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圳先進院研發出基於陰離子雜化策略的新型電池
深圳先進院研發出基於陰離子雜化策略的新型電池 2019-04-19 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 【字體中 小】 語音播報 近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集成所功能薄膜材料研究中心研究員唐永炳
-
深圳先進院等研發出新型柔性鐵電場效應電晶體
近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醫工所納米調控與生物力學研究中心在柔性鐵電場效應電晶體領域取得新進展,相關成果以Highly robust flexible ferroelectric field effect transistors operable at high temperature with low-power consumption
-
科學家研發出基於陰離子雜化策略的新型電池
近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集成所功能薄膜材料研究中心研究員唐永炳(第一單位通訊)聯合香港城市大學教授李振聲(共同通訊)成功研發出了一種基於陰離子雜化策略新型電池
-
科學家研發高性能環保超級電容器 商用化或加速(股)
來源:金融界網站據外媒報導,俄羅斯斯科爾科沃科技學院、芬蘭阿爾託大學與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合作,設計了一款高性能、環保、可伸縮的超級電容器,有望用於可穿戴電子產品。超級電容器的功率密度高、充放電速率高、循環壽命長且具有成本效益,是一種前景很好的電源,適用於移動和可穿戴電子設備、電動汽車等產品。 科學家們成功改進了超級電容器原型的體積電容性能、高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斯科爾科沃科技學院教授Albert Nasibulin表示:「我們打造了一個超級電容器原型,經過1000次的拉伸循環後,拉伸率小於50%時,性能沒有發生改變。
-
深圳先進院高性能鉀離子電池負極材料研究取得進展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導讀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材料所(籌)光子信息與能源材料研究中心在新型高性能鉀離子電池的負極材料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3月18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材料所(籌)光子信息與能源材料研究中心在新型高性能鉀離子電池的負極材料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理論預言苯乙烯材料是一類非常有前景的鉀離子電池負極材料,基於大量的計算模擬數據指出苯乙烯材料在用作鉀離子電池負極材料時具有非常高的理論比容量和非常小的體積膨脹。
-
科研人員研發出新型高效低成本鉀離子電池技術
近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先進集成技術研究所功能薄膜材料研究中心研究員唐永炳及其研究團隊成功研發出了一種新型高性能、低成本的鉀型雙離子電池技術
-
深圳先進院X射線源及X射線探測器研發取得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材料所(籌)光子信息與能源材料研究中心在X射線源和X射線探測器研發方面取得新進展,深圳先進院均為第一單位。 無機械旋轉CT可以解決以往旋轉CT掃描過程中因病人的呼吸、心跳等生理運動產生的偽影問題,實現靜態多角度探測。為了實現無機械旋轉CT掃描,目前主要使用電子槍產生的聚焦電子束在X射線靶上進行空間和角度的掃描,但掃描角度有限。
-
基於鋰離子電池和雙層式電容器結合開發來解決成本以及可靠性...
基於鋰離子電池和雙層式電容器(UltraCaps)(也就是我們俗稱的超級電容)結合開發而成。這個混合系統通過一個創新的拓撲結構,結合了較低阻抗EDLC和「較高」阻抗電池,以期獲得最合適的系統解決方案。 這個拓撲使用超快速電源MOS開關,進行全數字式控制,可實現接近於任意形式的適應性匹配。通過這個系統,能夠將鋰離子電池的使用壽命增加一倍。
-
深圳先進院在高性能電磁屏蔽材料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
高頻高速5G通信技術和高集成度、輕薄智能電子產品的迅猛發展,極大地方便了人們的生產生活,同時也突顯出電磁幹擾的嚴重性。電磁幹擾會造成信號攔截、數據丟失等負面效應,嚴重影響電子電氣設備的性能及其正常運行。發展新型電磁屏蔽材料是解決電磁汙染的關鍵技術,特別是超薄、輕質且具有優異力學強度和可靠性的高性能電磁屏蔽材料。碳納米管具有極高的導電和力學性能,在電磁屏蔽領域具有廣泛的潛在應用前景。
-
Nano Energy:Ni0.85Co0.15WO4納米片電極用於超級電容器
