殲-16新圖曝光,機身表面做工完美,雷達隱身改進亮眼

2021-01-09 騰訊網

近日軍網英文報導了空軍航空兵某團的跨晝夜實戰化訓練,配圖顯示該團裝備的殲-16戰鬥機在製造工藝上已經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機身表面蒙皮光滑平整,這點在新裝備的低視塗裝殲-16上尤為明顯。

殲-16代表著沈飛在持續數十年國產「側衛」系列戰鬥機生產研發上的最高成就,從最初的按許可證生產殲-11,到後來創新改進的殲-11B/BS,再到自主研發的大幅進化殲-16戰鬥機,在「國側」作戰性能快速進化的同時,其生產工藝也日臻完善。

殲-16戰鬥機的進化是全方位的,這種先進的多用途雙座戰鬥機不僅有包括有源相控陣雷達、先進數位化座艙、綜合電子戰系統、先進光電雷達在內的尖端航電;還具有媲美蘇-30戰鬥機的加強機身結構,增加了一對機翼內側重載掛架;該機還是第一種從一開始就安裝國產WS-10大推力發動機的「國側」,徹底擺脫了對俄制發動機的依賴。

眾多技術改進讓殲-16服役後迅速成為「攻防兼備的空中作戰多面手」,被譽為「殲-20的好搭檔」。總體而言,殲-16的航電比俄羅斯的蘇-35更勝一籌,在技術水平上相當於美國空軍即將服役的F-15EX,是一種非常先進的四代半戰鬥機。

殲-16在隱身上的改進往往會被人們忽略。該機隱身改進的一個方面是目視隱身,也就是時髦的低視灰空優塗裝,通過將雷達罩抗靜電塗層、機徽和所有說明警告標示全部淺灰化降低了塗裝的醒目程度,縮短在視距內空戰中被目視發現的距離。根據我國空軍頒布的新塗裝規定,這種低視塗裝可能會成為我國空軍一線部隊戰鬥機的標準塗裝。

殲-16隱身改進的另一個方面是雷達隱身。該機最明顯的雷達隱身改進就是使用了金屬氧化物鍍膜座艙蓋和風擋玻璃,這層有著淡紫金屬色的鍍膜能有效阻止雷達波進入座艙引發強烈反射,利於降低殲-16的雷達截面積。利用殲-20隱身戰鬥機的研製成果,我們也有理由相信殲-16在機身關鍵部位尤其是其直通式進氣道內應用了吸波塗層。其實我國早在上世紀90年代就展開了戰鬥機隱身技術研究,使用殲-7和殲-8對新型吸波塗料和材料進行了深入測試,取得豐碩成果。

