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飛隱身戰鬥機繼續前進,採用先進超材料,打造更強隱身性能

2020-11-25 騰訊網

中國航空工業龐大的院所中,沈飛和成飛以及西飛是不折不扣的三大巨頭,在人員,資源和技術方面都擁有無可辯駁的優勢,其中沈飛和成飛是長期以來的「死對頭」,兩家研發產品都是戰鬥機,所以競爭激烈,沈飛長期以來都佔據優勢,最近些年開始嚴重落後對手,殲-20戰鬥機的出現,使得成飛獲得了中國第一隱身戰鬥機製造商的寶座。

雖然沈飛也不甘示弱,在殲-20戰鬥機首飛2年後,也打造了自己的FC-31鶻鷹隱身戰鬥機,截止2020年年底,殲-20戰鬥機總數接近50架,而FC-31戰鬥機目前大約4-5架,其中前三架是31001和31003飛行測試樣機,31002是強度試驗飛機,今年到明年,沈飛預計將建造2架新型樣機,預計一架做強度試驗,另外一架進行試飛,為未來的隱身艦載機競標做準備。

FC-31戰鬥機在隱身試飛上特別落後於殲-20,所以必須加班加點往前趕

最近,甚至光啟公司宣布,和中國瀋陽某單位籤署了「基於超材料的先進多功能機載產品獨家研製任務」協議,中國航空研究院孫聰院士與深圳光啟高等理工研究院劉若鵬院長等相關領域專家共同出席,大家都知道,孫聰院士曾經參與過FC-31戰鬥機的設計,這也極有可能是FC-31戰鬥機大改,增強隱身性能的一個重要信號。

細節更有意思,該協議部分產品研製經費撥付協議6500萬元,協議所含產品重量佔整機機體結構重量近10%,該系列超材料航空產品價值佔整機價值比例不低於其重量佔比,該公司的宣傳:超材料技術在新一代航空裝備領域應用上取得重大突破,實現了由「整機部分重要超材料結構件」到「全機超材料結構件」 的歷史性跨越,也是超材料技術大規模全面應用的裡程碑。

殲-20戰鬥機採用了率先在特殊部位採用了隱身結構材料,FC-31戰鬥機將繼續前進

大家都知道,該公司所說的超材料,就是隱身結構材料,隱身結構材料主要應用在獨特敏感區域,比如機頭雷達罩,機翼尾翼鴨翼前緣,這些部位容易生產比較大的雷達波反射,該公司開發成功的寬頻帶吸波材料,多次在航展展出,也成功應用在殲-20戰鬥機上,獲得了巨大的成功。

按照飛機整體結構計算的話,FC-31戰鬥機新階段重量,極有可能從12.5噸升級到14噸量級,主要原因是,艦載機需要加強起落架,機身,加大機翼等要求,大約會有1噸左右的增重,而且飛機還必須適當增加內油以擴大航程和作戰半徑來彌補尺寸較小帶來的弱點,按照14噸空重計算,結構係數30%左右,最終隱身結構材料大約是14X30%X10%=420公斤,按照這個數據來看,FC-31幾乎機身所有蒙皮都可能採用隱身結構材料製造,可以說是另類的領先。

這是光啟公司在航展上的宣傳,有意思的是,示例飛機就是FC-31戰鬥機

光啟公司在航展上宣傳的重點是該公司超材料有很多優勢,主要原因是基於外形與吸波材料的傳統隱身技術有很多缺陷,比如吸收頻帶窄、低頻(米波)兼容寬帶吸收效果差,維護困難甚至無法維護,存在雷達探測與隱身、天線輻射與隱身功能兼具的矛盾問題,低頻、寬頻吸收材料重量重,而且惡劣環境下隱身性能穩定性較差,這些問題在美國戰鬥機上表現突出,F-117的沉重鐵氧體塗層,F-22一半時間用來修補隱身塗層,F-35隱身塗層不斷起泡開裂,讓人大跌眼鏡。

基於超材料的新型隱身材料優勢在於,一個是隱身頻段寬而且隱身效果好,涵蓋低頻到紅外的全頻段隱身,隱身性能相比傳統吸波材料提升1~2個數量級,而且少維護甚至免維護,採用新型隱身結構材料後,可以實現「隱身、探測、結構及承載」一體化設計,使得隱身結構重量減輕50%,全壽命周期綜合成本降低50%。

殲-20戰鬥機已經證明了強大的隱身能力,多次在空中模擬中擊敗國產三代機,國產飛機即使打開雷達,也無法發現近距離的殲-20,FC-31戰鬥機能實現同樣的目標嗎?從理論上還是可能的。

