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材料MXene油墨:可列印微型超級電容!

2020-12-03 環球創新智慧

導讀

據美國德雷塞爾大學官網近日報導,該校與愛爾蘭聖三一學院研究人員合作利用高度導電的二維材料MXene,創造出噴墨印表機所用的油墨。這種油墨可以任何尺寸和形狀列印柔性能量存儲元件,例如超級電容。

背景

導電油墨已有近十年的歷史。未來十年內,它有望快速增長為數億美元的市場。

石墨烯油墨(圖片來源:James Macleod/劍橋大學工程系)

導電油墨已用於製造公路收費應答器所用的射頻識別標籤、可攜式電子產品所用的電路板,以及為汽車車窗安裝嵌入式無線電天線以及輔助除霜。

由二維納米材料油墨印刷而成的電晶體(圖片來源:都柏林大學聖三一學院)

採用石墨烯氧化物導電油墨在紡織品上印刷的柔性超級電容(圖片來源:曼徹斯特大學)

通過導電油墨噴墨列印而成的柔性電子器件(圖片來源:密西根州立大學 Chuan Wang)

但是,為了在技術上有更廣泛的應用,導電油墨需要變得更加導電,並且更容易應用於各種表面。

創新

近日,美國德雷塞爾大學(Drexel University)和愛爾蘭聖三一學院(Trinity College)的科研人員利用高度導電的二維材料MXene,創造出噴墨印表機所用的油墨。

(圖片來源:德雷塞爾大學)

德雷塞爾大學工程學院材料科學與工程系教授尤裡·高果奇(Yury Gogotsi)表示,在德雷塞爾大學納米材料研究所創造的這種油墨,從上述兩個方面來說,都是重大進展。

相關論文發表在《自然通信(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上。論文表明,這種油墨可用於以任何尺寸和形狀列印柔性能量存儲元件,例如超級電容。

高果奇表示:「目前為止,在精細解析度印刷和高電荷存儲器件方面,導電油墨只取得了有限的成功。但是,我們的成果表明,通過高級噴墨印表機,所有由 MXene 印刷而成的微型超級電容,與現有的其他導電油墨製成的能量存儲器件相比,性能高一個量級。」

技術

研究人員穩步地搞清楚,當通過更加導電的新材料,例如納米顆粒銀、石墨烯和鎵來製造油墨時,挑戰在於將這些材料無縫地集成到製造工藝中。據德雷塞爾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系助理教授 Babak Anasori 稱,這些油墨中的大多數無法用於一步處理工藝。

Anasori 表示:「對於大多數其他的納米油墨來說,為了把顆粒聚集在一起進行高質量印刷,就需要加入添加劑。因此,在印刷之後,就需要一個額外的步驟(通常是熱或者化學處理)來去除那個添加劑。對於 MXene 印刷來說,我們只使用水或有機溶液中的 MXene 來製造油墨。這意味著,無需任何額外的步驟,它就可以變幹。 」

MXene 是一種碳基、二維層狀材料,2011年誕生於德雷塞爾大學。它的獨特能力在於,能與液體(例如水和其他有機溶液)混合,同時保持導電性。

MXene 有機油墨的特性(圖片來源:參考資料【1】)

因此,德雷塞爾大學的研究人員通過各種形式製造並測試了它,從「導電粘土」到「電磁屏蔽所用的塗層」再到「幾乎不可見的無線天線」。

調整濃度來創造可用於商用印表機的油墨,只是時間與迭代的問題。油墨中溶劑與 MXene 的濃度可經過調整來適配不同類型的印表機。

Anasori 表示:「如果我們想要大規模利用任何技術,並使之可供公眾使用,這項技術必須變得非常簡單而且一步完成。噴墨印表機幾乎每家都有,所以我們知道如果我們可以製造出合適的油墨,那麼任何人都可以製造未來的電子器件。」

MXene 有機油墨的噴墨列印(圖片來源:參考資料【1】)

