鋰離子電容器與鋰離子電池、超級電容器有什麼區別?工作原理詳細概述

2021-01-14 內蒙古石墨烯新材料創新中心

鋰離子電容器作為一種新型的儲能器件,具有功率密度高、電容量高和循環壽命比較長的優點,有望在新能源汽車、太陽能、風能等領域得到廣泛的應用。其工作原理與鋰離子電池、超級電容器有所不同。

固定布局                                                        
工具條上設置固定寬高
背景可以設置被包含
可以完美對齊背景圖和文字
以及製作自己的模板

鋰離子電池是繼鎘鎳、氫鎳電池後發展最快的二次電池。鋰離子電池的正負極活性物質均為能夠可逆地嵌入-脫出鋰的化合物,其中至少有一種電極材料在組裝前處於嵌鋰狀態,如過渡金屬氧化物LiCoO2、LiNiO2及LiMn2O4等作為正極,選用各種碳材料、金屬氧化物或合金等作為負極材料。


鋰離子電池的工作原理如圖1所示,以石墨為負極、LiCoO2為正極。充電時,鋰離子從正極材料中脫出,在電化學勢梯度的驅使下經過電解液向負極遷移,電荷平衡要求等量的電子在外電路下從正極流向負極,到達負極後得到電子的鋰離子再嵌入到負極材料晶格中;放電時則以相反過程進行,即鋰離子離開負極晶格,嵌入正極重新形成LiCoO2。

充放電過程反應式為:

鋰離子電池的工作原理除了「氧化-還原」以外,還基於電化學嵌入-脫出反應,即鋰離子電池在充放電過程中,鋰以離子形式(Li+)作為能量交換的載體,通過電解液,利用鋰離子的嵌入和脫出,在正負極之間搖擺,達到能量交換的目的。與其他電池相比,鋰離子電池具有能量密度高、平均輸出電壓高、充電效率高、自放電效率低、安全性能好、循環和使用壽命長等優點。

超級電容器一般主要由電極、電解液、集電體和隔膜等組成,其工作原理如圖2所示。

充電時,電子通過外電源從正極傳到負極,使正極和負極分別帶正電和負電,同時電解質溶液本體中的正負離子分離並移動到電極表面與電極表面的電荷層對峙,形成雙電層;放電時,電子通過負載由負極流到正極,正負離子則從電極表面釋放並返回電解質溶液本體,同時雙電層消失。由此可見雙電層電容器利用電極和電解質界面的雙電層來存儲電荷,充放電過程始終是物理過程,不發生電化學反應,故其具有性能穩定、充放電時間短、循環壽命長、功率密度大、高低溫性能良好等優點。

固定布局                                                        
工具條上設置固定寬高
背景可以設置被包含
可以完美對齊背景圖和文字
以及製作自己的模板

富士重工的Hiromoto T等提出了鋰離子電容器的工作原理,如圖3所示。

正極材料是具有雙電層儲能的活性炭材料,負極材料是具有鋰離子脫嵌功能的插層炭類材料,電解液為鋰鹽電解液。電池在充電時,鋰離子脫離正極材料的表面,經過電解液和隔膜後插入到負極材料的晶格中;放電時,鋰離子從負極材料的晶格中脫出,經過電解液返回到正極材料的表面,與正極的電荷形成雙電層。嵌鋰後的負極電位低,具有使用電壓高、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介於鋰離子電池和超級電容器之間的特點。

鋰離子電容器相比鋰離子電池和超級電容器所具有的優勢

容量、電壓、自放電的比較

鋰離子電容器的能量密度小於鋰離子電池,但輸出密度高;單體體積的能量密度為10~15Wh/L,較雙電層電容器的2~8Wh/L的容量大得多,是後者的二倍。

在電壓方面,鋰離子電容器的最高電壓可達到4V,與鋰離子電池相近,而比雙電層電容器高出許多,同時在自放電方面比二者都小。

安全性

鋰離子電池的正極由於採用鋰氧化物,不但含有大量的鋰可形成鋰枝晶而刺穿隔膜,也含有氧這種重要的起火元素。電池一旦短路就可發展為整體的熱分解,與電解液反應可引起燃燒。而鋰離子電容器的正極是活性碳,即使內部短路會與負極發生反應,但不會與電解液反應,理論上,會比鋰電池安全得多。

