鋰離子電容器:一種有效的EDLC更換

2020-11-22 電子產品世界

個公認的能源解決方案,傳統的雙電層電容器(EDLC)具有與自放電特性,能量密度,可靠性,壽命和散熱設計許多著名的弊端。太陽誘電鋰離子電容器克服這些問題,並且是一個有效的替代品的EDLC。鋰離子電容器是混合電容,顯示了EDLC和鋰離子二次電池(LIB)的最佳特性。雙電層電容器首先在日本20世紀70年代創建的,並開始出現在20世紀90年代各種家電。自2000年代,它們已被用於在行動電話和數位相機。雙電層電容器通常用於防止突發性瞬時下降或電力中斷。他們可以在瞬間輸出大量的功率,而一個電池不能。它們經常被用作後備電源在伺服器和存儲設備的集成電路,處理器,存儲器等等。同時的EDLC旨在是備用電源,常規的EDLC患有這種現象被稱為自放電,其中該電容器會逐漸失去它的電荷隨著時間的推移。自放電可以在暴露於高溫環境中發生得更快。極低的自放電鋰離子電容器,即使在高熱量環境下,保證了持久的費用。此外,鋰離子電容器具有熱失控的危險。沒有額外的熱設計的考慮,有一個鋰離子電容器進行設計時空間或組件是必要的。使用鋰離子電容器的穩步增長。他們越來越多地依賴於作為補充電源製造和醫療設備,甚至瞬間電壓降可能是至關重要的。它們用來補償不平衡電壓等級的太陽能電池板,甚至在小型設備的主要動力源。最顯著,鋰離子電容器正在成為在伺服器和其他設備電源中斷一個優選的備份解決方案。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808/387125.htm

原理與鋰離子電容器的特點相比,雙電層電容器

鋰離子電容器是使用碳系材料作為能與鋰摻雜在負極混合電容器。正如在常規的EDLC,他們使用的活性炭用於正極。

圖1:鋰離子電容器construction.Metallic鋰,電連接到負電極,形成在同一時間作為電解液的浸入局部電池。然後,鋰離子的摻雜開始於在負極的碳基材料。一旦摻雜完成後,鋰離子電容器的初始電壓降低到小於或等於3V作為負電極的電勢幾乎匹配鋰。因此,相對於充電/放電的常規的EDLC的電勢,一個較高的電壓,可以通過使用鋰離子電容器未經高電位在正電極,這導致在鋰離子電容器改進的可靠性得到。

圖2:EDLC VS鋰離子自放電特性。

自放電特性

鋰離子電容器中的一個主要特徵是其優良'的自放電特性「,由預嵌入鋰的啟用到負電極以穩定負電極的電位。圖3顯示了圓筒式40法拉鋰離子電容器充電24小時,在3.8V時在25℃和一個溫度那些對稱型雙電層電容器,其電容是類似於鋰離子電容器的自放電特性。正如圖2所示,對稱型EDLC具有大的自放電。一個月25℃下後,其電壓下降到80%的初始電壓。與此相反,在鋰離子電容器示出好得多的自放電。它可保持在3.7 V,即使100天電壓後25攝氏度的溫度下。

圖3:類似40法拉鋰離子電池和超級電容器裝置自放電。

浮充電特性

一個圓柱型的浮動充電特性(連續充電)鋰離子電容器和對稱的EDLC其電容是70℃的溫度下幾乎類似的鋰離子電容器示於圖4中的一個的鋰離子電容器的特性是即使以高電壓充電的3.8伏,電容器可以降低在正電極的潛力低於常規對稱的EDLC,其阻止了它們浮動充電的惡化,使它們高度可靠的。

圖4:浮法類似的鋰離子電池和超級電容器裝置的充電特性在70℃。此外,在充電3.5V,一個圓柱型鋰離子電容器85℃的高溫下的浮動充電特性(連續充電)示出了具有約80%的保持甚至5,000個小時後,將初始電壓的良好的結果。


