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石墨烯/碳納米線圈複合材料,用於高性能溼度傳感器

2020-08-20 石墨烯聯盟


本文要點:

碳納米線圈和氧化石墨烯生產了新型感測複合材料,並在QCM傳感器上對其進行了改進

1成果簡介

設計高性能的溼度傳感器以快速準確地檢測相對溼度(RH)在各種應用中很重要。必須同時考慮高響應性和快速可逆性。本文,浙江理工大學高俊闊等研究人員,基於石英晶體微天平(QCM)傳感平臺,利用商品化的氧化石墨烯作為傳感材料,並添加了商品化的碳納米線圈來阻止氧化石墨烯層的堆疊。所製造的新型傳感器具有超高響應(4618 Hz / 97%RH)和快速可逆性(2s)。這項工作不僅擴展了商業碳材料的應用,而且實現了具有商業潛力的高性能溼度傳感器的開發。

2圖文導讀

圖1、溼度傳感器合成過程的示意圖。

圖2、溼度檢測系統示意圖。

圖3、G 1(a),一周後G 1 C 0.2(b),一周後G 1 C 0.4(c),一周後G 1 C 0.6(d),一周後G 1 C 0.8的TEM圖像(e)和C 1(f)。(a)的插圖顯示了一周後G 1的TEM圖像。

圖4、G 1,G 1 C 0.2,C 1 C 0.4,G 1 C 0.6,G 1 C 0.8和C 1對(a)11%RH和(b)97%RH 的響應日期。

圖5、在沒有(a)和有(b)碳納米線圈的情況下,被氧化石墨烯吸附的水分子的圖形比較。

圖6、(a)基於G 1 C 0.6的傳感器和基於G 1的傳感器在相對溼度為75%的三個循環中的短期可重複性。

(b)G 1 C 0.6型傳感器和G 1型傳感器從低RH到高RH,然後從高RH到低RH的頻移曲線。

(c)基於G 1 C 0.6的傳感器和基於G 1的傳感器的溼度磁滯特性。

(d)在各種RH下,基於G 1 C 0.6的傳感器和基於G 1的傳感器的頻率隨時間變化。

3小結

與基於氧化石墨烯的傳感器相比,通過設計氧化石墨烯/碳納米線圈複合材料,製造了基於QCM的增強型溼度傳感器,因為碳納米線圈可防止氧化石墨烯層相互堆疊。複合材料的所有基本材料都可以在市場上買到,從而有利於將來該傳感器的批量生產。在暴露於各種RH後,對QCM傳感器的頻率變化進行了研究。確定了4618 Hz / 97%RH的高響應。此外,還展示了較短的響應/恢復時間(4 s / 2 s),出色的短期可重複性和長期穩定性。這項工作證實了氧化石墨烯/碳納米線圈複合材料是構建商業化QCM溼度傳感器的理想候選材料。

文獻:

來源:材料分析與應用

相關焦點

  • 浙江理工大學:氧化石墨烯/碳納米線圈複合材料,用於高性能溼度傳感器
    本文要點: 碳納米線圈和氧化石墨烯生產了新型感測複合材料,並在QCM傳感器上對其進行了改進 1 成果簡介 設計高性能的溼度傳感器以快速準確地檢測相對溼度
  • 浙理工:氧化石墨烯/碳納米線圈複合材料,用於高性能溼度傳感器
    本文要點: 碳納米線圈和氧化石墨烯生產了新型感測複合材料,並在QCM傳感器上對其進行了改進成果簡介 設計高性能的溼度傳感器以快速準確地檢測相對溼度(RH)在各種應用中很重要本文,浙江理工大學高俊闊等研究人員,基於石英晶體微天平(QCM)傳感平臺,利用商品化的氧化石墨烯作為傳感材料,並添加了商品化的碳納米線圈來阻止氧化石墨烯層的堆疊。所製造的新型傳感器具有超高響應(4618 Hz / 97%RH)和快速可逆性(2s)。這項工作不僅擴展了商業碳材料的應用,而且實現了具有商業潛力的高性能溼度傳感器的開發。
  • 自診斷碳納米複合材料可用於航空智能表皮傳感器
    俄羅斯斯科爾科沃科學技術研究所Skoltech製造和材料中心的研究小組最近發表了一項關於複合結構的研究("由工業環氧色母粒製造的可自我診斷的碳納米複合材料"),該研究的重點是通過添加碳形成的多功能材料從納米顆粒到聚合物基質的設計,旨在通過廉價的技術進行自我診斷監測。
  • 復旦大學:高產量水相製備石墨烯用於高性能聚合物納米複合材料
    本文要點:一種新方法規模化生產FGS,並為高性能聚合物納米複合材料提供了良好的應用潛力。成果簡介 石墨烯的應用需要一種高產量,低成本,可擴展的生產方法,但仍具有很高的挑戰 性。Sci》期刊發表名為「Highyield waterphase exfoliated fewdefect graphene for high performance polymer nanocomposites」的論文,研究報告一種水相技術,以具有超高比表面積的化學膨脹石墨為基礎,生產出具有高剝離率(92%)的極少缺陷的石墨烯納米片(FGS),並展示了其在石墨烯聚合物納米複合材料中的應用。
  • 基於還原氧化石墨烯MoS2複合材料的新型可穿戴式氣體傳感器
    基於還原氧化石墨烯MoS2複合材料的新型可穿戴式氣體傳感器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的科學家與東北大學和中國的五所大學合作,設計並測試了一種可伸縮的可穿戴式氣體傳感器,用於環境傳感。該傳感器由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東北大學和中國五所大學組成的團隊開發,據說結合了新開發的雷射誘導石墨烯泡沫材料,獨特形式的二硫化鉬和氧化石墨烯納米複合材料。
  • 疫情讓氧化石墨烯傳感器大顯身手
    石墨烯是一種二維結構的納米材料,每個碳原子以雜化的方式形成六邊形結構。這是一種穩定的材料,有良好的機械拉伸性與電子屬性。基於石墨烯的納米結構在傳感器領域有極大地前景。這是由於每個原子與感應環境相接觸,且石墨烯的電學屬性可以通過這種接觸而改變。
  • 具有高各向異性導熱和導電率的柔性石墨烯納米複合材料
    ,因為碳材料傾向於在納米複合材料中形成隨機網絡。,採用層層刮塗法(LBL scraping method)製備石墨烯@萘磺酸鹽(NS)/聚乙烯醇(GN/PVA)柔性納米複合材料,NS充當連接石墨烯(π-π相互作用)和PVA(氫鍵)鍵橋的作用,得到的薄膜中石墨烯具有高度有序的層次結構和平整的形貌,該結構不僅在面內建立了良好的導電和導熱網絡
  • 中科院化學所:各向異性高導熱和導電率的柔性石墨烯納米複合材料
    成果簡介 使用碳材料同時具有高度各向異性的導熱性和導電性來實現納米複合材料仍然具有挑戰性,因為碳材料傾向於在納米複合材料中形成隨機網絡。,採用層層刮塗法(LBL scraping method)製備石墨烯@萘磺酸鹽(NS)/聚乙烯醇(GN/PVA)柔性納米複合材料,NS充當連接石墨烯(π-π相互作用)和PVA(氫鍵)鍵橋的作用,得到的薄膜中石墨烯具有高度有序的層次結構和平整的形貌,該結構不僅在面內建立了良好的導電和導熱網絡,而且有效地阻斷了面外方向的導電和導熱路徑,從而實現了複合材料集高各向異性導熱和導電性能於一體的高性能化
  • 中科院化學所:各向異性高導熱和導電率的柔性石墨烯納米複合材料
    成果簡介 使用碳材料同時具有高度各向異性的導熱性和導電性來實現納米複合材料仍然具有挑戰性,因為碳材料傾向於在納米複合材料中形成隨機網絡。,採用層層刮塗法(LBL scraping method)製備石墨烯@萘磺酸鹽(NS)/聚乙烯醇(GN/PVA)柔性納米複合材料, NS充當連接石墨烯(π-π相互作用)和PVA(氫鍵)鍵橋的作用,得到的薄膜中石墨烯具有高度有序的層次結構和平整的形貌,該結構不僅在面內建立了良好的導電和導熱網絡
  • SnO2-rGO納米複合材料用於低溫下的NO2傳感
