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醯亞胺材料在柔性電子、4D列印、電磁屏蔽等領域的最新研究

2020-11-12 模切之家


聚醯亞胺(Polyimide,有時簡寫為PI),是指主鏈上含有醯亞胺環(-CO-N-CO-)的一類聚合物,是綜合性能最佳的有機高分子材料之一。其耐高溫達400℃以上 ,長期使用溫度範圍-200~300℃,部分無明顯熔點,高絕緣性能,103 Hz下介電常數4.0,介電損耗僅0.004~0.007,屬F至H級絕緣。


聚醯亞胺不僅具有耐熱、耐低溫、耐輻射、阻燃、無毒等特性,而且具有優異的機械性能、尺寸穩定性、化學穩定性和生物相容性等優點。在航空、航天、電工、微電子、通訊、建築、汽車、分離膜、納米和雷射等尖端技術領域得到廣泛的應用,得到了研究者的普遍關注。



圖1 聚醯亞胺結構簡式


◤ 聚醯亞胺的分類


聚醯亞胺材料分為熱固型和熱塑型兩種樹脂。製備熱塑型聚醯亞胺首先形成聚醯亞胺酸溶液,其次利用二酐和二胺通過縮合反應生成一個醯胺鍵,保持一個羧酸,通過退火等手段讓醯胺鍵在和羧酸基團脫水生成聚醯亞胺。


由於熱塑型聚醯亞胺材料不易加工,所以人們將精力轉向易加工、耐高溫、輕便、絕緣的熱固型樹脂的研究,已廣泛應用在航空航天和電工電子等領域。



◤ 聚醯亞胺材料的合成


目前合成聚醯亞胺的方法有熔融縮聚法、溶液縮聚法、界面縮聚法等。



◤ 聚醯亞胺的特性


聚醯亞胺最突出的特性是耐熱性能,芳香型聚醯亞胺具有的特殊剛性結構。聚醯亞胺材料具有良好的耐超低溫特性,在液氮中仍能保持機械強度,不發生脆裂。聚醯亞胺具有極低的熱膨脹係數,與金屬的熱膨脹係數接近,應用於柔性印刷電路板的製造。


良好的介電和絕緣性能為封裝材料和絕緣材料的應用提供保障;良好的耐輻射性能,雖經受快電子輻照後,仍能保持到原來的90%;化學穩定性好,不耐強酸和滷素,對稀酸有較強的耐水解性能,對氧化劑、還原劑的穩定性較高,特別是在高溫下,其穩定性尤為突出;不耐水解,尤其是鹼性水解;良好的阻燃性,不能自燃或助燃,發煙率極低,常應用於阻熱劑及阻燃劑。所以經常被用作阻熱劑及阻燃劑。聚醯亞胺無毒,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用於製造餐具和醫療器具。


◤ 聚醯亞胺的最新研究進展


(1)《Organic Electronics 》:聚醯亞胺基柔性壓力傳感器


壓力傳感器是柔性智能電子設備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需要具有高靈敏度,而且還需要具有較大的量程範圍、較低的最小檢測極限等。對於電容式壓力傳感器,通常包括頂部與底部的兩個柔性電極,以及二者之間的柔性電介質。為實現更大電容變化、更高靈敏度,高性能介電層的選擇和設計至關重要。


近期,廈門大學吳德志教授研究團隊採用靜電紡絲製備的聚醯亞胺(PI)納米纖維膜,作為電容式壓力傳感器的介電層材料,製備了具有高靈敏度的柔性電容式壓力傳感器,以及典型的4×4傳感器陣列。


他們系統對比了PI納米纖維膜、商用PI膜和PDMS膜的性能,並考察了不同厚度(53~150μm)PI納米纖維膜的影響以進一步優化介電層。研究結果表明,以PI納米纖維膜作為介電層,有效改善了傳感器的靈敏度、檢測極限和響應速度。所製備的傳感器陣列在較寬的量程範圍(0~1.388MPa)內表現出高的靈敏度。當壓力為3.5~4.1Pa和4.1~13.9Pa時,靈敏度分別為2.204kPa-1和0.721kPa-1。