相關焦點

  • 鋰離子電容器與鋰離子電池、超級電容器有什麼區別?工作原理詳細概述
    鋰離子電容器作為一種新型的儲能器件,具有功率密度高、電容量高和循環壽命比較長的優點,有望在新能源汽車、太陽能、風能等領域得到廣泛的應用。
  • 雙電層電容器(EDLC)用電池平衡IC
    不僅是以往的鉛電池,鋰離子電池和大容量電容器也在朝電子化方向發展,相關應用技術的研究也越來越活躍。蓄電裝置根據其種類,在性質上各自具有不同的優缺點,一般區別使用於能夠發揮其各自特點的用途中。例如,提到蓄電裝置,首先想到的應該是鋰離子電池。鋰離子電池在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及筆記本電腦相關的產品中應用廣泛。
  • 我國科學家提升鋰離子電容器性能
    石墨烯卷是一種良好的自支撐電極框架,這種自支撐結構可通過省去非電化學活性元件(包括電流收集體、導電劑和粘合劑)以提高儲能器件的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此外,石墨烯卷作為骨架材料,與MnO納米顆粒通過Mn-O-C化學鍵緊密結合,在構建多種結構單元搭建多級微結構的同時,能夠有效保證金屬氧化物在嵌/脫鋰過程中結構和界面的穩定性,電極在1000次循環後,仍能夠維持原有的多級結構。
  • 我國科學家製備出高比能柔性固態鋰離子電容器製備技術
    材料合成與器件設計示意圖、製備的鋁塑鋰離子電容器及其原位柔性測試>近日,中國科學院電工研究所研究員馬衍偉研究團隊在高性能柔性儲能器件製備技術研究中取得進展,通過從材料到器件的協同創新設計,開發出高比能柔性固態鋰離子電容器的規模化製備技術
  • 進展 | 三維互聯石墨烯卷骨架增強反應動力學的鋰離子電容器研究
    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態物理國家研究中心先進材料與結構分析實驗室A05組近年來基於發展出的一種超彈性碳氣凝膠的製備方法(Small, 15 (13): 1804779, 2019),合成出了一種自支撐還原氧化石墨烯卷,並將石墨烯卷網絡與硫複合構建出了具有高容量和長循環鋰硫電池(Chinese Physics B
  • 進展|三維互聯石墨烯卷骨架增強反應動力學的鋰離子電容器研究
    同時石墨烯卷也是一種良好的自支撐電極框架,這種自支撐結構可以通過省去非電化學活性元件(包括電流收集體、導電劑和粘合劑)來提高儲能器件的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因此,利用石墨烯卷作為導電骨架原位負載過渡金屬氧化物納米顆粒,不僅能夠避免納米顆粒因團聚而導致的活性物質利用受限的問題,也為解決金屬氧化物負極材料體系廣泛存在的電子傳輸能力差以及因體積效應而導致的結構和界面穩定性欠佳等問題提供了有效可行的解決方案。
  • 進展|三維互聯石墨烯卷骨架增強反應動力學的鋰離子電容器研究
    同時石墨烯卷也是一種良好的自支撐電極框架,這種自支撐結構可以通過省去非電化學活性元件(包括電流收集體、導電劑和粘合劑)來提高儲能器件的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因此,利用石墨烯卷作為導電骨架原位負載過渡金屬氧化物納米顆粒,不僅能夠避免納米顆粒因團聚而導致的活性物質利用受限的問題,也為解決金屬氧化物負極材料體系廣泛存在的電子傳輸能力差以及因體積效應而導致的結構和界面穩定性欠佳等問題提供了有效可行的解決方案。
  • 復旦大學提出一種新型鋰離子電池體系
    近日,復旦大學化學系、新能源研究院夏永姚教授課題組首次提出一種新型的鋰離子(鈉離子)電池體系,該體系正極採用一種含有碘離子、鋰離子/鈉離子的水溶液,負極採用一種固態有機聚合物,電解質採用硝酸鋰或硫酸鋰的水溶液,聚合物離子交換膜作為隔膜將液態正極和固態負極分隔開。
  • 三維互聯石墨烯卷骨架增強反應動力學的鋰離子電容器研究獲進展
    研究人員通過將離子與石墨烯片層進行靜電吸附,並結合冰晶模板法和冷凍乾燥技術,設計並製備出一種在三維互連石墨烯卷導電網絡上原位生長MnO納米顆粒的超高倍率自支撐儲鋰負極;通過調控氧化石墨烯濃度,實現了產物中石墨烯由一維卷狀向二維片層狀的轉變(圖1)。通過結合電化學測試和結構表徵,系統研究了不同微結構與儲鋰反應動力學之間的關係。
