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磁屏蔽技術綜合分析

2020-12-05 電子產品世界

討論了電磁屏蔽技術,包括電磁屏蔽的技術原理、屏蔽材料的性能和應用場合、屏蔽技術的注意事項、屏蔽效能的檢測以及特殊部位的屏蔽措施。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190488.htm

關鍵詞:電磁屏蔽;屏蔽材料;屏蔽效能

0 引言

近幾年來,隨著電磁兼容工作的開展,電磁屏蔽技術應用得越來越廣泛。為了對電磁屏蔽技術有更深入的理解,應當對屏蔽材料的性能和應用場合、屏蔽技術的注意事項、屏蔽效能的檢測以及特殊部位的屏蔽措施等進行更深入的探討。

1 電磁屏蔽的技術原理

電磁屏蔽是電磁兼容技術的主要措施之一。即用金屬屏蔽材料將電磁幹擾源封閉起來,使其外部電磁場強度低於允許值的一種措施;或用金屬屏蔽材料將電磁敏感電路封閉起來,使其內部電磁場強度低於允許值的一種措施。

1.1 靜電屏蔽

用完整的金屬屏蔽體將帶正電導體包圍起來,在屏蔽體的內側將感應出與帶電導體等量的負電荷,外側出現與帶電導體等量的正電荷,如果將金屬屏蔽體接地,則外側的正電荷將流入大地,外側將不會有電場存在,即帶正電導體的電場被屏蔽在金屬屏蔽體內。

1.2 交變電場屏蔽

為降低交變電場對敏感電路的耦合幹擾電壓,可以在幹擾源和敏感電路之間設置導電性好的金屬屏蔽體,並將金屬屏蔽體接地。交變電場對敏感電路的耦合幹擾電壓大小取決於交變電場電壓、耦合電容和金屬屏蔽體接地電阻之積。只要設法使金屬屏蔽體良好接地,就能使交變電場對敏感電路的耦合幹擾電壓變得很小。電場屏蔽以反射為主,因此屏蔽體的厚度不必過大,而以結構強度為主要考慮因素。

1.3 交變磁場屏蔽

交變磁場屏蔽有高頻和低頻之分。低頻磁場屏蔽是利用高磁導率的材料構成低磁阻通路,使大部分磁場被集中在屏蔽體內。屏蔽體的磁導率越高,厚度越大,磁阻越小,磁場屏蔽的效果越好。當然要與設備的重量相協調。高頻磁場的屏蔽是利用高電導率的材料產生的渦流的反向磁場來抵消幹擾磁場而實現的。

1.4 交變電磁場屏蔽

一般採用電導率高的材料作屏蔽體,並將屏蔽體接地。它是利用屏蔽體在高頻磁場的作用下產生反方向的渦流磁場與原磁場抵消而削弱高頻磁場的幹擾,又因屏蔽體接地而實現電場屏蔽。屏蔽體的厚度不必過大,而以趨膚深度和結構強度為主要考慮因素。

2 屏蔽效能計算

屏蔽效能(SE)的定義是:在電磁場中同一地點無屏蔽時的電磁場強度與加屏蔽體後的電磁場強度之比。常用分貝數(dB)表示。

SE=ARB(1)

式中:A為吸收損耗;

R為反射損耗;

B為多次反射損耗。

2.1 電磁波反射損耗

由於空氣和屏蔽金屬的電磁波阻抗不同,使入射電磁波產生反射作用。而空氣的電磁波阻抗在不同場源和場區中是不一樣的,分別計算如下。

磁場源近場中的反射損耗R(dB)為

R=20log10{[1.173(μr/fσr)1/2/D]+0.0535D(rr)1/2+0.354}(2)

式中:μr為相對磁導率;

σr為相對電導率;

f為電磁波頻率(Hz);

D為輻射源到屏蔽體的距離(cm)。

電場源近場中的反射損耗R(dB)為

R=362-20log10[(μrf3r)1/2D](3)

電磁場源遠場中的反射損耗R(dB)為

R=168-10log10rfr)(4)

