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菌纖維素生物材料變身電磁屏蔽材料

2021-02-23 合成纖維
隨著電子工業的迅猛發展,電磁輻射作為「隱形殺手」正在危害著人類生命健康。近年來,通過嚮導電或不導電的高分子基體中加入一定量導電填料製成複合型導電聚合物,為高效電磁屏蔽材料的開發提供了新方法。石墨烯(Graphene, GR)是由碳原子以sp 2 雜化軌道構成的六邊形蜂巢晶格結構的二維單層片狀材料,特殊的納米結構使其具有優異的物理化學性質,其優異的導電性能掀起了石墨烯納米複合電磁屏蔽材料研究的熱潮。但石墨烯納米填料在聚合物基體中易團聚,分散性不好,進而影響複合材料的整體性能。因此,如何選擇合適的聚合物基體和製備工藝,提高石墨烯納米複合電磁屏蔽材料的質量,顯得尤為重要。天然生物材料,如細菌纖維素(bacterial cellulose, BC),由於來源廣泛、綠色環保、力學性能好,且特殊的三維納米網絡結構(由直徑為3~8 nm的納米纖維素構成)中,大量的納米級孔可作為「模板」使用,引導控制合成具有特定形貌的聚合物納米功能複合材料,目前已成為國際上新型電磁屏蔽材料的研究熱點。但是細菌纖維素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如表面基團大多數是羥基,活性官能團單一,對改性劑和添加劑要求較高。此外,BC過於緻密的結構和光滑的表面使導電填料與其共混加工困難。針對上述問題,鹽城工業職業技術學院、青島大學、美國北達科他州立大學的王可以及鹽城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的馬倩、王曙東、張寬長、馬邯等研究人員採用2,2,6,6-四甲基哌啶-1-氧化物自由基(TEMPO)/NaBr/NaClO 體系對細菌纖維素進行氧化,然後以氧化細菌纖維素(oxidized bacterial cellulose,OBC)為基礎材料,負載還原氧化石墨烯(reduced graphene oxide,rGO),經抽濾、烘乾製備OBC/rGO複合膜。該複合膜不僅具有多孔結構,而且具有良好的力學性能和電磁屏蔽效能,當rGO質量分數為50%時,電磁屏蔽效能可達30 dB,是一種可行的電磁屏蔽材料。相關成果已發表在2020年第10期《合成纖維》(Synthetic Fiber in China, DOI:10.16090/j.cnki.hcxw.2020.10.014)上,論文題目為「OBC/rGO複合膜的製備及電磁屏蔽性能」。

該研究工作分別獲得了江蘇省高等學校自然科學研究面上項目、江蘇高校青藍工程、國家留學基金委項目、江蘇省高等職業教育產教深度融合實訓(集成)平臺、江蘇省大學生實踐創新訓練計劃(2020)的大力支持。該研究驗證了OBC/rGO複合膜作為電磁屏蔽材料的可行性,並通過掃描電鏡、紅外光譜、力學性能、電磁屏蔽效能對所製備的複合膜進行表徵分析,證實該OBC/rGO複合膜具有多孔結構,電磁屏蔽效能在30 dB左右,是一種可應用於電磁屏蔽領域的材料。請關注已出版的數字版2020年第10期《合成纖維》https://kns.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dbcode=CJFD&filename=HCXW202010015&dbname=CJFDAUTO

