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於軟機器人的3D列印材料最新進展

2021-01-19 騰訊網

江蘇雷射聯盟導讀:

軟機器人技術是一個不斷發展的研究領域,其重點是用高順應性材料製造無馬達機器人。軟機器人技術在各種領域中都具有很高的潛力,例如軟夾具、執行器和生物醫學設備。軟機器人的3D列印提出了一種新穎而有前途的方法,可以直接從數字設計中形成具有複雜結構的對象。在此,來自以色列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的研究人員總結了用於軟機器人3D列印的材料領域的最新進展。

受自然和生物體啟發的軟機器人是由柔性、柔軟的材料製成的機器人,與堅固型機器人不同,它們是沒有馬達的。軟機器人技術主要基於材料科學,可以通過多種機制執行,例如氣動、靜電、熱激活和磁驅動。由於它們的柔韌性,這些軟機器人可以執行精確和連續的運動,例如抓住易碎的物體或在不同環境下在各種基板上向前移動。最佳的軟機器人設備應由三部分組成:i)執行器,無電動機的組件,是設備最重要的部分,負責執行運動;ii)傳感器,它可以提供信息,例如致動器的位置和與表面接觸時遇到的壓力;iii)使用傳感器生成的信息來精確調節和增強動態性能的控制系統。

近年來,已經報導了通過3D列印技術製造軟機器人的情況,在軟機器人領域,增材製造的用途多種多樣,包括各種印刷方法和材料的利用。在早期的研究中,最方便的使用是基於仿品成型,其中3D列印用於製造剛性模具,然後在這些模具中澆鑄柔性彈性體。例如,使用FDM,通過由ABS塑料組成的3D列印模具製造軟氣動執行器,然後進行兩步鑄造程序。首先,將預聚物澆鑄到模具上,而不是將其完全覆蓋,然後在卸下模具時獲得明通道結構。第二,將明渠結構粘合到平坦的膜上,然後將整個設備後固化。3D列印軟機器人技術發展的下一步是分別列印由柔性或智能材料組成的部件,並將它們機械組裝在一起以形成軟機器人。

如今,增材製造已成為軟機器人領域中完全集成的製造過程。儘管如此,如圖1所示,在全印刷的軟機器人的製造中仍然存在一些挑戰。這些挑戰可以分為兩大類:i)搜索和開發軟機器人列印所需的高性能材料 ii)開發新的列印功能,從而一步一步地製造軟機器人。

圖1. 軟機器人3D列印的未來挑戰

在過去的幾年中,我們看到了許多3D列印技術的開發工作,這些工作主要集中在列印技術上,包括新型印表機的發明和對現有印表機的改進。然而,適用於3D列印的商業材料的種類仍然有限,並且相對昂貴。就機械性能而言,大多數都只有基本的材料特性,例如柔韌性、可拉伸性、韌性和熱穩定性。因此,真正需要開發性能和功能得到改善的高性能材料。對於軟機器人的製造,非常需要開發具有適當的可拉伸性和柔韌性的新材料,以實現細膩且可重複的運動,具有可以執行可逆驅動力的形狀記憶能力,以及可以克服物體內部斷裂。

高性能材料

1. 柔性和可拉伸材料

構成軟機器人的材料必須是柔性的和可拉伸的,以使其能夠在不斷裂、吱吱作響或破裂的情況下進行精細和顯著的運動。使用DLP印表機可以進行高解析度列印,從而形成幾何複雜的結構以及由三個氣動「臂」組成的抓爪(如下圖所示)。

圖2. 夾爪和由柔性和可拉伸材料組成的傳感器:a)PU基聚合物。b)基於PDMS的聚合物。c)基於水凝膠的抓手。d)基於水凝膠的應力傳感器。右下角的圖像演示了自我修復的傳感器。

2. 水凝膠

另一類柔軟和可拉伸的材料是水凝膠,它是能夠吸收大量水的親水聚合物,並且是用於柔性和可拉伸聚合物的3D印刷的新興材料。水凝膠適用於製造軟機器人設備,前提是整體機械性能能夠在不破壞結構的情況下驅動。水凝膠的獨特之處在於其與水的相容性,以及對溼度和各種水環境的響應能力。水凝膠具有高粘性,可通過幾種技術印刷,主要是DIW印刷,這使得它們適用於3D列印軟機器人。水凝膠也可以用SLA印刷,其使用可光固化水凝膠單體具有更好的解析度。雖然後一種方法不太常見,儘管由於缺乏高效的水溶性光引發劑,但目前的研究一家展示了一些由SLA印刷的軟機器人設備。迄今為止,製造水凝膠基軟機器人最廣泛使用的材料是聚丙烯醯胺,聚(N-異丙基丙烯醯胺)(PNIPAm),透明質酸、殼聚糖和藻酸鹽。

