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隱身」的超材料:會改寫未來戰爭嗎?

2020-12-05 網易軍事

(原標題:超材料:會改寫未來戰爭嗎?)

還記得小說《哈利·波特》中的「隱身鬥篷」嗎?或者你是否也嚮往能擁有變色龍一般瞬間變色的神奇皮膚?如今,藉助可以「彎曲光、改變波」的超材料,這些原本聽起來科幻味十足的場景或將變為現實。

超材料是一種根據實際應用需要,對材料關鍵物理尺寸進行特殊設計,最終得到不同於常規材料性質的新型材料。作為當今最熱門的新興技術之一,超材料被《科學》雜誌列為引發信息技術、國防工業、新能源以及微細加工重大變革的重要科學進展,美國國防部專門啟動了關於超材料的專項研究計劃。未來,超材料將在智能蒙皮、雷達天線、吸波材料、隱身技術等眾多領域得到廣泛應用。

超越天然材料的新型材料

作為人類社會發展的物質基礎,材料是國防工業和經濟發展必不可少的重要內容。目前,傳統高性能材料越來越依賴各類稀缺資源,人們想在自然界中找尋具有超物理特性天然材料的嘗試也一直收效甚微,必須另闢蹊徑探尋超越常規材料性能極限的新型材料。直到21世紀初,美國研究人員才首次在實驗室中利用微波技術發現了「隱身衣」的蛛絲馬跡,也由此宣告了超材料的誕生。

作為當今世界材料學領域的熱門詞彙,其中的「超」就表示「超出、另類」的意思。超材料,主要指擁有天然材料所不具備的超常屬性的人工複合材料,能實現天然材料望塵莫及的彎曲、散射或傳輸電磁波等特殊性能。超材料的發現使人們認識到,可對現有材料通過人工構建不同「模塊」,形成超越天然材料的新型材料。超材料也因此被譽為「一種由材料組成的『材料』」。

事實上,研製超材料就是按照特定的規則組合,搭配出不同電磁響應屬性的人工複合材料。這些材料的屬性除由材料本身決定外,還與其結構的形狀、尺寸、排列和組合方式等緊密相關。通過改變超材料關鍵位置的結構和尺寸,人們就可以像搭積木一般實現對光波、雷達波、無線電波、聲波乃至地震波的任意彎曲和精細「裁減」。研究人員還藉助超材料薄層能讓光線繞過物體的屬性,開始研究使物體無影無蹤的「隱身鬥篷」。

目前,超材料最引人關注的屬性包括負折射率、逆都卜勒效應、超常電磁特性以及超解析度成像等。也正是這些獨具一格的物理特性,使得超材料的應用前景覆蓋了基礎工業、國防軍事以及經濟社會發展的方方面面。以具有超常電磁特性的電磁超材料為例,目前就已經在通信、製造、隱身、探測、核磁、太陽能以及微波利用等領域產生了深遠影響。

光天化日之下消失於無形

這將會是發生在未來戰場上的一幕。戰鬥打響後,駕駛隱形車、身披隱身衣的一方,在敵人看不到自己時卻對戰場態勢「洞若觀火」,戰爭勝敗的天平也自然會向擁有「隱身鬥篷」的一方傾斜。

近年來,能用作「隱身衣」的超材料得到各軍事大國的競相研發投入,力圖實現戰場上的「單向透明」。

與以往人們希望在夜空或深海中悄然藏匿所不同,超材料就是一種讓任何物體在光天化日之下消失於無形的「魔法術」。目前,研究人員已經通過網格狀金屬合金超材料研製出一種「隱身鬥篷」,能捕獲、存儲或操控光線。近年來,人們還製造出了紙片厚度的超材料薄片,把「隱身鬥篷」穿到身上或許只是時間問題。

正是意識到超材料廣泛的應用前景,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相繼投入巨資用於這一重要戰略前沿技術研究。美國空軍科學研究辦公室和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局也相繼開展超材料技術研究,美國陸軍還專門研究了在特定電磁頻譜波段具有光譜選擇性的新型等離子體隱身超材料。

英特爾、AMD和IBM等6家美國半導體公司還專門成立了資助超材料研究的聯合基金,包括波音公司、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和BAE系統公司等軍工巨頭也不甘在超材料研究中掉隊。據統計,美國軍方共支持了超過100家企業開展超材料應用研究,領域涵蓋雷達、飛彈天線罩、吸波材料、電子幹擾箔條、通信天線和隱身技術等。