作為這項研究的一部分,德雷塞爾大學的團隊與聖三一學院的研究人員(擅長印刷)合作,用 MXene 油墨測試一系列列印出來的產品,包括一個簡單的電路、一個微型超級電容和一些文字,並採用了從紙張到塑料再到玻璃的各種基底。這樣做時,他們發現,他們可以印刷厚度一致的線,並使油墨傳輸的電流能根據厚度而變化。在製造電子元器件的過程中,這兩點都很重要。列印出來的產品保持了卓越的導電性能,在所有碳基導電油墨中是最高的,這些油墨包括碳納米管和石墨烯。

價值

所有這些意味著,一種可製造微型元器件的多功能產品。在我們的電子器件中,它表現出重要但又通常被忽視的功能,例如當電池沒電時提供電力、防止破壞性電湧、加速充電過程。提供一種表現得更好的材料,以及一種通過它構造東西的新方法,將不僅可以改善我們現有的器件,也將創造出全新的技術。

Anasori 表示:「與傳統製造工藝相比,直接的油墨印刷技術,例如噴墨印刷和擠出印刷,帶來了數字和加成的圖案化、專用化、材料浪費的減少、可擴展性和快速生產。現在,我們已經製造出了可通過這項技術來應用的 MXene 油墨,我們正在尋找新的機會來使用它。」

直接的 MXene 油墨印刷的示意圖(圖片來源:參考資料【1】)

關鍵字

印刷電子、導電油墨、超級電容

參考資料

【1】Chuanfang Zhang, Lorcan McKeon, Matthias P. Kremer, Sang-Hoon Park, Oskar Ronan, Andrés SeralAscaso, Sebastian Barwich, Cormac Coileáin, Niall McEvoy, Hannah C. Nerl, Babak Anasori, Jonathan N. Coleman, Yury Gogotsi, Valeria Nicolosi. Additive-free MXene inks and direct printing of micro-supercapacitors. Nature Communications, 2019; 10 (1) DOI: 10.1038/s41467-019-09398-1