此外,所製備的電容式傳感器還具有較低的檢測極限,可低至3.5Pa,並具有良好的循環穩定性,可超過1×104次循環。通過與柔性電路(FPC)檢測板配合使用,所製備的4×4傳感器陣列能夠精確感應施加力的大小及位置,並可同時顯示在Labview屏幕上。根據元件的動態電容變化,還可輕鬆識別物體的滑動。



圖2. 四針遠場靜電紡絲裝置示意圖



圖3. 電容式壓力傳感器測試平臺


(2)《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 》:基於導電形狀記憶聚醯亞胺的有源和可變形有機電子設備


智能、可變形且透明的電極是柔性光電設備的重要組成部分。哈爾濱工業大學冷勁松教授研究團隊提出了一種製造高度透明、光滑且導電的形狀記憶聚醯亞胺雜化物的新穎方法。具有高光學透明度和高耐熱性的無色形狀記憶聚醯亞胺(CSMPI)首次用作柔性電子設備的基板。


首先通過自裂化模板和溶液塗層製造嵌入CSMPI(BMG/CSMPI)的混合(Au/Ag)金屬柵電極,其優點包括超光滑的表面,優異的機械柔韌性和耐久性,強大的表面附著力和獨特的嵌入式混合結構,具有出色的化學穩定性。所製得的具有形狀記憶效應的基於BMG/CSMPI的白色聚合物發光二極體(WPLED)具有活動性和可變形性,並根據其可變的剛度特性從2D器件轉換為3D器件。變形的3D設備在加熱後可以主動恢復到原始形狀。使用形狀記憶聚合物製造的超薄且靈活的3D光電器件促進了未來高級光電應用的發展。



圖4. 嵌入無色形狀記憶聚醯亞胺中的混合(Au / Ag)金屬網格的製備示意圖



圖5. 噴有水性裂紋塗料的花瓶照片(a);玻璃基板上BMG4裂紋模板的照片(b);光學顯微鏡圖像(c)和雷射共聚焦顯微鏡照片(d);玻璃基板上金屬網格的照片(e)和光學顯微鏡圖像(f); 嵌入無色形狀記憶聚醯亞胺中的金屬柵格的照片(g)和光學顯微鏡圖像(h)


(3)《Polymer》:柔性顯示基板用耐高溫聚醯亞胺


為了獲得用於柔性顯示基板的耐高溫聚合物,東華大學陳春海研究員團隊針對聚苯並咪唑醯亞胺(PBII)中的咪唑功能基團進行N-甲基化,期望在解決吸水率過高問題時,進一步改善與剛性二酐PMDA所製備薄膜的柔韌性。


研究人員基於傳統苯並咪唑二胺PABZ的兩個N-甲基取代位點,合成了兩種新的N-甲基化咪唑二胺單體(p-MePABZ和m-MePABZ),並進一步採用二酐BPDA、PMDA通過熱醯亞胺化法製備了系列PBII薄膜。未N-甲基化的PABZ-BPDA具有很高的吸水率,為5.9%左右;相比之下,咪唑二胺經N-甲基化後,吸水率明顯降低,並且m-MePABZ-BPDA由於具有更為緊密的分子堆積,因而具有比p-MePABZ-BPDA更低的吸水率,二者的吸水率分別為0.9%和1.3%。


此外,m-MePABZ-PMDA的吸水率為1.1%,略高於m-MePABZ-BPDA,但相對PABZ系列已經顯著降低。這些數據為通過摻入N-甲基開發高性能PBII提供了有用的指導。



圖6. 基於BPDA的PBII(粉末配置)的WAXD曲線



圖7. PBII膜的TGA曲線



圖8. PBII膜的DMA曲線


(4)《Materials & Design》:4D形狀記憶聚醯亞胺油墨的雙方法成型


熱固型形狀記憶聚醯亞胺(TPI)廣泛用於高溫智能設備領域。但是,聚醯亞胺的最新成型限制了二維膜形式的發展。


對此,中國科學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張新瑞教授研究團隊合成了一種新穎的形狀記憶聚醯亞胺(SMPI)墨水,該墨水可用於數字光處理和3D擠壓成型列印。通過紫外線引發的自由基聚合,可以快速固化3D定製聚醯亞胺油墨。3D列印的PI表現出出色的形狀記憶性能,Rf為99.8%,Rr為98.3%,因此成功製備了4D列印PI。3D列印飛機,超聲波馬達和寶塔可以主動恢復膠片的摺疊,擴展組合壓縮以及垂直變形到其永久形狀,表現出出色的4D列印性能。


