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材料技術正給材料工業帶來跨代式變革

2020-11-25 中國經濟網

  ?超材料技術正給材料工業帶來跨代式變革。從原先的「被動選擇」到如今的「主動賦能」,超材料已成為各行各業變革升級的新動能,形成了「超材料+」的全新技術模式。

  日前,在二十一屆高交會上,作為超材料國際領軍企業,光啟技術展示了「超材料賦能X」的材料主動賦能的最新成果。在本次高交會上,光啟首次深入呈現了超材料技術在先進飛機、大型無人機、水面艦艇、水下裝備、海洋航空裝備、電子通信系統、單兵AI裝備、新型航空器等八大尖端裝備領域的應用,詳細解析了材料賦能給尖端裝備行業帶來的巨大變革。

  超材料技術是利用超算設計、微納製造,對若干不同類型的新型功能材料的微結構進行有序重組,從而,為終端產品提供主動定製設計解決方案的使能技術。

  與傳統材料工業只能被動選擇材料不同,超材料工業的產業鏈從基礎的功能材料一直延伸到了最終產品模組的生產製造。據業界專家介紹,傳統工業往往是根據現有的材料去設計產品,導致產品受限於材料,而無法實現理想的性能,甚至僅僅停留在理論設計階段。超材料則是基於終端產品需要實現的性能,從功能性材料開始創新,在新的功能性材料的基礎上,運用超材料技術,完成成品的研製。也就是說,由於超材料極強的逆向設計性與定製性,超材料產品已不是傳統的功能材料,而是終端產品的成品部件,因此,超材料產品往往需要與終端產品聯合設計,為終端產品賦能。

  超材料技術帶來的最大變革就是 「主動賦能」。現場一位分析人士認為,近年來,中國尖端裝備行業正向數位化、網絡化、智能化邁進,以超材料技術為代表的先進技術正帶來眾多顛覆式創新,引領產業界大變革。作為深圳科技創新的一面旗幟,光啟技術從海、陸、空尖端裝備到AI單兵作戰裝備,一直承擔著使能者的角色。

  光啟技術使我國的先進飛機和大型無人機告別「塗料電磁調製時代」。正是因為有了超材料技術,我國的先進飛機和大型無人機實現了電磁調製、傳感、結構、承載一體化設計,讓裝備的電磁調製性能成數量級提升的同時,還從根本上解決了傳統塗料維護困難的問題,讓裝備的全壽命周期綜合成本降低50%。

  光啟技術讓我國的海洋裝備從淺藍駛向深藍。正是因為有了超材料技術,我國的水面艦艇實現了艦艇在複雜電磁環境中的去遮擋幹擾,我們的新一代艦艇具備了更高性能的雷達通信能力,讓遠洋艦艇更有效地捍衛國家利益;正是因為有了超材料技術,我國的水下裝備可在海洋環境中長期穩定工作,並有效調製電磁波,遁形於海天之間;正是因為有了超材料技術,我國的海洋航空裝備具備了強大電磁功能的航空結構支撐,為我國海洋力量駛向深藍做出貢獻;正是因為有了超材料技術,我國海洋裝備的電子通信系統即使在赤道附近信號微弱的遠洋海域,也能保證通信暢通無阻。正是因為我國的海洋航空通訊系統實現了

  光啟技術使AI單兵裝備邁入全智能的實戰應用階段。正是因為有了超材料技術,我國的移動人工智慧終端首次與航空裝備技術相結合,突破了AI單兵裝備面臨的材料工藝、結構減重、熱控、功控、小型化等眾多信息技術領域之外的裝備技術挑戰,而光啟智能頭盔經過實戰檢驗,成為可規模化推廣的移動AI終端產品形態。

  光啟技術使我國新型航空器的機體結構具備了電磁調製功能。正是因為有了超材料技術,我國的新型航空器在複雜的電磁環境下,也能高效、準確地執行相關任務。

  光啟技術對我國尖端裝備的通信系統起到前所未有的基礎支撐作用。正是因為有了「白起」高性能電磁材料,我國的射頻晶片、射頻天線、高速電路、雷達陣列、5G通信,得以發揮更加理想的功能。正是因為有了「白起」高性能電磁材料,我國某先進航空裝備的超材料機載共形天線增益性能提升了近30%,產品尺寸縮減了40%、通信覆蓋範圍擴大了50%。

  據了解,光啟技術此次參展的超材料解決方案和產品已經實現批產應用。據該公司公告顯示,在海陸空尖端裝備及AI單兵作戰裝備領域的訂單已近1.5億元。

  「光啟技術作為全球率先實現超材料技術產業化落地的企業,從被動選擇材料,到為行業打造完整的解決方案,成為終端用戶的成品供應商,走出了一條材料逆向設計之路,也走出了一條超材料賦能產業之路。」一位業內分析人士認為,超材料技術正在成為未來尖端行業發展的重要支撐,我們正在迎來一個嶄新的「超材料+」時代。