壽命長

鋰離子電池為了實現長壽命,對其充電和放電深度有一定的範圍限制,這樣就減少了實質上可以利用的容量,雙電層電容器的充放電原理則是單純以吸附或脫卻電解液中的離子而具有長壽命的,僅憑這一點很難延長實際壽命。但鋰離子電容器即使降低正極電位,單元自身的電壓也不會大幅下降,因此可確保容量。

耐高溫

在高溫條件下,電解液、正極容易發生氧化分解,為此,在高溫條件下可能需要降低正極的電位,但在電位降低的情況下,雙電層電容器整體電壓下降,無法確保容量。而鋰離子電池則無法降壓,容易產生安全問題。唯有鋰離子電容器可以在正極電位遠離氧化分解區域的位置使用,因而高溫性能出色。

鋰離子電容器產業上遊主要包括:正負極原材料、電解液、隔膜、穿孔集流體以及單質金屬鋰極等;中遊主要包括各種形狀和不同規格的鋰離子電容器單體,及鋰離子電容器單體系統集成的模塊;下遊主要是終端市場的應用需求,目前日本市場初步開啟,隨後將會在國際市場上輻射開,如:風力發電、LED路燈照明、太陽能發電以及混合電動汽車等。

圖4 中國中車與美國Maxwell合作開發的鋰離子電容器

目前這些產業主要由國外公司控制,例如日本可樂麗和日本ACT公司分別掌握了活性炭和納米門炭技術;日本嘉娜寶公司、日本吳羽化學、日本ATEC公司等掌握著聚並苯、硬炭等負極材料的技術;美國FERRO、德國HONEYWELL等在電解液方面佔據主導地位;隔膜由日本NKK壟斷,多孔集流體由日本3家金屬株式會社壟斷。國內目前僅有少數幾家公司正在開發鋰離子電容器正極活性炭和負極硬炭材料。

