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靈活擺尾的水下仿生機器魚、不用化學試劑也可以監測水質的傳感器、真正實現活細胞列印的生物列印墨水 ……10 月 15 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簡稱 " 深圳先進院 ")攜 20 項海洋科技創新成果亮相 " 中國海洋第一展 " ——中國海洋經濟博覽會(簡稱 " 海博會 ")。
此次深圳先進院主要圍繞海洋電子信息設備、海洋大數據與海洋生物材料三大領域展出創新成果,展現了深圳先進院海洋科技領域的研發實力。其中,智能仿生機器魚、國家重點研發專項 " 海洋生物化學常規要素在線監測儀器研製 " 項目以及海洋源 ω-3 多烯不飽和脂肪酸三大項目是此次展會的亮點。
海洋是潛力巨大的資源寶庫,利用新興的智能仿生技術與水下機器人技術相結合進行海洋探索和開發成為趨勢。深圳先進院精密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何凱團隊近年來致力於研發新一代的智能仿生機器魚。該款機器魚中驅動其尾鰭運動的新型正弦機構在國內外屬於首創,其在大幅降低結構複雜度的同時卻又提升了機器魚的機動性。該款機器魚可用作水下仿生機動平臺,執行水質監測、水下勘探和海洋科考等任務,在海洋探索和開發上具有巨大的應用價值和前景。
如果說仿生機器魚是幫助我們人類進行海洋探索的一個機器人,那麼海洋生化要素傳感器與儀器就是我們探索海洋的一雙雙 " 眼睛 "。隨著國家海洋戰略的深入實施,在海洋環境汙染監控與防治,有害赤潮等生態災害的預警與處置,以及水產資源調查和海洋牧場漁業生產等方面,對海洋生化要素和生態環境數據的準確性和實時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深圳先進院光電中心李劍平研究員團隊此次帶來的海洋環境安全保障國家重點研發專項 " 海洋生物化學常規要素在線監測儀器研製 " 項目向我們展示了可在水下長期在線監測海洋浮遊生物、葉綠素 a 等海洋生化要素的新型傳感器。李劍平表示:" 目前我國海洋觀測與監測傳感器大多依賴於進口,缺乏自主創新,本項目的研發對於提升我國海洋傳感器與儀器研發水平和產業化,揭秘海洋未知規律,保障海洋環境,促進我國海洋科研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
危險來自海上,財富亦取之於海。海洋的魚類在滿足人們美味享受的背後,蘊藏著巨大的醫藥健康資源。其中金槍魚等魚體內就富含 DHA 和 EPA 等 ω-3 多烯不飽和脂肪酸。EPA 也有 " 血管清道夫 " 之稱。最新研究表明,96% 高純 EPA 可明顯縮小冠狀動脈斑塊,有助於維持心血管健康。深圳先進院醫藥所潘浩波研究員團隊採用現代生物酶工程技術從魚體內提取出天然低純 ω-3,再運用超臨界 CO2 萃取、分子蒸餾、色譜分離等先進提純技術,進一步將 EPA 提純到 96% 及以上,並已達到規模化量產,可進一步開發出針對高血脂症等心血管疾病的 EPA 單體藥,填補我國該領域空白。
" 海洋是高質量發展戰略要地 "。加快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是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一項重要任務和抓手。深圳先進院致力於引領粵港澳大灣區創新體系,圍繞產業需求,推動科研創新,一直積極響應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發展海洋科技。深圳先進院副院長呂建成表示,深圳先進院將充分發揮多學科交叉、集成創新和產學研協同合作的特色與科研優勢,與海洋領域創新需求深度融合,繼續在海洋電子信息技術與裝備、海洋生物醫藥與材料、海洋大數據與安全等重要領域發力,努力探索海洋科技發展的新方向,孵化更多科技創新成果,為深圳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為建設海洋強國貢獻自己的力量。
據悉,中國海洋經濟博覽會是中國唯一國家級海洋經濟展會。本屆海博會以 " 開放合作、共贏共享 " 為主題於 10 月 15 日至 18 日在深圳會展中心舉辦,涉及 40 多個行業細分領域的 600 餘家單位報名參展。
來源:zaker深圳
聲明:本文已註明轉載出處,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聯繫郵箱:news@ersanl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