除軍事應用外,荷蘭研究人員已經利用超材料研製出一款可編程的智能橡膠,未來人們將有望穿上根據地面軟硬度自動進行調節的鞋子。法國科學家還希望通過對超材料牆壁和地面精確打孔來轉移地震波,進而實現防震減災。

此外,超材料還被廣泛應用於生物成像、生化探測、癌症治療等領域。電磁超材料太陽能電池將進一步提高光電轉換效率,人們還研製出了一款可在任何地方連接衛星網絡的電磁超材料可摺疊天線。

將在軍事領域大顯神通

正所謂「一代材料,一代裝備」。新型材料的誕生與發展,必然會推動武器裝備和作戰樣式出現重大變革。

超材料技術雖然發展時間不長,但由於可使武器裝備獲得壓倒性的不對稱戰略優勢,早已得到具體應用。與常規材料相比,超材料具備新奇人工結構、超常規物理屬性和「按需定製」設計思路等基本特徵。這些擁有巨大應用潛力和廣闊發展空間的超材料,也將在未來軍事應用中大顯神通。美國的一些先進武器裝備上就應用有超材料技術。

隱身一直是超材料「出鏡率」最高的應用方向,主要包括聲波隱身、光波隱身、電磁波隱身和觸覺隱身等。2014年,美國研究人員研製出一款三維聲波「隱身鬥篷」。這種聲波隱身裝置利用超材料,使得入射聲波沿「鬥篷」表面傳播而不發生反射或透射,未來有望應用於主動聲吶對抗。此外,美國海軍還開發出一種名為「金屬水」的潛艇聲隱身技術,就是在潛艇艇殼外覆蓋的靜音材料中加入超材料,實現對聲波傳輸的引導,有可能改寫未來水下戰場的「遊戲規則」。

在光波隱身領域,加拿大研究人員曾研製出一款名為「量子隱身」的超材料,能通過使周圍光線折射彎曲來實現隱身效果。這種隱身超材料不僅能「騙」過人的肉眼,遇到軍用夜視儀、紅外探測器等先進技術裝備也一樣可以成功「隱身」。這種光波隱身材料不僅可用於地面部隊晝間突襲,還可應用於新一代隱形戰機、艦艇和坦克。此外,研究人員還利用機械超材料實現了可屏蔽觸覺的「隱身鬥篷」,即便是用手觸摸都無法感覺到突出物體的存在,或將在未來軍事應用中開闢出一番新天地。

天線與天線罩也是超材料的另一用武之地。應用在飛彈、雷達和太空飛行器天線上的超材料,能大幅度降低天線能耗,拓展工作帶寬,還將增強天線的聚焦性和方向性。美軍新一代E-2「鷹眼」預警機就通過採用超材料大幅提升了雷達探測能力,美國雷神公司還專門為飛彈研製了超材料天線罩,能使穿過飛彈天線罩的電磁波不產生折射,進而提升飛彈的打擊精度。

