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先進院【綜述】仿生智能驅動器研究進展

2021-01-07 網易

  近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醫工所納米調控與生物力學研究中心杜學敏研究團隊與香港中文大學張立副教授合作在Wiley旗下期刊Advanced Intelligent Systems上發表仿生智能驅動器研究進展綜述Intelligent polymer-based bioinspired actuators: from monofunction to multifunction。該綜述總結了面向複雜變化環境應用需求的仿生智能驅動器近年來的快速發展,詳細介紹了從單功能到多功能演化的仿生智能驅動器的設計構建策略及其在生物醫學和機器人等領域的創新應用,並對仿生智能驅動器的現存挑戰和未來發展方向進行了總結和展望(Advanced Intelligent Systems, 2020, DOI: 10.1002/aisy.202000138)。杜學敏研究團隊成員崔歡慶助理研究員與趙啟龍副研究員為共同第一作者,杜學敏研究員為通訊作者。

  

  為適應複雜變化的自然環境,自然界中生物演化出了多樣的驅動行為,如動態調節其身形、顏色和位置,大大提升了生物的生存能力。受益於自然界生物驅動行為的啟發以及刺激響應性高分子材料的快速發展,近年來仿生驅動器得到了長足的發展,並呈現從單一變形驅動功能到集成感知、報告、運動等多功能演化的趨勢,由此賦予仿生驅動器適應環境變化反饋調控以及自主執行任務的「智能」屬性,極大拓展了仿生驅動器的能力界限和應用場景。

  

  圖 1 仿生智能驅動器:從單功能到多功能的演化

  在前期研究工作中,杜學敏研究團隊在仿生智能驅動器的形變調控策略和機制(Adv. Mater. 2017, 29, 1702231; Research, 2019, 2019, 6398296; J. Mater. Chem. A, 2018, 6, 24748)、多功能仿生智能驅動器構建(Adv. Funct. Mater., 2020, 1909202; Matter, 2019, 1, 626; Materials Horizons, 2020, 7, 1341)及在生物醫學領域的創新應用(Natl. Sci. Rev., 2020, 7, 629; Adv. Funct. Mater., 2018, 28, 1801027; Adv. Mater. Technol., 2019, 4, 1900566; Adv. Mater. Technol., 2017, 2, 1700120;Microsystems & Nanoengineering, 2020, 6, 58)等方面取得了重要進展。

  本綜述圍繞以上研究以及該領域代表性工作,對從單功能到多功能演化的仿生智能驅動器近年來的快速發展進行了總結;與此同時,還對目前仿生智能驅動器在環境響應速度、靈敏度、精確度以及多功能精準調控等方面存在的挑戰進行了討論,並就未來構建具有「感知-分析-驅動」更高智能的仿生驅動器進行了展望。

  該系列研究工作得到了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中國科學院青年創新促進會、廣東省、深圳市等科技項目資助。

  來源:深圳先進院

  論文連結

  https://www.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isy.202000138

  