歡迎投稿

http://www.hcxw.chinajournal.net.cn

E-mail:hcxwbjb@163.com

021-55216165

點擊「閱讀原文」,可直接進入投稿系統

相關焦點

  • 對屏蔽材料屏蔽電磁波的通俗理解
    電磁波在穿過一塊屏蔽材料時,為什麼會發生衰減呢?關於這個物理過程,雖然用電磁波的理論可以精確地進行解釋,但是,我們作為產品工程師,並不需要了解到那個很深的程度。況且求解那套方程式也不是非專業人士能做到的。
  • 詳解細菌纖維素的性質和應用
    它由獨特的絲狀纖維組成,纖維直徑在0.01~0.10μm 之間,比植物纖維素(10μm)小2~3 個數量級,每一絲狀纖維由一定數量的超微纖維組成網狀結構,與植物纖維素的主要差別在於其不含有半纖維素、木質素等。作為一種新型納米材料,細菌纖維素已應用於紡織、醫用材料、食品等各個領域,現已成為國際的研究熱點。
  • 導熱材料、電磁屏蔽材料、天線級材料、半導體製冷片等熱門材料...
    如何在減少電磁幹擾?如何解決實際應用場景中熱效應的影響並做相應的處理?如何在高功率應用下加強整版散熱性能?板材的選擇變得至關重要。
  • 寧波材料所在電磁屏蔽材料設計與製備方面取得進展
    電磁屏蔽材料是一類能夠通過吸收和反射等方式來衰減電磁波能量傳播以有效抑制電磁幹擾和汙染的功能材料。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高分子事業部研究員鄭文革和副研究員沈斌一直致力於高效電磁屏蔽材料的開發,前期已經在電磁屏蔽材料的製備以及性能研究方面取得一系列進展。近期,該團隊又從「變廢為寶」和可持續發展的角度出發,利用生物質廢棄物或生活廢棄物來設計和製備了輕質高效電磁屏蔽材料。
  • 輕量化電磁屏蔽材料針孔網在雷達天線罩屏蔽和電磁防護應用介紹
    ,基於屏蔽電磁幹擾的課題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Dexmet輕量化電磁屏蔽材料,採用結構功能一體化複合材料的思路,通過嵌入在多層複合材料中,實現複合材料局部的屏蔽功能。網絡示意圖Dexmet屏蔽金屬網材料,重量輕、厚度薄,
  • 如何為電磁屏蔽保護選對導電橡膠材料?
    打開APP 如何為電磁屏蔽保護選對導電橡膠材料?電子器件發射的高頻電磁波不僅會導致設備的非正常運轉,還會影響人們的正常生活,對人體健康造成不良的影響。因此,電磁屏蔽材料的研究開發備受科學界和工業界的關注。
  • 深圳先進院在高性能電磁屏蔽材料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
    高頻高速5G通信技術和高集成度、輕薄智能電子產品的迅猛發展,極大地方便了人們的生產生活,同時也突顯出電磁幹擾的嚴重性。電磁幹擾會造成信號攔截、數據丟失等負面效應,嚴重影響電子電氣設備的性能及其正常運行。發展新型電磁屏蔽材料是解決電磁汙染的關鍵技術,特別是超薄、輕質且具有優異力學強度和可靠性的高性能電磁屏蔽材料。碳納米管具有極高的導電和力學性能,在電磁屏蔽領域具有廣泛的潛在應用前景。
  • 電磁波越來越多?不怕!現在有了新材料,可屏蔽99%的輻射
    現在有了新材料,可屏蔽99%的輻射  CHEN • 2020-12-15 09:12:27 來源:前瞻網 E1802G0
  • 研究人員發現二維材料可吸收電磁波 具有卓越的屏蔽效果
    在收音機、電視、Wi-Fi、藍牙和手機網絡等常見技術之間,電磁信號無處不在。但在如此擁擠的電波下,電子設備會受到大量的幹擾,從而削弱連接,降低數據傳輸速度,全面影響設備的功能。對於電子設備來說,電磁幹擾是一個嚴重的問題,所以通常在元件周圍放置屏蔽材料。這些材料通常是像銅這樣的薄膜金屬箔,可以將錯誤的信號反射到空氣中。
  • 寧波材料所研發出「透明金屬」,可屏蔽99.99%以上電磁幹擾
    ,電磁防護的迫切性顯得尤為重要。 今天,中科院寧波材料所科研人員魯越暉向記者展示了一項最新應用研究成果,一種由納米金屬與塑料複合的「透明」電磁防護材料。從肉眼上來看,這款材料在透光性上與普通透明玻璃、塑料等無差別,但能屏蔽99.9999%以上的電磁波幹擾,有望成為對抗電磁輻射的新型「武器」。
  • 聚醯亞胺材料在柔性電子、4D列印、電磁屏蔽等領域的最新研究
    聚醯亞胺無毒,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用於製造餐具和醫療器具。(a)SMPI網絡準備方案;(b)3D列印和擠出成型過程的示意圖(5)《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電磁屏蔽用聚醯亞胺/石墨烯氣凝膠
