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啟技術不受疫情衝擊,新一代超材料航空結構再籤1.62億訂單

2020-11-25 千龍網

近日,面對中美科技日趨常態化的博弈,人大代表、光啟技術劉若鵬建議,在強化研發的同時,強化針對新興領域的製造能力的構建,彌補我國在新興領域「科研強、製造弱」的短板,建立一批在新型航空結構、新形態5G智能終端、新一代半導體等領域的尖端技術製造基地示範工程,為我國奪取新興領域科技產業發展制高點打下基礎。

而就在昨日,劉若鵬麾下的光啟技術公告顯示,公司收到新一代超材料航空結構等產品批產訂貨合同,合同總金額16171.36萬元。在很多行業受到疫情衝擊的當下,光啟技術公示過億訂單,顯示了公司強勁的發展動力。

單筆訂單金額漲勢明顯市場競爭力進一步強化

超材料作為前沿技術,具有極強的逆向設計性與定製性,目前在新型尖端裝備上的應用要求供應商在研發、生產等各個環節均需跟隨新型裝備整體的研發和生產進度。也即是說從尖端裝備的研發開始,光啟技術便需要全程深度參與終端產品的聯合設計,以最終實現為終端產品賦能。

尖端裝備採購門檻高,且因產品的特殊性市面上可替代供應商乏善可陳,若能夠進入客戶的供應商名單,進行長期合作是高概率事件。業內人士應該知道,尖端裝備很多型號的研究周期比較長,從型號的預研到選型、定型、列裝、生產,有些甚至接近十年的周期。

今年因新冠疫情影響,多個行業發展受阻,但光啟技術因早有籌謀得以全面復工,以滿額產能消化新增訂單。據公告披露,本次籤訂合同的總金額為16171.36萬元,佔光啟技術2019年超材料業務收入(未審計)的70.32%。

根據此前公開披露信息顯示,光啟技術超材料的應用一部分來自定型批產前的研發,即受客戶委託籤訂研發合同,並據此獲得相應收入。由此可見,目前陸續兌現的訂單合同來自於光啟技術在研發階段的前期布局和投入。

另一方面,基於尖端裝備行業「研發-測試-定型-批量生產」的全鏈條匹配邏輯,目前已經在航空、海洋等領域完成產品布局的光啟技術,未來應該會有更多相關領域的訂單兌現。

在超材料領域的領跑,得益於光啟技術在深圳率先建設構建了新一代超材料航空結構的製造基地,實現了8000公斤的年產能以及10萬條曲線的緊縮場測試吞吐量。此外,光啟技術還在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建設基於第四代超材料工藝技術的製造基地,投產後可以實現新一代超材料航空結構40噸的年產能,50萬條曲線的緊縮場測試吞吐量。

多元化布局成效明顯 智能裝備領域強勢增長

除了在尖端裝備領域不斷完善產品布局和場景落地外,光啟技術也致力於將多種高新技術用於商業領域的探索和嘗試,其中之一是人工智慧覆蓋網絡技術。該技術是光啟技術基於5G推出的城市公共安防智能系統,可實現對人、車、手機等海量目標的實時動態追蹤,形成多維多域智能追蹤網絡。據了解,該技術解決了「大範圍全域智能覆蓋」、「海量動態目標實時並發」、「單位面積覆蓋與並發成本大幅降低」三大行業難題,在全行業形成跨代優勢。

在超材料智能結構及裝備產業化項目,光啟技術的表現也很亮眼。據了解,早在2017年光啟技術就已經布局智能裝備領域;在19年更是投建相關產業園項目,以擴充現有超材料尖端裝備供應能力和提升市場需求響應速度。

2018年光啟技術與上海市保安服務總公司籤署超材料警用智能頭盔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為後者提供定製開發智能頭盔的服務。在後續披露的公告中可以了解到,該筆訂單合同總價款為1600萬元,並且已經於2019年完成交付,產品受到客戶認可。