原文標題:鋰離子電容器與鋰離子電池、超級電容器

文章出處:【微信公眾號:鋰電聯盟會長、蒙京研究院】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鋰離子電容器:一種有效的EDLC更換
    鋰離子電容器是混合電容,顯示了EDLC和鋰離子二次電池(LIB)的最佳特性。雙電層電容器首先在日本20世紀70年代創建的,並開始出現在20世紀90年代各種家電。自2000年代,它們已被用於在行動電話和數位相機。雙電層電容器通常用於防止突發性瞬時下降或電力中斷。他們可以在瞬間輸出大量的功率,而一個電池不能。它們經常被用作後備電源在伺服器和存儲設備的集成電路,處理器,存儲器等等。
  • 雜交水稻解決了吃飯,超級電容器和電池雜交呢?
    如果把電池比作一個馬拉松選手,在長距離內提供穩定的放電。超級電容器就是一個短跑運動員,迅速釋放大量能量。 快速放電並不是超級電容器的唯一優勢,它還可以快速充電。因此它們能夠吸收更多車輛減速時產生的電力,在制動能量回收系統中特別有用。
  • 超級電容器概述
    有學者提出: 普通電池具有很大的比容量,將超級電容器與普通電池結合起來使用,充分發揮兩者的優點,揚其長避其短,是未來儲能器件的發展方向之一。 一、超級電容器的概述 1.1 超級電容器的基本概念 超級電容器是一類類似於蓄電池而又有一定程度差別的儲能裝置。它是一種介於普通電池和普通電容器之間的電化學元件,能量的儲存主要是通過極化電解質。
  • 電池:進化千年的超級電容器
    原標題:電池:進化千年的超級電容器   巴格達古電池、琥珀靜電、萊頓瓶、伏特電堆……從波斯文物開啟的跨越千年的電池史,是一部趣味科學史。
  • 我國科學家製備出高比能柔性固態鋰離子電容器製備技術
    此外,這些特殊工藝還無法與當前商業化電池/超級電容器的生產過程相兼容,較難實現規模化製備。基於合成的正、負極材料和聚合物凝膠電解質,製備出具有鋁塑殼封裝(Pouch-cell)的鋰離子電容器。基於正、負電極材料的能量密度達到170 Wh/kg,且具有較好的循環穩定性。
  • 如何鑑別超級電容器
    在市場上,超級電容器的概念很混亂,因此有必要掌握鑑別各類超級電容器的基本能力。 首先,要清楚什麼是超級電容器。既然稱之為 「電容器」,就應該是物理過程存儲電荷,而不是依靠電化學過程存儲電荷。在這個基本概念下,純雙電層原理的超級電容器是真正的 電容器;電化學電容器是否可以稱為電容器則需要分析。
  • 淺談超級電容器的原理、優點和應用領域
    超級電容器,也稱電化學電容器,是介於傳統電容器和充電電池之間的一種新型儲能裝置,其結構和電池的結構類似,主要包括雙電極、電解質、集流體和隔離物四個部分,具有功率密度高、循環壽命長、低溫性能好、安全、可靠和環境友好等優點。但由於電介質耐壓低,存在漏電流,儲存能量和保持時間受到限制。
  • 我國科學家提升鋰離子電容器性能
    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態物理國家研究中心先進材料與結構分析實驗室A05組基於此前發展出的超彈性碳氣凝膠製備方法(Small, 15 (13): 1804779, 2019),合成一種自支撐還原氧化石墨烯卷;將石墨烯卷網絡與硫複合,構建出具有高容量和長循環鋰硫電池
  • 超級電容器:基本原理、分類及電性能
    儲能聯盟將分兩期與大家分享超級電容器的相關情況,本文為您詳細介紹超級電容器的基本原理及分類以及超級電容器電化學性能。超級電容器的基本原理及分類本小節主要對超級電容器的電化學機理進行介紹,在超級電容器中能量主要存儲與電極與電解質界面中,這種儲能方式儲能機理與使用的電極材料有很大關係,當一種超級電容器的兩個電極使用了不同種類的材料,在這種情況下,對產品儲能機理進行綜合分析將不能全面理解超級電容器工作原理,基於此,本節將首先對超級電容器的工作原理進行簡單介紹
  • 就備份應用而言,超級電容器可能是優於電池的選擇
    或 2.75V •在疊置應用中,必須補償漏電流之差 •在高充電電壓和高溫時,壽命迅速縮短較早一代的兩節超級電容器充電器設計是為用於從 3.3V、3xAA 或鋰離子 / 聚合物電池以低電流充電。任何可高效地滿足上述小到中電流超級電容器充電器 IC 設計限制的解決方案都會包括一個面向兩節串聯超級電容器和基於充電泵的充電器以及自動容量平衡和電壓箝位。凌力爾特已經為這類應用開發出了一個簡單但尖端的單片超級電容器充電器 IC,該 IC 不需要電感器,也不需要平衡電阻器,提供了反向隔離,並有多種工作模式,而且靜態電流還很低。