  • 電磁輻射屏蔽材料,石墨烯材料在電磁波吸收領域的應用
    碳材料是電磁屏蔽和吸波材料研究的重要內容,對於石墨、碳纖維、碳納米管等材料的電磁屏蔽和吸收性能的研究已經相當廣泛。石墨烯具有室溫量子霍爾效應和良好的鐵磁性,與石墨、碳纖維、碳納米管等材料相比,擁有獨特性能的石墨烯可以突破碳材料原有的局限,成為一種新型有效的電磁屏蔽和微波吸收材料。
  • 電磁屏蔽技術探討
    近幾年來,隨著電磁兼容工作的開展,電磁屏蔽技術應用得越來越廣泛。為了對電磁屏蔽技術有更深入的理解,應當對屏蔽材料的性能和應用場合、屏蔽技術的注意事項、屏蔽效能的檢測以及特殊部位的屏蔽措施等進行更深入的探討。電磁屏蔽是電磁兼容技術的主要措施之一。
  • 電磁屏蔽基本原理
    屏蔽效能是沒有屏蔽時空間某個位置的場強E1與有屏蔽時該位置的場強E2的比值,它表徵了屏蔽體對電磁波的衰減程度。用於電磁兼容目的的屏蔽體通常能將電磁波的強度衰減到原來的百分之一至百萬分之一,因此通常用分貝來表述屏蔽效能,這時屏蔽效能的定義公式為:SE = 20 lg (E1/ E2 ) (dB)  用這個定義式只能測試屏蔽材料的屏蔽效能,而無法確定應該使用什麼材料做屏蔽體。
  • 屏蔽材料對電磁波的吸收損耗
    吸收損耗就是電磁波在屏蔽材料中傳播時的衰減程度。電磁波在介質中傳播時的衰減特性如右上角的公式所示。這裡的符號代表趨膚深度,這與前面我們介紹的趨膚效應對應,是63%的電流所集中的表面深度。在這裡,是指電磁波衰減到原來的37%時的傳播距離。根據這個公式,可以得到左邊的兩個吸收損耗的公式。上邊的公式是用趨膚深度表示的形式。十分直觀,屏蔽材料每增加一個趨膚深度,吸收損耗大約增加9dB.。常用材料的趨膚深度可以從一些材料手冊中查到。
  • 東尼電子:電磁屏蔽材料應用於國際大客戶的無線充電發射端
    集微網消息,11月27日,東尼電子在互動平臺表示,目前,公司有電磁屏蔽材料應用於國際大客戶的無線充電發射端。據了解,東尼電子由於的金剛石切割線受光伏產業影響,金剛線產品市場需求大幅下降,單價大幅下滑。經過將近一年的打樣驗證,公司隔磁材料項目已於2019年6月進入量產爬坡階段,開始批量供貨。此外,東尼電子在前三季度業績披露時也表示,該公司在導體、復膜線等原有消費電子領域積極配合國際大客戶產品的更新換代,線材的革新升級和品質要求的提高使此類產品的單價提高,消費電子業務毛利率同比有所上升,其中導體毛利率近年處於上升趨勢。
  • 第四類結構材料問世?俞書宏院士團隊研製纖維素基結構材料,性能遠...
    科技日報記者 吳長鋒結構材料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扮演者不可或缺的作用,然而常見的金屬、陶瓷和聚合物基結構材料都有明顯的優勢和缺點。為了製備各方面性能都很優異的結構材料,研究人員通常採取的方法是將這三種基本材料進行複合來製備複合結構材料。
  • 化學所在纖維素基固態螢光材料及應用方面取得系列進展
    纖維素是自然界儲量最大的天然高分子,具有來源廣、儲量巨大、可再生、可完全生物降解以及生物相容性好等優點,被認為是滿足人類社會未來可持續發展的「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能源和化工原材料。  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科技部和中國科學院的大力支持下,中科院化學研究所工程塑料重點實驗室研究員張軍課題組近年來在纖維素的均相化學反應以及纖維素功能化新材料的設計合成方面開展了深入研究。
  • 中國科大發展一種新型生物合成法製備納米複合材料
    近日,俞書宏教授研究團隊發展了一種通用的生物合成方法——固態基底-氣溶膠生物合成法,通過將傳統木醋桿菌液態發酵基底替換為固態,穩定了微生物合成納米纖維素的界面,並通過程序化控制,在納米纖維素生長界面上沉積不同納米單元,實現納米纖維素與納米單元均勻複合,首次成功製備了一系列納米結構單元含量可控、形狀規則的宏觀尺度大塊細菌纖維素納米複合材料。
  • 電磁屏蔽技術綜合分析
    討論了電磁屏蔽技術,包括電磁屏蔽的技術原理、屏蔽材料的性能和應用場合、屏蔽技術的注意事項、屏蔽效能的檢測以及特殊部位的屏蔽措施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190488.htm關鍵詞:電磁屏蔽;屏蔽材料;屏蔽效能0 引言 近幾年來,隨著電磁兼容工作的開展,電磁屏蔽技術應用得越來越廣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