相關焦點

  • 二維有序介孔材料應用於微型超級電容器研究獲進展
    二維材料,如石墨烯,是一類具有重要應用前景的平面微型超級電容器電極材料。發展二維材料基複合介孔納米片,不僅可有效抑制片層的堆疊,增加比表面積,而且可大大緩衝電極的體積膨脹,提高電解液離子的擴散和電化學性能。但是,目前報導的都是關於面內垂直柱狀的介孔納米片,而面內平行柱狀的有序介孔納米片的可控制備仍面臨著很大挑戰。
  • 東華大學《JMCA》3D列印石墨烯氣凝膠高面電容的可定製超級電容器
    介紹可穿戴電子產品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變得越來越熱門。超級電容器由於其固有特性(例如,高功率密度和出色的循環穩定性)在可穿戴電子領域發揮一定作用。具有互連的周期性多孔微/宏結構的電極的構造可使超級電容器保有高重量電容和緊密的電子、離子傳輸,同時不會犧牲面積和體積。電極的結構不僅需為裝置提供了改善的電化學性能,還得滿足對個性化的追求。
  • 導電「油墨」列印柔性儲能元件,想要多大打多大
    德雷克塞爾大學和三一學院的研究人員開發的導電油墨,可用於噴墨列印儲能設備。sciencedaily.com網站4月17日報導,《自然通訊》雜誌發文稱,愛爾蘭德雷克塞爾大學和三一學院的研究人員利用二維導電材料MXene,製造了可用於噴墨列印的「導電墨水」。這種導電墨水可以用於列印包括超級電容器在內的任意尺寸或形狀的柔性儲能元件。導電油墨技術已經誕生近10年,它背後的市場估值高達數億美元。
  • 導電「油墨」列印再升級,想要多大打多大
    研究人員開發的導電油墨,可用於噴墨列印儲能設備。sciencedaily.com網站4月17日報導,《自然通訊》雜誌發文稱,愛爾蘭德雷克塞爾大學和三一學院的研究人員利用二維導電材料MXene,製造了可用於噴墨列印的「導電墨水」。這種導電墨水可以用於列印包括超級電容器在內的任意尺寸或形狀的柔性儲能元件。
  • 二維有序介孔材料應用於微型超級電容器研究獲新進展
    集微網消息(文/春夏)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二維材料與能源器件創新特區研究組研究員吳忠帥團隊與上海交通大學教授麥亦勇團隊合作,通過發展通用的界面自組裝策略,使二維有序介孔材料應用於微型超級電容器研究獲得進展。
  • 電流體噴射列印製作適用於可穿戴設備的微型微型超級電容器
    電流體噴印製作適用於可穿戴設備的微型微型超級電容器超級電容器(SC),也稱為超級電容器,可以比普通電容器存儲更多的能量。與基於鋰的二次電池相比,超級電容器的優勢包括具有高功率輸出和更長的循環壽命。特別地,它可以通過半導體製造工藝被製造成與人的指紋的寬度一樣小,因此也可以應用於可穿戴設備和物聯網(IoT)設備。然而,由於在製造過程中產生的熱量可能導致超級電容器的電特性的劣化,因此難以將它們直接連接至電子部件。另外,通過噴墨印刷技術將超級電容器與電子部件組合的製造方法還具有精度較低的缺點。
  • Mater:MXene廢棄沉澱「變廢為寶」
    近日,瑞士聯邦理工學院聯邦材料科學研究所張傳芳研究團隊報導了將MXene廢棄沉澱變為無添加劑的高粘度水系墨汁,並用於規模化絲網印刷,從而批量化地得到高精度、高性能的微電子器件和元器件,如微型固態超級電容,集成電路、導線、智能二維碼等等。用作微型超級電容時,器件展示了非常高的面容量和整體能量密度。
  • 蘭州大學《ACS AMI》:絲網印刷石墨烯複合油墨的砂磨加工,用於高...
    2020-12-17 16:41:05 來源: 石墨烯聯盟 舉報   合理的工程設計和可印刷石墨烯墨水的簡化生產是製造高能柔性石墨烯微型超級電容器
  • 【乾貨】石墨烯導電油墨——21世紀革命性的印刷材料!
    Dua 等人利用抗壞血酸在含質量分數為1%聚乙二醇的GO 水分散液中還原GO,在非離子表面活性劑TX-100 的輔助下分散在異丙醇溶劑中,製備了可用於噴墨列印的石墨烯油墨。Lee 等人用N2H4還原GO 納米片,滴加氨水調節pH 值至10,以十二烷基硫酸鈉(SDS)作為表面活性劑,水和二甘醇(體積比9∶1)作為溶劑成功地製備了高度穩定的石墨烯油墨,並噴墨列印在聚醯亞胺薄膜上研究導電性。400 ℃燒結可有效去除油墨裡過量的SDS,燒結後油墨膜的電導率可提高到121.95 S/m。
  • 外媒:科學家研發出新型油墨有望列印柔性儲能元件
    據外媒報導稱,近日,來自愛爾蘭德雷塞爾大學和三一學院的研究人員使用一種名為MXene的高導電碳基2D材料開發出用於噴墨印表機的油墨有望列印出柔性儲能元件這種墨水。從最近研究結果顯示,這種墨水可以用於列印任何尺寸或形狀的柔性儲能元件,比如超級電容器。