相關焦點

  • 光啟技術2019年實現淨利1.2億元 超材料軍工業務優勢明顯
    其中,超材料募投項目及軍工業務淨利潤超億元,較上年同比增長166.14%,佔合併淨利潤的比例更是超過88.16%。光啟技術表示,本報告期營業利潤、利潤總額、淨利潤較上年同期變動的主要原因是公司超材料軍工主營業務競爭優勢凸顯,公司在電磁超材料產業市場具有絕對競爭優勢。
  • 光啟技術首次公布「超材料賦能X」全新技術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朱文彬)第二十一屆高交會正在舉行,光啟技術在本屆高交會上帶來了「超材料賦能X」的材料主動賦能的最新成果。  據介紹,光啟首次呈現了超材料技術在先進飛機、大型無人機、水面艦艇、水下裝備、海洋航空裝備、電子通信系統、單兵AI裝備、新型航空器等八大尖端裝備領域的應用,並詳細解析了材料賦能給尖端裝備行業帶來的巨大變革。  超材料技術是利用超算設計、微納製造技術,對若干不同類型的新型功能材料的微結構進行有序重組,從而為終端產品提供主動定製設計解決方案的使能技術。
  • 光啟技術公布「超材料賦能X」全新技術
    11月13日,光啟技術亮相於二十一屆高交會上,並展示了「超材料賦能X」的材料主動賦能的最新成果,呈現了超材料技術在先進飛機、大型無人機、水面艦艇、水下裝備等八大尖端裝備領域的應用,解析了材料賦能給尖端裝備行業帶來的巨大變革。
  • 龍生股份正式更名光啟技術 光啟超材料「隱身衣」注入上市公司
    作為被美國《科學》雜誌評為21世紀第一個十年中人類最重大的10項科技突破之一,超材料在航空航天、軍工、無線互聯、生物醫療和智能結構件等領域有著廣泛的應用場景, 在全球「工業4.0」進程持續深化、「智能+」應用領域不斷擴大的背景下,超材料智能結構作為戰略新興產業及人工智慧革命中的代表產品,已經成為全球炙手可熱的研發領域,有巨大的發展空間和良好的市場前景。
  • 超材料:會改寫未來戰爭嗎?
    目前,超材料最引人關注的屬性包括負折射率、逆都卜勒效應、超常電磁特性以及超解析度成像等。也正是這些獨具一格的物理特性,使得超材料的應用前景覆蓋了基礎工業、國防軍事以及經濟社會發展的方方面面。以具有超常電磁特性的電磁超材料為例,目前就已經在通信、製造、隱身、探測、核磁、太陽能以及微波利用等領域產生了深遠影響。
  • 可以「隱身」的超材料:會改寫未來戰爭嗎?
    如今,藉助可以「彎曲光、改變波」的超材料,這些原本聽起來科幻味十足的場景或將變為現實。超材料是一種根據實際應用需要,對材料關鍵物理尺寸進行特殊設計,最終得到不同於常規材料性質的新型材料。作為當今最熱門的新興技術之一,超材料被《科學》雜誌列為引發信息技術、國防工業、新能源以及微細加工重大變革的重要科學進展,美國國防部專門啟動了關於超材料的專項研究計劃。
  • 高校材料學科如何變革與發展? 106所高校共同探討
    (通訊員 曾曉峰)11月20日至22日,第九屆全國知名高校材料學院院長論壇在廣州舉行。此次大會由華南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承辦,包括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北京科技大學、武漢理工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及西北工業大學等在內的106所國內知名高校材料學院的院長及代表共250餘人出席。
  • 超材料——「來自星星」的材料
    這種新材料就是聲學超材料,它是超材料設計思想在聲學工程上的典型應用。所謂超材料,就是由亞波長結構單元組成的,具有自然界材料所沒有的新穎特性的人工材料。上述這種聲波超材料的新奇之處在於,通過複雜的人工手段對物質在亞波長尺度上施加影響來改變材料的聲波響應性質,讓聲波沿給定的路徑傳播。
  • 數字超材料:超乎你的想像
    超級「另類」,性能獨樹一幟數字超材料的出現,實際上是現代信息工業與前沿物理領域相互結合的產物,它將「編碼思維」融入了新型超材料的設計過程。在數字超材料中,不同的編碼會帶來不同的電磁響應,加之它又融入「材料基因」和「信息比特」的概念,數字超材料自然成了材料領域的超級「另類」,擁有了與眾不同、獨樹一幟的性質和功能:——結構新奇,顛覆認知。
  • 超材料獲大規模全面應用 光啟技術有望再創業績新高
