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領超材料高速發展 光啟技術重定義新一代智能裝備機體結構

2020-11-25 挖貝網

  由於新冠肺炎疫情的發生,今年的全國兩會註定不一樣;啟發於疫情,多位人大代表提出了緊扣實際且頗具亮眼的議案,也有更高瞻遠矚的議案洞察到疫情對不同行業的影響,其中尤以對中國高端製造業的思慮,讓國人撇開「全球製造業大國」的面紗,更冷靜客觀的審視我國製造業的真實水平。
  科研創新能力與生產製造能力,一個硬幣的兩面,是大國立足世界的抓手,各國都視為重中之重,我國也不例外。
  科研強制造弱 中國新興領域製造能力亟需向上走
  近期,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WIPO)評估顯示,我國創新指數位居世界第14位,已進入創新型國家的行列。
  在晶片、半導體、超材料、5G等高科技領域,中國的科研創新實力不僅已經躋身世界前列,甚至成為行業標準的制定者和主導者,如北鬥國家標準和專項標準陸續發布,並已經走向國際;如超材料領域的光啟,牽頭組織起草了國家標準《電磁超材料術語》,成為全球首個超材料領域的國家標準,打破了歐美對前沿科技的技術和標準壟斷。
  理論水平和實踐能力如果不相匹配,則可能會淪為紙上談兵;要真正晉升為創新型國家,還需要認真審視我國科技創新成果轉化能力。
  作為全球製造業一哥,我國製造業雖然有著全產業形態、全產業鏈的獨有優勢,但卻「全而不強」,自主創新能力、核心製造能力和盈利能力整體偏弱,部分核心關鍵部件仍受制於人。特別是去年的中美貿易戰,多個高精尖領域及行業陷入「卡脖子」困境。
  在今年兩會,已經有多位人大代表提出相關議案,建言強化新興領域製造能力的建議。其中,全國人大代表、光啟技術董事長劉若鵬就表示,我國處在向高質量發展轉型升級、高端製造業發力的關鍵階段,未來10年、20年,新興領域製造能力的建設應是重中之重。
  若將視線移向外部,會發現多國出臺新政策和規劃,力促先進位造業發展,如德國發布《國家工業戰略2030》;美國提出了工業網際網路的概念;日本發布《製造業白皮書2018》。可見,各國在高端製造業領域已經開始蓄能加碼,這將成為下一個賽場。
  科研、製造、生產三箭齊備  光啟技術引領超材料產業化發展
  得益於國家在科研創新和高端製造的雙向支持和賦能,已經有少部分新興領域的製造能力實現了「換道超車」,如我國超材料領域的高科技公司——光啟技術已自主創新研製出了新一代超材料航空結構,使航空結構不僅具有優秀的結構性能、減重性能,還具備了電磁信號調製及感知功能,重定義了新一代智能裝備的機體結構。
  據了解,光啟技術作為全球率先實現超材料技術產業化落地的企業, 不僅擁有全球最多的超材料技術專利,而且已經將超材料技術應用到了先進飛機、大型無人機、水面艦艇、水下裝備、海洋航空裝備、電子通信系統、單兵AI裝備、新型航空器等八大尖端裝備領域。
  鑑於超材料領域的科研創新能力和先進位造能力,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防疫戰中,光啟技術更是第一時間研發出了熱成像智能頭盔N901,在國內數十個城市的醫療系統、教育系統、公安系統及地鐵、機場、商超、景區、寫字樓等大人流區域中承擔防疫重任。
  因在防疫排查上的出色表現,這款光啟熱成像智能頭盔N901也在全球30多個國家的公共場所投入實戰使用。據了解,已經有義大利、阿聯、杜拜、科威特、卡達、埃及、阿爾及利亞、捷克、保加利亞、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和印度尼西亞等多個國家在跟光啟技術接洽頭盔採購的意向訂單。
  面對旺盛的市場需求,光啟技術的生產能力也不容小覷。公開信息顯示,光啟技術旗下除了擁有國內最大、最先進的超材料生產製造基地可實現了8000公斤的年產能以及10萬條曲線的緊縮場測試吞吐量。在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建設基於第四代超材料工藝技術的製造基地,投產後可以實現新一代超材料航空結構40噸的年產能,50萬條曲線的緊縮場測試吞吐量。科研能力、製造能力、生產能力,三者兼備,光啟技術在超材料領域的多年耕耘將逐漸兌現為業績數據。
  超材料只是我國新興領域高速發展的一個小例子,在GPU製造、半導體工藝、微波射頻晶片等領域,還有待更多新突破,以彌補我國在新興領域「科研強、製造弱」的短板。

相關焦點

