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啟加速超材料技術研發 海博會亮相系列海洋航空裝備

2020-11-25 手機鳳凰網

10月15日,2019海洋經濟博覽會在深圳開幕,光啟技術作為深圳海洋技術代表企業,應邀C位參展。

自然資源部部長陸昊一行到訪光啟展臺並表示,光啟自主創新的核心技術運用到我國尖端設備上,對我國海洋尖端裝備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是以藍遁為代表的系列海洋技術和產品突破禁運,擺脫了國外對一攬子技術的封鎖。

此次展會上,光啟首次展示了一系列超材料海洋裝備,參展產品主要包括四個系列,分別為——水下尖端裝備藍遁系列、水面尖端裝備定方系列,艦載航空裝備寄奴系列、遠洋衛星通信蘇武系列。光啟還展示了此前發布的突破禁運的超材料基底材料——白起系列高性能電磁材料。

據現場一位業界專家介紹,藍遁系列屬於水下裝備,可在海洋環境中長期穩定工作並有效調製電磁波;定方系列則是水面艦艇上層建築結構的超材料技術,實現了艦艇在複雜電磁環境中的去遮擋幹擾;寄奴系列是艦載航空裝備的核心技術產品系列,為海洋藍天提供了具備強大電磁功能的航空結構支撐;蘇武系列遠洋衛星通信天饋系統則比國際允許出售給中國的同類產品尺寸縮減50%,適用於不同類型的艦艇,標誌著我國在海洋科技領域的最新自主創新成果。

和「白起」系列高性能電磁材料一樣,光啟此次參展的系列產品均為超材料技術在尖端海洋裝備方面的成果,打破了國外技術封鎖,是捍衛大國海洋的關鍵性技術突破。

戰略核心技術的突破,是建設海洋強國的基礎。美國依靠領先技術構建了核心海洋力量。作為美國航母作戰能力的體現,F35是當今世界最先進的隱身艦載機,卓越的隱身性能使得美國的潛艇遍布全球。可見,核心技術是大國軍事國力的壓艙石,關鍵核心技術是買不來的,唯有靠自立,靠自強。

現如今,中國也有了國際領先的尖端裝備。在新中國成立70周年的閱兵場上,我們看到了殲20威龍在天,運20鯤鵬展翼,看到了「東風」系列「包郵」全球。在海博會上,我們看到了藍遁、寄奴、定方、蘇武這些尖端海洋裝備的解決方案。因為有了定方,我們的新一代艦艇具備了更高性能的雷達通信能力,讓遠洋的艦艇更有效地捍衛國家利益;因為有了藍遁,我們的水下裝備能遁形於海天之間;因為有了蘇武,中小型艦艇也可以實現衛星通訊,讓赤道附近信號微弱的遠洋海域不再是通訊盲區;因為有了寄奴,我國的海洋航空裝備實現了跨代發展,為我國海洋力量駛向深藍做出貢獻。

任何大國重器的誕生,都源於一個個顛覆性技術的突破。而任何一個顛覆性技術的突破,都離不開腳踏實地的實幹者。光啟技術深耕超材料領域,實現從零到一的技術突破,打造從實驗室理論到量產列裝的超材料完整產業鏈條。此次海博會攜四個系列產品亮相,也展現了其超材料研發在海洋裝備方面的成績。

