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科學家研發出新型油墨有望列印柔性儲能元件

2020-12-04 IT熱資訊

據外媒報導稱,近日,來自愛爾蘭德雷塞爾大學和三一學院的研究人員使用一種名為MXene的高導電碳基2D材料開發出用於噴墨印表機的油墨有望列印出柔性儲能元件這種墨水。從最近研究結果顯示,這種墨水可以用於列印任何尺寸或形狀的柔性儲能元件,比如超級電容器。

據介紹,導電油墨已經被用於製作無線射頻識別標籤,這些標籤用於高速公路收費站應答器、可攜式電子產品的電路板及將車窗作為嵌入式無線電天線排列的信息技術。但要讓這項技術得到更廣泛的應用,導電油墨需要變得更導電,更容易應用於各種設備。

研究人員認為,德雷克塞爾納米材料研究所創造的墨水在這兩個方面都取得了重大進展。儘管研究人員正在穩步研究如何利用納米粒子銀、石墨烯和鎵等來開發出更具導電性的新材料製造油墨,但此挑戰仍然是如何將它們緊密地整合到製造過程中。Drexel的研究助理教授BabakAnasori表示這些墨水中的大多數不能一步到位地使用。

Anasori教授表示稱:「對於大多數其他納米油墨都需要添加劑將顆粒保持在一起並從而實現高質量印刷。因此,在印刷之後需要一個額外的步驟—— 通常是熱處理或化學處理 類似去除添加劑。對於MXene列印,我們只在水中使用MXene或在有機溶液中使用MXene來製作墨水。這意味著無需任何額外的步驟它就是乾燥。」

柔性儲能元件

據了解,MXenes油墨具有與水和其他有機溶劑等液體混合的獨特能力,同時保留其導電性能。因此,Drexel研究人員以各種形式生產和測試它,從導電粘土到電磁幹擾屏蔽塗層到近乎無形的無線天線,調整濃度以產生用於商業印刷機的油墨是時間和迭代的問題,油墨中的溶劑和MXene濃度可以根據不同的印表機進行調節。

作為研究的一部分,研究小組將MXene油墨在一系列列印輸出中進行了測試,包括一個簡單的電路、一個微型超級電容器和一些文本,這些列印輸出在紙張、塑料和玻璃等多種基片上。在這樣做的過程中,他們發現他們可以列印出厚度一致的線條,而墨水通過電流的能力也會隨著厚度的不同而變化——這兩項都是製造電子元件的重要因素。列印出來的材料保持了良好的導電性,在碳納米管和石墨烯等所有碳基導電油墨中導電性最高。

這些都是一種非常多功能的產品,用於製造在我們的電子設備中發揮重要但往往被忽視的功能的微小組件——比如在電池耗盡時保持電源,防止破壞性的電湧或加速充電過程提供一種性能更高的材料和一種用它製造東西的新方法,不僅可以改進我們目前的設備,而且可以創造全新的技術。

Anasori教授還表示稱:「與傳統製造協議相比,直接油墨印刷技術,如噴墨印刷和擠出印刷,可以實現數字和附加圖案化,定製化,減少材料浪費,可擴展性和快速生產。 現在我們已經生產出可以通過這種技術應用的MXene油墨,我們正在尋找一個新機會來利用它。」

