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電油墨3D列印PCB的優勢與不足

2021-01-16 電子工程3D列印

前序:電子工程3D列印產品性能如電阻率、損耗、機械強度等一系列性能均是由列印材料所決定,因而列印最終的核心也在於基礎材料的製備。目前導電納米銀等相關油墨已經商業化了,主要應用於印刷電子中如RFID天線、傳感器、太陽能電池等領域。然而高性能的油墨仍主要來源於國外生產,國產油墨在性能及商業化與國外仍有一定差距,隨著3D列印電子領域、印刷電子的發展,在電子行業細分領域的油墨有必要儲備研發以應對未來的需求缺口。本文分享了來自美國Simon Fried 關於3D列印PCB中導電油墨的一些看法。

用於電子和機械產品3D列印的工藝和材料已經非常廣泛了,而對於產品設計師的創新想法仍在持續擴展。當這些想法遇到新的電子產品時,尤其是對PCBs,這些材料的應用依賴於生產流程中獨特的增材製造工藝。

這意味著設計師需要在設計環節考慮他們所用生產方式的工藝流程,因為這些工藝流程由於設備自身架構的問題會帶來一些加工製造的局限性。金屬材料沉積工藝通常會經歷高溫過程或者需要雷射將材料熔化成固態導電體。由於這些工藝依賴於基板、量產及設備架構的原因,對於PCB加工製造來說這些工藝或許不是最佳的選擇。

金納米顆粒的TEM圖像


作為增材製造電子產品材料的新種類,在設計環節需考慮到導電油墨有它的優勢和不足。固化後導電油墨的機械性能和電性能將影響到它在產品中的應用範圍。儘管如此,導電油墨具有簡單的合成方式,並且可以快速融入現有的列印工藝,使得它對3D列印電子而言是一個非常有吸引力的選擇。


哪些材料可以用於3D列印電路板?


導電油墨是一種金屬納米粒子在主體溶劑中的懸浮態。納米顆粒在溶劑中隨著時間聚集成較大的團簇體。因而這些納米顆粒之間需要形成一種配位體結構阻止它們在懸浮態中團聚。這種配位體和主溶劑的選擇會影響懸浮液的粘度和在基板上的親水性。這些特點都是在選擇基板時配合使用哪種導電油墨及合適的沉積工藝過程中需要考慮的。

一旦這些納米懸浮液沉積後,懸浮液中的溶劑會蒸發,金屬顆粒必須熔合成一個固態導體。這可能涉及到高溫工藝流程,像熱處理、或者低溫處理,像光學輔助的燒結,UV曝光等。當所選擇的導電油墨大致符合你的設備和生產工藝時,這些細節方面都是需要考慮到的。


      導電油墨的優勢與不足


在3D列印電子產品中使用導電油墨的主要優勢在於它的靈活性。它們可以很容易地沉積於各種平面和非平面的基材上。導電油墨是可以適用於噴墨或氣溶膠噴射列印。沉積於基板上的效果是決定這種油墨是不是合適的。陶瓷或者其他硬質基板可以匹配更高的熱處理溫度且不會出現性能退化。但當選擇一塊有機基板時則會需要較低的熱處理溫度。

 

導電油墨可以從很大的範圍的納米金屬顆粒中製備。只要納米顆粒可以用合適的配位體連接,粘度和油墨的親水性能可以通過選擇合適的懸浮溶劑來適應沉積工藝,或者通過添加劑和表面活性劑來調整。

 

儘管各種形態和尺寸的金屬納米顆粒已經商業化了,但並不是所有的增材製造系統和供料系統可以適用這些金屬材料。在噴墨列印和氣溶膠噴射列印過程中為了保證噴孔不堵,因而用於阻止材料團聚的配位體至關重要。至少要保證配位體在沉積之前進行添加或更換,然而這無疑將會使這些昂貴的材料成本進一步增加。

因此,列印系統供應商會花大量的時間用於將這些材料和他們的系統協調一致,並且對第三方而言想要合成合成新的導電油墨來適用他們的系統這將會非常困難。然而對於增材製造的發展空間材料這塊仍是很大的空缺,可適用的材料範圍仍有望擴大。

納米導電油墨的固化溫度這方面仍被視為是一項劣勢。納米顆粒的熔化溫度與其納米顆粒的尺寸成比例關係,這是需要在列印工藝中考慮的。對於一些導電油墨而言如果工藝流程中固化溫度太低,納米顆粒則不會熔化成為一個連續的固體薄膜,任何殘存在薄膜內結構缺陷將會降低導電率和機械強度。