此外,科研人員試圖研製一種通信用超材料平面天線,在提升無人機通信性能的同時進一步減少天線數量,或將帶來天線設計的劃時代變革。

本文來源:解放軍報 責任編輯:姚文廣_NN1682

相關焦點

  • 超材料:會改寫未來戰爭嗎?
    來源:解放軍報·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融媒體 作者:許玥凡、李東海超材料:會改寫未來戰爭嗎?許玥凡 李東海超越天然材料的新型材料作為人類社會發展的物質基礎,材料是國防工業和經濟發展必不可少的重要內容。這些材料的屬性除由材料本身決定外,還與其結構的形狀、尺寸、排列和組合方式等緊密相關。通過改變超材料關鍵位置的結構和尺寸,人們就可以像搭積木一般實現對光波、雷達波、無線電波、聲波乃至地震波的任意彎曲和精細「裁減」。研究人員還藉助超材料薄層能讓光線繞過物體的屬性,開始研究使物體無影無蹤的「隱身鬥篷」。
  • 我國隱身材料又迎突破,未來戰機隱身性能將突飛猛進
    與前幾代不同,第五代戰鬥機除了在飛行性能和武器系統方面有著大量的提升之外,其最特別的,就是隱身技術的使用。眾所周知,如今,幾乎世界各國所有的第五代戰鬥機都採用了隱身技術。比如,美國的F-35,和我國的殲-20等等,皆是如此。而實際上,所謂隱身,並不代表著其在視覺方面讓人無法察覺,而是通過吸波材料等技術的運用,使對方的探測雷達無法搜索到戰鬥機的身影。
  • 沈飛隱身戰鬥機繼續前進,採用先進超材料,打造更強隱身性能
    細節更有意思,該協議部分產品研製經費撥付協議6500萬元,協議所含產品重量佔整機機體結構重量近10%,該系列超材料航空產品價值佔整機價值比例不低於其重量佔比,該公司的宣傳:超材料技術在新一代航空裝備領域應用上取得重大突破,實現了由「整機部分重要超材料結構件」到「全機超材料結構件」 的歷史性跨越,也是超材料技術大規模全面應用的裡程碑。
  • 超材料:為裝備穿上「隱身衣」
    比如要求材料具有電磁波隱身功能,可以通過設計算法,重新排布微結構單元,改變它的電磁傳播性質,為它穿上『隱身衣』。」光啟集團電磁設計部部長商院芳說。  「十二五」期間,863計劃新材料技術領域辦公室支持了「超材料及其相關器件關鍵技術研發」主題項目,項目的牽頭單位為光啟集團旗下的深圳光啟高等理工研究院,研發項目課題為「超材料空間調製技術研究與產業化」。
  • 「隱身」材料誕生?科學家:在這些儀器面前可以「隱身」
    大家好,我是璀璨的猩猩在那些科幻片裡面,經常會出現一些看起來很酷的「超級英雄」,他們可能擁有各種超能力,可以飛行、可以遁地、可以隱身,拯救世界不在話下。雖然,我們都知道,現在都只是影片裡面的特效,很多朋友還是希望,自己在未來有一天,真的獲得類似的超能力。
  • 美國正在研製超材料,未來戰機不僅對雷達隱身,連肉眼也將看不見
    儘管已有如此多的隱身方案,但超材料可能才是使飛機真正隱形的關鍵。早在1997年,美國一雜誌報導過美軍在秘密測試一種更先進的隱身系統,稱51區的兩架隱形飛機在測試神秘外殼。這種外殼是由一種具有吸收雷達電磁波的導電聚苯胺複合材料,是光學透明的,很像筆記本電腦使用的液晶顯示屏。這種新材料吸引人的地方在於它可以瞬間改變亮度和顏色。
  • 中國超材料橫空出世 8隻隱身衣概念股有望受益
    據悉,光學隱身裝置是利用光特性進行隱身的裝置,是使一個物體周圍的光線滑過物體的表面,使對方看不見達到隱身的效果,利用光學隱身已經成為科學界熱門研究領域之一。   中國的隱形技術研發,尤其在超材料的應用方面可謂獨樹一幟。超材料的應用與原有的材料製備有很大區別。
  • 隱身衣真實存在嗎?超材料的隱形奇異世界
    所有這些研究的核心是戰爭觀念。力場保護人們免受炸彈和子彈襲擊,傳心術有助於竊取敵人的信息,隱形術可以將部隊隱藏在遍布炮彈的國家戰場上。許多科幻技術的探索都源於人類與生俱來的暴力。正是這一點困擾著我。我很清楚,戰爭真實地存在於我們所在世界。探索空間和物理的界限是為了推進文明進步,讓人類更富有智慧,更加團結,在世界通往未來和平的道路上更富內涵。
  • 深圳光啟超材料紅外「隱身衣」珠海航展上首秀
    珠海航展上這令人叫絕的一幕,是深圳光啟集團的紅外隱身衣演示,引來觀眾爭相試穿體驗。  11月1日,備受矚目的第十一屆中國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在珠海開幕。首次參展的光啟集團攜超材料和未來技術兩大產品線的部分產品亮相,展示了顛覆式科技創新的成果,其中,超材料隱身系列產品、動力外骨骼和新型系留無人機H1都是首度向公眾展出。
  • 實力科普:給我一點超材料 還你一件隱身衣!
