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先進院:氟化石墨烯/聚醯亞胺納米複合材料用於高級電子包裝

2020-09-06 材料分析與應用

本文要點:

一種製備介電性能,熱力學性能,疏水性能和透明性優異的FG / PI複合膜的簡便方法

成果簡介

對於扇出型晶圓級封裝(FO-WLP)的高級電子封裝,需要低介電常數和低耗散因數,優異的疏水性,出色的熱和機械性能以及良好的光學性能。本文,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Fan Zhang 等研究人員在《J Appl Polym Sci》期刊發表名為「Fluorinated graphene/polyimide nanocomposites for advanced electronic packaging applications」的論文,研究介紹了一種有效的製備新型氟化石墨烯/聚醯亞胺(FG / PI)納米複合薄膜的方法。

FG納米片具有較高的表面積和一些含氧官能團,並且具有單獨的石墨化平面結構,因此在PI基質中表現出出色的分散性。此外,在控制量的FG的情況下,研究了添加FG對介電,光學,機械,熱性能以及薄膜疏水性的影響。介電常數和損耗可低至2.64(在10 6 Hz)和PI176-0.5wt%FG的0.00176。隨著FG載荷的增加,熱穩定性(T 5= 514°C)和機械性能(拉伸模量= 2.11GPa,抗拉強度= 93.23 MPa,斷裂伸長率= 11.60%)已得到成功改善。此外,接觸角從83°增加到92°,顯示出優異的疏水性,這對於FO-WLP是必不可少的。此外,摻入FG還證明了在550nm處具有88%的透射率的優異的光學性能。因此,以優異的綜合性能,所製得的FG / PI膜在微電子領域,尤其是在FO-WLP中具有廣泛的應用。

圖文導讀

圖1、FG的XPS光譜(a),(b)FG的C1s XPS光譜。FG,氟化石墨烯,XPS; X射線光發射光譜法


圖2、具有不同FG含量的FG / PI複合膜的FT-IR光譜。FG,氟化石墨烯;PI,聚醯亞胺


圖3、(a)PI-0,(b)PI‐0.1wt%FG,(c)PI‐0.3wt%FG,(d)PI‐0.5wt%FG複合膜的SEM圖像。FG,氟化石墨烯;PI,聚醯亞胺,SEM,掃描電子顯微鏡


表1. FG / PI複合膜的介電常數和損耗


圖4、(a),應力-應變曲線,(b),拉伸強度,(c),拉伸模量,(d),純淨PI薄膜和FG / PI納米複合薄膜的斷裂伸長率(%)。FG,氟化石墨烯;PI,聚醯亞胺


圖5.PI和FG / PI納米複合膜的接觸角。FG,氟化石墨烯;PI,聚醯亞胺

小結

本文展示了一種製備介電性能,熱力學性能,疏水性能和透明性優異的FG / PI複合膜的簡便方法。很少有幾層FG納米片成功剝落,並顯示出與PI基質的優異相容性和分散性,這暗示了與PI分子鏈的界面相互作用。介電常數從純PI膜的2.88大大降低到PI-0.5wt%FG納米複合膜的2.64。在PI基質中摻入FG納米片還改善了薄膜的熱性能和疏水性。PI‐0.5wt%FG複合膜的T 5514℃的接觸角和約92°的接觸角。同時,具有0.5wt%的FG納米片的納米複合膜在550nm的特定波長下仍保持88%的透光率,證明了優異的光學透明性。所製備的納米複合膜性能的全面提高促使其成為微電子領域中ILD材料的潛在候選者。


文獻:

