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先進院等發表耐高溫聚醯亞胺鋰電池隔膜研究進展綜述

2020-10-14 嶺南科苑

近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材料所(籌)光子信息與能源材料中心楊春雷研究員團隊與東華大學劉天西教授團隊合作,在Journal of Energy Chemistry(能源化學,影響因子=7.2)上發表題為Polyimide Separators for Rechargeable Batteries(可充電電池用聚醯亞胺隔膜)的綜述性論文。論文第一作者為深圳先進院陸子恆博士、隋帆博士、東華大學繆月娥博士,通訊作者為香港科技大學吳軍雄博士和深圳先進院楊春雷研究員,深圳先進院為第一單位。

隔膜是鋰離子電池等現代電化學能量存儲設備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它們在物理上隔絕電極接觸以防止短路發生,同時其多孔結構允許鋰離子通過。目前商業電池中使用的聚丙烯和聚乙烯隔膜在較高的溫度下會發生收縮和熔化,導致電池短路和熱失控。而由熱穩定的聚醯亞胺製成的隔膜在電化學上極其穩定,耐高溫,並具有良好的機械強度,這使其成為提升鋰電池安全性的有效方案。

在綜述中,團隊基於此前對聚醯亞胺高分子膜材料的研究基礎,對用於其用於鋰離子電池隔膜的研究進展進行了總結。文章還對用於鋰硫、鋰金屬和固態電池中聚醯亞胺隔膜的最新進展進行了詳細介紹並對聚醯亞胺隔膜的產能、成本等實際問題進行了評述,提出了可行的發展方向。

深圳先進院光子信息與能源材料研究中心電化學團隊圍繞電池材料安全性、新型固態電池、電池電極電解質界面的處理、半固態電池的技術開發等開展了系列研究工作,工作先後發表在Chem. Rev.2020, 120, 4169-4221;Adv. Energy Mater. 2019, 1901796; Energy Storage Mater. 2020, 28, 146-152; Energy Storage Mater. 2020, 25, 305-312; J. Mater. Chem. A, 2020, d0ta06622b; J. Phys. Chem. C2020, 124, 13, 6964-6970。該系列研究工作得到了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深圳市基礎研究項目等科技項目的資助。

深圳先進院光子信息與能源材料研究中心化學、光伏團隊在聚醯亞胺高分子的組分調控、膜製備及其在光伏、隔熱等特殊場景的應用上開展了系列研究工作,積累了完整的低介電、高透明、高耐熱聚醯亞胺膜的製備技術。系列工作發表在Solar Energy 2020, 195, 340-354;Compos. Commun. 2019, 16, 84-93;化工時刊2019, 26-33, 36; AIP Advances 2019 9, 045024。