2.2 電磁波吸收損耗

當進入金屬屏蔽內的電磁波在屏蔽金屬內傳播時,由於衰減而產生吸收作用。吸收損耗A(dB)為

A=0.1314drr)1/2(5)

式中:d為屏蔽材料厚度(mm)。

2.3 多次反射損耗

電磁波在屏蔽層間的多次反射損耗B(dB)為

B=20log10{1-〔(ZmZw)/(ZmZw)〕210-0.1A(cos0.23A-jsin0.23A)}(6)

式中:Zm為屏蔽金屬的電磁波阻抗;

Zw為空氣的電磁波阻抗。

A>10dB時,一般可以不計多次反射損耗。

2.4 屏蔽效能計算實例

場源距離不同材料的屏蔽體(厚度0.254mm)30cm遠的屏蔽效能(dB)計算結果見表1。表1中近場和遠場的分界點為λ/2π,λ為電磁場的波長。

表1 場源距離不同材料的屏蔽體(厚度0.254mm)30cm遠的屏蔽效能dB

頻率/Hz
磁場近場電場近場遠場磁場近場電場近場遠場磁場近場電場近場遠場
603.46  3.22     
1k24.89  14.66     
10k44.92212.73128.7351.50217.50134.00   
150k69.40190.20130.40188.0308.0248.00   
1M97.60185.40141.60391.0479.0435.0088.00176.0
15M205.0245.0225.01102.01143.01123.0174.0215.0
100M418.0426.0422.01425.01434.01430.0342.0350.0

