流為零,電容器兩端電壓等於電源電壓。
2、電容器的放電過程中,隨著電容器極板上電量的減少,電容器兩端電壓逐漸減小,直到放電電流也逐漸減小為零,此時放電過程結束。
小結
隨著電子信息技術的日新月異,數碼電子產品的更新換代速度越來越快,以平板電視(LCD和PDP)、筆記本電腦、數位相機等產品為主的消費類電子產品產銷量持續增長,電容器產業也會因此進一步得到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