相關焦點

  • 氟化石墨烯/聚醯亞胺納米複合材料,用於高級電子包裝應用
    本文要點:一種製備介電性能,熱力學性能,疏水性能和透明性優異的FG / PI複合膜的簡便方法1成果簡介 對於扇出型晶圓級封裝(FO-WLP)的高級電子封裝本文,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Fan Zhang 等研究人員在《J Appl Polym Sci》期刊發表名為「Fluorinated graphene/polyimide nanocomposites for advanced electronic packaging applications」的論文,研究介紹了一種有效的製備新型氟化石墨烯/
  • 深圳先進院等發表耐高溫聚醯亞胺鋰電池隔膜研究進展綜述
    論文第一作者為深圳先進院陸子恆博士、隋帆博士、東華大學繆月娥博士,通訊作者為香港科技大學吳軍雄博士和深圳先進院楊春雷研究員,深圳先進院為第一單位。隔膜是鋰離子電池等現代電化學能量存儲設備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它們在物理上隔絕電極接觸以防止短路發生,同時其多孔結構允許鋰離子通過。
  • 深圳先進院高性能導熱複合材料研究獲系列進展
    深圳先進院高性能導熱複合材料研究獲系列進展 2018-05-16 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 【字體:大 中 小】   近期,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集成所先進材料中心研究員孫蓉團隊在高性能導熱複合材料研究中取得一系列進展
  • 武漢先進院2項發明專利再獲授權!今年新增授權發明專利11個
    近日,武漢中科先進技術研究院獲得2項碳材料技術相關的中國發明專利授權!截至目前,今年武漢先進院新增授權發明專利已達11個。/納米金屬線複合材料及其製備方法」採用直接熱解碳化的含雜原子的碳微米管材料作為基底,以預先製備的納米金屬線的分散液作為晶種液,滴加在碳材料上烘乾後再次投入到金屬線製備的前驅液中經過二次溶劑熱生長,獲得一種用於電磁屏蔽的空心層狀氮雜碳微米管/納米金屬線複合材料。
  • 印度創企研發石墨烯納米複合材料 可用於電動汽車儲能等應用
    > Nanospan團隊(圖片來源:yourstory.com) Nanospan成立於2015年,是石墨烯和納米複合材料的研發先鋒,並研發用於儲能設備、國防技術和智能家居的尖端材料。
  • 談納米複合包裝材料
    有些學者的研究結果表明,納米複合材料的變形阻力增大,是由於聚合物基體與粘土填料之間存在很強相互作用力的原狀因,而矽酸脂微粒具有大的表面積形成了這種物理狀態。由於聚合物基體內部隊長分子鏈尺寸,納米複合材料通常也是透明的。有學者通過試驗說明,添加2%(重量成分)膠嶺土的聚醯亞胺與原生聚醯亞胺一樣的透明度。
  • 深圳先進院X射線源及X射線探測器研發取得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材料所(籌)光子信息與能源材料研究中心在X射線源和X射線探測器研發方面取得新進展,深圳先進院均為第一單位。 無機械旋轉CT可以解決以往旋轉CT掃描過程中因病人的呼吸、心跳等生理運動產生的偽影問題,實現靜態多角度探測。為了實現無機械旋轉CT掃描,目前主要使用電子槍產生的聚焦電子束在X射線靶上進行空間和角度的掃描,但掃描角度有限。
  • 復旦大學:高產量水相製備石墨烯用於高性能聚合物納米複合材料
    本文要點:一種新方法規模化生產FGS,並為高性能聚合物納米複合材料提供了良好的應用潛力。成果簡介 石墨烯的應用需要一種高產量,低成本,可擴展的生產方法,但仍具有很高的挑戰 性。Sci》期刊發表名為「Highyield waterphase exfoliated fewdefect graphene for high performance polymer nanocomposites」的論文,研究報告一種水相技術,以具有超高比表面積的化學膨脹石墨為基礎,生產出具有高剝離率(92%)的極少缺陷的石墨烯納米片(FGS),並展示了其在石墨烯聚合物納米複合材料中的應用。
  • 中科院理化所《ACS AMI》:高度可壓縮,導熱但電絕緣的氟化石墨烯氣...
    但是,高的固有電導率限制了它們在電子包裝材料中潛在的熱管理應用。本文,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黃榮進等研究人員 在《ACS Appl. Mater.Interfaces》期刊發表名為「Highly Compressible, Thermally Conductive, yet Electrically Insulating Fluorinated Graphene Aerogel」的論文,研究通過氫氟酸輔助的水熱工藝開發了高度可壓縮,導熱但電絕緣的氟化石墨烯氣凝膠(FGA)。
  • SnO2-rGO納米複合材料用於低溫下的NO2傳感
    迄今為止,已有很多用於檢測空氣中微量NO2的技術得到成功開發,如化學發光法、離子色譜法、分光光度法等。這些方法雖然能精確檢測NOX,但也存在著成本高、過程複雜、耗時長的缺點,其廣泛應用難免會受到限制。為開發出高效的NO2檢測方法,科學家們從未停止過探索與努力。
  • 氧化石墨烯/碳納米線圈複合材料,用於高性能溼度傳感器