  • 超大容量電容器(EDLC)介紹
    超大容量電容器是近年來開始被廣泛關注的新型電子元器件。它不同於傳統的電解電容器,它只有一個固體電極板,它是利用了液體電解液與固體電極相界面上形成的雙電層來存儲電荷。
  • 深圳先進院研發出基於預合金化鋁負極的高性能鋰離子雜化電容器
    近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集成所功能薄膜材料研究中心唐永炳研究員及其研究團隊提出一種通過同步預合金化與構築人造固態電解質界面(SEI)膜的策略,顯著改善了高容量鋁金屬負極的穩定性,並成功用於高性能鋰離子雜化電容器。
  • "鹽包水」電解液:2.8 V寬電壓窗口超穩定水系鋰離子電容器
    鋰離子電容器兼顧了鋰離子電池高能量密度和超級電容器高功率密度的特點。
  • 中國電容器上市公司匯總分析(電容器的概況)
    電容器,通常簡稱其容納電荷的本領為電容,用字母C表示。   定義1:電容器,顧名思義,是『裝電的容器』,是一種容納電荷的器件。英文名稱:capacitor。   2、產業鏈   電容器是一種能夠儲藏電荷的元件,也是最常用的電子元件之一。在直流電路中,電容器是相當於斷路的。組成電容器的主要原材料有:鉭粉、鉭絲、二氧噻吩、鉭外殼、瓷粉、瓷料、內電極漿料、端電極漿料等。
  • 電池超級電容器混合動力正在興起
    ,這些超級電容器正在迅速替代用於存儲能量的電池。 義大利KiteNRG公司正在開發一種容量高達500 kW的AWE系統。該公司斷言:「對流層中的高空風代表一種尚未開發的能源,它比世界目前的能源需求還要大。」 根據市場分析師IDTechEx的說法,義大利的能量收集設計需要「島狀」超級電容器來應對預期的電湧。這種離網模式的另一個原因是,諸如海浪和潮流計劃之類的能量收集技術必須在偏遠地區連續且可靠地運行。
  • 市場分析顯示:超級電容器應用場景增多
    蓋世汽車訊 據外媒報導,目前,超級電容器的應用場景越來越多,正在迅速取代電池用於儲能。 義大利公司KiteNRG正在開發一種容量高達500千瓦的AWE系統。該公司稱:「對流層中的高空風作為一種未開發能源,足以滿足當前全球能源需求。」 英國市場分析公司IDTechEx認為,為了應對預期中的電力激增趨勢,義大利的能源收集設計需要採用「島式配置」超級電容器。
  • 超級電容器儲能系統面臨機遇與挑戰
    Ghani說,人們如果想理解儲能系統將如何工作,那麼就需要了解超級電容器的儲能系統(一種經過測試和應用的儲能系統)。Kilowatt Labs公司現在已經有多個儲能系統投入運行,並且通過其全球分銷商網絡出售了1.5兆瓦時的儲能設備。
  • KNSCHA超級電容(EDLC)技術指南
    雙電層電容器(EDLC)有時也稱為電雙層電容器,或超級電容器,是擁有高能量密度的電化學電容器,比傳統的電解電容容量高上數百倍至千倍不等的元件
  • 未來幾年車用超級電容器技術發展趨勢
    超級電容器具有高比功率、長循環壽命、充電時間短和使用溫度範圍寬等一系列優勢,作為電動汽車的一種較理想的輔助或主動力源已得到了認可,並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得到了應用。超級電容器通過與鋰離子電池或燃料電池的混合使用,既可滿足電動汽車啟動、加速和爬坡時的高功率要求,又可延長蓄電池循環使用壽命,實現了電動車動力電池系統性能的優化。
  • 石墨烯超級電容器:介紹和新聞
    石墨烯超級電容器石墨烯是一種由純碳構成的薄層,緊密地包裹在一起,形成六角形蜂窩晶格。它被廣泛認為是一種「神奇的材料」,因為它具有豐富的驚人特性:它是人類已知的最薄的化合物,只有一個原子那麼厚,也是最著名的導體。
  • 雜交水稻解決了吃飯,超級電容器和電池雜交呢?
    工程師們一直在嘗試,將超級電容器和電池的最大優勢結合起來,製造出一種速度和耐力兼備的存儲設備,並且已經取得了一些成果。電動汽車使用的鋰離子電池的功率密度僅為每公斤0.1千瓦。但由於化學物質可以容納大量的能量,所以電池雖然功率密度低,卻能量密度高(單位重量所能容納的能量)。一塊鋰離子電池每公斤可以儲存200-300瓦時(wh/kg)。而超級電容器一般能達到近10wh/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