  • 電池超級電容器混合動力正在興起
    ,這些超級電容器正在迅速替代用於存儲能量的電池。 根據市場分析師IDTechEx的說法,義大利的能量收集設計需要「島狀」超級電容器來應對預期的電湧。這種離網模式的另一個原因是,諸如海浪和潮流計劃之類的能量收集技術必須在偏遠地區連續且可靠地運行。 超級電容器不僅可以捕獲比傳統電池更多的能量浪湧,而且還可以減少電力消耗。
  • 未來幾年車用超級電容器技術發展趨勢
    超級電容器具有高比功率、長循環壽命、充電時間短和使用溫度範圍寬等一系列優勢,作為電動汽車的一種較理想的輔助或主動力源已得到了認可,並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得到了應用。超級電容器通過與鋰離子電池或燃料電池的混合使用,既可滿足電動汽車啟動、加速和爬坡時的高功率要求,又可延長蓄電池循環使用壽命,實現了電動車動力電池系統性能的優化。
  • 金屬鋰電池和鋰離子電池有什麼區別?
    摘要:金屬鋰電池和鋰離子電池都是都是鋰電池的一種,那麼金屬鋰電池和鋰離子電池有什麼區別?下文將為你詳細講述它們兩者之間的區別。
  • "鹽包水」電解液:2.8 V寬電壓窗口超穩定水系鋰離子電容器
    鋰離子電容器兼顧了鋰離子電池高能量密度和超級電容器高功率密度的特點。
  • 基於鋰離子電池和雙層式電容器結合開發來解決成本以及可靠性...
    基於鋰離子電池和雙層式電容器(UltraCaps)(也就是我們俗稱的超級電容)結合開發而成。這個混合系統通過一個創新的拓撲結構,結合了較低阻抗EDLC和「較高」阻抗電池,以期獲得最合適的系統解決方案。 這個拓撲使用超快速電源MOS開關,進行全數字式控制,可實現接近於任意形式的適應性匹配。通過這個系統,能夠將鋰離子電池的使用壽命增加一倍。
  • 超級電容器電化學分析解決方案
    超級電容器電化學分析解決方案超級電容器是20世紀七八十年代發展起來的一類介於傳統電容器與電池之間的新型儲能器件。目前研究開發的化學儲能體系主要包括:鹼錳電池、鋅銀電池、鉛酸電池、鎳鎘電池、鎳氫電池、鋰離子電池等。
  • MIT研發新型離子液體提高超級電容器性能 或讓超級電容器取代電池
    蓋世汽車訊 據外媒報導,超級電容器是一種能夠存儲和釋放能量的電子設備,擁有一層電解質 - 一種可以是固體、液體或介於固體與液體之間的導電材料。現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與幾家機構合作,研發出一種新型液體,可能可以提高此類設備的效率和穩定性,同時降低易燃性。
  • 聚合物鋰離子電池概述
    根據鋰離子電池所用電解質材料的不同,鋰離子電池分為液態鋰離子電池(Liquified Lithium-Ion Battery聚合物鋰離子電池所用的正負極材料與液態鋰離子都是相同的,正極材料分為鈷酸鋰、錳酸鋰、三元材料和磷酸鐵鋰材料,負極為石墨,電池工作原理也基本一致。它們的主要區別在於電解質的不同, 液態鋰離子電池使用液體電解質, 聚合物鋰離子電池則以固體聚合物電解質來代替, 這種聚合物可以是「幹態」的,也可以是「膠態」的,目前大部分採用聚合物膠體電解質。
  • 超級電容器儲能系統面臨機遇與挑戰
    Ghani說,人們如果想理解儲能系統將如何工作,那麼就需要了解超級電容器的儲能系統(一種經過測試和應用的儲能系統)。Kilowatt Labs公司現在已經有多個儲能系統投入運行,並且通過其全球分銷商網絡出售了1.5兆瓦時的儲能設備。
  • 超級電容器的主要應用領域
    通常超級電容器與鋰離子電池配合使用,二者完美結合形成了性能穩定、節能環保的動力汽車電源,可用於混合動力汽車及純電動汽車。鋰離子電池解決的是汽車充電儲能和為汽車提供持久動力的問題,超級電容器的使命則是為汽車啟動、加速時提供大功率輔助動力,在汽車制動或怠速運行時收集並儲存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