當然受限於「側衛」原始設計,殲-16的雷達隱身改進只能集中在降低迎頭雷達截面積上,對其他方面無能為力,但即便這樣也將大幅提高該機在面對同等級戰鬥機時的作戰優勢。

相關焦點

  • 從殲20看戰鬥機隱身的秘密——雷達隱身技術
    雷達散射截面與目標材料的電性能、幾何外形,目標被雷達波照射的方位,入射波的波長及入射場極化形式有關。殲20如何實現雷達隱身?特殊機頭與機身形狀殲20機頭(圖源:網易)殲20採用尖頂拱形機頭,其垂直截面基本呈稜形。機身上下部由兩個傾斜平面結合,一條細細的稜線縱貫前機身。
  • 05批次殲16曝光!畫面公開透露一重大細節,重大改進令人振奮
    視頻中顯示,西部戰區空軍某部最新服役了一架殲-16,生產批號為0502。此外,網友還發現,與0304批次的殲-16戰機不同,這批殲-16的雷達罩塗色是淺灰色,而以前的多為深灰色。有軍迷朋友表示,這是否意味著新批次的殲-16戰機的雷達與以前批次的不同?雷達罩顏色變了,說明很有可能這一批殲-16的雷達罩已經採用了與殲-20雷達罩相同的材質。說到殲-20的雷達罩,那可是滿滿的黑科技。
  • 殲20靠啥實現隱身?電科突破RCS技術,隱身性能打破0.001㎡紀錄
    而在此前,央視曝光中國電科集團實現了時代性的突破。成功解鎖我國隱身機 RCS測量法,後期的調試運用便能使殲20隱身性能再度提升0.5倍達到領域頂峰。讓我們一同來解鎖這一陌生的跨時代概念吧! 首先,大夥可能會問,殲20戰鬥機究竟靠什麼本事,實現了隱身呢?
  • 殲20尾噴隱身終實現?「雙層超材料」成功突破,雷達波只能繞路
    而且之前很長一段時間,尾噴隱身問題一直是我國未能全面解決的地方。此前推出的鋸齒狀尾噴的改進,無疑也是對隱身技術的一方面改進。但仍然是治標不治本。要超越美F22,F35,殲-20的尾噴隱形缺陷必須得到完美解決。這也是可以通過材料的升級加以解決的。
  • 印度雷達發現微弱信號,空軍中將洋洋得意,殲20隱身能力被破解?
    媒體報導截圖 9月2日,據印度「GuListan News」報導,印度在安巴拉空軍基地的雷達在近期成功發行了一種「微弱而陌生」的雷達反射信號,與殲16、殲10戰機的雷達信號截然不同
  • 等離子隱身終於突破!殲20六邊形開口是重點,或讓雷達不可探測
    自殲-20服役以來,關於它的各種話題在網絡上引起了極大的討論。殲-20作為我國首款正式服役的五代戰機,而大眾對其最熟悉又陌生的一點就在於隱身性能上,事實上隱形技術一直是衡量現代武器裝備技術水平的一個重要指標,作為現代戰爭中最重要的突防手段,隱形技術應用在機身上必然是一個前沿。
  • 我國新型隱身材料終於曝光,殲20隱身能力將會再次增強
    目前能夠擁有五代機的國家就是中美俄,這三個國家的五代機戰機分別是F-22、F-35、殲-20、殲-31、以及蘇-57戰鬥機。  自從我國的殲20問世以來,我國的殲20就是各國討論的話題。有的國家稱中國殲20能夠「適度隱身」,但遠遠比不上F-35。就連印度這個國家都稱中國的殲20都能被蘇-30的雷達能看,一般雷達就可以偵測到它。
  • 殲20國慶假期放猛料,隱身性能進一步提升,疑似換裝渦扇15
    在國人歡度國慶假期之際,網友放出了殲-20最新型號的試飛照。一架黃皮殲-20騰空而起,機身做工非常精湛,在彈艙邊緣增加了黑色的吸波材料,進一步提升了隱身性能。更令人驚喜的是配備的鋸齒狀發動機發生了變化,這種發動機比早先裝備的鋸齒狀發動機更短,並沒有矢量噴口,很可能是渦扇-15發動機。
  • 殲20告訴國人的真相:隱身戰機打開雷達後不是像手電筒,而是黑洞
    一直以來,在談到對抗隱身飛機時,很多人都被這樣告知:雖然隱身飛機難以探測,但它要攻擊總要打開雷達吧。一打開雷達,隱身飛機就黑夜中打開的手電筒一樣,馬上就會被對方各種雷達和戰機探測到,然後對方戰機就可以進行躲避甚至是反擊。
  • 殲20獲嶄新皮膚!超材料實現彎道超車:減輕50%隱身結構重量
    特別是近日,繼此前我國在深圳成功建設世界首條超材料生產線之後,中國軍工科研團隊再傳捷報,即將進入量產的新型超材料將被應用成為殲20的新隱身蒙皮,在帶給機體重量減輕50%的同時,殲20的隱身性能將在全球眾多戰機中獨領風騷。與此同時,隨著超材料技術的深度研發,其在未來軍工領域的眾多應用,也將全面提升中國國防科技的領先水平。
  • 被譽為中國版蘇57,曾是沈飛集大成之作,殲14雪鴞為何惜敗殲20?