此外,SMPI可用於擠出成型以印刷薄膜,殘餘應力引起自摺疊,然後應用矢量模型表徵擠出板的轉變。為了開發擠出4D聚醯亞胺的應用多樣性,設計了自摺疊盒和刺激響應式抓爪,抓爪能夠將鋼球提起的重量比其自身重15倍。因此,SMPI將有利於擴展SMPI的應用範圍。



圖9.(a)SMPI網絡準備方案;(b)3D列印和擠出成型過程的示意圖


(5)《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電磁屏蔽用聚醯亞胺/石墨烯氣凝膠


四川大學鄒華維和劉鵬波教授研究團隊基於含醚二酐ODPA與含醚二胺ODA的聚醯胺酸銨鹽(PAS)與石墨烯的混合溶液,通過單向冷凍與冷凍乾燥技術,製備了系列各向異性的PI/石墨烯複合氣凝膠,考察了複合氣凝膠的結構形態、熱性能、電磁屏蔽性能等。


他們首先將聚醯胺酸(PAA)和三乙胺(TEA)在水中混合形成PAS溶液,之後將石墨烯添加到溶液中並均勻分散。用乾冰/乙醇浴將PAS/石墨烯懸浮液從底部到頂部單向冷凍,隨後進行冷凍乾燥處理,並經熱醯亞胺化獲得具有定向多孔結構的複合氣凝膠。


該系列PI/石墨烯複合氣凝膠具有低的密度(0.076g/cm-3),並表現出各向異性的導電性和優異的電磁幹擾屏蔽性能,EMI屏蔽效能(SE)高達26.1~28.8dB。當石墨烯含量為13wt%時,複合氣凝膠的比EMI SE值為1373~1518dB·cm2/g。


相比起傳統的EMI屏蔽用聚合物材料(例如聚苯乙烯、聚氨酯),採用PI製備的複合氣凝膠材料具有優異的機械強度、更高熱穩定性等優點。該研究提供了一種簡便、環保的製備複合氣凝膠的方法,有望獲得具有各向異性EMI屏蔽性能的輕質材料。