在研發-交付的兩年時間裡,光啟技術智能頭盔多次在第一、二屆中國進出口博覽會,上海2019年國慶活動、重慶三節兩夜活動的安保工作中亮相,可見其實戰功能經得起經驗。

在智能裝備上的積累也讓光啟技術能夠靈活進行產品迭代和創新,特別是在今年疫情期間,科研團隊以這款警用智能頭盔為藍本,第一時間推出了防疫利器——光啟熱成像智能頭盔N901,在國內教育系統、公安系統及地鐵、機場、商超、景區、寫字樓等大人流區域廣泛啟用,助力全社會的復工復產復學。

該款頭盔不僅在國內數十個省市的一線防疫工作中大展身手,也在國外30多個國家的防疫前線承擔重任。

基於超材料研發上所積澱的創新技術,進行商用領域的市場探索,光啟技術進一步豐富業務板塊構成。目前從財報數據來看,公司主營業務為超材料在尖端裝備上的賦能,此次獲得的大額訂單,將進一步鞏固光啟技術在尖端裝備的市場佔位和核心競爭力;而公司對智能裝備領域的探索和突破,也將有望兌現在業績數據中,成為營收貢獻另一個支撐點。?

近日,面對中美科技日趨常態化的博弈,人大代表、光啟技術劉若鵬建議,在強化研發的同時,強化針對新興領域的製造能力的構建,彌補我國在新興領域「科研強、製造弱」的短板,建立一批在新型航空結構、新形態5G智能終端、新一代半導體等領域的尖端技術製造基地示範工程,為我國奪取新興領域科技產業發展制高點打下基礎。

而就在昨日,劉若鵬麾下的光啟技術公告顯示,公司收到新一代超材料航空結構等產品批產訂貨合同,合同總金額16171.36萬元。在很多行業受到疫情衝擊的當下,光啟技術公示過億訂單,顯示了公司強勁的發展動力。

單筆訂單金額漲勢明顯市場競爭力進一步強化

超材料作為前沿技術,具有極強的逆向設計性與定製性,目前在新型尖端裝備上的應用要求供應商在研發、生產等各個環節均需跟隨新型裝備整體的研發和生產進度。也即是說從尖端裝備的研發開始,光啟技術便需要全程深度參與終端產品的聯合設計,以最終實現為終端產品賦能。

尖端裝備採購門檻高,且因產品的特殊性市面上可替代供應商乏善可陳,若能夠進入客戶的供應商名單,進行長期合作是高概率事件。業內人士應該知道,尖端裝備很多型號的研究周期比較長,從型號的預研到選型、定型、列裝、生產,有些甚至接近十年的周期。

今年因新冠疫情影響,多個行業發展受阻,但光啟技術因早有籌謀得以全面復工,以滿額產能消化新增訂單。據公告披露,本次籤訂合同的總金額為16171.36萬元,佔光啟技術2019年超材料業務收入(未審計)的70.32%。

根據此前公開披露信息顯示,光啟技術超材料的應用一部分來自定型批產前的研發,即受客戶委託籤訂研發合同,並據此獲得相應收入。由此可見,目前陸續兌現的訂單合同來自於光啟技術在研發階段的前期布局和投入。

另一方面,基於尖端裝備行業「研發-測試-定型-批量生產」的全鏈條匹配邏輯,目前已經在航空、海洋等領域完成產品布局的光啟技術,未來應該會有更多相關領域的訂單兌現。

在超材料領域的領跑,得益於光啟技術在深圳率先建設構建了新一代超材料航空結構的製造基地,實現了8000公斤的年產能以及10萬條曲線的緊縮場測試吞吐量。此外,光啟技術還在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建設基於第四代超材料工藝技術的製造基地,投產後可以實現新一代超材料航空結構40噸的年產能,50萬條曲線的緊縮場測試吞吐量。