首屆海博會,光啟作為東道主深圳的戰略創新型企業,表現亮眼。在建設海洋強國的頂層設計下,深圳作為先進示範區,也將會為祖國的海洋科技和經濟發展作出貢獻。

相關焦點

  • 超材料大規模應用於航空裝備 光啟技術籤訂重大任務協議
    原標題:超材料大規模應用於航空裝備 光啟技術籤訂重大任務協議   近日,光啟籤訂「基於超材料的先進多功能機載
  • 光啟技術不受疫情衝擊,新一代超材料航空結構再籤1.62億訂單
    另一方面,基於尖端裝備行業「研發-測試-定型-批量生產」的全鏈條匹配邏輯,目前已經在航空、海洋等領域完成產品布局的光啟技術,未來應該會有更多相關領域的訂單兌現。在超材料領域的領跑,得益於光啟技術在深圳率先建設構建了新一代超材料航空結構的製造基地,實現了8000公斤的年產能以及10萬條曲線的緊縮場測試吞吐量。
  • 光啟技術公布「超材料賦能X」全新技術
    11月13日,光啟技術亮相於二十一屆高交會上,並展示了「超材料賦能X」的材料主動賦能的最新成果,呈現了超材料技術在先進飛機、大型無人機、水面艦艇、水下裝備等八大尖端裝備領域的應用,解析了材料賦能給尖端裝備行業帶來的巨大變革。
  • 光啟技術拿下超材料航空結構產品大單
    中證網訊(記者 董添)日前,光啟技術公告稱,公司於近日收到下屬子公司光啟尖端的通知,光啟尖端收到客戶A的超材料航空結構產品訂貨需求,其中前期已明確供貨價格的產品在訂貨需求中涉及的供貨金額超過人民幣12億元,未明確部分的產品價值將根據產品的研製交付周期,雙方依照相關規定進行確定。
  • 光啟技術:超材料產品的主要類別是航空產品和海洋產品
    投資者問:請問公司的超材料適合在無人機和飛彈等戰鬥裝備上使用嗎?能否大幅提高其隱身和幹擾的實戰需求?公司產品繼在航空與海洋裝備上的使用,面對外敵真心希望能夠在各類戰鬥裝備上普遍使用,感謝你們!
  • 龍生股份正式更名光啟技術 光啟超材料「隱身衣」注入上市公司
    光啟在超材料智能結構及裝備領域雄厚的技術積累和研發基礎,將助力光啟技術高起點進軍超材料智能結構及裝備這一尖端科技新興產業,實現上市公司的轉型升級。歷時近兩年,光啟集團(簡稱「光啟」)旗下專注超材料研發和產業化的公司光啟技術(002625),正式登陸A股資本市場,伴隨著光啟超材料團隊的進駐,光啟技術完成轉型升級,成為以超材料智能結構及裝備為核心業務的尖端科技創新型公司。光啟超材料的旗艦,開始加速前進。
  • 超材料賦能,光啟「超材料+」成果亮相深圳高交會
    11月13日,在第二十一屆高交會上,光啟技術展示了「超材料賦能X」的材料主動賦能的最新成果。在本次高交會上,光啟首次深入呈現了超材料技術在先進飛機、大型無人機、水面艦艇、水下裝備、海洋航空裝備、電子通信系統、單兵AI裝備、新型航空器等八大尖端裝備領域的應用。
  • 光啟技術超材料業務引機構關注
    長江證券日前在深入光啟技術(002625)進行調研後表示,已成功實現軍工裝備領域應用的光啟技術,將獲益未來軍用超材料業務和超材料智能結構業務的快速增長,進入快速發展階段,給予 「增持」評級。  在近期結束的珠海航展及深圳高交會上,光啟技術亮相了「戰機」、「無人機」、「艦艇」、「飛彈」等系列高端軍用裝備超材料隱身解決方案。
  • 光啟技術半年報:超材料營收大幅提升,已佔比過半,高達61.46%
    報告期內,超材料業務實現營業收入13,859.76萬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25.98%,佔合併營業收入的比例從30.93%大幅增長到61.46%。過半業績的絕對貢獻值,無疑說明了光啟技術超材料的絕對競爭力。當前國內從事超材料業務的企事業單位中,光啟技術作為全球範圍內超材料尖端裝備領域最大的研發生產機構,是唯一能實現批量生產的供應商,在業內保持著絕對領先地位。
  • 引領超材料高速發展 光啟技術重定義新一代智能裝備機體結構
    在晶片、半導體、超材料、5G等高科技領域,中國的科研創新實力不僅已經躋身世界前列,甚至成為行業標準的制定者和主導者,如北鬥國家標準和專項標準陸續發布,並已經走向國際;如超材料領域的光啟,牽頭組織起草了國家標準《電磁超材料術語》,成為全球首個超材料領域的國家標準,打破了歐美對前沿科技的技術和標準壟斷。
  • 光啟技術「隱身衣」量產,中國超材料技術領跑全球