二、Energy Storage Materials:高能量密度的雜化鋰離子電容器近日,南京大學的金鐘教授課題組採用分步熱解雙金屬有機骨架(ZnCo-ZIF)合成的氮摻雜碳包裹Co3ZnC納米顆粒多面體(Co3ZnC@NC)作為負極材料,以生物質松針葉衍生的高比表面積微孔碳(MPC)作為正極材料(圖1),創新性地研發了高能量密度的雜化鋰離子電容器
-
深圳先進院高性能導熱複合材料研究獲系列進展
深圳先進院高性能導熱複合材料研究獲系列進展 2018-05-16 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 【字體:大 中 小】 近期,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集成所先進材料中心研究員孫蓉團隊在高性能導熱複合材料研究中取得一系列進展
-
深圳先進院等發表耐高溫聚醯亞胺鋰電池隔膜研究進展綜述
近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材料所(籌)光子信息與能源材料中心楊春雷研究員團隊與東華大學劉天西教授團隊合作,在Journal of Energy Chemistry(能源化學,影響因子=7.2)上發表題為Polyimide Separators for Rechargeable Batteries(可充電電池用
-
深圳先進院研發出新型光學探針 為納米機器人提供便攜GPS系統
通過新材料的研發,人類未來可以實現今天看來就像魔法一樣的生活。記者近日從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簡稱深圳先進院)獲悉,該院生物醫藥與技術研究所納米中心的張鵬飛副研究員團隊研發出基於聚集發光材料的多功能光學探針,能為納米機器人的開發提供便攜的GPS定位系統。
-
我國科學家製備出高比能柔性固態鋰離子電容器製備技術
材料合成與器件設計示意圖、製備的鋁塑鋰離子電容器及其原位柔性測試>近日,中國科學院電工研究所研究員馬衍偉研究團隊在高性能柔性儲能器件製備技術研究中取得進展,通過從材料到器件的協同創新設計,開發出高比能柔性固態鋰離子電容器的規模化製備技術
-
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教授王慶訪問深圳先進院
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教授王慶訪問深圳先進院 2018-05-15 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 【字體,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教授王慶訪問深圳先進院,參觀高密度電子封裝材料與器件實驗室,並帶來題為Polymer Composites for Electrical Energy Storage and Conversion的精彩學術報告。
-
我國科學家提升鋰離子電容器性能
(a-d)基於不同GO濃度的樣品的SEM圖像。A05組基於此前發展出的超彈性碳氣凝膠製備方法(Small, 15 (13): 1804779, 2019),合成一種自支撐還原氧化石墨烯卷;將石墨烯卷網絡與硫複合,構建出具有高容量和長循環鋰硫電池(Chinese Physics B
-
深圳先進院自然指數居廣東省科研機構第一
據最新數據顯示(統計時間範圍為2019年9月1日至2020年8月30日),按照自然指數排名,深圳先進院指數從去年同期的23.45提升至29.92,再創歷史新高,廣東省科研機構排名由原來的位列第二躍居第一,中科院體系內排名17,全國高校排名85。據統計,此次計入自然指數的170篇文章中,有88篇來自生命科學領域,這與深圳先進院近年來在生命科學領域的前瞻布局緊密相關。
-
鋰離子電容器與鋰離子電池、超級電容器有什麼區別?工作原理詳細概述
鋰離子電池的正負極活性物質均為能夠可逆地嵌入-脫出鋰的化合物,其中至少有一種電極材料在組裝前處於嵌鋰狀態,如過渡金屬氧化物LiCoO2、LiNiO2及LiMn2O4等作為正極,選用各種碳材料、金屬氧化物或合金等作為負極材料。鋰離子電池的工作原理如圖1所示,以石墨為負極、LiCoO2為正極。
-
深圳先進院等開發出一種人工基因組的高效簡化策略
近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研究員戴俊彪團隊開發出一種被稱為SGC(SCRaMbLE-based genome compaction)的人工基因組的高效簡化策略,並以此方法刪除了第十二號染色體左臂中超過一半的非必需基因,為第一個最小真核基因組的構建、理解真核生命的核心組成奠定了理論和技術基礎
-
深圳先進院自然指數位列廣東省科研機構第一—新聞—科學網
12月17日,記者從中科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以下簡稱深圳先進院)獲悉,最新數據顯示(統計時間範圍為2019年9月1日至2020年8月30日),按照自然指數排名,深圳先進院指數從去年同期的23.45提升至29.92,再創歷史新高,在廣東省科研機構中的排名由原來的第二躍居第一,在中科院體系內排名17,全國高校排名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