適用於導電油墨及介電油墨列印的噴墨系統(NanoDimension)


     用於噴墨列印的導電油墨


在電子增材製造領域中導電油墨噴墨列印中的應用並不算是什麼顯著的進步。因為製造工藝流程中的溫度可以相當低,且可以採用光學輔助固化,但導電油墨可以很快適應於複合沉積導電油墨和介質基材的噴墨系統中。相比氣溶膠噴射沉積、雷射直接成型(LDS)或者熔融沉積(FDM),這是一個很大的優勢。

  同時沉積導電油墨和介電油墨,隨後採用高密度能量的光源同時固化,這種工藝相比氣溶膠沉積、FDM、LDS或其他類似的工藝可以提供更高的產量。這樣可以允許PCB通過層層沉積成型,也使噴墨列印成為製造PCB板或其他非平面的幾何體自然而然的選擇。

  這種由噴墨列印和複合沉積導電油墨和介電油墨技術所帶來的靈活性,能夠為設計者在採用這項獨特的系統製作PCB過程中提供很大的自由。多層互聯的幾何結構並不局限於PCB、天線類的導電體、傳感器或者絕緣體中傳統的線路和垂直互聯孔,這些都可以通過噴墨沉積應用於非平面幾何體。設計者應用這類型的系統可以使設計思路從傳統的設計束縛中解脫出來。

  儘管導電油墨有一些自身的優勢和不足,但不能否認對於3D列印成型特殊的電子結構體而言它們是一種非常具有潛力材料。目前Nano已經採用了噴墨複合沉積技術為客戶提供了應用於電子設計及列印的創新型解決方案。下表附上Nano的導電油墨性能,下圖為Nano油墨的納米顆粒形貌。


表 NanoDimension 導電納米銀油墨性能(AgCite)

屬性

數據

粘度@35℃(噴射溫度)

5-35 cP

表面張力

27-37 mN/m

密度

1.3-2.7 g/mL(取決於銀含量)

銀含量

20-70%

溶劑

乙二醇醚基親水性

燒結溫度

>130℃

可用的粒子尺寸

10-100nm

電阻率≥

2.8μΩ·cm

電導率≤

35700000S/m

燒結方法

加熱,紅外,雷射,光子,電子束,化學

合適的基材

PET,PEN,PEEK,,PI,金屬,陶瓷,塗層紡織品

天線性能

在2GHz時達到89%的效率

 

納米銀油墨(圖片來源於NanoDimension)

歡迎大家留言討論哈~(就醬紫,如有錯別字諸位海涵~)