多元化布局成效明顯 智能裝備領域強勢增長

除了在尖端裝備領域不斷完善產品布局和場景落地外,光啟技術也致力於將多種高新技術用於商業領域的探索和嘗試,其中之一是人工智慧覆蓋網絡技術。該技術是光啟技術基於5G推出的城市公共安防智能系統,可實現對人、車、手機等海量目標的實時動態追蹤,形成多維多域智能追蹤網絡。據了解,該技術解決了「大範圍全域智能覆蓋」、「海量動態目標實時並發」、「單位面積覆蓋與並發成本大幅降低」三大行業難題,在全行業形成跨代優勢。

在超材料智能結構及裝備產業化項目,光啟技術的表現也很亮眼。據了解,早在2017年光啟技術就已經布局智能裝備領域;在19年更是投建相關產業園項目,以擴充現有超材料尖端裝備供應能力和提升市場需求響應速度。

2018年光啟技術與上海市保安服務總公司籤署超材料警用智能頭盔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為後者提供定製開發智能頭盔的服務。在後續披露的公告中可以了解到,該筆訂單合同總價款為1600萬元,並且已經於2019年完成交付,產品受到客戶認可。

在研發-交付的兩年時間裡,光啟技術智能頭盔多次在第一、二屆中國進出口博覽會,上海2019年國慶活動、重慶三節兩夜活動的安保工作中亮相,可見其實戰功能經得起經驗。

在智能裝備上的積累也讓光啟技術能夠靈活進行產品迭代和創新,特別是在今年疫情期間,科研團隊以這款警用智能頭盔為藍本,第一時間推出了防疫利器——光啟熱成像智能頭盔N901,在國內教育系統、公安系統及地鐵、機場、商超、景區、寫字樓等大人流區域廣泛啟用,助力全社會的復工復產復學。

該款頭盔不僅在國內數十個省市的一線防疫工作中大展身手,也在國外30多個國家的防疫前線承擔重任。

基於超材料研發上所積澱的創新技術,進行商用領域的市場探索,光啟技術進一步豐富業務板塊構成。目前從財報數據來看,公司主營業務為超材料在尖端裝備上的賦能,此次獲得的大額訂單,將進一步鞏固光啟技術在尖端裝備的市場佔位和核心競爭力;而公司對智能裝備領域的探索和突破,也將有望兌現在業績數據中,成為營收貢獻另一個支撐點。?