相關焦點

  • 沈飛FC31又有新進展?採用先進超材料,隱身性能再次升級!
    沈飛打造出了FC-31鶻鷹隱身戰鬥機,目前大約4-5架,都是飛行測試機,自首飛以來,雖然曝光度很高,在軍迷中對它的喜愛程度很高,但就目前的狀況而言,它離成功的四代隱身飛機還差得遠。由於FC-31的隱身能力比殲-20差,所以它不得不加班趕路。
  • 沈飛或正研神秘「隱身轟炸機」,比轟20更先進,美軍曾嘗試
    沈飛所現在對於FC-31可以說是相當專一,各種航展是肯定亮相,逢年過節還要放出萌照,話說回來,即便最後項目不成功,技術積累還是自己,怎麼說也是不虧。不過根據最近沈飛的一部宣傳片中透露出的內容,沈飛或在研發一種新的國產隱身轟炸機,原來在FC-31之外還憋了寶貝呢?那這到底是不是傳說已經的國產H20隱身轟炸機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巴鐵曾給沈飛寄空白支票:隱身戰機外貿市場,殲31佔一席
    在上個世紀末,美軍研發了F22隱身戰鬥機,開啟隱身戰機的神秘之門。1997年,成飛和沈飛也接到研發第五代重型隱身戰鬥機的任務。眾所周知,成飛獲得了勝利,推出了殲20戰鬥機。 反倒是沈飛的殲11系列戰機已經輕車熟路開始生產,因此壓力不大,研發新型隱身戰機的人手充裕。尤其是沈飛有蘇27系列戰機的國產化經驗,再加上很早就進行了隱身戰機預研,因此沈飛很快就拿出了一款改進型K98方案。僅僅4年時間,沈飛就完成了第五代隱身戰鬥機的三翼面設計方案,即「雪鴞」戰機,其性能指標上完全超越了預期。
  • 殲20尾噴隱身終實現?「雙層超材料」成功突破,雷達波只能繞路
    目前最新的隱身材料,是吸波材料與高分子材料的結合,採用納米技術,特殊結構高分子材料的結合,就目前的技術條件而言,其隱身效果最佳,美國F-22所使用的就是這種材料。所以說,戰鬥機的隱身塗層,毫無疑問是美國保持了先進的水平,美國甚至還對歐洲北約保密。
  • 我國隱身材料又迎突破,未來戰機隱身性能將突飛猛進
    自世界上第一架飛機發明以來,如今,戰鬥機已經發展到了第五代。與前幾代不同,第五代戰鬥機除了在飛行性能和武器系統方面有著大量的提升之外,其最特別的,就是隱身技術的使用。眾所周知,如今,幾乎世界各國所有的第五代戰鬥機都採用了隱身技術。比如,美國的F-35,和我國的殲-20等等,皆是如此。
  • 從殲20看戰鬥機隱身的秘密——雷達隱身技術
    一般認為,第四代戰鬥機應具備「四超」能力,即超隱身能力,超機動能力、超音速巡航能力和超信息優勢。而其中最關鍵的是超隱身能力,在空對空作戰中,超隱身能力將具備獨特的優勢。為什麼超隱身能力至關重要?在現代空對空作戰中,戰鬥機既要做到監視和搜索敵方目標又要做到不被敵方偵察和電子支援系統發現,從而避開反輻射飛彈和隱身目標的打擊與威脅。
  • 隱身戰鬥機是如何實現隱身的?詳解隱身技術原理!
    第一種就是讓這電磁波直接穿透戰鬥機不發生反射,也就是說把雷達反射面積做到越小就可以了。所以呢,設計師在設計戰鬥機的時候,就會在外形方面考慮,如何設計才會更好。比如人類第一款"隱身"戰鬥機-美國的F-117,它全身上下找不出一個曲面。機身的下表面與上表面,是由許多塊小平面組成三角面錐體。這樣做的好處,是可以折射雷達波。
  • 第三款隱身戰機曝光!代號光啟採用隱身噴口,印度稱性能遠超殲20
    根據印度權威媒體《印度時報》7月17日的最新報導稱,就在近日,中方已經開始了第三款隱身戰鬥機的研製工作,其模型已經在深圳一家超材料技術公司的一次內部展會上曝光出來(該公司負責為這款隱身戰機研製隱身材料)。
  • 鶻鷹戰鬥機新圖出現,31003開始完善隱身,傳統黑煙消失不見
    最近,網絡上出現了一張沈飛FC-31鶻鷹戰鬥機的圖,作為沈飛未來30年核心項目,鶻鷹戰鬥機受到了國內外軍迷的高度關注,美國總統川普甚至認為這是中國抄襲美國F-35戰鬥機的鐵證。
  • 隱身制空戰鬥機先行者—F-22
    ,採用低發射率的紅外隱身材料製作機身蒙皮是抑制蒙皮紅外輻射的主要措施。紅外隱身材料可以減小飛行器與環境之間的紅外輻射差別,使飛行器融入到背景的紅外輻射中。因此隱身材料的核心技術就是如何使其與背景的紅外對比度變小。 材料的選取很重要,同時紅外塗層在飛行器表面上的結構處理技術也是不可忽視的一方面。在不同的蒙皮區域所塗敷的塗層需要逐個根據性能挑選,塗層面積及方式也要加以考慮。下圖所示為美國F-22戰鬥機的表面塗層。