    偽裝和隱身技術作為反偵察手段,已成為戰場上必不可少的部分。在去年珠海航展上,戰機、無人機等新一代隱身解決方案的推出,獲得軍事愛好者和領域專家的高度關注;而其背後的公司——光啟技術也備受矚目,其今年4月份公布的一份籤單公告,惹來業內人士猜測公告中的相關產品極有可能是光啟極具競爭力的航空領域裝備。
  • 光啟技術子公司籤訂研製訂單 持續加碼超材料領域布局
    中證網訊(記者 董添)日前,光啟技術公告稱,公司收到下屬子公司光啟尖端的通知,光啟尖端作為一級配套製造商於10月11日與瀋陽某重要客戶籤訂基於超材料的先進多功能機載產品獨家研製任務協議等相關協議。其中,部分產品的首筆研製經費撥付協議6500萬元。
  • 海洋「大國重器」集中亮相!與水下機器人彰顯中國實力
    海洋「大國重器」集中亮相2019中國海洋經濟博覽會正在深圳舉行,一大批海洋「大國重器」及高新技術研發成果亮相。由光啟集團研發的蘇武系列遠洋衛星通信系統今年剛剛上市,比國際允許出售給中國的同類產品尺寸縮減50%,適用於不同類型的艦艇,標誌著我國在海洋科技領域的最新自主創新成果。超材料863項目首席專家 趙治亞: 蘇武系列遠洋通信系統是具有我國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產品,並且達到了這個領域的設計極限。
  • 超材料獲大規模全面應用 光啟技術業績增長有後勁
    ,意味著光啟超材料已經進入國產裝備頂尖技術的核心圈,並即將迎來大規模全面應用。   此次協議的籤訂,是我國超材料技術發展的又一次歷史性時刻,不僅進一步加強我國航空領域自主產業化優勢,縮短與國際上在超高尖端裝備領域的差距,同時也將為我國超材料技術在尖端裝備領域大面積
  • 光啟技術超材料業務,有望成未來增長新引擎
    受益於超材料訂單的持續釋放,以及超材料在我國尖端裝備領域的大規模全面啟用,光啟技術(002625,股吧)(002625.SZ)三季度營收、淨利繼續保持穩定性增長,而全年淨利潤則預計接近兩億元,增幅35%~75%!持續利好公告發布,未來業績有望呈爆發性增長今年,是光啟技術在超材料領域實現由源頭創新到科研成果轉化最為重要的歷史時期。
  • 12億超材料訂單持續落地,光啟技術業績確定穩步增強
    在12億訂單需求發布後,光啟技術(002625,股吧)(002625.SZ)的首個批產合同正式落地。11月30日晚間,光啟發布公告稱,客戶A與光啟籤訂超材料產品訂貨合同。合同約定,光啟將向客戶提供超材料航空結構產品,合同總金額為6192萬元。
  • 深圳光啟超材料紅外「隱身衣」珠海航展上首秀
    珠海航展上這令人叫絕的一幕,是深圳光啟集團的紅外隱身衣演示,引來觀眾爭相試穿體驗。  11月1日,備受矚目的第十一屆中國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在珠海開幕。首次參展的光啟集團攜超材料和未來技術兩大產品線的部分產品亮相,展示了顛覆式科技創新的成果,其中,超材料隱身系列產品、動力外骨骼和新型系留無人機H1都是首度向公眾展出。
  • 光啟技術:超材料研製測試時長超過F22戰機研製RCS測試耗時數
    數據背後的戰鬥力   「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光啟技術在剛剛閉幕的第一屆超材料大會現場公布的一系列高大上的數據中,一項與F22測試數據的對比,引起業界關注:   「超材料研製階段,RCS曲線測試了
  • 709基地項目有序推進 光啟技術產能全面升級加速
    作為超材料龍頭企業,2020年以來,光啟技術一直處於訂單追著生產跑的狀態。公開資料顯示,此次709基地年產能為40000公斤超材料,疊加深圳銀星基地8000公斤的年產能,公司將擁有年產能48000公斤的超材料生產實力。
  • 打造超材料從"0到1"的產業化體系 光啟技術依然任重道遠
    2009年,年僅25歲、還在美國杜克大學讀博士的劉若鵬,率領團隊用超材料技術成功研製出了"可隱身"的實驗室作品,並以第一作者在美國《科學》雜誌刊載論文後引起科學界轟動。隨後,劉若鵬博士卻和他的團隊成員輾轉回到中國, 於2010年7月在深圳成立"深圳光啟高等理工研究院",主攻超材料的設計與研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