  • 光啟技術不受疫情衝擊,新一代超材料航空結構再籤1.62億訂單
    而就在昨日,劉若鵬麾下的光啟技術公告顯示,公司收到新一代超材料航空結構等產品批產訂貨合同,合同總金額16171.36萬元。在很多行業受到疫情衝擊的當下,光啟技術公示過億訂單,顯示了公司強勁的發展動力。另一方面,基於尖端裝備行業「研發-測試-定型-批量生產」的全鏈條匹配邏輯,目前已經在航空、海洋等領域完成產品布局的光啟技術,未來應該會有更多相關領域的訂單兌現。在超材料領域的領跑,得益於光啟技術在深圳率先建設構建了新一代超材料航空結構的製造基地,實現了8000公斤的年產能以及10萬條曲線的緊縮場測試吞吐量。
  • 龍生股份正式更名光啟技術 光啟超材料「隱身衣」注入上市公司
    光啟在超材料智能結構及裝備領域雄厚的技術積累和研發基礎,將助力光啟技術高起點進軍超材料智能結構及裝備這一尖端科技新興產業,實現上市公司的轉型升級。超材料:材料產業革命「皇冠上的明珠」正如新能源汽車爆發式發展離不開動力電池材料的性能突破、超級計算機令人目眩的高速運算速度離不開超純矽、砷化鎵的研製成功……現代科技的發展路徑表明,每一項重大新技術的推動,都離不開材料的突破發展。新材料是我國七大戰略新興產業之一,也是各領域孕育新技術、新產品、新裝備的「搖籃」。
  • 光啟新一代隱身技術獲機構看好
    上證報訊 近來,光啟技術帶著新一代隱身技術解決方案在中國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等多個展會亮相,獲得行業及機構關注。日前,長江證券發布研報稱,目前光啟技術的超材料技術已成功實現了在軍工裝備領域的應用,考慮到未來軍用超材料業務和超材料智能結構業務的快速增長,公司的相關業務有望迎來快速發展階段。  據上證報了解,目前,光啟已具備戰機、無人機、艦艇、飛彈等多場景的尖端武器隱身解決方案,其超材料隱身產品也已在空軍、海軍、火箭軍等多個重點型號上應用,大幅提升了裝備的隱身性能和對抗能力。
  • 超材料大規模應用於航空裝備 光啟技術籤訂重大任務協議
    原標題:超材料大規模應用於航空裝備 光啟技術籤訂重大任務協議   近日,光啟籤訂「基於超材料的先進多功能機載
  • 光啟技術超材料業務引機構關注
    長江證券日前在深入光啟技術(002625)進行調研後表示,已成功實現軍工裝備領域應用的光啟技術,將獲益未來軍用超材料業務和超材料智能結構業務的快速增長,進入快速發展階段,給予 「增持」評級。  在近期結束的珠海航展及深圳高交會上,光啟技術亮相了「戰機」、「無人機」、「艦艇」、「飛彈」等系列高端軍用裝備超材料隱身解決方案。
  • 超材料獲大規模全面應用 光啟技術業績增長有後勁
    ,意味著光啟超材料已經進入國產裝備頂尖技術的核心圈,並即將迎來大規模全面應用。   此次協議的籤訂,是我國超材料技術發展的又一次歷史性時刻,不僅進一步加強我國航空領域自主產業化優勢,縮短與國際上在超高尖端裝備領域的差距,同時也將為我國超材料技術在尖端裝備領域大面積
  • 光啟技術超材料業務,有望成未來增長新引擎
    受益於超材料訂單的持續釋放,以及超材料在我國尖端裝備領域的大規模全面啟用,光啟技術(002625,股吧)(002625.SZ)三季度營收、淨利繼續保持穩定性增長,而全年淨利潤則預計接近兩億元,增幅35%~75%!持續利好公告發布,未來業績有望呈爆發性增長今年,是光啟技術在超材料領域實現由源頭創新到科研成果轉化最為重要的歷史時期。
  • 光啟技術拿下超材料航空結構產品大單
    中證網訊(記者 董添)日前,光啟技術公告稱,公司於近日收到下屬子公司光啟尖端的通知,光啟尖端收到客戶A的超材料航空結構產品訂貨需求,其中前期已明確供貨價格的產品在訂貨需求中涉及的供貨金額超過人民幣12億元,未明確部分的產品價值將根據產品的研製交付周期,雙方依照相關規定進行確定。
  • 超材料獲大規模全面應用 光啟技術有望再創業績新高
    近日,光啟技術發布公告稱,其旗下子公司光啟尖端於2020年10月11日與瀋陽某重要客戶籤訂基於超材料的先進多功能機載產品獨家研製任務等相關協議。其中,部分產品的首筆啟動研製經費撥付協議6500萬元。協議所含產品總重量佔整機機體結構重量近10%。一些分析人士指出,近一年來由於周邊局勢動蕩,外部不穩定因素持續增加,軍工市場的潛力正逐步被激發出來。
  • 光啟技術新一代隱身解決方案連獲大單 量產實力助力尖端裝備升級