圖10.PI /石墨烯複合氣凝膠的製備



圖11. PI /石墨烯複合氣凝膠在9.6 GHz下的SET,SEA和SER的對比:(a)垂直方向;(b)水平方向

相關焦點

  • 科學網—新材料令電磁波輻射「聞風喪膽」
    因此,電磁屏蔽/吸波材料的研究開發一直備受世界各國學術界和工業界的廣泛關注。 石墨烯帶來驚喜 所謂的電磁屏蔽/吸波材料主要包括金屬和高分子複合材料。傳統的金屬基電磁屏蔽材料存在密度大、結構設計困難等問題,並且應用也受到限制。
  • 深圳先進院在高性能電磁屏蔽材料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
    高頻高速5G通信技術和高集成度、輕薄智能電子產品的迅猛發展,極大地方便了人們的生產生活,同時也突顯出電磁幹擾的嚴重性。電磁幹擾會造成信號攔截、數據丟失等負面效應,嚴重影響電子電氣設備的性能及其正常運行。發展新型電磁屏蔽材料是解決電磁汙染的關鍵技術,特別是超薄、輕質且具有優異力學強度和可靠性的高性能電磁屏蔽材料。碳納米管具有極高的導電和力學性能,在電磁屏蔽領域具有廣泛的潛在應用前景。
  • 陶氏公司推出新型柔性有機矽導電膠粘劑,應對電磁屏蔽挑戰
    作為一款新型材料,該產品性能可靠,電磁兼容性能好,適用於交通、通信、消費品市場等要求極為嚴苛的電氣電子應用領域。此外,該產品在廣泛的電磁波振動頻率內擁有強大的電磁兼容能力,並具備持久的機械及導電性能,充分表明陶氏公司正進一步拓展其高度多元化的電磁屏蔽解決方案組合。
  • 基於材料組合的4D列印裝置可實現將機械能轉換為電能
    因此,基於電磁引入原理,裝置被賦予將機械能轉換為電能的能力。 通過使用Comsol軟體的數值模擬方法來解釋4D列印裝置的工作機制,通過調節各種參數來促進其性能的進一步優化。由於具有自供電,快速響應和靈敏的特性,因此4D列印的磁電裝置可以用作壓力傳感器來警告非法入侵。這項工作開啟了柔性磁電器件的新製造方法,並為屬性更改和功能更改的4D列印提供了新的材料組合概念。
  • 【會員風採】基於透明形狀記憶聚醯亞胺電極的可主動變形的柔性...
    、化學領域全球最新科研進展!投稿、薦稿、合作請聯繫郵箱:editor@polysci.cn與傳統剛性電子器件相比,柔性電子器件具有柔性可彎曲、可拉伸的特性,在信息、醫療、新能源等領域具有廣泛應用前景。常規的柔性電子器件在無外力支撐的情況下是二維平面結構,為了獲得三維複雜結構的器件,往往需要額外的支撐物和固定措施。
  • 柔性電子常用材料是那些柔性電子那應用在那些行業
    柔性電子常用材料 柔性基底 為了滿足柔性電子器件的要求,輕薄、透明、柔性和拉伸性好、絕緣耐腐蝕等性質成為了柔性基底的關鍵指標。 常見的柔性材料有:聚乙烯醇( PVA ) 、聚酯 ( PET ) 、聚醯亞胺 ( PI ) 、聚萘二甲酯乙二醇酯( PEN ) 、紙片 、紡織材料等 。
  • 聚醯亞胺基柔性高導熱石墨膜
    ;柔性;完整性;結構演變隨著高集成化電子設備運行速度和功耗的增大,器件的熱量輸出急劇上升,對材料的導熱性能提出了極高的要求。為了在保持無色聚醯亞胺優點的同時,支持裂縫和受損功能的快速自愈,韓國科學院延世大學合作研究小組利用從亞麻植物種子中提取的亞麻籽油,開發出一種自愈無色聚醯亞胺。具體來說,韓國科學技術研究院的研究團隊先是製造了亞麻籽油微膠囊,與矽樹脂混合後塗覆在無色聚醯亞胺上,從而製造出上層癒合層。
  • 細菌纖維素生物材料變身電磁屏蔽材料
    近年來,通過嚮導電或不導電的高分子基體中加入一定量導電填料製成複合型導電聚合物,為高效電磁屏蔽材料的開發提供了新方法。石墨烯(Graphene, GR)是由碳原子以sp 2 雜化軌道構成的六邊形蜂巢晶格結構的二維單層片狀材料,特殊的納米結構使其具有優異的物理化學性質,其優異的導電性能掀起了石墨烯納米複合電磁屏蔽材料研究的熱潮。
  • 用於軟機器人的3D列印材料最新進展
    在此,來自以色列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的研究人員總結了用於軟機器人3D列印的材料領域的最新進展。 受自然和生物體啟發的軟機器人是由柔性、柔軟的材料製成的機器人,與堅固型機器人不同,它們是沒有馬達的。軟機器人技術主要基於材料科學,可以通過多種機制執行,例如氣動、靜電、熱激活和磁驅動。
  • 如何採用電磁幹擾EMI和射頻幹擾RFI屏蔽保護數字電路免受外部幅射