聚醯亞胺隔膜設計思路及應用場景

相關焦點

  • 深圳先進院等發表低溫甲烷氧化轉化研究進展綜述
    近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材料所(籌)光子信息與能源材料研究中心馬明副研究員團隊與韓國延世大學Jong Hyeok Park教授團隊合作,在Advanced Science(Advanced Science2020, 2001946; IF:15.84)上發表題為Catalytic Oxidation of Methane to Oxygenated
  • 深圳先進院【綜述】仿生智能驅動器研究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醫工所納米調控與生物力學研究中心杜學敏研究團隊與香港中文大學張立副教授合作在Wiley旗下期刊Advanced Intelligent Systems上發表仿生智能驅動器研究進展綜述Intelligent polymer-based
  • 深圳先進院等發表仿生智能驅動器研究進展綜述
    近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醫工所納米調控與生物力學研究中心杜學敏研究團隊與香港中文大學張立副教授合作在Wiley旗下期刊Advanced Intelligent Systems上發表仿生智能驅動器研究進展綜述Intelligent polymer-based bioinspired actuators: from monofunction to multifunction
  • 深圳先進院發表柔性微創手術機器人研究進展綜述
    近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院微創中心王磊研究員團隊圍繞靈巧型手術機器人的研發路線和蛇形手術機器人的設計機理進行深入調研,取得了新進展。調研結果發表在IEEE Transactions on Systems, Man, and Cybernetics: Systems(中科院一區期刊,影響因子:9.3)上,標題為A Review on Flexible Robotic Systems for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 異構聚醯亞胺研究取得新成果
    由該所丁孟賢研究員撰寫的一篇綜述在美國《聚合物科學進展》上發表(Progress in Polymer Science, 2007, 32, 623~668)。該期刊專為刊登「在聚合物科學與工程領域為國際所承認的有影響的作者所撰寫的最新綜述」。
  • 深圳先進院等研發出新型柔性鐵電場效應電晶體
    近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醫工所納米調控與生物力學研究中心在柔性鐵電場效應電晶體領域取得新進展,相關成果以Highly robust flexible ferroelectric field effect transistors operable at high temperature with low-power consumption
  • 深圳先進院等發表低溫甲烷氧化轉化研究綜述文章
    近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先進材料科學與工程研究所(籌)光子信息與能源材料研究中心副研究員馬明團隊與韓國延世大學教授Jong Hyeok Park團隊合作,在Advanced Science上發表題為Catalytic Oxidation of Methane to Oxygenated
  • 深圳先進院等在水系鋅離子電池電鍍動力學研究取得新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材料所(籌)光子信息與能源材料研究中心陸子恆助理研究員與香港理工大學張標助理教授協作,對有機配位小分子對水系鋅離子電池的電化學電鍍過程的調控機制進行研究,實現了高效穩定的鋅負極電鍍過程。
  • 4種鋰電池隔膜新材料是否會給鋰電行業帶來改變?
    作為鋰電池的關鍵材料,電池隔膜在其中扮演著電子隔絕的作用,阻止正負極直接接觸,允許電解液中鋰離子自由通過,同時,隔膜對於保障電池的安全運行也起至關重要的作用。我國鋰電池隔膜行業處於高速發展的階段,溼法隔膜逐漸成為主流的技術路線,但同時國產隔膜整體技術水平與國際一線公司技術水平還有較大差距。在技術發展領域,傳統的聚烯烴隔膜已無法滿足當前鋰電池的需求,高孔隙率、高熱阻、高熔點、高強度、對電解液具有良好浸潤性是今後鋰離子電池的發展方向。
  • 深圳先進院等在合成酵母菌研究中獲進展
    深圳先進院等在合成酵母菌研究中獲進展 2018-05-24 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 【字體:  繼2017年3月國際期刊《科學》(Science)以封面形式報導了我國科學家參與的釀酒酵母基因組合成計劃(Sc2.0)的裡程碑式進展
  • 深圳先進院等光電催化水分解研究方面取得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材料所(籌)光子信息與能源材料研究中心等在光電催化水分解研究方面獲得新進展。相關成果以Interface modulation of BiVO4based photoanode with Bi(III)Bi(V)O4for enhanced solar water splitting(《利用Bi(III)Bi(V)O4界面調控的BiVO4光陽極進行光電催化水分解研究》)為題,發表於催化領域重要期刊
  • 深圳先進院:氟化石墨烯/聚醯亞胺納米複合材料用於高級電子包裝
    本文,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Fan Zhang 等研究人員在《J Appl Polym Sci》期刊發表名為「Fluorinated graphene/polyimide nanocomposites for advanced electronic packaging applications」的論文,研究介紹了一種有效的製備新型氟化石墨烯/
  • 深圳先進院高性能鉀離子電池負極材料研究取得進展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導讀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材料所(籌)光子信息與能源材料研究中心在新型高性能鉀離子電池的負極材料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3月18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材料所(籌)光子信息與能源材料研究中心在新型高性能鉀離子電池的負極材料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理論預言苯乙烯材料是一類非常有前景的鉀離子電池負極材料,基於大量的計算模擬數據指出苯乙烯材料在用作鉀離子電池負極材料時具有非常高的理論比容量和非常小的體積膨脹。
  • 深圳先進院高性能導熱複合材料研究獲系列進展
    深圳先進院高性能導熱複合材料研究獲系列進展 2018-05-16 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 【字體:大 中 小】   近期,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集成所先進材料中心研究員孫蓉團隊在高性能導熱複合材料研究中取得一系列進展
  • 深圳先進院X射線源及X射線探測器研發取得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材料所(籌)光子信息與能源材料研究中心在X射線源和X射線探測器研發方面取得新進展,深圳先進院均為第一單位。 無機械旋轉CT可以解決以往旋轉CT掃描過程中因病人的呼吸、心跳等生理運動產生的偽影問題,實現靜態多角度探測。為了實現無機械旋轉CT掃描,目前主要使用電子槍產生的聚焦電子束在X射線靶上進行空間和角度的掃描,但掃描角度有限。
  • 深圳先進院在微納生物機器人治療腫瘤研究中獲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醫藥所研究員蔡林濤,與集成所副研究員徐天添、研究員吳新宇等合作,在微納生物機器人治療腫瘤研究中取得新進展。微納生物機器人是微納尺度的類生命機器人,具有自動化和智能化等機器人屬性,能夠到達現有醫療器械難以企及的微觀區域,有望革新傳統醫學實現疾病的精準診療。
  • 史丹福大學發明鋰電池集流體「三明治」結構
    並且,有機物的易調控性可以讓研究人員在集流體中加入新功能。研究團隊選擇的有機材料是聚醯亞胺,並且在其中加入了阻燃劑。聚醯亞胺是一種常見的工程材料,已經被廣泛使用。在上世紀60年代就開始被使用,最早的產品是電機的絕緣槽、電纜繞包材料,後來擴展到微電子航天、航空器及軍事領域。
  • 耐高溫、水溶性聚醯亞胺
    然而,傳統的水溶性聚合物耐熱性較差,不足以滿足苛刻的工業化加工條件;相反,像聚醯亞胺等具有超高熱穩定性的聚合物卻表現出較低的水溶性。由於聚醯亞胺的主鏈剛性和鏈間相互作用力較強,目前還沒有有效的分子工程學策略能夠優化其水溶性,從而限制了聚醯亞胺的加工性和功能化。
  • 深圳惠程4億豪賭聚醯亞胺受挫 5個項目終止4個
    剩下的「高性能耐熱聚醯亞胺纖維產業化」項目包含3個子項,也就是「2900噸/年高溫過濾用聚醯亞胺纖維」、「20噸/年電纜護套用聚醯亞胺連續纖維」、「8萬平方米聚醯亞胺纖維織物」,繼續由吉林高琦實施,項目總預算為3.3億元,全部來自募集資金。  如今3個子項目又終止了2個,剩下的1個也僅建設了約1/10的規模,為此還花費了近3億元募集資金。
  • 深圳先進院在著名化學期刊上發表新型電池材料綜述
    近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集成所功能薄膜材料研究中心唐永炳研究員及其團隊成員蘭元其、姚文嬌博士、何小龍等人在化學領域頂級期刊《德國應用化學》上發表混合聚陰離子正極材料綜述,全面評述了高效低成本混合聚陰離子正極材料的最新進展和發展策略("Mixed polyanionic compounds as positive electrodes in low-cost electrochemic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