相關焦點

  • 電磁屏蔽技術探討
    近幾年來,隨著電磁兼容工作的開展,電磁屏蔽技術應用得越來越廣泛。為了對電磁屏蔽技術有更深入的理解,應當對屏蔽材料的性能和應用場合、屏蔽技術的注意事項、屏蔽效能的檢測以及特殊部位的屏蔽措施等進行更深入的探討。電磁屏蔽是電磁兼容技術的主要措施之一。
  • 電磁兼容EMC中的屏蔽技術分析
    磁場的屏蔽問題,是一個既具有實際意義又具有理論意義的問題.根據條件的不同,電磁場的屏蔽可分為靜電屏蔽、靜磁屏蔽和電磁屏蔽三種情況,這三種情況既具有質的區別,又具有內在的聯繫,不能混淆.2就得不出高斯定理.反之,如果證明了高斯定理,就證明庫侖定律的正確性.根據高斯定理,絕緣金屬球殼內部的場強應為零,這也是靜電屏蔽的結論.若用儀器對屏蔽殼內帶電與否進行檢測,根據測量結果進行分析就可判定高斯定理的正確性,也就驗證了庫侖定律的正確性.最近的實驗結果是威廉斯等人於1971 年完成的,指出在式F=q1q2/r2±δ中,δ(2.7±3.1)×10-16,
  • 中國電科將石墨烯電磁屏蔽塗料應用於電磁屏蔽工程 ...
    近日,中國電科33所與大同墨西科技有限責任公司通過對石墨烯電磁屏蔽塗料及其工程應用技術的聯合研究,在國內首次將石墨烯電磁屏蔽塗料應用於屏蔽工程,並完成了石墨烯電磁屏蔽塗料屏蔽防護樣板間的施工,屏蔽效能達到40dB,可實現電磁波阻隔99.99%。
  • 電磁屏蔽基本原理
    為滿足電磁兼容性要求,對傳導性耦合需採用濾波技術,即採用EMI濾波器件加以抑制;對輻射性耦合則需採用屏蔽技術加以抑制。在當前電磁頻譜日趨密集、單位體積內電磁功率密度急劇增加、高低電平器件或設備大量混合使用等因素而導致設備及系統電磁環境日益惡化的情況下,其重要性就顯得更為突出。屏蔽是通過由金屬製成的殼、盒、板等屏蔽體,將電磁波局限於某一區域內的一種方法。
  • 細菌纖維素生物材料變身電磁屏蔽材料
    近年來,通過嚮導電或不導電的高分子基體中加入一定量導電填料製成複合型導電聚合物,為高效電磁屏蔽材料的開發提供了新方法。石墨烯(Graphene, GR)是由碳原子以sp 2 雜化軌道構成的六邊形蜂巢晶格結構的二維單層片狀材料,特殊的納米結構使其具有優異的物理化學性質,其優異的導電性能掀起了石墨烯納米複合電磁屏蔽材料研究的熱潮。
  • 關於Cat.6A屏蔽和非屏蔽的應用分析報告
    屏蔽布線系統:屏蔽配線架必須接地   很重要的一點,為了將屏蔽層內的電磁型號洩放掉,屏蔽布線系統的屏蔽層必須要接地處理!   ▶ 為了確保安全的10GBase-T傳輸,熟悉常見的電磁環境是很重要的,同時在選擇布線產品時也應該考慮到這個因素   ▶ 在實驗室中的以測量為基礎的分析表明,屏蔽布線系統比非屏蔽布線系統的EMC特性(輻射和抗擾性)要好很多。   ▶ 屏蔽系統和非屏蔽系統相比,兩者雖然都有很好的LCL值,但是屏蔽系統有著好很多的PSANEXT值和耦合衰減值。
  • 對屏蔽材料屏蔽電磁波的通俗理解
    電磁波在穿過一塊屏蔽材料時,為什麼會發生衰減呢?關於這個物理過程,雖然用電磁波的理論可以精確地進行解釋,但是,我們作為產品工程師,並不需要了解到那個很深的程度。況且求解那套方程式也不是非專業人士能做到的。
  • 5G帶來產業升級,電磁屏蔽難題該如何解決?
    隨著5G產業的高速發展,高頻率零部件以及設備之間的電磁幹擾問題越來越嚴重,相關產品對電磁屏蔽的要求越來越高。通常情況下,電子產品在設計時會加入更多的電磁屏蔽和導熱器件,以此解決產品間電磁屏蔽與散熱方面的困擾。5G下遊應用的拓展將給電磁屏蔽和導熱材料廠商帶來機遇,但同時也有很多技術挑戰需要解決。
  • 導電填料對電磁屏蔽橡膠性能的影響
    電磁屏蔽橡膠材料及其製品便是為了解決這些問題而發展起來的。添加導電填料的電磁屏蔽橡膠材料,在具備良好導電性能的同時又具有橡膠的柔軟性和水氣密封性,應用前景十分廣闊。本研究通過系統的比對實驗,針對導電填料的成分、用量、形狀、粒徑、結構進行了選擇。
  • 電磁屏蔽罩是什麼?她有什麼作用和結構?-力達精工
    隨著科技的進步,手機在人們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如影隨行,無線通信技術高速發展給人們帶來便利的同時,也一定程度上會給人們帶來一些健康隱患。在一些電子產品中,由於高頻,射頻而產生輻射以及電磁幹擾(EMI)等問題,成了電子設備使用者及製造商非常注重的點。
  • 電磁屏蔽EMI導電膠點膠加工的原理