由於水凝膠的生物相容性,它被廣泛應用於生物醫學領域,如植入和藥物輸送。(研究人員預計基於水凝膠的軟機器人裝置將在該領域找到更多的應用,主要是在手術過程中製造用於軟組織的外科抓緊器,例如腹腔鏡胰腺手術。

列印功能

接下來我們設想,軟機器人領域的主要未來目標是通過簡單的一步過程進行設備製造,而不需要後處理以及組件組裝和集成。這包括一次製造整個機器人,包括電源,執行器,傳感器等。這個目標是非常具有挑戰性的,我們希望可以通過3D列印來實現。但是,當前在多材料列印和列印嵌入式功能組件方面的3D列印過程仍然受到限制,並且需要在硬體和材料上進行進一步的開發。

1. 多材料印刷

將各種材料組合在一個物體中的能力對於製造軟機器人非常重要。這種方法能夠獲得高度複雜的物體,例如具有柔軟和剛性區域的機器人或者具有由功能材料組成的區域和僅提供設備骨架的區域的機器人。基於擠壓的方法,即FDM和DIW,是通過添加一個噴嘴或一組噴嘴來擠壓其他材料來結合多材料印刷的最簡單的方法。有多種帶有兩個或更多噴嘴的商用FDM印表機,可以同時列印少量材料。除了材料的多樣性之外,印刷速度也相對較快,切換材料的頻率也很高。這使得能夠對3D對象中不同材料的位置進行高精度控制。研究人員用堅硬和柔韌的材料印刷了兩種結構——一種摺紙形狀和一種氣動機器人行走器。

▲多種材料列印結構的示例:a)磁輔助DIW列印。b)使用Polyjet技術印刷在柔性矩陣中的數字SMP。c)使用DLP印表機列印的多材料SMP兩蓋盒。d)對3D對象進行多材料和空間控制(MASC)DLP列印,該3D對象由基於丙烯酸酯的柔性水凝膠以及由環氧和丙烯酸酯水凝膠組成的剛性混合物(比例尺為12mm)組成。

2. 嵌入式電子設備

通過一步3D列印工藝製造電子設備,如電池、傳感器、執行器或電容器,對於軟機器人來說非常重要。將電子控制和能源嵌入柔性/可拉伸3D物體的能力是全印刷軟機器人發展的一個關鍵特徵和重要步驟。為了使印刷嵌入式電子產品可行,適用於3D印刷的導電油墨是關鍵要求。

▲嵌入式電子設備的示例:a)DIW在氣動執行器頂部印刷的多材料傳感器。b)嵌入手套中的DIW列印傳感器。c)SLA印刷空心傳感器。

3. 不受束縛的自主機器人

不受束縛的自主設備代表了軟機器人領域的新進展。這些設備由電池或小型泵系統驅動,這些電池或小型泵系統連接到機器人的身體,而不是連接到外部電源(例如電源或大型泵)。這些機器人可以避免布線,也不會被束縛在某個地方。然而,它們的製造,特別是當它們由軟質材料構成時,具有挑戰性,因為它們需要攜帶剛性且沉重的組件,例如電池、泵、電動機或電路板。關於無束縛的軟機器人的報導很少,其具有多種致動機制,包括燃燒、氣動、流體、離子、磁性、熱或使用電動機。儘管某些報告的設備未進行3D列印,但仍有部分或全部3D列印的無束縛和自主機器人的示例。

作者介紹

▲Ela Sachyani Keneth是以色列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卡薩利應用化學中心,化學研究所和納米科學與納米技術中心的博士生。她的研究專注於製造用於軟機器人的柔性印刷執行器。

▲Alexander Kamyshny是以色列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化學研究所的高級研究員。他的研究專注於納米材料的合成和應用,尤其是無機納米顆粒及其在印刷電子領域的利用。

▲Shlomo Magdassi是以色列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化學研究所的教授。他的研究專注於微米和納米顆粒在各種領域(包括2D,3D和4D列印)的形成,配製和應用。除了學術研究,他的一些研究成果還導致了產業活動,例如全球銷售和建立新公司。目前,他是希伯來大學功能和3D列印中心的負責人。