    來源:證券日報本報記者李春蓮世界範圍內的尖端裝備迎來更新換代潮。今年以來,上市公司光啟技術頻繁公告公司獲得隱身超材料配套產品訂單的消息。分析人士表示,目前,光啟新一代隱身技術是業界唯一實現免維護和全頻段、全方位隱身的跨代技術。
  • 「隱形」超材料大批量投產,光啟技術市值不到一個月翻倍
    今年上半年,光啟技術向外披露了一份總價額近1.62億元的新一代超材料航空結構等產品批產訂貨合同,佔去年超材料營收的七成。7月28日,光啟技術發布了一份投資者關係活動記錄,光啟技術總經理趙治亞介紹,公司的多個超材料項目從研製階段進入到批產階段,超材料營業收入大幅增加。
  • 超材料技術正給材料工業帶來跨代式變革
    超材料技術正給材料工業帶來跨代式變革。從原先的「被動選擇」到如今的「主動賦能」,超材料已成為各行各業變革升級的新動能,形成了「超材料+」的全新技術模式。  日前,在二十一屆高交會上,作為超材料國際領軍企業,光啟技術展示了「超材料賦能X」的材料主動賦能的最新成果。
  • 超材料:為裝備穿上「隱身衣」
    在基礎材料產業結構調整與產業升級方面,大力推進鋼鐵、有色、石化等傳統(基礎)材料技術提升,滿足國家建設需求、實現節能減排;在新材料技術發展方面,重點發展戰略性電子材料、先進結構與複合材料、新型功能與智能材料,滿足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需求;發展前瞻性材料技術,突破納米材料技術、材料基因工程技術,形成新的技術和經濟增長點;加強材料基地與人才隊伍建設,增強材料領域的持續創新能力。
  • 光啟技術公布「超材料賦能X」全新技術
    11月13日,光啟技術亮相於二十一屆高交會上,並展示了「超材料賦能X」的材料主動賦能的最新成果,呈現了超材料技術在先進飛機、大型無人機、水面艦艇、水下裝備等八大尖端裝備領域的應用,解析了材料賦能給尖端裝備行業帶來的巨大變革。
  • 光啟技術半年報:超材料營收大幅提升,已佔比過半,高達61.46%
    上半年的良好業績已落袋為安;下半年的高分成績單也鐵板釘釘,毋庸置疑,光啟技術值得堅定看好。超材料持續性規模化發展強勁  營收貢獻佔比高達61.46%超材料作為光啟技術主營業務,在今年上半年實現大突破,令人欣喜。
  • 光啟技術:預計全年淨利近兩億元,超材料成未來業績新引擎
    ,以及超材料在我國尖端裝備領域的大規模全面啟用,光啟技術(002625.SZ)三季度營收、淨利繼續保持穩定性增長,而全年淨利潤則預計接近兩億元,增幅35%~75%!  持續利好公告發布,未來業績有望呈爆發性增長  今年,是光啟技術在超材料領域實現由源頭創新到科研成果轉化最為重要的歷史時期。不僅超材料業務成為了公司當前的主營業務,而且還實現了多項歷史性的重大突破。
  • 12億超材料訂單持續落地,光啟技術業績確定穩步增強
    在12億訂單需求發布後,光啟技術(002625,股吧)(002625.SZ)的首個批產合同正式落地。11月30日晚間,光啟發布公告稱,客戶A與光啟籤訂超材料產品訂貨合同。合同約定,光啟將向客戶提供超材料航空結構產品,合同總金額為6192萬元。
  • 打造超材料從"0到1"的產業化體系 光啟技術依然任重道遠
    超材料"0到1" 的產業化建立科技創新是引領我國未來科技發展的第一動力,也是由"科技大國"邁向"科技強國"的重要支撐。近期,新能源、5G、第三代半導體、超材料等技術先後被人民日報和央視輪番點名,這些領域不僅被視為科技創新的重中之重,也是未來的"國之重器"。
  • 超材料業務持續爆發 光啟技術三季度營收淨利雙增長
    受益於超材料訂單的持續釋放,以及超材料在我國尖端裝備領域的大規模全面啟用,光啟技術三季度營收、淨利繼續保持穩定性增長,而全年淨利潤則預計接近兩億元,增幅35%~75%。   今年是光啟技術在超材料領域實現由源頭創新到科研成果轉化最為重要的歷史時期。
  • 超材料為裝備穿上「隱身衣」 軍民融合帶來廣闊前景
    在基礎材料產業結構調整與產業升級方面,大力推進鋼鐵、有色、石化等傳統(基礎)材料技術提升,滿足國家建設需求、實現節能減排;在新材料技術發展方面,重點發展戰略性電子材料、先進結構與複合材料、新型功能與智能材料,滿足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需求;發展前瞻性材料技術,突破納米材料技術、材料基因工程技術,形成新的技術和經濟增長點;加強材料基地與人才隊伍建設,增強材料領域的持續創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