    使用FIP導電膠點膠加工技術可以精密而準確地將導電膠點塗在很小的接觸面上,而且還可以加工成三角形,減少了材料的浪費,簡化了生產工藝,縮短了加工時間。此導電膠點膠加工技術適用於傳統方法無法解決的電磁屏蔽密封問題。
  • 電磁兼容技術及應用
    :接地、屏蔽、濾波將電磁兼容技術融入產品研發流程摘 要:本文簡要介紹電磁兼容相關的各項技術,通過對接地、屏蔽、濾波等技術的分析,說明產品如何實現良好的電磁兼容性,如何將電磁兼容技術融入產品研發流程。對實例分析,結合電磁兼容理論,說明實際測試中的處理方法,從幹擾源、耦合路徑、敏感源方面逐步分析驗證,提高產品可靠性。目前,電磁兼容技術已經發展成為專門的針對電子產品抗電磁幹擾和電磁輻射的技術,成為考察電子產品的安全可靠性的一個重要指標,覆蓋所有電子產品。
  • 「電磁屏蔽罩」單憑一個金屬罩就能屏蔽電磁幹擾?
    電磁屏蔽罩的作用是屏蔽外界電磁波對內部電路的影響和內部產生的電磁波向外輻射。下面 力達精工帶大家來了解一下電磁屏蔽罩:在電子設備中,為了防止外界電磁場的幹擾,常在示波管、顯像管中電子束聚焦部分的外部加上鐵磁性材料製成一個罩子,把需要 防幹擾的部件罩在裡面,使它和外界電磁場隔離,也可以把輻射 幹擾的部件罩起來,使它不能干擾別的部件,這個罩子 稱為 電磁屏蔽罩。
  • 深圳先進院在高性能電磁屏蔽材料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
    高頻高速5G通信技術和高集成度、輕薄智能電子產品的迅猛發展,極大地方便了人們的生產生活,同時也突顯出電磁幹擾的嚴重性。電磁幹擾會造成信號攔截、數據丟失等負面效應,嚴重影響電子電氣設備的性能及其正常運行。發展新型電磁屏蔽材料是解決電磁汙染的關鍵技術,特別是超薄、輕質且具有優異力學強度和可靠性的高性能電磁屏蔽材料。碳納米管具有極高的導電和力學性能,在電磁屏蔽領域具有廣泛的潛在應用前景。
  • 電磁屏蔽用導電膠點膠加工的介紹
    導電膠點膠加工是經過自動點膠機直接將導電膠水經過氣壓塗在需要做電磁屏蔽的產品上面。導電膠點膠加工用到的導電膠是一種雙組份高溫固化的導電矽膠,可以適用於FIP導電膠點膠加工現場成型技術點膠工藝。導電膠點膠加工EMI電磁屏蔽導電膠點膠加工EMI電磁屏蔽導電膠點膠加工工藝是做電磁屏蔽抵抗電磁幹擾
  • 輕量化電磁屏蔽材料針孔網在雷達天線罩屏蔽和電磁防護應用介紹
    ,基於屏蔽電磁幹擾的課題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Dexmet輕量化電磁屏蔽材料,採用結構功能一體化複合材料的思路,通過嵌入在多層複合材料中,實現複合材料局部的屏蔽功能。呈六向對稱的結構,材料特點強度高、均勻性好,具備良好的導電性和電磁屏蔽效能,EMI屏蔽材料的主要優點是「屏蔽效果」。
  • 寧波材料所在電磁屏蔽材料設計與製備方面取得進展
    電磁屏蔽材料是一類能夠通過吸收和反射等方式來衰減電磁波能量傳播以有效抑制電磁幹擾和汙染的功能材料。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高分子事業部研究員鄭文革和副研究員沈斌一直致力於高效電磁屏蔽材料的開發,前期已經在電磁屏蔽材料的製備以及性能研究方面取得一系列進展。近期,該團隊又從「變廢為寶」和可持續發展的角度出發,利用生物質廢棄物或生活廢棄物來設計和製備了輕質高效電磁屏蔽材料。
  • 噴墨印刷技術實現可印刷的石墨烯電磁屏蔽膜
    噴墨印刷技術實現可印刷的石墨烯電磁屏蔽膜研究人員開發可列印的超薄石墨烯,以屏蔽敏感電子設備免受電磁輻射的影響。昆士蘭大學昆士蘭理工大學材料科學中心的Nunzio Motta教授和國防科學技術(DST)組的Kamal Gupta博士正在研究使用石墨烯作為可印刷的屏蔽層材料
  • 電磁幹擾的屏蔽方法
    電磁兼容性(EMC)是指「一種器件、設備或系統的性能,它可以使其在自身環境下正常工作並且同時不會對此環境中任何其他設備產生強烈電磁幹擾(IEEE C63.12-1987)。」對於無線收發設備來說,採用非連續頻譜可部分實現EMC性能,但是很多有關的例子也表明EMC並不總是能夠做到。
  • 三種電磁屏蔽的目的及原理詳解
    電磁屏蔽一般可分為三種:靜電屏蔽、靜磁屏蔽和高頻電磁場屏蔽。三種屏蔽的目的都是防止外界的電磁場進入到某個需要保護的區域中,原理都是利用屏蔽對外場的感應產生的效應來抵消外場的影響。但是由於所要屏蔽的場的特性不同,因而對屏蔽殼材料的要求和屏蔽效果也就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