via:Newelectronics

相關焦點

  • 導電「油墨」列印柔性儲能元件,想要多大打多大
    sciencedaily.com網站4月17日報導,《自然通訊》雜誌發文稱,愛爾蘭德雷克塞爾大學和三一學院的研究人員利用二維導電材料MXene,製造了可用於噴墨列印的「導電墨水」。這種導電墨水可以用於列印包括超級電容器在內的任意尺寸或形狀的柔性儲能元件。導電油墨技術已經誕生近10年,它背後的市場估值高達數億美元。
  • 導電「油墨」列印再升級,想要多大打多大
    原創編譯/雷鑫宇  審稿/西莫  責編/唐林芳研究人員開發了一款基於MXene的導電油墨,可用於列印任意尺寸和形狀的柔性儲能元件sciencedaily.com網站4月17日報導,《自然通訊》雜誌發文稱,愛爾蘭德雷克塞爾大學和三一學院的研究人員利用二維導電材料MXene,製造了可用於噴墨列印的「導電墨水」。這種導電墨水可以用於列印包括超級電容器在內的任意尺寸或形狀的柔性儲能元件。
  • 新型憶阻器:完全由噴墨列印,將帶來柔性存儲器!
    導讀美國杜克大學第一次完全由噴墨列印的方式,通過納米油墨製造出柔性的憶阻器存儲設備,未來有望應用於柔性電子設備包括RFID、環境傳感器等領域。現狀分析存儲領域,很多人都並不陌生,說起優盤、移動硬碟、內存條等存儲設備,每個人日常工作和生活都會經常接觸。
  • 科學家研製出新型柔性電路
    據外媒Gizmag報導,瑞士科學家日前研製出了一種新型電路,可以應用於人體組織以及隱形眼鏡,具有微小、柔性、透明等特點。科學家研製出新型柔性電路(圖片來自Gizmag)    據了解,這種電路被印在厚度僅為1mm的聚對二甲苯(parylene)上,採用電子束蒸發、原子層沉積,旋塗和射頻濺射法沉積等技術製造
  • 科學家研發3D列印甜品
    其實,3D列印技術可以根據進餐者的需求量身定製一餐的營養素,從而針對某些疾病進行食品調整,例如糖尿病。近日新加坡大學研發出基於乳製品的3D列印材料,用於製造可食用的3D列印美食。通常,基於擠壓的印刷方法由於其低成本,柔韌性和分配基於液體的食品材料的能力而被用於製造這種加工食品。擠壓食品的缺點是FDM 3D印表機在運行過程中會變得很熱,這使其與需要保持低溫的產品(如牛奶)不兼容。
  • 科學家研發新型可列印柔性電池 能量密度是當前鋰離子的10倍
    近日,科學家為柔性設備開發出了一種實驗性質的化學電池,聲稱能量密度是當前鋰離子的 10 倍。該技術還能夠讓柔性電池商業化製造更加容易,研究人員表示電池能夠跟隨手機的設計調整,而不是手機設計遷就電池瓶頸。
  • 新型柔性電池能量密度比鋰電池至少高10倍 可一卷捲地「列印」
    財聯社(上海,編輯 黃君芝)訊,據報導,來自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UCSD)和加州電池製造商ZPower的科研團隊近期開發了一種可充電的柔性氧化銀鋅電池,其單位面積能量密度大約是目前最先進技術的據了解,這種新型電池的容量比目前市場上的任何一種柔性電池都要大。這是因為電池的阻抗(電路或設備對交流電的電阻)要低得多。在室溫條件下,其單位面積容量為每平方釐米50毫安,是普通鋰離子電池面積容量的10至20倍。
  • 二維材料MXene油墨:可列印微型超級電容!
    導讀據美國德雷塞爾大學官網近日報導,該校與愛爾蘭聖三一學院研究人員合作利用高度導電的二維材料MXene,創造出噴墨印表機所用的油墨。這種油墨可以任何尺寸和形狀列印柔性能量存儲元件,例如超級電容。背景導電油墨已有近十年的歷史。未來十年內,它有望快速增長為數億美元的市場。
  • 德國研發出可擦除的3D列印油墨
    近日,德國西南部卡爾斯魯厄理工學院(KIT)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可擦除的3D列印油墨。該創新專注於直接雷射寫入:一種3D列印技術,生產具有精確定義特性的微米尺寸結構。根據KIT宣稱,現在可以重複擦除和重建高達100納米(一納米對應於百萬分之一米)的小結構。
  • 廣信材料:PCB油墨業務築根基,光刻膠研發終獲突破
    創業板上市公司廣信材料(300537)日前在互動平臺回復稱,公司光刻膠項目研發正在進行中,已經有部分研發成果。公開資料顯示,廣信材料2018年11月與臺灣廣至新材料有限公司籤訂《技術委託開發合同》,委託其研發「印刷電路板柔性基板用等用途的紫外光型正型光刻膠」技術項目,就此步入光刻膠領域。