    電子設備製造商通常會採用電磁幹擾(EMI)和射頻幹擾(RFI)屏蔽措施保護敏感的數字電路免受外部幅射,同時也限制自身產品發出的潛在有害幅射。但這些製造商面臨著滿足EMI/RFI屏蔽要求的艱巨挑戰,比如材料選擇以及將所選材料轉換成有效的屏蔽元件。為了應對這些挑戰,許多OEM求助於專業從事柔性材料轉換的公司。
  • 新型柔性材料有望革新電子材料技術
    像用墨水列印文字一樣,同樣用液體作為基底,把電子材料的分子列印成需要的結構。這就是溶液列印法,是「自下而上」的列印思路。要做到這一點,就需要對分子進行精細地控制。目前美國伊利諾伊大學助理教授刁瑩和她領導的小組研究的方向就是:通過調控分子組裝過程,利用溶液法來列印電子材料。
  • 寧波材料所在電磁屏蔽材料設計與製備方面取得進展
    隨著現代電子工業的快速發展,各種高集成和高功率無線通信系統和電子器件數量急劇增加,導致電磁幹擾和電磁汙染問題日益突出,不僅在通信領域中對信號的產生、傳播和接收造成了極大的影響,而且給人類社會的生產與生活,尤其是人類身體健康帶來了不容忽視的危害。
  • 外媒:科學家研發出新型油墨有望列印柔性儲能元件
    據外媒報導稱,近日,來自愛爾蘭德雷塞爾大學和三一學院的研究人員使用一種名為MXene的高導電碳基2D材料開發出用於噴墨印表機的油墨有望列印出柔性儲能元件這種墨水。從最近研究結果顯示,這種墨水可以用於列印任何尺寸或形狀的柔性儲能元件,比如超級電容器。
  • 《尖端科學》封面+封底:華中科大在4D列印領域取得重要進展
    日前,華中科技大學材料學院史玉升教授團隊提出材料組合的思想製備柔性4D列印器件,為性能變化、功能變化的4D列印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相關成果以封面文章發表在《尖端科學》(Advanced Science)上。
  • 東尼電子:電磁屏蔽材料應用於國際大客戶的無線充電發射端
    集微網消息,11月27日,東尼電子在互動平臺表示,目前,公司有電磁屏蔽材料應用於國際大客戶的無線充電發射端。據了解,東尼電子由於的金剛石切割線受光伏產業影響,金剛線產品市場需求大幅下降,單價大幅下滑。而隔磁材料作為無線充電技術的關鍵零部件之一,是東尼電子在無線充電領域的拓展延伸,進行了大量的研發投入。經過將近一年的打樣驗證,公司隔磁材料項目已於2019年6月進入量產爬坡階段,開始批量供貨。
  • 導熱材料、電磁屏蔽材料、天線級材料、半導體製冷片等熱門材料...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805/380364.htm  一塊性能好的電磁屏蔽材料,不僅可以減少環境對設備或者設備對環境的輻射幹擾,使設備適應複雜工作環境,還能確保設備正常實現設計功能,提高設備的可靠性、安全性;一塊合適的散熱材料,不僅能解決熱設計,還能有效提高產品的穩定性。
  • 如何為電磁屏蔽保護選對導電橡膠材料?
    打開APP 如何為電磁屏蔽保護選對導電橡膠材料?電子器件發射的高頻電磁波不僅會導致設備的非正常運轉,還會影響人們的正常生活,對人體健康造成不良的影響。因此,電磁屏蔽材料的研究開發備受科學界和工業界的關注。
  • 研究人員發現二維材料可吸收電磁波 具有卓越的屏蔽效果
    在收音機、電視、Wi-Fi、藍牙和手機網絡等常見技術之間,電磁信號無處不在。但在如此擁擠的電波下,電子設備會受到大量的幹擾,從而削弱連接,降低數據傳輸速度,全面影響設備的功能。對於電子設備來說,電磁幹擾是一個嚴重的問題,所以通常在元件周圍放置屏蔽材料。這些材料通常是像銅這樣的薄膜金屬箔,可以將錯誤的信號反射到空氣中。
  • 導電「油墨」列印柔性儲能元件,想要多大打多大
    sciencedaily.com網站4月17日報導,《自然通訊》雜誌發文稱,愛爾蘭德雷克塞爾大學和三一學院的研究人員利用二維導電材料MXene,製造了可用於噴墨列印的「導電墨水」。這種導電墨水可以用於列印包括超級電容器在內的任意尺寸或形狀的柔性儲能元件。導電油墨技術已經誕生近10年,它背後的市場估值高達數億美元。
  • 電磁輻射屏蔽材料,石墨烯材料在電磁波吸收領域的應用
    碳材料是電磁屏蔽和吸波材料研究的重要內容,對於石墨、碳纖維、碳納米管等材料的電磁屏蔽和吸收性能的研究已經相當廣泛。石墨烯具有室溫量子霍爾效應和良好的鐵磁性,與石墨、碳纖維、碳納米管等材料相比,擁有獨特性能的石墨烯可以突破碳材料原有的局限,成為一種新型有效的電磁屏蔽和微波吸收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