殲-11B掛載霹靂-15或許是中國是針對臺灣推出的高消費比方案。(資料圖)
《鳳凰網軍評》曾論述了殲-11D戰機現階段的發展狀況,以及這款戰機對中國的意義。近日,網上曝光了殲11B戰機掛載霹靂-15飛彈的圖片。從殲-11家族的發展歷程來看,殲-11B可以看做是「簡裝版殲-11D」,而這款略顯陳舊,但依舊在中國空軍作戰體系中扮演關鍵角色的戰機與霹靂-15飛彈的組合,很可能是針對臺灣量身打造。
加裝大量新技術的殲-11D的成本不會很低,裝備速度不會很快。(資料圖)
儘管殲-11D在機體結構等技術等方面與殲-11B的繼承性非常有限,但前者在中國空軍重型空優戰機的裝備需求層面,確實是後者的延續。殲-11D在加裝全新有源相控陣雷達、航電,以及國產大推力矢量發動機後,能在整體戰力上超越蘇-35,成為中國空軍在空優領域克制周邊國家各類非隱身或早期隱身戰機的主要機型。但目前殲-11D尚處於測試階段,而且這種成本相對較高的方案短期內批量裝備難度較大,因此升級殲-11B不僅應該,而且必要。
霹靂-15曾隨殲-20亮相珠海航展,是目前中國現役最強空空彈。(資料圖)
本次曝光的圖片顯示,這架掛載霹靂-15飛彈的殲-11B裝備國產「太行」發動機,外部無明顯升級標誌。從雷達罩結構來看,或許仍採用裝備平板縫陣天線的國產脈衝都卜勒雷達。此前殲-11B的主力中距空空彈藥為射程約100km的霹靂-12。而霹靂-15是中國為殲-20量身打造的最強彈藥,射程 150-200km,目前不僅是中國性能最強的中遠程空空飛彈,核心性能也超越美俄飛彈,此前霹靂-15除隨殲-20亮相2018年珠海航展,還曾網曝掛載於殲-16戰機。
霹靂-15沒有採用花哨新技術,但整體性能卻超越不少國際對手。(資料圖)
儘管目前霹靂-15飛彈的核心性能數據相對有限,但能確定這款飛彈射程為150-200km,目前仍裝備平板縫隙天線,並裝備雙推力固體火箭發動機。相比之下,儘管日本的AAM4與俄羅斯R-77M飛彈嘗試裝備有源相控陣引頭,但在T/R組件未能小型化的情況下,僅裝備個位數的T/R組件,飛彈整體性能反而不及傳統平板縫隙天線。而雙推力固體火箭發動機能在飛行中熄火,臨近目標後再次點火,能夠使飛彈在追趕高機動目標時持續進行大過載機動。
蘇-30MKK/MK2戰機的N001VE雷達發展模式值得殲-11B借鑑。(資料圖)
回到殲-11B上,該機現有雷達系統針對採用隱身技術的第4代戰機目標時,最大探測距離約100km,無法發揮出霹靂-15飛彈150-200km的射程優勢。而成本最低的方案,就是參照現役蘇-30MKK/MK2裝備的N001VE雷達。N001VE是俄羅斯黎明公司在原蘇-27戰機裝備的N001E雷達基礎上,安裝「隼」或「熊貓」無源相控陣雷達天線的產物。雷達升級後僅增重20kg,裝備1000個X波段T/R組件,探測距離超過150km,可同時精確探測12個目標。
目前殲-11B裝備的國產雷達與N001E雷達結構相似,同樣能通過裝備無緣相控陣雷達天線升級性能,具備搭載並有效使用霹靂-15飛彈的能力。但問題在於,中國通過自行研發殲-11D以及外購蘇-35獲得高端重型空優戰機的情況下,發展殲-11B這款簡裝版(相比殲-11D而言)重型空優戰機是否多餘?答案是否定的。因為殲-11D的使命是在殲-20批量服役前,保障中國針對周邊國家非隱身或早期隱身戰機的空優作戰能力,而升級版殲-11B則是針對臺灣。
此前美國為臺灣升級F-16V戰機項目曾引起廣泛關注,臺媒曾宣稱F-16V的性能可比肩殲-20,在F-16家族中,F-16V卻只能算是簡裝升級版。可是如果臺灣現役約150架F-16大部分完成F-16V升級後,其空優能力確實會獲得明顯提升。但針對這些簡裝升級戰機,大陸集中殲-11D與蘇-35進行克制會顯得大材小用,而且也會掣肘應對東北方向的威脅。針對這種情況,既然要應對簡裝升級版的F-16V,那麼研發同樣簡裝升級的殲-11B就顯得恰到好處了。
在未來大陸的周邊空中威脅中,臺灣是相比韓日次一級的存在。大陸在重視應對韓日F-35機隊的同時,必須分出部分精力應對數量不少,性能不差的臺灣F-16機隊。相比單價過億的蘇-35與同級殲-11D,基於改進現役戰機的升級版殲-11B是立足有限資源,有效克制臺灣的高效費比方案。【鳳凰網軍事 鳳凰網軍評 劉暢】
責任編輯:胡光曲