  • Nature:油墨微筆直寫3D列印二氧化矽氣凝膠技術
    Nature:油墨微筆直寫3D列印二氧化矽氣凝膠技術由於其極低的熱導率和開孔結構,二氧化矽氣凝膠已經被廣泛應用於熱絕緣、催化劑、物理學、環境修復、光學器件。二氧化矽氣凝膠在目前熱絕緣方面具有很大市場,尤其是在空間受限下的理想材料。
  • 可穿戴技術新突破:形狀可定製的織物超級電容!
    筆者曾介紹過,英國曼徹斯特大學開發出的一種固態柔性超級電容器件。科學家通過絲網印刷技術,採用導電石墨烯氧化物油墨,直接將它列印在紡織品例如棉織物上。該超級電容器件的優勢包括:機械柔韌性好、能量與功率密度高、運行安全性高、循環壽命長、成本低。
  • 噴墨列印高倍率3D微電容器
    研究背景 微型及便攜電子設備發展迅速,推動了小體積、可快速充放電、具有超長循環壽命的 微尺寸電容器 的迅猛發展。目前,微尺寸電容器的面積容量在不斷提升,但由於電極材料負載量少、體積容量低,其實際應用仍然受限。常用的微型電容器製備方法通常有光刻法、雷射直寫/刻蝕、3D列印以及模板法等,儘管近年來進展斐然,但同時也有很多缺點。
  • 超級絕緣體氣凝膠:3D列印世界上最輕的材料
    除此之外,由於其導熱率低至12 mW m-1K-1,所以又被稱作超級絕緣體。二氧化矽氣凝膠在工業和建築保溫材料中被大量使用,每年市場約2.2億美元。儘管氣凝膠具有極高的強度/重量比,但是,氣凝膠具有本徵的易碎性,難以通過常規的機械加工來製造小型物體,導致其大規模應用之路並不順暢。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研究人員發現3D列印在構建氣凝膠物體方面獨具優勢,目前已經在石墨烯、氧化石墨烯、氮化碳、金、纖維素等氣凝膠領域得到了良好的驗證。
  • 超級絕緣體氣凝膠:3D列印世界上最輕的材料!
    氣凝膠是一種介孔溶膠-凝膠材料,是世界上密度最小的固體,具有高比表面積(500–1,000 m2g-1)和低密度(0.001–0.200 g cm-3)等特點。氣凝膠是由空氣或自由空間與陶瓷,金屬,顆粒,粉末或碳固體介質組成,其中空氣或自由空間的比例> 99%。因此,氣凝膠可以非常輕。
  • 噴墨列印石墨烯實現太陽能可穿戴電子設備
    江蘇雷射聯盟導讀:據悉,來自諾丁漢大學的研究人員解決了如何使用墨水3D列印具有有用特性(例如將光轉換為電能的特性)的新型電子設備的難題。這項研究表明,可以噴射包含二維片狀細小材料(例如石墨烯)的油墨,可以將這些複雜的定製結構的不同層堆積並嚙合在一起。
  • 國外開發可量產二維納米材料方法,可用於製作RFID標籤或超級電容
    十多年來,二維納米材料(如石墨烯)一直備受追捧,被認為是製作更優的微型晶片、電池、天線和許多其他設備元件的關鍵。但是,這種厚度僅有原子級別的材料,若要實現應用,無疑面臨著一項重大挑戰:如何在不影響品質的情況下大量生產?新的可能現在,這項挑戰對於MXene(過渡金屬碳/氮化合物)而言不再是問題。
  • 中山大學盧錫洪/江南大學劉天西《AM》:基於微-介孔碳-金屬網絡的超級電容器器件
    超級電容器以及鹼離子電池等電化學儲能裝置的性能和應用對間歇可再生和可持續能源的有效利用至關重要,且越來越依賴於新材料合成和大規模製備工藝的發展。由於含金屬碳具有高導電性、氧化還原活性和表面帶負電荷等優點,作為水性超級電容器的電極具有巨大的潛力。
  • 如何將Mxene轉化成可印刷或可塗覆的墨水
    本文轉自微信公眾號:柔性電子服務平臺作者:Lynn作為二維納米材料家族的一員,MXenes,即過渡金屬碳化物,氮化物和碳氮化物,表現出突出的電化學,電子,光學和機械性能。它們在能源存儲、電子、光電子、生物醫學、傳感器和催化等領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相比於其他二維材料,MXenes具有高的金屬導電率、優異的分散質量、表面電負性和親水性,這使得它們特別適合作為印刷油墨。
  • 我國開發出高能量密度的柔性鈉離子微型超級電容器
    據中國科學院網站消息,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二維材料與能源器件研究組(DNL21T3)研究員吳忠帥團隊與中科院院士包信和團隊合作開發出具有高能量密度、高柔性、高耐熱性能的柔性平面鈉離子微型超級電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