  快速複製添加主編微信: lrwxgzh

  點亮 再看 ,讓更多的朋友 看到,歡迎 點讚、 分享

  「在看" 一下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深圳先進院等發表仿生智能驅動器研究進展綜述
    近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醫工所納米調控與生物力學研究中心杜學敏研究團隊與香港中文大學張立副教授合作在Wiley旗下期刊Advanced Intelligent Systems上發表仿生智能驅動器研究進展綜述Intelligent polymer-based bioinspired actuators: from monofunction to multifunction
  • 深圳先進院等發表耐高溫聚醯亞胺鋰電池隔膜研究進展綜述
    近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材料所(籌)光子信息與能源材料中心楊春雷研究員團隊與東華大學劉天西教授團隊合作,在Journal of Energy Chemistry(能源化學,影響因子=7.2)上發表題為Polyimide Separators for Rechargeable Batteries(可充電電池用
  • 深圳先進院等發表低溫甲烷氧化轉化研究進展綜述
    近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材料所(籌)光子信息與能源材料研究中心馬明副研究員團隊與韓國延世大學Jong Hyeok Park教授團隊合作,在Advanced Science(Advanced Science2020, 2001946; IF:15.84)上發表題為Catalytic Oxidation of Methane to Oxygenated
  • 深圳先進院軟體機器人形態學計算研究取得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集成所神經工程中心研究員夏澤洋團隊等在軟體機器人形態學計算研究中取得新進展。軟體驅動器的設計方法可以分為仿生設計方法和形態學計算方法。與需要大量實驗的仿生設計方法相比,形態學計算方法可以根據個性化的設計需求生成創新的結構。現有的形態學計算方法一般基於拓撲優化方法實現,不能直接應用於彎曲型軟體氣動驅動器(SPBA)設計,因為SPBA的形態通常還與所承受的設計有關的壓力載荷相關,其施加的位置取決於具體的內部腔體結構。
  • 深圳先進院AIE納米仿生機器人研究取得重要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醫藥所納米醫療技術研究中心蔡林濤研究員、張鵬飛副研究員、龔萍研究員、鄧冠軍博士等與香港科技大學唐本忠院士及湘潭大學陳華傑教授合作,經過長時間努力,成功研發出一種基於聚集發光元件的AIE納米仿生機器人系統用於血腦屏障穿越及腦膠質瘤靶向診療。
  • 深圳先進院最新科研成果亮相海博會
    可以靈活擺尾的水下仿生機器魚、不用化學試劑也可以監測水質的傳感器、真正實現活細胞列印的生物列印墨水 ……10 月 15 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簡稱 " 深圳先進院 ")攜 20 項海洋科技創新成果亮相
  • 中科院最新科研進展、科技動態 2020.9.28 星期一
    科研進展1、生態中心在顆粒物毒理方面取得進展2、合肥研究院開發出一種BTK激酶抑制劑3、上海光機所可見光雷射玻璃材料研究獲進展4、微生物所等在地衣型真菌系統學研究中獲進展5、深圳先進院等發表仿生智能驅動器研究綜述文章 6、南海海洋所等在西太潛標觀測的海流資料同化研究中獲進展7、東北地理所等發表氣孔響應CO2升高和乾旱脅迫研究綜述文章
  • 深圳先進院發表柔性微創手術機器人研究進展綜述
    近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院微創中心王磊研究員團隊圍繞靈巧型手術機器人的研發路線和蛇形手術機器人的設計機理進行深入調研,取得了新進展。博士後Olatunji Omisore是本文第一作者,李暉副研究員和熊璟高級工程師是共同作者,王磊研究員是通訊作者,深圳先進院是第一通訊單位。手術機器人有著廣闊的發展前景,但由於缺乏有效的機器人運動控制和遠端操作約束方案,具有蛇形冗餘或連續體結構的柔性/軟體系統的臨床應用仍然受到很大限制。
  • 深圳先進院等在聚集誘導發光納米仿生機器人研究中取得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生物醫藥與技術研究所納米醫療技術研究中心研究員蔡林濤、副研究員張鵬飛、研究員龔萍、博士鄧冠軍等,與香港科技大學教授、中科院院士唐本忠以及湘潭大學教授陳華傑合作,研發出一種基於聚集發光元件的AIE納米仿生機器人系統,用於血腦屏障穿越及腦膠質瘤
  • 中科院深圳先進院醫工所納米調控研究中心誠邀海內外優秀人才加盟