相關焦點

  • 頂刊《Adv Mater》綜述:用於軟機器人的3D列印材料
    軟機器人的3D列印提出了一種新穎而有前途的方法,可以直接從數字設計中形成具有複雜結構的對象。 為此,來自以色列希伯來大學的Ela Sachyani Keneth等人在《Advanced Materials》上發表題為「用於軟機器人的3D列印材料」的綜述文章。
  • 國外3D列印腎臟的最新進展!
    最近,Nova菌就遇到了許多男生吐槽自己的腎問題,想和小菌交流看看是否能夠來一次換腎,-_-||其實,利用生物3D列印技術進行腎臟器官的列印已經不是夢了。相較於國內,國外器官列印啟動時間早,經驗愈豐富,今天Nova菌就和大家分享一下,截止目前國外腎臟器官列印的最新進展。為什麼選擇3D列印器官?
  • 3D列印材料新突破:乳膠3D列印
    近日,據白令三維了解,來自高分子創新研究所、科學院和工程學院的維吉尼亞理工學院跨學科團隊共同提出了一種新的乳膠3D列印方法,並獲得了國家科學基金會獎。維吉尼亞理工大學也與米其林北美合作開展這個項目。 化學教授兼首席研究員蒂莫西龍(timothylong)表示:我的想法是,只有與自己截然不同的人合作,才能實現這些創新。
  • 口腔醫學領域3D列印材料的研究進展
    3D列印主要優點包括:提高製造精度、簡化繁瑣的製作過程、節約加工材料和人力資源,經濟環保,縮短生產時間,提高生產效率,實現了個性化製作。在口腔醫學領域,3D列印技術受到越來越廣泛的應用以及研究,其中口腔修復學、口腔種植學、口腔正畸學、口腔內科學都有涉及,還包括生產用於牙科種植導板、顱頜面和整形外科植入物的製造,以及用於植入物和牙齒修復體的內冠和骨架的製造等等。
  • 流淌著的血液 3D列印材料有哪些(二)
    這些線材適用於不同應用領域,展現其材料的特色。從成型技術方面考量,3D列印材料還有很多。DLP/SLA成型技術下的樹脂材料、SLS、SHS成型技術下的金屬材料。當然,在3D列印領域還有各種意想不到的材料,例如:泥土、食用材料。
  • 2020年中國3D列印材料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前景分析 未來金屬3D列印...
    未來金屬3D列印材料將迎來新爆發期經過30多年的發展,3D列印技術不斷完善,目前已形成了3D生物列印、有機材料列印、金屬列印等多種列印模式,我國3D列印材料仍以工程塑料為主。2019年7月,主營業務為金屬列印的鉑力特在科創板上市,前瞻預計未來金屬3D列印材料將迎來新的爆發期。
  • Part2-2020中國3D列印-增材製造設備、材料、軟體研發進展
    3D科學谷在中國市場建立了增材製造洞察力體系,並通過近年來的市場研究和分析工作推動了中國市場在實施方面的進展。作為連接增材製造領域國內外業內優質資源的平臺,3D科學谷與AMPOWER合作面向全球市場的增材製造年度全球研發市場報告,本期,3D科學谷選取了填寫了網上問卷的國內部分企業(包括設備、軟體、材料領域)的研發情況與行業分享第二期的2020中國3D列印-增材製造設備、材料、軟體研發進展情況。
  • 3d列印材料大全,看看你知道幾個
    在3d列印領域,3d列印材料一直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因此,3d列印材料是3d列印技術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在某種程度上,材料的發展決定了3d列印能否得到更廣泛的應用。目前,3D列印材料主要包括工程塑料、光敏樹脂、橡膠材料、金屬材料、陶瓷材料等。另外,彩色石膏材料、人工骨粉、細胞生物材料、砂糖等食品也用於3D列印領域。
  • 用鋁合金材料3D列印Eurostar E3000衛星部件
    空客防務和航天公司說,自從其首次迭代產品Inmarsat-2 F1問世以來,已經有超過50 Eurostar衛建成並交付使用。而Inmarsat-2 F1更是已經服役超過20年。目前該系統的最新版本Eurostar E3000,可裝載100個轉發器、若干天線,並且有效載荷功率範圍從4千瓦到最高14千瓦。
  • 2020中國3D列印-增材製造設備、材料、軟體研發進展-上
    3D科學谷在中國市場建立了增材製造洞察力體系,並通過近年來的市場研究和分析工作推動了中國市場在實施方面的進展。隨著增材製造進入到增材製造2.0時代(以數位化庫存,用於生產為特點),將有越來越多的類似於伊之密這樣的跨界企業進入到3D列印領域,與原有的生態圈一起共同驅動增材製造的發展。