    本文要點:碳納米線圈和氧化石墨烯生產了新型感測複合材料本文,浙江理工大學高俊闊等研究人員,基於石英晶體微天平(QCM)傳感平臺,利用商品化的氧化石墨烯作為傳感材料,並添加了商品化的碳納米線圈來阻止氧化石墨烯層的堆疊。所製造的新型傳感器具有超高響應(4618 Hz / 97%RH)和快速可逆性(2s)。這項工作不僅擴展了商業碳材料的應用,而且實現了具有商業潛力的高性能溼度傳感器的開發。
  • 噴射空法製備的石墨烯/石墨納米片複合材料,用於鋰離子電池陽極
    本文要點:通過射流氣蝕提出一種具有工業前景的可擴展複合碳基陽極,製備的石墨烯/石墨納米片複合材料(GGNC)和原始石墨製成紐扣電池1成果簡介 本文,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航空科學與工程學院沈志剛教授課題組在《Energy Technology》期刊發表名為「Scalable and High‐Performance Graphene/Graphite Nanosheet Composite Anode
  • 北航:噴射空法製備石墨烯/石墨納米片複合材料用於鋰離子電池
    本文要點: 通過射流氣蝕提出一種具有工業前景的可擴展複合碳基陽極,製備的石墨烯/石墨納米片複合材料(GGNC)和原始石墨製成紐扣電池成果簡介 本文,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航空科學與工程學院沈志剛教授課題組在《Energy Technology》期刊發表名為「Scalable
  • 中科院深圳先進院製備出黑磷基光致形變複合材料
    近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研究員喻學鋒、副研究員阮長順等合作,成功製備出生物可降解的黑磷/聚氨酯複合物。
  • 聚醯亞胺材料在柔性電子、4D列印、電磁屏蔽等領域的最新研究
    聚醯亞胺無毒,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用於製造餐具和醫療器具。他們系統對比了PI納米纖維膜、商用PI膜和PDMS膜的性能,並考察了不同厚度(53~150μm)PI納米纖維膜的影響以進一步優化介電層。研究結果表明,以PI納米纖維膜作為介電層,有效改善了傳感器的靈敏度、檢測極限和響應速度。
  • 深圳先進院在多鐵材料納米力學性能表徵領域取得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納米調控與生物力學研究室在多鐵材料納米力學性能表徵領域取得新進展,提出了一種能夠同時表徵多鐵納米材料納米尺度壓電性能和力學性能的技術論文第一作者是深圳先進院客座博士研究生朱慶豐。  多鐵材料是一種同時具有鐵彈、鐵電、鐵磁兩種或兩種以上序參數耦合的多功能材料。多鐵磁電材料能展現出獨特的磁電耦合效應,其在傳感器、多態存儲、自旋電子器件等領域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多鐵納米材料由於能夠促進電子器件的多功能化、集成化及微型化,近年來受到廣泛的關注和研究。
  • 深圳先進院研發出新型光學探針 為納米機器人提供便攜GPS系統
    張鵬飛團隊研究成果展示從石器時代、青銅時代、鐵器時代到複合材料時代,材料被視為人類社會進化的裡程碑,而人類的文明發展史,差不多就是一個人類對新材料的利用史。記者近日從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簡稱深圳先進院)獲悉,該院生物醫藥與技術研究所納米中心的張鵬飛副研究員團隊研發出基於聚集發光材料的多功能光學探針,能為納米機器人的開發提供便攜的GPS定位系統。光學探針不僅為科研人員探索生命的奧秘提供有力武器,同時也為重大疾病的預防、控制及治療提供了重要工具。
  • 浙江理工大學:氧化石墨烯/碳納米線圈複合材料,用於高性能溼度傳感器
    本文要點: 碳納米線圈和氧化石墨烯生產了新型感測複合材料,並在QCM傳感器上對其進行了改進 1 成果簡介 設計高性能的溼度傳感器以快速準確地檢測相對溼度
  • 浙理工:氧化石墨烯/碳納米線圈複合材料,用於高性能溼度傳感器
    本文要點: 碳納米線圈和氧化石墨烯生產了新型感測複合材料,並在QCM傳感器上對其進行了改進成果簡介 設計高性能的溼度傳感器以快速準確地檢測相對溼度(RH)在各種應用中很重要本文,浙江理工大學高俊闊等研究人員,基於石英晶體微天平(QCM)傳感平臺,利用商品化的氧化石墨烯作為傳感材料,並添加了商品化的碳納米線圈來阻止氧化石墨烯層的堆疊。所製造的新型傳感器具有超高響應(4618 Hz / 97%RH)和快速可逆性(2s)。這項工作不僅擴展了商業碳材料的應用,而且實現了具有商業潛力的高性能溼度傳感器的開發。
  • 具有高各向異性導熱和導電率的柔性石墨烯納米複合材料
    ,因為碳材料傾向於在納米複合材料中形成隨機網絡。,採用層層刮塗法(LBL scraping method)製備石墨烯@萘磺酸鹽(NS)/聚乙烯醇(GN/PVA)柔性納米複合材料,NS充當連接石墨烯(π-π相互作用)和PVA(氫鍵)鍵橋的作用,得到的薄膜中石墨烯具有高度有序的層次結構和平整的形貌,該結構不僅在面內建立了良好的導電和導熱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