  • 英國科學家開發出新型生物墨水可3D列印軟骨
    日前,英國布裡斯託大學(University of Bristol)的科學家們開發出了一種新型的生物墨水,據稱這種墨水最終可能3D列印出可作為手術植入物的複雜組織
  • 【乾貨】石墨烯導電油墨——21世紀革命性的印刷材料!
    ,對導電油墨的研發具有重要的實際意義和巨大的經濟價值。由此可見,對導電油墨的研發具有重要的實際意義和巨大的經濟價值。目前已有大量文獻涉及到納米金屬導電油墨的研究,及其在導電電極、光電子器件、射頻識別、生物傳感器等柔性電子領域的應用。以碳納米管和石墨烯為代表的碳基納米材料在導電油墨中的應用越來越受關注。
  • 科學家研發出新型聚乳酸生物塑料 可盛裝沸騰液體
    據外媒報導,阿克倫大學的科學家們近日研發出了一種新型聚乳酸(PLA)塑料,這種塑料可用來盛裝沸騰的液體。據了解,雖然和傳統那些用原油和天然氣製造的塑料相比,生物塑料有很多環境效益,但後者往往也會在一些關鍵領域表現欠佳。
  • 科學家研發出新型聚乳酸生物塑料 可盛裝沸騰液體
    【環球網科技綜合報導】12月8日消息,據外媒報導,阿克倫大學的科學家們近日研發出了一種新型聚乳酸(PLA)塑料,這種塑料可用來盛裝沸騰的液體。基於此,在王世慶(音譯)博士的帶領下,阿克倫大學的科研團隊聚焦聚乳酸塑料的複雜結構,通過調整晶體的形成方式最終研發出了新型聚乳酸塑料。
  • 導電油墨3D列印PCB的優勢與不足
    目前導電納米銀等相關油墨已經商業化了,主要應用於印刷電子中如RFID天線、傳感器、太陽能電池等領域。然而高性能的油墨仍主要來源於國外生產,國產油墨在性能及商業化與國外仍有一定差距,隨著3D列印電子領域、印刷電子的發展,在電子行業細分領域的油墨有必要儲備研發以應對未來的需求缺口。本文分享了來自美國Simon Fried 關於3D列印PCB中導電油墨的一些看法。
  • 外媒:科學家研製出更環保的木質3D列印原料
    【環球網科技綜合報導】近日,據外媒《應用生物材料》(Applied BioMaterials)報導稱,德國弗萊堡大學的一支研究團隊開發出一種能夠讓有機聚合物「廢物再利用」的方法,將其轉化為一種適合3D列印的「生物糊劑」。據介紹,此前有研究團隊開展過將木質素(一類複雜的有機聚合物)回收再利用的方法,比如用於碳纖維、更堅固的混凝土、甚至降低電池的製造成本。
  • 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用於3D列印新型生物油墨
    【PConline 資訊】來自內布拉斯加州林肯大學,麻薩諸塞綜合醫院和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組成的團隊開發了一種新型生物油墨用於3D列印,其中包含富含血小板的血漿。這可以讓生物3D列印的組織具有改善的癒合性能。
  • 大阪大學科學家開發出改善可印刷性的基於絲纖維的生物油墨
    日本大阪大學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新型的基於絲纖維的生物墨水,該墨水可用於製造富含細胞的結構,並提高可印刷性。 通過從原始蠶絲中除去絲膠蛋白並將其研磨成納米纖維,科學家們能夠將這種材料整合到一系列細胞和聚合物注入的生物油墨中。發現該纖維可在3D列印過程中最大程度地減少施加在細胞上的內部應力,從而改善其生存能力並使其保持複雜的形狀。
  • 科學家研發新型量子點顯示材料
    科學家研發新型量子點顯示材料 2018-09-26 人民日報 孫振 【字體:大  量子點顯示(QLED)被認為是繼有機發光顯示(OLED)之後的下一代顯示技術,具有色純度高、色域寬、成本低等優點,易於實現大屏幕、全彩色、柔性顯示,是虛擬增強現實技術和智能可穿戴顯示設備的理想之選。目前的量子點材料研究容易有重金屬汙染問題,制約了量子點顯示技術的發展和應用,亟須開發新型環保的高效量子點材料。
  • 萬物互聯——柔性RFID之噴墨列印
    而絲印和凹印等方法製備的天線厚度15-20 μm,且柔性較差,所採用的貴金屬消耗量較高,成本優勢不明顯。  而隨著印刷電子工藝,特別是噴墨列印工藝的日漸成熟,通過噴墨列印工藝製備柔性RFID標籤天線,具有非常巨大的潛在優勢:  1. 噴墨列印墨水多為納米級金屬墨水,列印薄膜厚度較低,具有良好的柔性;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