  • 奧地利開發3D列印超磁體用於清潔能源設備
    雷射粉末床熔合(LPBF)被用於製造NdFeB微結構磁體,這在常規製造中是不可行的。這樣的組件可以潛在地用於風力渦輪機和電動機內的磁性開關系統和傳感器。據3D列印超級磁鐵的研究人員稱,釹鐵硼磁鐵用於計算機和智慧型手機組件中,但尚未在其他應用中實現,包括電制動器,電磁開關和某些電動機系統。 3D列印超級磁體被設計為替代NdFeB磁體的替代品,後者是資源密集型的,並且不是可持續的。然後,開發了一種工藝,以純金屬製成的3D列印磁體,具有較高的相對密度,同時又能控制其微觀結構。
  • 細菌「活墨水」可用於3D生物列印 或用於器官移植
    細菌「活墨水」可用於3D生物列印  加入不同菌種形成不同三維結構  科技日報北京12月7日電 (記者張夢然)美國《科學》雜誌在線版、物理學家組織網近日報告了一項3D生物列印領域的最新突破:歐洲科學家團隊研發出一種包含細菌的
  • 3D列印微小事物的進展:用於多尺度,多材料結構的PSL
    3D列印PSL技術是更複雜的、高解析度數位化製造的重點。在所有3D列印技術中,只需添加額外的列印噴嘴以沉積不同的材料,就可以在FDM和DIW中輕鬆實現多材料製造,而噴墨3D列印技術則通過微噴嘴將光固化樹脂噴在表面上,然後用紫外線固化。
  • PLA材料3D列印自行車架獲Eurobike金獎
    需要說明的是使用普通的3D列印材料製成的Aenimal Bhulk不僅外觀靚麗、材料環保,還能騎乘哦!他們進行了可行性分析來確定最適合的3D列印工藝和材料,考慮到自行車的丟棄速度,最終決定採用FDM技術相結合可降解的生物塑料PLA。
  • 3D列印的超材料:具有新穎的光學特性!
    具有3D列印功能的蜘蛛機器人(圖片來源:西門子)3D列印的物體(圖片來源:Mark Stone / 華盛頓大學)然而,3D列印技術的新進展,使得在更小的尺度上創造更多的超材料形狀和圖案變得可能。創新近日,美國塔夫茨大學(Tufts University)的工程師團隊開發出一系列3D列印的超材料。
  • 細菌「活墨水」可用於3D生物列印
    美國《科學》雜誌在線版、物理學家組織網近日報告了一項3D生物列印領域的最新突破:歐洲科學家團隊研發出一種包含細菌的「活墨水」,可依據所添加細菌的不同種類,形成各種不同的三維結構,未來有望用於皮膚和器官移植。皮膚和器官移植可以拯救很多患者,但這項技術存在來源不足、排異反應等弊端。
  • 3D列印材料之 PLA材料
    聚乳酸(PLA)是一種新型的生物基及可生物降解材料,使用可再生的植物資源(如玉米)所提出的澱粉原料製成。澱粉原料經由糖化得到葡萄糖,再由葡萄糖及一定的菌種發酵製成高純度的乳酸,再通過化學合成方法合成一定分子量的聚乳酸。其具有良好的生物可降解性,使用後能被自然界中微生物在特定條件下完全降解,最終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不汙染環境,這對保護環境非常有利,是公認的環境友好材料。
  • 3d列印的材料是有哪些?列印精度及後處理介紹
    用3D列印的材料是什麼?3D列印的材料一般分為金屬和非金屬兩大類,包括:聚乳酸、ABS、二氧化二鋁、尼龍、陶瓷、高溫、高韌性、高強度感光樹脂、半透明感光樹脂、軟膠3D列印、DLP進口紅蠟、DLP進口藍蠟、全鈷彩色3D列印、數控ABS加工、桌面ABS塑料等數十種材料。金屬三維印刷材料:金、銀、鋁合金、不鏽鋼、鈦合金等材料。
  • 3D列印MEMS技術的最新研究進展及應用
    微電子機械系統(MEMS)已廣泛用於現代各類電子應用,無論是在醫學、測量、微流控,還是在物聯網等各領域中,均可以看到它的身影。MEMS元件常用作微型傳感器或執行器,通常由矽製成;近年來使用聚合物製成的MEMS器件也比較常見。典型的矽基MEMS器件有:壓力傳感器、陀螺儀、加速度計、MEMS麥克風、噴墨列印頭等。
  • 北大深圳新材料學院在3D微納列印領域取得新進展
    北京大學深圳研究生院新材料學院以新能源材料的設計與理論計算、能源採集、能源存儲、能源轉換及材料在原子和納米尺度的可控制備等五大方面為總體發展布局,力爭成為新能源材料基礎到應用研發創新的樞紐和支撐平臺,學院以薛面起、陳繼濤、潘鋒等教授領銜的納米微米3D列印材料與技術實驗室最近在3D微納列印新技術開發方面取得新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