相關焦點

  • 12億超材料訂單持續落地,光啟技術業績確定穩步增強
    在12億訂單需求發布後,光啟技術(002625,股吧)(002625.SZ)的首個批產合同正式落地。11月30日晚間,光啟發布公告稱,客戶A與光啟籤訂超材料產品訂貨合同。合同約定,光啟將向客戶提供超材料航空結構產品,合同總金額為6192萬元。
  • 引領超材料高速發展 光啟技術重定義新一代智能裝備機體結構
    由於新冠肺炎疫情的發生,今年的全國兩會註定不一樣;啟發於疫情,多位人大代表提出了緊扣實際且頗具亮眼的議案,也有更高瞻遠矚的議案洞察到疫情對不同行業的影響,其中尤以對中國高端製造業的思慮,讓國人撇開「全球製造業大國」的面紗,更冷靜客觀的審視我國製造業的真實水平。
  • 光啟技術拿下超材料航空結構產品大單
    中證網訊(記者 董添)日前,光啟技術公告稱,公司於近日收到下屬子公司光啟尖端的通知,光啟尖端收到客戶A的超材料航空結構產品訂貨需求,其中前期已明確供貨價格的產品在訂貨需求中涉及的供貨金額超過人民幣12億元,未明確部分的產品價值將根據產品的研製交付周期,雙方依照相關規定進行確定。
  • 12億訂單提速!光啟技術再獲8786萬批產合同!
    來源:時刻頭條僅僅過了一周時間,光啟技術(002625.SZ)將12億訂單的第二份批產合同收入囊中。12月6日,光啟技術發布公告稱,客戶 B 就12億訂單需求中第二件產品與光啟籤訂批產合同。合同約定,光啟將向客戶提供超材料航空結構產品,合同總金額為 8785.92 萬元。公告還指出,本次籤訂的合同為公司新一代超材料航空結構等產品取得的持續性批量訂單,產品價格已經在訂貨需求中明確,合同金額佔公司 2019 年度經審計超材料業務營業收入的 40.07%,預計對公司 2020-2021 年度的經營業績產生積極影響。
  • 升級交付能力顯真實力 光啟技術搶跑超材料賽道
    據市場情報公司Lux Research發布的報告「超材料市場預測」認為,「超材料設備」到2030年將飆升至約107億美元,面對這百億美元的市場,光啟技術已經做好準備。此前,光啟技術曾對外披露了1.62億元新一代超材料航空結構訂單,以及多個過千萬的訂單合同。目前光啟技術手握多個訂單,業務呈爆發狀態。  目前,光啟技術可投產的生產基地以深圳銀星基地為主,經過今年5月份擴產後可實現8000公斤/年;而順德一期基地將於年底投產,可望達到40000公斤/年。
  • 光啟新一代隱身技術獲機構看好
    上證報訊 近來,光啟技術帶著新一代隱身技術解決方案在中國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等多個展會亮相,獲得行業及機構關注。日前,長江證券發布研報稱,目前光啟技術的超材料技術已成功實現了在軍工裝備領域的應用,考慮到未來軍用超材料業務和超材料智能結構業務的快速增長,公司的相關業務有望迎來快速發展階段。  據上證報了解,目前,光啟已具備戰機、無人機、艦艇、飛彈等多場景的尖端武器隱身解決方案,其超材料隱身產品也已在空軍、海軍、火箭軍等多個重點型號上應用,大幅提升了裝備的隱身性能和對抗能力。
  • 光啟技術某大型複雜超材料結構件將批產 未來業績有望超預期
    據市場情報公司Lux Research發布的報告"超材料市場預測"認為,"超材料設備"到2030年將飆升至約107億美元,面對這百億美元的市場,光啟技術已經做好準備。僅有少部分產品進入批產階段就已經為業績帶來如此突破;若光啟技術手握的上百件在研產品均進入批產,將百倍的轉化為爆發式的業績表現。
  • 光啟技術超材料業務,有望成未來增長新引擎
    受益於超材料訂單的持續釋放,以及超材料在我國尖端裝備領域的大規模全面啟用,光啟技術(002625,股吧)(002625.SZ)三季度營收、淨利繼續保持穩定性增長,而全年淨利潤則預計接近兩億元,增幅35%~75%!持續利好公告發布,未來業績有望呈爆發性增長今年,是光啟技術在超材料領域實現由源頭創新到科研成果轉化最為重要的歷史時期。
  • 光啟技術超材料創新被人民日報和央視點名
    在提到深圳領跑世界的高科技成果時,兩大官媒特別為5G技術、超材料、基因測序、石墨烯新、能源車、無人機等領域點讚。 作為全球超材料尖端裝備領域最大的研發機構,也是唯一能實現批量生產的行業龍頭,人民日報和央視提到超材料,無異於直接點名光啟技術。
  • 「隱形」超材料大批量投產,光啟技術市值不到一個月翻倍