    由於搭配的渦扇10發動機推力比不上俄羅斯的117S,為了達到五代機的超機動性能,只好又安裝了一副看起來十分多餘的鴨翼,而這對鴨翼沒有採用翼身融合技術,因此又增加了不少的雷達反射信號,經過了這一番折騰之後,殲14隱身性能徹底宣告失敗。
  • 第三款隱身戰機曝光!代號光啟採用隱身噴口,印度稱性能遠超殲20
    根據印度權威媒體《印度時報》7月17日的最新報導稱,就在近日,中方已經開始了第三款隱身戰鬥機的研製工作,其模型已經在深圳一家超材料技術公司的一次內部展會上曝光出來(該公司負責為這款隱身戰機研製隱身材料)。
  • 印媒:中國新材料或讓所有軍事雷達難探測,比殲20隱身效果更強?
    ,如果這些材料能夠成功升級中國現有的非隱身飛機,那麼和美俄相比,擁有20架殲-20和大約1500架其他戰鬥機的中國將會大大提升其空中戰鬥力。報導還表示,中國已經開始在自己的非隱身戰鬥機上測試這項技術,而中國取得突破的這項工程材料是一種「超穎表面」的薄膜,據悉,可以吸收迄今為止最寬光譜的雷達波,在一項測試中,這項技術可以在0.3至40GHz的頻率範圍內反射雷達信號強度降低了10至30dB,就以目前的雷達技術來說,很可能會讓所有的軍事雷達系統都很難探測得出來。
  • 隱身戰鬥機是如何實現隱身的?詳解隱身技術原理!
    第二個是機身吸波材料。第三個是特殊部位的隱身處理技術。我們知道,雷達之所以能發現目標,是因為雷達發出一束電磁波後,遇到目標後電磁波能夠反射回來。然後可以通過一系列公式計算,電腦就可以立刻得出目標的距離以及方位等信息。所以既然雷達要發現目標,就要收到反射波。那就給咱們一個啟發,如果讓雷達接收不到這反射波,那雷達不就變成了瞎子麼?
  • 殲-20升空需掛龍勃透鏡,不然自己的雷達都發現不了!
    從近期央視的報導中得知,殲-20最近非常活躍,不斷和殲-16、殲-10C演練「踹門」戰術,而從屢次殲-20起飛和飛行的畫面中看出,該機一升空就需要掛載一種特殊裝置--龍勃透鏡。從介紹中可知,殲-20如果不掛載龍勃透鏡,連自己的雷達都發現不了,這說明殲-20隱身性能真的很強。
  • 從官方信息看殲20的隱身性能:雷達反射面積只有棒球那麼大
    一直以來,大家只能靠各種推測來估計殲20的隱身能力,能夠做「實錘」的證據很少。但是,功夫不負有心人,筆者還是挖掘出了一點「靠譜」的東西。(沒錯,就是殲20雷達的研究所)所長胡明春的報導。報導稱,在機載寬帶隱身有源相控陣雷達技術中,胡明春深入研究了相控陣天線隱身機理,創造性的提出了技術路線,使天線的雷達反射面積(RCS)比傳統天線降低了幾百倍,與載機的低散射載體相當,為我國研製新一代隱身戰機做出了重要貢獻。
  • 帶「刀」亮相,殲-20隱身戰機彈艙有何奧秘
    殲-20與F-22A彈艙設計比較在殲-20隱身戰鬥機首次公開內置彈艙後,也有不少軍迷表示有些失望。之前殲-20隱身戰鬥機的原型機就曾經在試飛中打開過彈艙,在機腹主彈艙的載彈量就是4枚。相比之下,機體尺寸比殲-20小得多的美國F-22A隱身戰鬥機機腹主彈艙就可以掛載6枚AIM-120中遠距攔射空空飛彈。因此,很多軍迷認為殲-20隱身戰鬥機的服役型號也應該能夠在機腹主彈艙掛載6枚中遠距攔射空空飛彈。總之,因為少掛載了2枚中遠距攔射空空飛彈,外界擔心殲-20隱身戰鬥機空戰能力不足。
  • 簡裝版殲11D掛載最強飛彈 或針對臺灣量身打造
    (資料圖)    儘管殲-11D在機體結構等技術等方面與殲-11B的繼承性非常有限,但前者在中國空軍重型空優戰機的裝備需求層面,確實是後者的延續。殲-11D在加裝全新有源相控陣雷達、航電,以及國產大推力矢量發動機後,能在整體戰力上超越蘇-35,成為中國空軍在空優領域克制周邊國家各類非隱身或早期隱身戰機的主要機型。
  • 央視披露殲20:使用世界第一種隱身超材料!電磁波全變沒了
    從宣傳資料以及對楊偉、孫聰院士的媒體採訪中可以了解到,我國的殲-20,「鶻鷹」隱形戰鬥機都廣泛應用了該公司的超材料技術。2016年珠海航展光啟公司就公開展出了大量超材料隱身部件,其中的超材料隱身格柵樣品與殲-20原型機輔助進氣道格柵外形幾乎一模一樣。
  • 殲10C不是終點,新型號出現是必然,殲10D性能會如何?
    從2004年第一架殲10裝備,到現在為止殲10系列已經走過了16年的時間,這16年間殲10系列發展出了三個型號,最新的殲10C整體性能達到了三代半戰鬥機的水準,可謂是越改越先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