    隨著人們對聲學、力學的認識逐步加深,一種叫做超材料的人工複合結構/材料進入科學家的視線。  什麼是超材料?  當我們把介質裡很微小的人工結構(遠遠小于波長)進行有序排列後,就可以改變介質的宏觀性質。這些經過人工排序的微結構組成的介質,就叫做超材料。
  • 光啟技術「隱身衣」量產,中國超材料技術領跑全球
    據一位來自某航空裝備研究院的專家透露,光啟提供的尖端航空裝備隱身解決方案,通過運用成熟的超材料電磁波偏折技術,使隱身不再依賴於幾何外形的改變,可以實現面向全系統多頻段的隱身處理,大幅提升了航空裝備的作戰性能。在現代軍事技術已進入「被發現等於被消滅」的智能化作戰階段,我國的軍事裝備亟待升級換代,預計未來3-5年,越來越多的新型裝備將完成定型。
  • 超材料的未來發展方向是什麼?
    因為光在負折射率材料中的折射與常規材料中的折射是相反的,因此,光從正折射率的材料入射到負折射率材料的界面上時,其入射光線和折射光線處於界面法線方向同一側,從而可以帶來光的異常傳播和光的扭曲現象,基於這一原理設計了具有隱身特性的材料。
  • 可以隱身的材料,二氧化釩製造
    研究人員已經開發出一種能夠精確設計二氧化釩相變溫度的方法,未來可能用於光學、隱身、熱調節的可調材料。這種方法就是使用離子束轟炸樣品特定區域產生缺陷,利用缺陷實現對相變溫度的控制。一個多機構團隊的研究人員們已經開發出一種能夠精確設計二氧化釩相變溫度的方法,而二氧化釩可以應用於從家用電器到衛星等高科技裝備中。
  • 電磁炮或改寫未來戰爭:沒有炸藥的「飛彈」
    電磁炮的技術原理非常簡單,根據法拉第電磁感應原理,放置於磁場中的通電導線會受到一個力的推動,廣泛使用的電動機就是依靠這個原理運行的。電磁炮就是一種特殊的電動機,它可以將磁場產生的驅動力轉化為炮彈前進的巨大推動力。  與傳統火炮和飛彈發射系統相比,電磁炮具有極其優異的作戰性能。
  • 中國「超材料」橫空出世:雷達波只能繞著走 殲20將完全隱身
    隱身飛機大行其道的今天,隱身技術也變得不再神秘,人們也不再懵懂的認為隱身就是肉眼看不見。簡單一點的來說,隱身技術就是根據電磁波的規律,然後針對雷達的工作原理,設計出的具有吸收雷達波的材料,或者設計出消除鏡面反射和角反射的外形,以此來實現在雷達屏幕上消失的技術。目前世界上所有的隱身飛機,J20,F22,F35都是採用隱身外形以及噴塗隱身材料來實現隱身。
  • 超材料實現彎道超車:減輕50%隱身結構重量
    特別是在新型材料的應用上,已經正式服役的殲20不斷迎來新突破。特別是近日,繼此前我國在深圳成功建設世界首條超材料生產線之後,中國軍工科研團隊再傳捷報,即將進入量產的新型超材料將被應用成為殲20的新隱身蒙皮,在帶給機體重量減輕50%的同時,殲20的隱身性能將在全球眾多戰機中獨領風騷。與此同時,隨著超材料技術的深度研發,其在未來軍工領域的眾多應用,也將全面提升中國國防科技的領先水平。
  • 光啟技術股價漲超3倍 市場湧出一股「隱身材料風」
    從隱身材料的發展形式來看,手性材料、納米隱身材料、導電高聚物材料、多晶鐵纖維吸收劑、智能型隱身材料等新型隱身材料是未來隱身材料的主要發展方向,而競爭方面,由於技術壁壘、資本壁壘非常高,而且材料主要應用於軍工,所以資料保密性非常強,導致外來競爭者難以進入行業中,因此在未來較長時間內,都難以有非常重大的競爭格局的改變。
  • 殲20尾噴隱身終實現?「雙層超材料」成功突破,雷達波只能繞路
    也許能夠完美解決尾噴隱身這個急需解決的問題。這一發明專利的公布,讓我們知道中國殲20的隱身能力又將大大提高。 而此前某節目也首度披露,我國也終於實現對超材料(Metamaterial)產量的國家。如其名稱所示,「超材料」是一種超越自然材料的材料,它是一種具有自然材料所沒有的超常物理特性的人造複合結構或複合材料。這無疑也是對我國材料技術的肯定。
  • 超材料隱身獨領風騷
    看似一層薄薄的隱身外衣背後是以十年為單位計算的研發周期,也是以百億為單位的項目投入。 殲-20之所以能夠在隱身能力上技高一籌是因為應用了一項堪稱未來技術的超材料隱身薄膜,這是一種在2平方毫米區域內聚集上萬個人工微結構的特殊材料。
  • 從隱身衣實驗到超材料「超人」
    這裡不僅有這家公司最新產品的展示,還有目前國內第一個超材料技術的國家重點實驗室和博士後工作站。發表「隱身衣」論文引轟動七年時間,從白手起家,到擁有三家上市平臺,在不少人看來,劉若鵬的「路子」有點「野」,完全無法模仿。劉若鵬的求學之路可謂一馬平川,他從深圳中學畢業後考入浙江大學。進入大學後,他又以優異的成績考入競爭激烈的混合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