    二、研究中心簡介:  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簡稱先進院)由中國科學院、深圳市政府和香港中文大學2006年在深圳共同組建,是國家科技產業中心深圳唯一的國立科研機構。經過十多年的發展,成長為人才一流、科研一流、服務一流的國家級研究機構(網址:http://www.siat.ac.cn/)。由中國科學院與深圳市政府合作,依託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建設的中國科學院深圳理工大學,將為先進院科研人員提供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生物醫學與健康工程研究所(簡稱醫工所)是中國科學院生物醫學與健康工程領域規模最大的研究單元。
  • 深圳先進院等在水系鋅離子電池電鍍動力學研究取得新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材料所(籌)光子信息與能源材料研究中心陸子恆助理研究員與香港理工大學張標助理教授協作,對有機配位小分子對水系鋅離子電池的電化學電鍍過程的調控機制進行研究,實現了高效穩定的鋅負極電鍍過程。
  • 仿生角度研究鯨鬚,研發輕質高強韌的先進複合材料
    2018年11月,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醫藥所人體組織與器官退行性研究中心在海洋生物材料及仿生研究方面取得新發現和重要進展,為仿生高性能複合材料研發提供新的設計與製備思路,該研究成果以「源自海洋的設計理念:鯨鬚的抗斷裂性」為題發表在材料領域權威期刊《先進材料》,論文第一作者以及共同通訊作者為深圳先進院天然生物與仿生材料課題組負責人王彬副研究員。
  • 先進材料:用於新興柔性智能電子的纖維素基功能材料研究進展
    當前,對用於個性化行動裝置、人機互動界面、可穿戴醫療保健器件和仿生智慧機器人等的柔性電子產品的需求正在不斷增長。纖維素是眾所周知的天然生物基聚合物,具有眾多優異性能(低成本、可更新性、易加工性和生物降解性,以及優異的機械性能、介電性、壓電性和可轉換性)。由於其多種優勢,纖維素經常被用作柔性電子器件的基材、粘合劑、介電層、凝膠電解質和衍生的碳材料。
  • 深圳先進院等在合成酵母菌研究中獲進展
    深圳先進院等在合成酵母菌研究中獲進展 2018-05-24 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 【字體:  繼2017年3月國際期刊《科學》(Science)以封面形式報導了我國科學家參與的釀酒酵母基因組合成計劃(Sc2.0)的裡程碑式進展
  • 深圳先進院等光電催化水分解研究方面取得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材料所(籌)光子信息與能源材料研究中心等在光電催化水分解研究方面獲得新進展。相關成果以Interface modulation of BiVO4based photoanode with Bi(III)Bi(V)O4for enhanced solar water splitting(《利用Bi(III)Bi(V)O4界面調控的BiVO4光陽極進行光電催化水分解研究》)為題,發表於催化領域重要期刊
  • 深圳先進院高性能鉀離子電池負極材料研究取得進展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導讀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材料所(籌)光子信息與能源材料研究中心在新型高性能鉀離子電池的負極材料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3月18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材料所(籌)光子信息與能源材料研究中心在新型高性能鉀離子電池的負極材料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理論預言苯乙烯材料是一類非常有前景的鉀離子電池負極材料,基於大量的計算模擬數據指出苯乙烯材料在用作鉀離子電池負極材料時具有非常高的理論比容量和非常小的體積膨脹。
  • 理化所發表仿生光子晶體圖案綜述文章
    受這些特殊功能和現象的啟發,研究人員基於靜態識別、動態檢測、致動防禦警戒和組裝結構複製四個方面,利用球形和非球形(包括嵌段聚合物相分離、液晶分子組裝結構等)結構單元製備了各種各樣的仿生光子晶體圖案,並在傳感、顯示、信息安全、形狀記憶及其他領域得到了廣泛發展,引起了巨大的研究興趣。
  • 深圳先進院等發表低溫甲烷氧化轉化研究綜述文章
    近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先進材料科學與工程研究所(籌)光子信息與能源材料研究中心副研究員馬明團隊與韓國延世大學教授Jong Hyeok Park團隊合作,在Advanced Science上發表題為Catalytic Oxidation of Methane to Oxygenated
  • 深圳先進院高性能導熱複合材料研究獲系列進展
    深圳先進院高性能導熱複合材料研究獲系列進展 2018-05-16 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 【字體:大 中 小】   近期,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集成所先進材料中心研究員孫蓉團隊在高性能導熱複合材料研究中取得一系列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