  • 殲20靠啥實現隱身?電科突破RCS技術,隱身性能打破0.001㎡紀錄
    設計合理,包括採用雷達吸波材料,合理的隱身外形,可以讓殲20戰鬥機對普通雷達產生典型的短波無線電輻射,存在有效的削弱回波效果,敵機、防空飛彈的典型雷達也都有。,因此,每個裝備最後一個隱身性能測試都是採用RCS技術測試,RCS技術測試也相對準確,可以測試雷達可以測試裝備的距離。
  • 普通戰機也能隱身?外媒:中國或用它打造龐大隱身機隊
    隱形技術被認為是現代戰鬥機中使用的最先進的技術,比如美國的F-35「閃電」,F-22「猛禽」和中國的殲-20。隱身技術也被稱為低可觀測技術,是軍事戰術的一部分,目的是使戰鬥機、艦船、潛艇、飛彈、衛星、地面車輛甚至是人員在敵方的雷達、紅外、聲納和其他探測手段下無法被發現或難以被發現。
  • 印媒:中國新材料或讓所有軍事雷達難探測,比殲20隱身效果更強?
    ,如果這些材料能夠成功升級中國現有的非隱身飛機,那麼和美俄相比,擁有20架殲-20和大約1500架其他戰鬥機的中國將會大大提升其空中戰鬥力。中國可能希望用新型「超材料」元素,打造一支隱形戰鬥機大軍。報導還表示,中國已經開始在自己的非隱身戰鬥機上測試這項技術,而中國取得突破的這項工程材料是一種「超穎表面」的薄膜,據悉,可以吸收迄今為止最寬光譜的雷達波,在一項測試中,這項技術可以在0.3至40GHz的頻率範圍內反射雷達信號強度降低了10至30dB,就以目前的雷達技術來說,很可能會讓所有的軍事雷達系統都很難探測得出來。
  • 新一代隱身技術或宣告塗層塗料隱身成為歷史
    據悉,光啟軍用超材料隱身結構產品已在空軍、海軍、火箭軍多個重點型號上研製應用,大幅提升了尖端裝備的隱身性能,並從根本上解決了傳統隱身裝備維護困難的難題,增強了先進武器裝備的對抗能力。業內專家分析認為,光啟新一代隱身技術堪稱「革命性隱身技術解決方案」,有望結束傳統隱身技術藉助塗層隱身的歷史。
  • 為何與殲20胞弟,沈飛「雪鴞」相似
    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但作為一個5代機,氣動布局僅僅具備超機動性還不夠,還需要具備隱身性和超隱身巡航能力,在這方面,"雪鴞"不能與殲20相比。由於沈飛長期模仿蘇霍伊戰機,與俄羅斯方面的航空交流也很頻繁,獲得了許多俄方的基本試驗數據,包括研製軟體,長久以來自然比較傾向於蘇霍伊的試驗方向。
  • 隱身戰機最重要的技術指標 連英法等科研大國都無法攻破
    一直以來,成飛和沈飛承擔了我國主要作戰機型的研發與製造,而相比於成飛,沈飛知名度似乎更低一點。但是,這並不影響他為中國戰鬥機的發展做出卓越的貢獻。就在近日,第二十二屆中國青年五四獎章揭曉,航空工業沈飛的RCS測試團隊獲得集體獎章。
  • 超材料實現彎道超車:減輕50%隱身結構重量
    特別是在新型材料的應用上,已經正式服役的殲20不斷迎來新突破。特別是近日,繼此前我國在深圳成功建設世界首條超材料生產線之後,中國軍工科研團隊再傳捷報,即將進入量產的新型超材料將被應用成為殲20的新隱身蒙皮,在帶給機體重量減輕50%的同時,殲20的隱身性能將在全球眾多戰機中獨領風騷。與此同時,隨著超材料技術的深度研發,其在未來軍工領域的眾多應用,也將全面提升中國國防科技的領先水平。
  • 沈飛這種重型戰鬥機比殲20還長還重,網友稱將其改為艦載機不可行
    作者:虹攝庫爾斯克中國在第五代戰鬥機的研製過程中不光有成飛的殲20項目,在北方的沈飛其實也同步研製了一種重型的戰鬥機「雪鴞」,也有人將其稱為殲-14戰鬥機。不過,無論是哪個編號,最後這種戰鬥機在競標中敗給了成飛的殲-20戰鬥機。
  • 隱身飛機為什麼能隱身,它是怎麼做到的?
    什麼是隱身飛機?經常聽聞人們討論關於隱身飛機的種種,隱身轟炸機、隱身戰鬥機之類的,那麼究竟什麼是隱身飛機,它是如何做到隱身的?本文就給大家科普一下神秘的隱身飛機。
  • 殲-16新圖曝光,機身表面做工完美,雷達隱身改進亮眼
    殲-16代表著沈飛在持續數十年國產「側衛」系列戰鬥機生產研發上的最高成就,從最初的按許可證生產殲-11,到後來創新改進的殲-11B/BS,再到自主研發的大幅進化殲-16戰鬥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