    在付出了無數心血後,研究者們成功提出了基於半導體、固體電解質、光纖和聲表面波(SAW)設備的各類固態NO2傳感器。其中,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型NO2傳感器因具有體積小、成本和檢測限低、響應和恢復快等獨特屬性,成為了一個研究焦點。例如,WO3基納米晶、ZnO納米線、SnO2納米帶和In2O3 納米粒子在用作NO2檢測傳感材料時都表現出良好性能。
  • 北航再發《Nature》高性能超強納米複合材料!
    當使用粘土納米片時,所得納米複合材料的韌性是天然珍珠的20.4倍,抗拉強度為1195±60MPa。這種策略可以很容易地擴展各種二維納米填料,應用於各種結構複合材料的製備,進而促進高性能複合材料的發展。這樣的性質通常歸因於無機成分增強了納米纖維的層狀微觀結構,尤其是具有韌性有機基質的二維(2D)納米片。在這些生物結構的啟發下,包括逐層組裝法,澆鑄法,真空過濾和磁場輔助在內的合成策略已用於開發層狀納米複合材料。如何以一種普遍、可行和可擴展的方式生產超強層狀納米複合材料仍然是一個懸而未決的問題。
  • 清華大學:碳納米管/石墨烯基納米材料在廢水處理中的應用
    本文總結CNT和石墨烯基納米材料的吸附機理,包括碳納米管和石墨烯在原子和分子水平上的吸附機理,親水和疏水表面特性以及發生吸附所需的結構-性質關係。其次,介紹用於各種有機廢水系統的基於CNT和石墨烯的吸附劑的結構改性和複合方法。
  • 高性能「三合一」新策略!中科院化學所《ACS Nano》:兼具高各向異性導熱和導電性能的柔性石墨烯納米複合材料
    石墨烯作為一種獨特的二維結構材料,擁有超大的比表面積、高的電子遷移速率、優異的導熱導電性和機械強度等特性,其納米尺寸效應賦予其優異的物化性能,是改善聚合物熱、電、機械性能的最優填料之一,自2004年被發現以來已經廣泛應用在提高聚合物的高性能與多功能方面,具有極大的理論研究及應用價值。
  • Interfaces綜述:紙基氣體、溼度、應變傳感器研究進展
    紙張作為一種柔性、低成本、輕薄、可裁剪、環境友好的材料,在柔性電子器件(如超級電容器、摩擦納米發電機、電晶體和各類傳感器)領域具有廣泛應用前景。值得一提的是,近年來用於監測人體和環境中氣體、溼度和應變的紙基傳感器受到了特別關注,並取得了諸多研究進展。
  • 三維石墨烯框架/Co3O4複合電極用於高性能超級電容器和無酶葡萄糖檢測
    三維石墨烯框架/Co3O4複合電極是通過熱爆炸法製得,在此過程中,有Co3O4納米顆粒生成,氧化石墨烯得以還原,且三維框架也隨之構造。
  • 石墨烯商用的近況_全球十大石墨烯企業
    複合材料 通過在材料表面添加一些石墨烯,並加以其他工藝輔助,可以改善聚合物體系的性能和功能。少量添加石墨烯可以使環氧樹脂的剛度和強度提高一倍,並且碳纖維增強體系的壓縮性能顯著提高,這有望為航空航天、高性能汽車、風能和體育應用提供性能更強的新一代聚合物和複合材料。
  • 二硫化鉬碳膠囊複合材料製備高性能超級電容器
    作為二維過渡金屬硫化物的經典材料,層狀二硫化鉬納米片(MoS2)在場效應電晶體、光電探測器、光伏、鋰電池、太陽能熱能收集等領域得到廣泛的關注。那二硫化鉬碳膠囊複合材料是如何製備出高性能超級電容器的?二硫化鉬碳膠囊複合材料基於MoS2的超級電容器有3種不同的機制存儲電能:除了電化學雙層電容(EDLC)和贗電容
  • ...Nano》:兼具高各向異性導熱和導電性能的柔性石墨烯納米複合材料
    石墨烯作為一種獨特的二維結構材料,擁有超大的比表面積、高的電子遷移速率、優異的導熱導電性和機械強度等特性,其納米尺寸效應賦予其優異的物化性能,是改善聚合物熱、電、機械性能的最優填料之一,自2004年被發現以來已經廣泛應用在提高聚合物的高性能與多功能方面,具有極大的理論研究及應用價值。
  • 電紡PVA/TiC納米纖維用於高性能電容式溼度傳感
    :電紡PVA/TiC納米纖維用於高性能電容式溼度傳感DOI:10.1016/j.microc.2020.104974在本工作中,通過將TiC 納米粒子添加到聚乙烯醇基體中,隨後採用最具成本效益的靜電紡絲技術,製備了基於聚合物PVA/TiC納米纖維的高性能電容式溼度傳感器。
  • 2020年石墨烯十大商用近況
    少量添加石墨烯可以使環氧樹脂的剛度和強度提高一倍,並且碳纖維增強體系的壓縮性能顯著提高,這有望為航空航天、高性能汽車、風能和體育應用提供性能更強的新一代聚合物和複合材料。有研究人員將碳納米管石墨烯添加到環氧樹脂複合物中,並塗覆於直升機旋翼槳葉的前緣,其在一定條件下可融化1釐米(0.4英寸)厚的冰層。國際車輪生產商Vittoria銷售由石墨烯增強的複合材料製成的自行車車輪,石墨烯可為車輪提供了諸如散熱(降低15-30°C)、增加橫向剛度(超過50%)等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