相關焦點

  • 導電「油墨」列印再升級,想要多大打多大
    研究人員開發的導電油墨,可用於噴墨列印儲能設備。Gogotsi博士說:「導電油墨在高解析度列印和高電荷存儲設備中的成就有限。而我們通過全MXene噴墨列印製造的微型超級電容器,其性能較其他導電油墨製造的儲能設備有了大幅度提高。」儘管研究人員一直在試圖尋找基於納米銀、石墨烯和鎵等新型導電材料的油墨製造方法,但將它們「無縫」融入製造過程始終是一個巨大的障礙。
  • 導電「油墨」列印柔性儲能元件,想要多大打多大
    sciencedaily.com網站4月17日報導,《自然通訊》雜誌發文稱,愛爾蘭德雷克塞爾大學和三一學院的研究人員利用二維導電材料MXene,製造了可用於噴墨列印的「導電墨水」。這種導電墨水可以用於列印包括超級電容器在內的任意尺寸或形狀的柔性儲能元件。導電油墨技術已經誕生近10年,它背後的市場估值高達數億美元。
  • 3D列印導電聚合物
    3D列印導電聚合物3D Printing of Conducting Polymers導電聚合物在儲能、柔性電子、生物電子等領域有著廣泛的應用前景。然而,導電聚合物的製備主要依靠傳統方法,如噴墨印刷、絲網印刷和電子束光刻,其局限性阻礙了導電聚合物的快速創新和廣泛應用。
  • 【乾貨】石墨烯導電油墨——21世紀革命性的印刷材料!
    與納米金屬導電油墨相比,石墨烯導電油墨的成本優勢突出,而且較傳統碳系導電油墨而言,其不僅在導電性能方面更勝一籌,還具有能與噴墨列印方式兼容的優勢。因為與納米金屬導電油墨相比,石墨烯導電油墨的成本優勢突出,而且較傳統碳系導電油墨而言,其不僅在導電性能方面更勝一籌,還具有能與噴墨列印方式兼容的優勢。導電油墨是一種由導電填料、連結料、溶劑和助劑組成的導電性複合材料。
  • Dymax現推出配製機械性能優越和光潔度高的3D列印油墨
    上海2016年11月30日電 /美通社/ -- 隨著3D列印行業的快速發展,生產商力爭製造新型高質量列印材料克服形變問題,並具有優異的表面光潔度和優於傳統油墨的機械性能。若能解決上述問題,3D列印不僅能用於快速成型,還能用於快速製造最終產品。
  • 導電油墨技術與產品應用方向
    ,製成的線路亦具良好的導電性,現在甚至有納米金屬、有機高分子、有機金屬分解等導電油墨產品…3C產品為了追求輕薄短小設計,越來越多電子產品對於導電油墨的需求也正逐步增高。顧名思義,導電油墨就是會導電的油墨,油墨經過將樹脂原料於有機溶劑溶解後,於製程中添加大量導電粒子加以製作成油墨型態產品,使用導電油墨經特殊加工製程,可將電路、導電線路利用印製方式形成電路,新成分與製法的導電油墨甚至可以製作超細線路或是製作替代天線用途的特殊電路。
  • 懸浮生物3D列印:履行生物列印漂浮的承諾
    懸浮介質以這種方式利用的明顯優勢是,有機會在更短的時間內製造更大的三維組織結構,增加三維生物列印的吞吐量。全向3D列印技術的發展:從屈服應力流體到懸浮液。(A)在非自愈的屈服應力流體中進行全向列印。(上圖)使用可移動墨水的3d列印血管網絡示意圖。(下圖)3D微血管網絡的螢光圖像,通過在可光解聚的Pluronic F-127-diacrylate基體內全向印刷油墨(染成紅色)製成。標尺,10毫米。複製從[13]。(B-F)懸浮介質中的全向列印。(B)印在顆粒懸浮液中的小型俄羅斯娃娃。
  • 德國研發出可擦除的3D列印油墨
    近日,德國西南部卡爾斯魯厄理工學院(KIT)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可擦除的3D列印油墨。該創新專注於直接雷射寫入:一種3D列印技術,生產具有精確定義特性的微米尺寸結構。根據KIT宣稱,現在可以重複擦除和重建高達100納米(一納米對應於百萬分之一米)的小結構。
  • 二維材料MXene油墨:可列印微型超級電容!
    導讀據美國德雷塞爾大學官網近日報導,該校與愛爾蘭聖三一學院研究人員合作利用高度導電的二維材料MXene,創造出噴墨印表機所用的油墨。這種油墨可以任何尺寸和形狀列印柔性能量存儲元件,例如超級電容。由二維納米材料油墨印刷而成的電晶體(圖片來源:都柏林大學聖三一學院)採用石墨烯氧化物導電油墨在紡織品上印刷的柔性超級電容(圖片來源:曼徹斯特大學)通過導電油墨噴墨列印而成的柔性電子器件(圖片來源:密西根州立大學 Chuan Wang)
  • 一文了解石墨烯導電油墨的製備、應用和市場前景!