    近日,光啟技術發布公告稱,其旗下子公司光啟尖端於2020年10月11日與瀋陽某重要客戶籤訂基於超材料的先進多功能機載產品獨家研製任務等相關協議。其中,部分產品的首筆啟動研製經費撥付協議6500萬元。協議所含產品總重量佔整機機體結構重量近10%。一些分析人士指出,近一年來由於周邊局勢動蕩,外部不穩定因素持續增加,軍工市場的潛力正逐步被激發出來。
  • 瓦特:技術創新帶來的變革
    任何一次大型技術革命,都不可避免地會以改變一切的力量,上演一場影響世界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發展的深刻變革。
  • 年終特刊·新青年|劉若鵬:用超材料改變世界
    經濟觀察報 記者 沈怡然僅用7年時間,光啟的團隊從五位海歸科學家,成長為從事超材料技術裝備、創新型航空器及人工智慧的尖端技術集團。在創始人劉若鵬的帶領下,光啟將超材料技術率先應用在了中國最重要、最先進的裝備上,同時,劉若鵬組建了橫跨港股、A股、澳洲三地資本市場的「光啟系」。
  • 超材料獲大規模全面應用 光啟技術業績增長有後勁
    ,意味著光啟超材料已經進入國產裝備頂尖技術的核心圈,並即將迎來大規模全面應用。從2017年~2019年間,光啟技術的超材料營收佔比分別為8.20%,28.93%和45.56%,今年上半年更是達到了61.09%,呈幾何式增長。
  • 六大技術的興起 給製造業帶來了顛覆性的變革
    增材製造、物聯網、虛實融合、材料工程、協作機器人、人工智慧等新興技術,將給製造業的發展帶來顛覆性的變革。這六項新興技術,每項技術的創新發展必然都將給製造業帶來重大改變。在同一時期,這六大新興技術都取得了跨越式發展,而且是交相輝映,實現了協同應用,因此能夠幫助應用這些關鍵技術的企業實現商業模式、研發與製造模式、企業運營模式的突破性創新。
  • 光啟技術「隱身衣」量產,中國超材料技術領跑全球
    得益於在超材料技術上積累的核心能力,目前光啟超材料隱身產品已在多個重點型號上應用,大幅提升了裝備的隱身性能和對抗能力。光啟有望在這一輪軍事裝備升級換代獲益,在提升整個國防工業技術實力的同時,實現自身的飛躍發展。
  • 超材料隱身獨領風騷
    最近兩三年以殲-20、055萬噸大驅為代表的跨代裝備陸續進入現役序列,則預示著軍備發展進入到了一個全新的躍升階段。 蘇-57近似於三代機的機體設計表明該機隱身能力趨近於零,直到本月1日,俄國防工業綜合體消息人士披露,從明年開始蘇-57將首次應用聚合物隱身塗層,每年交付數量僅8套。 隱身塗層只能吸收部分雷達照射波束,要想從根上解決隱身問題就必須大刀闊斧地對機身進行修形,然而他們並沒有多少餘力去做這件事。
  • 光啟技術穿戴式智能頭盔和超材料爆發式增長 股價成妖被深交所持續...
    原標題:光啟技術穿戴式智能頭盔和超材料爆發式增長,股價成妖被深交所持續重點監控   上半年股價下跌20.77%的光啟技術(002625
  • 新型跨聲速風洞投用,首測翼身融合模型,或為中國六代機方案?
    引發媒體關注的不僅是這種國際最先進的大型連續式跨聲速風洞正式投用,大家似乎對這種正在測試的新型號飛機更感興趣。媒體發布的圖片顯示,在FL-62風洞試驗段,放置了一架採用尾撐模式試驗的、氣動布局新穎的飛機模型,外媒甚至猜測該機為中國的第六代飛機。
  • 我是超材料,我為自己代言
    超材料是材料設計思想上的重大創新,對新一代信息技術、國防工業、新能源技術、微細加工技術等領域可能產生的深遠影響,發達國家的政府、學術界、產業界對超材料技術的研發給予高度重視,制定了相關計劃,投入了大量人力和物力。2001年,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的史密斯教授等人在實驗室製造出世界上第一個負折射率的超材料樣品,並實驗證明了負折射現象與負折射率。
  • 光啟加速超材料技術研發 海博會亮相系列海洋航空裝備
    此次展會上,光啟首次展示了一系列超材料海洋裝備,參展產品主要包括四個系列,分別為——水下尖端裝備藍遁系列、水面尖端裝備定方系列,艦載航空裝備寄奴系列、遠洋衛星通信蘇武系列。光啟還展示了此前發布的突破禁運的超材料基底材料——白起系列高性能電磁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