    來源:德林社文|金衛頭頂「高科技材料」的光啟技術,曾一度是資本市場的寵兒,但過去股價表示現不佳,一直處於低位徘徊。最近,光啟技術借著「軍工概念股」,走出一波主升浪行情,成為市場的熱門股票之一。7月29日,光啟技術開盤秒板,收於16.3元,成交量8.35億,市值達到351億。
  • 超材料產品需求旺盛 光啟技術獲12億元訂單
    超材料產品需求旺盛 光啟技術獲12億元訂單 2020-11-05 08:09:26 來源:上海證券報
  • 超材料獲大規模全面應用 光啟技術有望再創業績新高
    近日,光啟技術發布公告稱,其旗下子公司光啟尖端於2020年10月11日與瀋陽某重要客戶籤訂基於超材料的先進多功能機載產品獨家研製任務等相關協議。其中,部分產品的首筆啟動研製經費撥付協議6500萬元。協議所含產品總重量佔整機機體結構重量近10%。一些分析人士指出,近一年來由於周邊局勢動蕩,外部不穩定因素持續增加,軍工市場的潛力正逐步被激發出來。
  • 光啟技術:預計全年淨利近兩億元,超材料成未來業績新引擎
    持續利好公告發布,未來業績有望呈爆發性增長  今年,是光啟技術在超材料領域實現由源頭創新到科研成果轉化最為重要的歷史時期。不僅超材料業務成為了公司當前的主營業務,而且還實現了多項歷史性的重大突破。  據財報顯示,2020年1-9月,公司超材料業務實現營業收入1.82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93.80%,佔合併營收比例從33.68%同比大幅增長到56.20%;其中超材料研發業務實現收入3350萬元,較上年同期增長321.28%;超材料產品實現收入1.49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72.77%。
  • 光啟技術半年報:超材料營收大幅提升,已佔比過半,高達61.46%
    2020年上半年,國際關係緊張,疊加新冠肺炎疫情,挑戰與機會並存;面對外部環境變動,光啟技術積極採取各項措施在最短的時間內穩步復工,保障研製與批產任務有序進行。8月27日,光啟技術向投資者交出一份亮眼的半年報。
  • 光啟技術子公司籤訂研製訂單 持續加碼超材料領域布局
    中證網訊(記者 董添)日前,光啟技術公告稱,公司收到下屬子公司光啟尖端的通知,光啟尖端作為一級配套製造商於10月11日與瀋陽某重要客戶籤訂基於超材料的先進多功能機載產品獨家研製任務協議等相關協議。其中,部分產品的首筆研製經費撥付協議6500萬元。
  • 超材料業務持續爆發 光啟技術三季度營收淨利雙增長
    受益於超材料訂單的持續釋放,以及超材料在我國尖端裝備領域的大規模全面啟用,光啟技術三季度營收、淨利繼續保持穩定性增長,而全年淨利潤則預計接近兩億元,增幅35%~75%。   今年是光啟技術在超材料領域實現由源頭創新到科研成果轉化最為重要的歷史時期。
  • 超材料大規模應用於航空裝備 光啟技術籤訂重大任務協議
    原標題:超材料大規模應用於航空裝備 光啟技術籤訂重大任務協議   近日,光啟籤訂「基於超材料的先進多功能機載
  • 光啟技術(002625.SZ):下屬子公司籤訂超材料產品批產合同 合同額...
    光啟技術(002625.SZ):下屬子公司籤訂超材料產品批產合同 合同額6192萬元
  • 光啟技術:公司收到客戶超材料航空結構產品訂貨需求
    光啟技術:公司收到客戶超材料航空結構產品訂貨需求 時間:2020年11月04日 21:11:03&nbsp中財網 原標題:光啟技術:關於公司收到客戶超材料航空結構產品訂貨需求的公告證券代碼:002625 證券簡稱:光啟技術 公告編號:2020-150 光啟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關於公司收到客戶超材料航空結構產品
  • 光啟技術超材料業務引機構關注
    長江證券日前在深入光啟技術(002625)進行調研後表示,已成功實現軍工裝備領域應用的光啟技術,將獲益未來軍用超材料業務和超材料智能結構業務的快速增長,進入快速發展階段,給予 「增持」評級。  在近期結束的珠海航展及深圳高交會上,光啟技術亮相了「戰機」、「無人機」、「艦艇」、「飛彈」等系列高端軍用裝備超材料隱身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