    除此之外,Xianjun Huang 等製備石墨烯油墨時不添加粘結劑,先進行列印,然後乾燥,最後用滾筒反覆壓制,導電率較壓制之前提升50 倍; 壓制之後,石墨烯之間形成更緊密的導電網絡,這為提高油墨的導電性提供了新的思路。WenjingXiao等使用氯化1-丁基- 3 -甲基咪唑作為分散劑,並通過蒸發濃縮進一步提高石墨烯濃度,其效果較好。
  • 外媒:科學家研發出新型油墨有望列印柔性儲能元件
    據外媒報導稱,近日,來自愛爾蘭德雷塞爾大學和三一學院的研究人員使用一種名為MXene的高導電碳基2D材料開發出用於噴墨印表機的油墨有望列印出柔性儲能元件這種墨水。從最近研究結果顯示,這種墨水可以用於列印任何尺寸或形狀的柔性儲能元件,比如超級電容器。
  • 浦項-延世大學聯合研究用於3D電路列印的液態金屬油墨
    POSTECH-延世大學聯合研究團隊開發用於3D電路列印的液態金屬油墨可以直接印刷在可拉伸基材上的導電和可拉伸電極引起了可穿戴電子產品和電子皮膚的廣泛關注。包含液態金屬的可印刷油墨是這些應用的理想選擇,但是在液態金屬顆粒周圍形成的絕緣氧化物表皮會限制其導電性。
  • 3D列印PCB如何幫助阻抗控制的布線
    示例:集成電路式互連架構 另一個例子是使用集成電路式互連結構,並使用VeCS(垂直導電結構)進行層轉換,因為這些結構的寄生電感要低得多。 3D列印PCB的其他優點 3D列印的使用提供了阻抗控制布線以外的其他製造優勢。
  • 導電油墨互動投影系統,讓牆上的畫動起來
    一、導電油墨互動投影系統簡介導電油墨互動投影系統又稱導電油墨牆、電子水墨牆、霍格沃茨牆,這種新型數字牆壁技術,以其引人注目、豐富多彩的動態創意展示效果,集趣味遊戲、益智、科普為一體,支持多人同時觸摸,參觀者通過手指觸摸特定區域,即能得到預定的動態效果回饋
  • 可用在導電油墨的PVB類型
    顧名思義,導電油墨具有一定的導電性,可用於印刷導電點或導電跡線,因此它們具有傳遞電流和消除靜電荷的能力。使用PVB樹脂作為導電油墨的添加劑可以提供優異的印刷性能,並且可以使用各種印刷方法,例如絲網印刷,凸版印刷,柔版印刷,凹版印刷和光刻。
  • 諾獎得主最新成果:一種高效率低成本生產石墨烯導電油墨的新技術!
    近日消息,位於曼徹斯特大學的研究人員提出了一種生產石墨烯印刷電子產品的低成本方法,可大大提高導電石墨烯油墨的生產效率並降低成本。  印刷電子產品為信息技術在日常生活中的滲透提供了突破。印刷電子電路的可能性將進一步促進物聯網應用的普及。用於電子應用的印刷導電油墨的開發迅速發展,擴大了在電晶體,傳感器,天線RFID標籤和可穿戴電子設備中的應用。
  • 導電油墨的用途和前景
    隨著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油墨跨出了狹隘的印刷領域.延伸到了電路板、電子開關、電子紙等前人未曾涉足過的領域 —— 這就是導電油墨。
  • PCB線路板油墨主要有哪些,這些絲印油墨分別起什麼作用
    PCB線路板油墨主要有哪些?PCB線路板油墨一般主要分為三種,分別是PCB線路蝕刻油墨、防焊油墨以及文字油墨。還有一些是導電碳油(也叫導電炭墨)、導電銀油(又叫導電銀漿),後面兩種一般用量都比較少。阻焊油墨是PCB線路板中非常常見也是主要使用的油墨。我們看到的線路板上面的一層綠色像油漆一樣的東西,其實就是阻焊油墨。根據固化方式,阻焊油墨有感光顯影型的油墨,有熱固化的熱固油墨,還有UV光固化的UV油墨。而根據板材分類,又有PCB硬板阻焊油墨,FPC軟板阻焊油墨,還有鋁基板阻焊油墨,鋁基板油墨也可以用在陶瓷板上面。
  • Nature:油墨微筆直寫3D列印二氧化矽氣凝膠技術
    Nature:油墨微筆直寫3D列印二氧化矽氣凝膠技術由於其極低的熱導率和開孔結構,二氧化矽氣凝膠已經被廣泛應用於熱絕緣、催化劑、物理學、環境修復、光學器件。二氧化矽氣凝膠在目前熱絕緣方面具有很大市場,尤其是在空間受限下的理想材料。
  • 導電墨水:從紙上列印出鍵盤
    Novalia的鍵盤共分為兩層,底層是使用特殊導電油墨製成的一個觸控矩陣基板,厚度只有2毫米,而頂層則是印有鍵盤圖案的按鍵層。鍵盤厚度可以做到0.005毫米,也就是一根頭髮絲的直徑。這使得Novalia的鍵盤可以比世上存在的任何其他鍵盤都薄10倍以上,而其布局與傳統的QWERTY鍵盤相同,操作速度也可以接近正常鍵盤,但不含電池的重量卻只有30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